◉ 第 18 章(一更)

2025-03-22 07:44:45

这三姐弟将会共同铸就何等奇迹, 此时此刻的他们是完全不知晓的。

她们只知道,她们向这位熟悉的、陌生的弟弟,伸出了自己的手。

三只手覆盖在了一起, 三人相视一笑, 眼中流露着的,却并不是什么强烈而澎湃的激情,只是一种在亲人的怀抱中得到庇佑与呵护的温情罢了,这与后世评价今日的事件, 格格不入。

谁又能窥破,后人津津乐道并热衷解密的茶楼宏愿,并没有那么多的言语刀锋, 更不没有暗潮汹涌。

有的是两颗忽然被点亮的心脏——女人的心脏。

******自从茶楼那日与长孙氏姐妹的谈话过后, 温如瑾事不宜迟地就在第二日,向长孙元正提及了此事。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①温如瑾坚定且执拗地看着那美髯公的眼睛,笃定道, 姐姐们并非不如男子,只不过是少了一个机会。

没有人愿意给她们机会,给她们一个施展自己本领的舞台, 让她们去证明自己的意义与价值, 所以自古以来的女子,纵使她们的价值可以远远地超越后宅庭院,可是她们一生注定要困顿于婚姻于后院。

然而父亲,两位姐姐是您的亲生女儿, 难道真的要放任她们如同这世间千千万万的女子那般凋零于深宅大院?倘若真的如此, 您于心何忍!?他说的如此铿锵有力, 他的态度如此自信满满, 仿佛前方是一片坦途。

可是长孙元正却没有马上答应他,因为他活得比这孩子要久得多,他看见了这孩子没有看见的东西,他能感觉到这些礼仪教化之下的凶狠杀机。

这孩子着实见识非凡,世所罕见,思维超脱,有仙人观众生平等之意,可是他还是太天真了,只要是活在这个世间,谁都不能超脱凡俗,谁都在规则的束缚之下。

长孙元正有些沉重地阖上了眼睛,可是他却觉得自己的眼前,出现了一片刀山火海,阻拦着他的女儿们前进。

那或许,长孙元正顿了顿,会很难,你若执意这样做,你日后的路,会很难。

那根本不可能会是一片坦途。

可是长孙元正在没有答应的同时,也没有明确地拒绝。

温如瑾知道,他还在犹豫,犹豫是要向统治了千百年的礼教俯首,还是为自己的两个女儿抗争一把。

儿既有领兵起事,逐鹿中原的雄心抱负,又何惧那纵容姐姐不嫁人的小小风言风语!?此话掷地有声,在长孙元正的耳畔如同惊雷突炸,长孙元正倏地睁开了虎目,难掩惊讶地看着这个小小少年那尚且稚嫩的脸。

他的眼神很复杂,因为他想起了季明诚,想起他评价这孩子的话——赤子之心。

他长孙元正何德何能?他不过是见他品性皎洁,又潜力非凡,故而给了一个机会罢了,怎料到他对自己的女儿,今日就回报出了十二分的真心?你……确实是个好的。

温如瑾直视着他的面容,直言道:父亲放心,只要我在一日,这世间便无人能伤我的母亲与姐姐,弟弟与妹妹。

长孙元正看他的眼神,终于像是在看亲儿子了。

好孩子,话已至此,为父怎能不随尔等所愿?为父尚在,何人胆敢逼迫我的妻儿!?******温如瑾并不清楚长孙元正是怎么跟石氏商量的,总之那之后,石氏就没有再物色自家女儿的婚姻人选。

虽然没有放出话去说女儿不嫁人了,但是石氏外出参加各种赏花宴什么什么的宴会都少了许多,整个人都深居简出,外边有人问候,便说是要全心全意地照料孩子了。

长孙氏两姐妹简直喜出望外,一个高兴之下,又亲手给温如瑾做了不少的东西,包括什么香囊,什么玉佩之类的。

当然,她们也没有忘记当日在茶楼,和自己的弟弟达成了某个想起来就会在心中感觉波澜壮阔的共识。

她们居然开始重新通读史书,去武陵郡的各个县衙,翻阅案宗,甚至还走访坊间,切身地去了解百姓的日常生活。

一日清晨。

女子的声音远远响起:三弟,你瞧我这些天发现了什么!我还从来都不知,原来我一支金簪,居然能叫五口之家过好几个月!长孙静娈显然对外边的物价震惊至极。

温如瑾正在晨练,看见她们精致的衣摆出现在回廊的时候,他便收了势,如今正拿着下人呈上的汗巾擦脸上的汗水。

二姐姐现在不是知道了?长孙静娈叹了一口气,皱眉嘟嘴的,有些天真烂漫的模样:现在知道是知道了,日后我买首饰,可都会想到那满面风霜的百姓,我便下不了手了。

长孙静姝笑着拉了拉她:你啊,少买几只簪子又不会如何,可别忘了我们来找三弟的正事。

于是她们便说了正事,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她们发现了某个县里头,有世家子弟欺压平头百姓搞成的冤假错案,这些东西再常见不过了。

我们原是想要把那混球直接正法的,怎料他是李家的人……长孙静娈说不下去了。

李家,李峰隆将军可是长孙元正手底下的大将之一。

她们可不蠢,也不傻,不会为了一腔正义非得把事情闹得鸡飞狗跳,有些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

