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3 章

2025-03-22 07:44:54

这群人看乔枫停下来, 居然还有点来劲了,感觉自己的话有了效果。

这个时候当然要加把劲儿啊,于是有人开始更卖力的给乔枫洗脑。

你看, 供销社里有的是好看暖和的棉袜, 大家凭啥找你买破的, 乡下人能不穿就不穿,冬天都不出门的,城里人倒是要出门上班,但大家有钱, 为啥要买你的。

这人还哥俩好的朝着乔枫使了个眼色,乡里乡亲的, 我看你就卖给我们得了,我们吃点亏也行。

就是,这些东西肯定是卖不出去的。

还有人附和。

他们说着还要上来拦着乔枫不让走, 拉拉扯扯的。

乔枫停了下来, 嘴角勾起, 立刻摆出原身那副小流氓的表情, 把大包往肩膀上一甩,我这好不容易想干点正事, 还没开始你们就泼冷水,本来卖不卖的出去是我自己的事情,你们非要在这扫兴。

行啊, 继续说,到时候我要是卖不出去我就怪你们,谁说的我都记住, 回头砸手里就跑你家门口坐着去。

一听这话, 众人被利益冲昏的头脑才稍微清醒了一点。

面前的人是谁?这可是十里八村最有名的流氓啊, 要时间有时间,要耍混能耍混,要真的把他惹毛了,吃亏的还不是他们?毕竟乔枫不干活也有爹娘哥嫂养着,他们不行啊!那什么,你赶紧去卖吧,我们也就说着玩玩别往心里去,我早饭还没吃了,吃早饭。

刚才拉的最凶的男人说。

对对,你赶紧去卖吧,我们回家猫冬去了,你肯定能卖出去,肯定能!这人嘴上说着能卖出去,心里却是在诅咒乔枫的货品全都砸在手里,哎呀今年冬天也不知道咋回事,这都十二月份了也不太冷,你赶紧出去吧,要不就不赶趟了。

刚才还拉着乔枫不让走的人立刻跑路了,桃树下一个人都没有。

乔枫冷眼扫过他们刚才呆的地方,嗤笑一声,转身就出了村子。

等人走的远远的,看不见背影之后,刚才一溜烟跑路的人又重新聚在了桃树下面,指着乔枫说,我说的吧,你们都说他学好了,不还是以前那副样子,就他个小混混,想卖出去才是做梦,人家一看他这幅犯浑的样子就不想买。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笑了。

卖不出去,正好便宜他们了。

再说乔枫这边,其实穿越之前他也没做过生意,今天算是两辈子加在一起的第一次。

既然是第一次,难免有些抓瞎。

站在村口思考了半天,乔枫决定先去鸽子市看看。

前十年鸽子市早已经不开了,就因为害怕被治安队抓了,现在市场放开,鸽子市也重新繁荣起来。

到了鸽子市,里面的摊位还不是很多,人流量倒是不少,都围在摊子面前看来看去。

乔枫仗着自己人高马大,也找了个摊位,往地上铺了块席子,把棉袜放了上去。

等了一会就迎来了第一个顾客,这是个中年妇女,穿着小袄子,看着是厂子里的正式职工。

这妇女进了鸽子市以后就左看右看的,在看见乔枫面前的棉袜棉手套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

同志,你这棉袜怎么卖的?乔枫拿起一双给她看看,一块二,边疆来的棉袜,正经纯棉的,穿上去特别暖和。

这妇女拿在手上端详了半天,可你这有破洞啊?我这都是瑕疵品,不是有洞就是勾丝,但是价格也便宜啊,一块二又不要票,你在供销社能买到吗?乔枫笑着反问。

妇女拿在手上看了半天,挑剔了半天,最后还是扔下了,算了吧,我给我们当家的买的,袜子上破个洞,他还不够丢人的。

乔枫并不灰心,继续耐心的等。

很快摊子前面又来了个妇女,头上裹着头巾,挎着个篮子。

这次乔枫无师自通的,等妇女扫了自己一眼,就立刻笑着说,同志,要不要袜子?纯棉的,冬天穿了脚绝对不起冻疮。

这妇女眼睛一亮,凑过来问说,这袜子好,摸着软乎乎的,就是有个洞,多少钱?一块二,别看贵,质量好,而且你在供销社买不到的。

乔枫又说。

妇女犹豫了半天,最后咬咬牙,买了两双。

早上从家里出发,一直练摊到傍晚,眼看太阳要落山乔枫才开始收拾,这一天下来才卖了三双,还都是乡下进城的妇女们买的。

乔枫并不气馁,第一天做下来,也算积累了有些经验,明天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但他这么想,村子里的人可不这么想。

