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51 章

2025-03-22 07:44:55

高伟杰刚才一直在屋子里, 把媳妇和孩子安顿好了,这才黑着脸走出来。

妈,娜娜你们过来。

高伟杰站在家门口朝着里面招手。

高母和高娜娜也不知道咋回事, 一脸懵的就走过去了。

到了门口, 高伟杰一手一个, 把老娘和妹妹直接就推到了外面,没好气的说,你们要是还顾忌一点孩子,以后就不要再提报公安的话了, 我的伤也已经好了。

凭啥不提?你受了那么大的罪,说算就算了?高母大呼小叫, 尖着嗓子道:孩子怎么啦,孩子我也能养,一个月四十块的退休金, 我买奶粉给我孙子喝, 咋了?吵, 继续吵, 最好让整个厂子都知道咱家的事情,好不好?高伟杰低吼了一声说, 我话就放在这,那天的事情在我这算过去了,以后提都不要提, 我跟丽琴好好过日子,你要不同意以后就别上我家来。

娜娜也是,找个工作吧你, 东拣拣西挑挑, 再来找你嫂子麻烦, 把你安排进厂子,给我烧锅炉去。

高母是为了儿子挨打的事情才做这个恶人的呀,她觉得自己是在前面冲锋陷阵,结果冷不丁的,被儿子从背后出卖了。

她声音都惊得变形了,你怎么啦伟杰,你媳妇给你灌什么迷魂汤了?其实哪里是什么迷魂汤,高伟杰就是怕自己家人把乔东送进监狱,乔枫一个不高兴,把保证书宣扬出去,毁掉他的事业。

所以像高伟杰这种渣男,什么夫妻感情,孩子啊,都不可能拴住他。

让他回头是岸,想都不要想,只有关系到他的利益,才会收敛自己。

有时候也不一定收敛得住。

这个暂且不谈,大姐已经安顿好了,乔枫去看了看,因为照顾的好,她的气色还不错,孩子已经褪去了刚生出来的红色,变成了两颗嫩白的小花生。

乔枫说,姐,我们先走了,你好好恢复身体,什么都不要想,把自己和孩子照顾好才是真的。

嗯,姐知道。

乔丽琴垂下眼眸,看着自己两个孩子,心里感慨万千。

对于丈夫的突然改变,她已经猜到了一些,肯定是弟弟拿捏住了把柄,不过乔丽琴没有问,她总还想着,再给丈夫一次机会,毕竟这个时代对于父母离婚的孩子,总是抱有异样和怜悯的目光。

她拼死生下来的孩子,怎么舍得让他们从小没有完整的家庭,被人怜悯呢。

小枫,大哥,这次你们救了我一命,也是救了俩孩子的命,要不,你们给孩子取个小名?乔丽琴忽然说。

乔东抓耳挠腮的想了半天,最后把乔枫推出来,让小弟想,他还有个高中文凭,我是读不进书的。

要不然叫平安?哥哥叫平平,妹妹叫安安。

俩孩子是早产儿,在医院保温箱里呆了很长时间才出来的,这也是乔枫对孩子的祝愿。

乔东第一个点头,叫这个好,平安是福。

临走之前兄弟俩商量了一下,把五十块钱给乔丽琴留下了,让她留着用。

俩人出门的时候还听见高家人在那吵架呢,主要是高伟杰在骂妹妹,骂她挑三拣四,还管起哥哥的家事了。

高家人还是对大姐不满意,觉得她对这个家可有可无,不过有高伟杰在旁边,她们不敢再跟大姐甩脸子了。

回去的路上乔东就在感叹,原来我只想到高伟杰是个软蛋,不知道咋的,突然就知道管着家里人了。

因为戳到他痛处了。

乔枫路边随手拽了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慢悠悠的说。

俩人一起往村子的方向走着,乔东突然又是一声长叹,其实那天我也有点冲动了,不应该上去就打人。

你说在咱们乡下,妹子给人欺负了谁家舅子不打人的,不闹出人命就没事,谁知道这还能报公安,你说他们要真的报公安,我会被抓走吗?现在法律还在慢慢的普及,从城镇到乡下,这是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乔东压根不知道这是个违法行为。

会,不仅会抓走,要是高伟杰伤的严重,你还得蹲监狱,蹲了监狱,麦子和大嫂肚子里那个还没出生的孩子以后都不能有正式工作了,这就是代价,为了个人渣付出这种代价,大哥你说值得吗?乔枫故意问。

大哥咂咂嘴,这么严重?那以后还是不能这么冲动了。

这就对了,教训人渣有的是办法,何必要把自己搭进去。

兄弟俩一边说一边往家走,没有坐车竟然也没觉得累,到家以后乔东立刻去看媳妇了,乔枫就把爹娘都叫到自己的房间,开门见山的说,我找到接下来要做的生意了,娘之前不是跟我说,想找个活儿干?也有思路了。

是啥?你要做什么生意?李艳梅迫不及待的问。

卖麻辣烫。

麻辣烫三个字拆开都认识,怎么合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了,李艳梅脑子都晕了,麻辣烫是个什么东西?吃的吗?乔枫细细的解释了一下,就是一种烫菜,先调好汤底,把各种菜在汤底里烫熟就能吃,味道麻麻辣辣的,天冷的时候最好吃。

看老娘还是一脸的茫然,乔枫索性说,等过两天我把食材买回来给你们做一顿就知道了,很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是汤底好吃。