可是叫她们就这样忍下来,她们又不乐意,故而来找温如瑾,想问问温如瑾要如何解决。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特权阶级的存在,没错,是任何一个时代,这东西根本无法完全禁止。

一腔热血,满腹正义,也无法撼动社会结构的本质所造成的某些疏漏,水至清则无鱼。

温如瑾叹了一口气:你们不便出面了,稍后我去拜会一下李将军吧。

他的意思也很明显,只是一句话,长孙氏姐妹就明白了,直接告诉李将军,叫他大义灭亲,给平头百姓们一个交代,双方都有台阶下,仅此而已了。

长孙静娈觉得心里头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她前些日子如同出笼的鸟儿一般,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如今直面这些男人们日日面临的事情,她却忽然有些难受了。

这……也算是给死者一个交代了,杀人偿命,如此,甚好。

长孙静姝倒是比自己的妹妹想得开。

贵族为贱民偿命,已经足够给脸了,虽然数目对不上,但如此抗争到的正义,也算是十分难得。

倘若究根结底,那问题的根源在于李家仗势欺人,但那要如何呢,颠覆整个李家吗?可是没了李家,也会有王家张家。

温如瑾看了她们一眼,没有再说话了。

直面这个世道的残酷与黑暗,也是成长的一步。

倘若她们终有一日能为他打理一座城池,那她们就必然练就一个政治家应该有的职业素养。

******武陵郡的治安因为你的出现而直线上升啊!520感慨非常,要是我的股票也长得那么好就好了。

温如瑾一听这话,整个人都警惕了:你拿我的功德值炒股?不是,我拿金毛犼的金毛去预抵押买的,晚点它出来你记得给它剃剃毛,别告诉它我股票赔了,就告诉它夏天热,剃光它是为了帮它散热。

温如瑾:……我就一个问题,你还是人吗?此时的现状,正如520所说的,温如瑾已经把附近的匪徒都剿了个一干二净,因此他在民间的名声可谓是仙童下凡了。

在他的好爹爹长孙元正的一番当代营销之下,温如瑾的名头基本上压过了当世所有雄主的继承人。

仁义、慈悲、善良、勇猛、善战、仙童等等,都是他的标签。

他们根本不知道,倒霉鬼体质的温如瑾走到今天这一步究竟有多难!仅仅是为了躲避那些非要在他头顶拉屎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他脖子都快被自己闪断了!但是如此艰难的温如瑾还远远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步,这不,季明诚与薛青掣那边,进度良好。

季明诚就给温如瑾来信,安利了一个居住在柳林县的谋士,名叫寇怀准。

在动身去柳林县之前,温如瑾问520他那两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好舅舅,究竟到哪儿了。

520只是说:他们重新汇合啦,如今刚刚进入荆州范围,在给你准备礼物了。

好家伙,现在才来准备见面礼,石氏兄弟也是绝了。

无语至极的温如瑾决定要先出门去找寇怀准,看看能不能把人拉拢过来。

这位谋士虽然不是520口中最顶级的兰陵云珠子,会稽临江仙,但是至少是季明诚亲口安利的,那应该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至少还是能用得上的。

就是温如瑾不太明白,季明诚为啥特意在信里头特意地强调了寇怀准的老娘。

******多日后,温如瑾千里迢迢赶到了柳林县,风尘仆仆的他又在多番打听之下,终于找到了寇怀准家住的茅草屋。

然而温如瑾根本不知道,这压根算不上什么美好的出行。

见了面之后,温如瑾也终于明白了,季明诚在信里头再三强调寇怀准的老娘的原因了。

看着眼前这位荆钗布裙,却满面刚毅的夫人,温如瑾觉得,季明诚那宛如用了横线、波浪线、又用荧光笔刻意强调的注意寇怀准的老娘的行为,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夸张。

你!寇怀准的老娘,陈氏,直接指着温如瑾的鼻子,鼻孔出气,号称仙人之弟子,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寇怀准人都没有见着,反而一个照面,刚刚自我介绍了一番之后,就直接被她老娘指着鼻子骂。

这叫温如瑾周围的随从瞬间不满了,挡在了他的面前,手中的宝剑都出鞘了三分!可是陈氏根本不带害怕的,依然鼻孔出气,高高地昂着头颅,用睥睨的白眼轻蔑地盯着温如瑾看。

温如瑾倒不生气,他有些明白这位夫人的行事作风了。

拦下了侍从们,他依然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不知夫人,何出此言?呵——对方冲他发动了鼻孔看人攻击。

长孙虎,你,虽名托冀臣,实为冀贼!卑劣窃国者,虎狼之辈,安敢来寻吾儿!?冀,就是这个王朝的号。

之前的气运之子万玉书,就是大冀的三皇子。

陈氏真的很生气了,抄起一个破碗便砸了过来:我儿怎会弃明投暗,与汝等豺狼同行?你此番前来,是自取耻辱!长孙虎,你不忠于冀室,必将自取灭亡!作者有话说:稳如鸡: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纠结我是不是正统龙子龙孙,忠不忠诚于某个王朝,我接下来可要骂你了!*这章是明天,也就是21号的第一更,提前在今天发出哦。

21号的第二更在今晚21:00,比心~感谢小天使们的订阅。

------参考文献------①出自近现代秋瑾的《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