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爱。
乔枫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 下意识的问,你们是怎么想起来做这个主题的。
谷双诚解释道:也不一定就是这个主题,这是我第一次单独挑大梁, 主编让我拟定一个题目, 我说以前几乎都是写的城镇, 知青回城,厂子里的邻里矛盾,不如这次写农村家庭,写他们欣欣向荣的好日子。
乔枫点了点头, 这是个很好的题目啊,他又问, 那你们远在首都,怎么知道我堂哥的?摊了摊手,谷双诚说, 不是我找的, 是这个主题拟定了以后纺织厂自己找上来推荐的, 说乔保民一个农村子弟考上了纺织厂, 自己成了城里人,还给家里带去了福利, 全家人的生活因为他过的更好,更和谐了,很有代表意义, 我们主编就让我来了。
是,以前乔老大和乔老二家都过的很穷,后来乔保民考上中专, 毕业以后分配进了纺织厂, 一步一步的进了宣传科, 日子确实过的好起来了。
与此同时,日子好过,李秀芬的本性也暴露了,她以前在村子里没这么讨人嫌的,就是因为日子好过以后总喜欢炫耀,而且总喜欢踩着弟媳妇一家子,大家才表面上附和,心里嫌弃的。
日子确实好过了,但他们全家的生活可一点也不和谐,暗潮涌动呢。
这都是乔枫穿越来以后,在村子里闲逛的时候听人说的。
哪个缺心眼的把乔保民推荐出去的啊,简直了。
一想到相亲相爱这个主题,乔枫就觉得好笑,忍不住就笑出声了。
怎么了?这个主题有什么不对?谷双诚看乔枫在笑,一脸的摸不着头脑,笔记本一合,就凑过来问。
没啥,主题很好,很正能量。
不是主题不对,是人不对!乔枫没有明说,毕竟他可以不在乎李秀芬一家,但爹娘哥哥嫂子还要在村里生活。
班车一路晃晃悠悠到了县城。
因为谷双诚衣服被偷了,身上还穿着那件皱巴巴的白衬衫,乔枫就没有立刻带她回村里,而是带着去了纺织厂。
第一次进纺织厂,乔枫还是以方志强亲戚的身份,第二次去就是陪着大记者了,这次的待遇好了很多。
宣传科的科长亲自过来接待,一看见谷双诚这幅样子就吓一跳。
谷记者,你这是咋了?科长就问。
谷双诚不好意思的笑笑,在路上遇到了一点意外,钱包被人偷了,科长同志,能不能给我找一身衣服?当然、当然了,我现在就让人给你找。
科长立刻点头,找人去服装商场给谷双诚买了一身现成的衣服。
白衬衫黑西裤,再是一双皮鞋,头发重新梳了一下,虽然没有擦头油,但大记者的风范又回来了。
换完衣服,科长还邀请谷双诚先在厂子里住两天,他要把乔保民找过来跟记者同志聊一聊。
被谷双诚拒绝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对乔保民同志的工作状态很感兴趣,但是家庭生活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所以不需要任何人作陪,我正好遇到了他的堂弟,一会我就跟乔枫去村子里看一看,你们不用特地招待。
科长摸了摸自己头上已经为数不多的几根头发,有点意外的说,那要不要我给你们派辆车去村里?不用,我们坐班车就行,我听乔枫说现在村里已经每天都有班车过去了。
谷双诚继续拒绝。
说完以后打完招呼,拿上装着摄像机的包,这就启程了。
……早些年村里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机,大家唯一能了解外界的途径,就是靠着邮递员时不时的送一张报纸给乔大方,再由他在广播里给大家说新闻。
现在村子里居然要有人上报纸了,这可是出风头的大好事,不只是乔老大一家子,就是全村人也暂时放下了对李秀芬的偏见,齐刷刷的赶到乔老大家门口,想要看看从首都来的大记者到底长啥样。
要我说肯定是个头发花白,拿着笔杆子的老头。
刘金凤撑着木门猜测说,我娘家村子有下放过来的老教授,他们文化人都长这样。
另外有个人就说,那也不一定,非得是老头吗?不是教授,难道还是年轻小伙子?大家纷纷猜测开了。
李秀芬端着杯红枣茶,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笑的乐不可支,到底长啥样等来就知道了,但我提前跟你们说好,到时候只能在门口看,不准进来,你们能看见大记者都是沾了我家的光,可不能恩将仇报抢我家保民的风头,要是把大记者惹生气不采访了,我就天天坐你们家门口骂去。