乔枫回村的时候,还有好事儿的专门在路上等着,假装偶遇,碰见乔枫就问,咋样啊,今天生意好吗?说着眼珠子一直在往大包上面看,发现早晨出去的时候鼓鼓囊囊的,回来的时候还是鼓鼓囊囊,很明显的没卖出去嘛。

还行。

乔枫敷衍了一句。

大家全都在心里偷笑,感觉捡便宜的机会就在眼前,甚至都有人想好了,到时候卖不出去,说不定三角钱都能拿下,哎呀,三角钱就能穿上暖呼呼的棉袜,想不高兴都不行啊。

回到家,全家也在焦急的等着,乔枫一回来就问,咋样,卖出去几双?三双。

李艳梅:儿啊,我托人问了丽琴,她也说供销社今年保暖的东西上的少,咋咱们的东西还是卖不出去呢?得等等,做生意也不是第一天就能卖光的。

乔枫解释道:现在天气还不算冷,大家没有买棉袜的需求,等天气冷了就能卖掉。

全家人都在强颜欢笑。

晚上乔枫躺在床上,听见西屋里大嫂在呜呜咽咽的哭,大哥安慰说:你现在还怀着孕,总哭怎么行?别哭了啊。

我也想不哭,家里眼看就背上两百块的债了,我肚子里这个出来就得受苦,我舍不得,哭两声都不行吗?大嫂哽咽着说。

乔家一片愁云惨淡呐。

第二天一早,乔枫带着东西去了附近的村子里叫卖,这次倒是多卖了几双。

一天下来,一共卖掉了十四双棉袜,一双手套。

但是这些跟进回来的货相比,也只是很少一部分。

这天晚上乔枫回到家,发现家里人嘴上没说,已经开始节衣缩食了,前两天饭桌上还有米饭和细白面的,今天直接就是玉米碜子招呼。

饶是这样,全家也没有一个开口责怪乔枫的,他们都知道村里已经把他们家当成笑话看了。

事情的转机就在这天晚上。

偏远山村里的冬天最不好过,经常是前一天还热的只穿薄外套,一场雪下来,第二天就得穿厚棉袄了,而且这种天气还得干点家务活,手脚最容易长冻疮,又痒又疼,一挠就破皮,那叫一个难受啊。

第二天一早起来,麦子在院子里兴奋的喊,小叔,快出来,下雪啦!乔枫起来一看,满院子的积雪,还在不停的下,呼出的气都变成了白的。

温度骤降袜子才好卖,这不就是最好的商机?乔枫赶紧穿衣服洗漱,吃了两口早饭,这次带了一百多双棉袜,二十双手套,羊毛围巾目前还没想好往哪卖,也就没有带上。

这是做生意的第三天,还是昨天去的村子,乔枫背着大包正往村子里走着,一步一个脚印。

还没开始叫卖,突然就被一群妇女给团团围住了,哎呦,虎视眈眈的,眼神热情的仿佛要把人给吃了一样。

怎么了,要抢劫啊?乔枫抓紧了大背包的带子,警惕的问。

为首的妇女眼神紧紧盯着他的大包,同志,听说你昨天来我们这卖棉袜棉手套,还有吗?有,这里面全都是。

乔枫拍了拍自己的大背包。

刚一说完,就见这妇女直接把自己的鞋子给歘了,大雪天啊,这人穿着一双布鞋,面子上已经湿透了,脚肿了个老大,跟个大馒头似的。

大姐你这是干啥?这妇女重新穿上鞋子,恳求着说,我要买你的棉袜,我们都要买,要不咱们进屋说?这群妇女把手伸出来,全都是冻得大冻疮,有个人大拇指头肿的跟萝卜似的。

她们要买,乔枫要卖,这还等啥呢,他当机立断,行,你们说去哪?来来来,来我家,我家烧了热水,你今天也甭去其他地方了,这大包里有多少袜子,我们都要了!为首的妇女赶忙的就说。

一路上他们还在闲聊,也在跟乔枫介绍,为首的妇女姓王,因为为人泼辣爽快,而且干活也最虎,在村里妇女当中很能说得上话,这次也是她把人组织起来,要买乔枫的东西。

进了屋子,这家烧了炕,屋子里暖呼呼的,王大娘端来一碗热水,乔枫抿了一口,里面还放了点白糖。

说吧,你带了多少东西,怎么卖的?王大娘迫不及待的就说。

关于售价,乔枫一早就想好了,他不会仗着供销社现在没货就疯狂涨价,毕竟能买他东西的大部分都是乡下人,人家拿不出那么多钱,但也不可能卖的太便宜,毕竟现在最紧俏的就是这些东西,乔枫还要靠着这大赚一笔。