秀芬话糙理不糙,咱们都客气点,人家是首都来的,你们一个个的这是想咋,把人家当猴看啊,都让开点,别挤在这。
村支书乔大方也来了,挥着手说。
刚一说完,前面有小孩跑过来报信,来了来了,记者来了。
都让开,记者是上我家来,采访我儿子的!李秀芬一蹦三尺高,呸的一口吐出枣核,立刻就跑到前面欢迎去了,要不是乔保民提前嘱咐了,她还想给记者同志唱首歌。
等她跑到前面一看,突然啊的一声,又气又怒,乔枫,怎么是你?两个年轻男孩的身影慢慢从村口走过来,李秀芬定睛一看,那不乔老二家的乔枫?真是,大喜的日子他个小混混来凑什么热闹。
紧接着,乔枫后面走出来个大小伙子,挎着个包,看那一身的打扮就觉得洋气。
乔大方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上前打招呼,记者同志你好,我是村里的支书,欢迎你来我们村里做采访!谷双诚伸出手,主动要支书握手,谢谢,我叫谷双诚,你们叫我小谷就可以了,其实不需要特殊安排,我已经有向导了。
向导?这是个新鲜词儿,乔大方还没咋听说过呢,一脸懵。
就是已经有人带我在村子里转了,你不用特地安排人。
谁啊?谷双诚指着乔枫,笑着说,小枫,我们在县城碰见的,已经熟悉了,所以让他带着我就行。
乔枫以前就是个小混混,长大了就是个大混混,一句话说不好就要提拳头打人,他真的能招待大记者吗,别回头把记者给打了吧。
乔大方心里忍住泛起了嘀咕。
他这边还在犹豫,李秀芬听到这话以后差点要气炸了。
乔枫一定是想抢风头,蹭他们家上报纸的机会!从大年初一那天,乔枫拉着乔保民打听有关于记者的事情,李秀芬就看出来了,当时她拉走了儿子不肯跟乔枫继续交代,谁知道他本事大的很,居然直接跳过他们家,跟记者混熟了。
要知道,李秀芬等这个机会等的眼珠子都要看直了,就盼着登个报,儿子给她弄个城市户口,以后村里谁敢不高看她一眼,到时候她不跟别人炫耀,就要跟艳梅炫耀,呵呵,谁让她有了点钱就敢跟自己穷抖擞的。
要是风头让乔枫抢了,那成啥了,给他人做嫁衣?不行,绝对不行,她要想个办法把乔枫从记者身边赶走。
李秀芬脸都黑了,看乔枫跟大记者聊得热火朝天的,气得叉腰跟村民骂着说,艳梅这个二儿子真是做了生意,心思也活泛了,他跟着记者就是想抢我家的风头,你们说,是一个小混混上报纸,还是正式职工上报纸,对咱们村来说更光荣?再说个难听的,万一他犯浑把记者给打了,这个责任谁来负?李秀芬很聪明的,她知道自己说话乔枫肯定不听,但要是所有人都让他走呢?围在乔老大家门口的村民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当然是正式职工更好了,就拉着乔枫劝,小枫,你就别跟着掺和了,保民上报纸对咱们村是件大好事,你赶紧回家去吧,让支书再找个人陪着。
刘金凤眼珠子咕噜噜的转,想到自家的大富,要是乔枫走了,不就可以让大富顶上?跟记者处好关系,以后说不定就能上报纸了。
她说的话就刺耳一点,你这个孩子就是不懂事,上次棉袜的事情就不说了,这次是正经事,跟着凑什么热闹啊,真是的,赶紧回家去吧,就凭你以前的名声,也想出这个风头?这种话乔枫自从开始做生意,就听了无数次了。
他去边疆,他们书你一小混混去什么边疆,别是去学坏的吧。
但他带着满满三大袋的货回来了。
他做生意,他们又说你那个臭名声,做生意谁敢跟你买?他全部卖光,赚了五百块钱。
所以乔枫压根无所谓,钱是赚到自己口袋里的,他们只有眼红的份儿。
难道小混混就不能学好?乔枫似笑非笑的盯着李秀芬,知道这是她在搞鬼。
谷双诚不知道啊,正跟支书说着呢,突然一群人就上来说乔枫是小混混,让他赶紧回家,但以前的事情乔枫已经跟他说过了,说自己以前不学好。
他作为记者,三教九流什么人没接触过,对乔枫压根没什么偏见,所以听见这些人话就有点生气。
啥叫凑热闹,又是啥叫抢着出风头,乔枫是我请过来的朋友,难道我不能决定谁陪着我采访?谷双诚站出来,颇为生气的说。
作者有话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