又喝了口糖水,乔枫这才打开了自己带来的包,棉袜一百多双,手套二十双,棉袜一块二,手套一块七,都是纯棉,昨天你们村里有人买了我的东西,应该知道质量怎么样了吧?王大娘点了点头,都知道,我们就是知道质量好才找你买的,之前也不是没去别人那买过袜子,但你看,土布袜子根本不保暖,一冬天下来脚上全都是冻疮,我们乡下人冬天也闲不了,还得去地里干活。

不过小兄弟,你家里还有多少存货?棉袜将近三百双。

乔枫简短的说。

一听三百多双,众人呼吸都粗了。

不过这时候,有个坐在炕边上吃南瓜子的大娘就抱怨说,但是一块二也太贵了,供销社里也才一块五,再说你这还是次品,我说实话啊,小兄弟你有点不地道了,我不同……我不同意四个字儿还没说完,旁边的人捅了她一下,示意她闭嘴。

供销社一块五一双,那是老黄历了,去年一块五,今年你们去看了没有,变成两块三了,还要布票。

乔枫并不着急,冷静的给她讲了现在的情况,大姐在供销社上班,对于这些事情他知道的比任何人都清楚。

王大娘接过话茬子,是,他说的对,前两天我去打听过了,供销社也不是天天有,一天就那么五十双,城里职工都不够抢的,能轮得着咱们吗?她犹豫了一会,一拍大腿,决定了,一块二就一块二吧,有破洞咋了,拿针线补一补照样穿,不也保暖,手套给我拿一双,袜子拿三双,但咱们说好了,以后你有啥好东西一定要先来我们兴旺村,我们这啥都缺。

乔枫点头,三双棉袜和一双手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五块三就到手了。

拿到棉袜的第一时间,王大娘就给自己脚上套了一双,舒服的叹了口气,又有条不紊的招呼其他人,你们也赶紧的,想买的回家拿钱,再告诉村里其他想买的,赶紧的拿钱过来,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啊,人家一共就三百双。

大家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人家又不是供销社,永远有没完没了的货品,卖没了还能继续进,小摊贩都是看运气的,有可能买完了就没了,人多买一双,自己就少买一双,冬天就要起大冻疮。

这不,刚才还坐在炕上说闲话磕南瓜子的一群大姑娘小媳妇的,赶紧撒丫子跑回家拿钱过来,还你一句我一句的招呼跟自己玩得好的亲戚朋友来买。

最后王大娘家不大的房子里,起码站了二十多个人,就这,门外有人在等着买呢。

乔枫都有些措手不及,一手交钱,才敢把袜子给他们。

最后还是王大娘出来说话,让他们一家只要出一个人,说好了买多少东西,直接给钱,把东西拿走。

就这么一双一双的卖,乔枫的口袋逐渐变得鼓鼓囊囊的,大包倒是空了不少。

一共带出来一百五十双袜子,还剩下三十多双的时候,买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乔枫抬头一看,好几个人站在房间里嘀嘀咕咕的,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

这看着也是要买东西,但她们就是不上钱,满脸的为难。

大姐,你们是不是也要买?乔枫主动开口,笑着说道。

大姐上前了,支支吾吾的说,要买的,但我们手上没有那么多的钱,想拿东西跟你换成不?你们有多少?钱不够,一双最多只能给五角钱,不过剩下的可以拿东西补上。

大姐一看有戏,眼睛一亮,忙不迭的就说,放心吧,都是乡里乡亲,我们不会坑你的,东西也都是好东西。

以物换物,这也不是不行,毕竟这个时候的市场可大着呢,什么东西都能卖出去。

换什么?鸡子儿,老母鸡,小公鸡,我家都有。

大姐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鸡蛋都是正宗的土鸡蛋,老母鸡也是我喂大的,小公鸡个顶个的肥,你要不信,上我家鸡窝里看看去?可以,一双棉袜你给五角钱,剩下的拿鸡蛋和鸡来换。

乔枫点头就说,而且,他隐隐约约的发现,自己这一趟恐怕挣得远不止来之前计算好的数字。

关于怎么换鸡蛋,大姐也想好了,八分钱一个,因为她去给人家收也是这个价格,但供销社里就能卖到一角钱。

一双棉袜要给五角钱和九个鸡蛋。

既然开了个头,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没有钱买的也拿上自己的鸡和鸡蛋来换,反正家家户户都养了鸡,多的人家养了二十几只,鸡蛋一天能收三十多个,八个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大数目。

更何况棉袜棉手套不要票,这还等啥,赶紧买啊。

也有人拿老母鸡来换,老母鸡贵,供销社根本没得卖。

拿来的大姐往鸡腿上掐了一把,全是肉,而且眼见的能看见肥膘,这种农家养出来的土鸡是最好吃的,一顿汤,汤面上飘着的全是油花,这个年代人们肚子里最缺的是啥,不正是油水?看见了吗?补身子最好不过了,虽说天冷,但一斤肉都没掉,小伙子你说咋换?拿来的大姐笑着问。

乔枫接过老母鸡在手里掂量了两下,这样吧,老母鸡收的价格是三块,但你的鸡肥,我给你三块二,一只老母鸡换一双棉袜一双手套,我再给你三角钱,行不行?行啊,咋不行,换两只老母鸡,我这还有小公鸡了,要吗?大姐搓了搓手,眼馋的看着炕上的棉袜,感觉脚上的冻疮都在发痒。

要啊,但大姐,你们换的东西太多了,我一共就一个人来的,拿不下了咋办?乔枫端详着自己的大包,一共就那么大,就是全展开了也放不下这么多的鸡蛋和鸡啊。

这时候王大娘一拍手,特别聪明的就说,这还不简单,我还有儿子呢,我们家有编织袋有篮子,我让他帮你送回家,成吗?说话间乔枫脑子里已经有了办法,行,咋不行,我可以给工钱,你们想要其他的也行。

我们啥也不要,不就跑一趟的事情吗,不过你也卖我个好,明天接着来卖,我们村里还有好多人没买到呢,还有我娘家村子,明天我带你去咋样?王大娘想的是这个,要她跟乔枫搞好了关系,以后不也多条路?两边这就谈妥了,王大娘主动帮忙张罗着换东西的事情,还拿了张纸让乔枫自己记录下来。

乔枫当然没有那么傻,当着所有人的面算账,他只是把卖出去的数量和种类记录了下来,再写了一下今天收回来的鸡蛋和鸡。

这么一算,今天带出来的一百五十双袜子和二十双手套直接就销售一空了,另外还换了快三百个鸡蛋,两只老母鸡,还有三只小公鸡,这些东西拿到鸽子市,又能卖不少钱。

乔枫简单的在心里算了一下,他现在身上已经有二百多块的现金,还不提这些鸡价值的钱,这回赚大发了。

等所有东西都卖完,大家全都心满意足的拿上袜子回了家,王大妈也主动张罗着,把自己儿子给叫出来了。

大友,你背上编织袋,小兄弟拿着篮子,赶紧回家去吧。

等到家以后再把篮子和编织袋还回来。

王大妈笑着说。

外面大雪纷飞,风那叫一个大啊,但乔枫一想到自己口袋里现在还有两百多块钱,突然就不怕冷了。

哥,你家在哪,我给你送回去?王大友说话的时候一直在蹭脚,但表情倒是很正气。

俩人这会儿还没出兴旺村,乔枫看他走路有点坡脚,奇怪的问,我家在哪先不说,你这脚咋了,是不是受伤了,要走不了路就回家,就别送我了。

王大友笑的特别不好意思,不是手上,是我脚上生了冻疮,而且我这人的冻疮比其他人严重,痒起来的时候走路就这样。

要说冻疮,乔枫从小到大没生过,但他听说过,痒起来抓心挠肝的,而且手会肿胀,流脓,总之可难受了。

这就是所谓的小病不是病,痒起来要人命了。

难道就没办法治?王大友说,能,找赤脚大夫开个防冻膏,一涂就好了,但得保暖,涂好了再受冻还会复发的,这不我娘买了好几双袜子吗?我们三兄弟一人一双,不过哥,咱们快出村子了,往哪走,你家在哪个方向啊?乔枫想都没想,往县城,能去吗?不白让你送,你把我送到县城,正好这编织袋和篮子卖给我,你说呢?篮子可以,我大哥手巧,编了好多,编织袋不行,我家还指望着这几个编织袋屯粮食。

你要去县城的话,等着,我找朋友借一辆自行车,早早的就能把你送过去。

说着,王大友跑到村口的一户人家。

再出来的时候,手上推了一辆凤凰牌的二八杠自行车,虽然看着不咋地,还有点旧,但这是自行车啊!乔枫心里一动,大友,你知道现在一辆自行车多少钱吗?一百二十块钱,还要工业票。

王大友把东西绑在前杠上,一个跨步上了自行车,语气向往的说。

乔枫看着自己口袋里的二百多块钱顿时沉默起来,这二百块钱还得还给小虎。

不过仔细想想他现在也不是经常去县城,就算买了自行车使用率也不高,等以后有钱了再买也行。

因为路上风雪太大,一张嘴雪花就往嘴里飞,一直到县城乔枫都没有再说话了。

到了县城,跟王大友商量,买他的篮子装鸡蛋,再借编织袋装鸡,明天乔枫还得再去一趟兴旺村,一起带过去。

篮子五角钱,你送我一路也废了力气,这是一块钱,就当报酬了。

王大友是个老实人,赶忙的就说不要,乔枫一看天色已经快黑了,把钱往他手上一拍,提起鸡和鸡蛋,不往别处去,直接去了鸽子市。

今天这一趟出来,乔枫算是摸通了做生意的窍门了。

卖东西讲究的就是人家需不需要,好比说他进来的瑕疵品,城里或许有人需要,但更大的需求在农村啊,乡下人要的就是保暖质量好,正好手里又没有多少钱,便宜又保暖的东西他们抢着要,打破头的要。

但手上这些老母鸡和鸡蛋,在农村就是铁定的卖不出去,家家户户都有,只有城里人才会要。

到了鸽子市,人已经不多了,而且,天气还越发的冷了。

乔枫本来想着,试着来卖一卖,要是卖不出去就带回家自己吃,反正这已经算是盈利了。

但他也没想到这些鸡蛋会这么受欢迎!眼看要过年,家家户户都急着要找点吃的东西,过年嘛,就算自家人不吃,人家来走亲戚也得做一两样好菜招待的。

但因为今年雨水多,不只是棉花,各方面都有影响,副食店的供应就没那么足够。

乔枫刚摆开摊子,鸽子市上所有人都齐刷刷的过来了。

同志,你这些鸡蛋咋卖的?这人开门见山,眼睛盯着鸡蛋就不放松了。

一角钱一个。

乔枫话还没说完,这人直接掏出一个布袋子,开始捡鸡蛋了,那动作快的好像有人要跟他抢一样。

娶个吉利数,88个鸡蛋,给你8.8。

来鸽子市以后的第一桩生意就这么开张了。

如今城里的物资实在是不丰富,尤其是快到过年,乔枫带来的这点东西还没到天黑就被人买光了,准确来说是抢光了。

要不是他眼疾手快的阻止,最后一点东西都剩不下。

卖完东西,乔枫特地留了三十个鸡蛋,外加一只老母鸡去了趟厂子职工宿舍,找到老姐乔丽琴。

姐,鸡蛋和老母鸡给你留着补身体的,你这眼看也快生了吧?乔枫专门把东西提了上去。

乔丽琴肚子又大了很多,扶着腰,看见弟弟进来以后二话不说拿了只鸡出来,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家里发财了?怎么突然给我送这些。

她纳闷的说。

乔枫嘿嘿一笑,得意的挑眉,什么家里的,这是你弟,我送的。

你哪来的钱,不会又偷了别人家的东西吧?乔丽琴一听,不仅没有高兴,反而吓了一大跳,脸色都白了。

乔枫赶紧说,姐你往哪想了,就不能是我自己赚来的吗。

说着乔枫回忆了一下原身的记忆,老实说,原身虽然犯浑,虽然爱打架惹是生非,但从来没有偷过钱或者东西,他只从家里骗钱。

你赚的?乔丽琴一脸狐疑。

于是乔枫原原本本的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从他找到方志强再到从边疆回来卖东西,但赚了多少钱只有他自己知道。

总之你放心吧,这些东西清清白白,都是我自己赚的钱。

作为供销社的员工,八大员之一,乔丽琴对弟弟这种不稳定的买卖不是很看好,要说工作,还是正式职工最稳定,你先干着,等以后有机会了姐给你张罗一个正式工作,到时候我就放心你了。

乔枫笑了笑,你先顾着点自己吧,给我弄工作,姐夫心里也不好受,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姐我先回去啦。

乔丽琴远远的看着弟弟跑远的背影,再看看还在厨房扑腾的老母鸡,心里那叫一个美啊,混了这么多年的弟弟突然就懂事了。

今天收上来的鸡蛋和鸡乔枫没有全部卖光,只卖了一些鸡蛋和一只小公鸡,剩下的全都带回家自己吃。

兜里有钱,手里提着鸡,美滋滋的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家里人知道赚钱以后的表情了!作者有话说:今天还有一更,应该是在白天上午————今天不加更啦,剧情写不完,直接零点上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