那我跟你爹做什么?李艳梅又问。

关于这个,乔枫在回来的车上也想好了,他给了父母两个选择,第一个你们可以自己做生意,自己出本钱买原材料和工具,赚了钱也都是你们自己的,但是有亏本的风险。

另外一个,我现在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当我雇佣你们的,按月来开工资,你们帮我的忙,不用承担风险,我来出钱,给你们工资,咋样?听到这话李艳梅就思索开了,她之所以不想种地想着做生意,当然就是为了挣钱,不论多少,只要能给她和老头子攒下一份养老钱和棺材本,这就足够了,她也不指望能发大财。

但自己做生意是有风险的,万一赔了,不仅赚不到钱,家里的钱都会赔掉。

这种情况李艳梅当然会犹豫。

至于第二种,她笑着说,我们是你父母,你忙不过来我们去帮你,这是应该的,给什么钱,这不是让人家笑话吗?父母给孩子干活天经地义,不需要什么报酬,这就是李艳梅的想法。

笑话什么,你们扔下地里的活儿还给我干活,地里没有收成就该我给你们开工资。

乔枫哭笑不得,再说了,你们给我打白工,大嫂能乐意?兄弟俩或者好的不分彼此,但是一旦成了家,就必须要顾虑另一半的感受了。

好了娘,知道你们疼我,但是这工资非开不可,而且不能因为你们是我父母就少开工资,赚多少开多少,以后我赚得多了,还得涨工资,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生意做起来,一年两年,四五年,都有可能。

有工资拿,还不用承担风险,这对老两口来说不就是最好的选择?思考了片刻,乔父也开口了,那我俩给你干活儿去?不着急,我再谈谈工资,第一个月三十,算是试用期,过了试用期以后每个月四十,我会订做一辆大三轮车,爸每天帮我把车骑到县城摆摊的地方去,还要保证三轮车和上面所有的工具都是干净的,妈负责处理原料,肉得预先处理,蔬菜也得提前洗干净切好,上班时间就看营业时间,基本上没有休息,不过节假日有加班费,怎么样?乔枫又一口气说。

李艳梅惊到了,四十块,这不是正式职工的工资吗?正式职工一个月四十五块钱,在这个年月,过的紧巴一点能把一家四口养活过去。

全村只有一个正式职工,李秀芬差点要把牛皮吹破天的。

对,以后还可以再涨。

乔枫点头。

一个月四十,老两口就是八十块,普通的一个初春午后,乔枫一番话把老两口心里说的火热的。

八十块呐,他们俩的工资比城里家庭还要高!李艳梅回房间以后跟丈夫商量了一下,思来想去还是不要自己做生意,就给儿子打打工吧。

不过在此之前,老两口一致认定还有一件事情要干。

分家。

晚上吃完饭,全家人还没下饭桌,李艳梅直接就扔下了分家两个字,全家老小都吓了一跳。

什么?分家?这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分家了?苏晓华的声音直接吓得变形了。

以前家里日子过的苦,手上没钱,苏晓华就天天盼着要分家,能自己当家做主,不用再供养小叔子。

但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呀,小叔子也开始做生意,这怎么突然就要分家了。

你们都大了,也都成了家,一个屋檐下过着,别说亲兄弟,就是舌头和牙齿都难免要磕碰到一起。

李艳梅一脸看开的模样,以后你们兄弟各自过自己的日子,我跟你爸也自己过日子,我俩谁也不跟,自己攒养老钱,以后真有那么一天老的不能动了,再轮流照顾,怎么样,你们同不同意?李艳梅比一般老人想得开,总把儿女拴在身边有什么意思,不如早点分家,他们俩谁也不跟,老了自己照顾自己,真有不能动弹的那天,手上有钱,也不愁儿子不孝顺自己。

乔东向来是个老实人,在这方面没有别的心思,在他看来自己是长子长孙,就该照顾爹娘的,连忙说,你们现在还没老的不能动,怎么就要分家,而且分了家,爹娘应该跟我的,以后我来照顾。

这话一说出去,等于把累活儿全往自己头上揽,但老人意味着家里的钱呀,个傻子只提照顾老人,却不提多要点钱,苏晓华气得拧了丈夫一把。

所以苏晓华只好说,是啊娘,你们身体还健康,怎么能现在就分家,还是要好好享福,你看马上我肚子里还有个孙子要出来,你们不是正好可以抱孙子。

乔东想的是照顾爹娘,苏晓华是舍不得那些钱,夫妻俩各有心思,但都不想分家。

李艳梅瞥了老大夫妻俩一眼,先去劝乔东,谁规定的一定要我们老的不能动弹了才分家,你们长大了就该分,你们自己顾着自己的小家。

再说了,分家只是分家里的钱,难不成还能把你们兄妹几个的孝心分了?真孝顺的,不管分不分家都照样孝顺。

而且你二弟马上又要做生意了,还招了我跟你爸过去干活儿,开工资,到时候这钱我们自己存着养老,这是往好处想,万一你弟做生意赔了钱,你们小家也跟着遭殃。

李艳梅又说。

苏晓华在心里不服气:那万一赚了呢?婆婆就是不想让他们一家子沾二弟的光,真是精!可……乔东还在犹豫。

李艳梅拍拍他的手,又去跟苏晓华说,这次分家不分房子,只分家里的钱,分掉以后你们就自己做主,自己挣的钱自己管,晓华你同不同意?天知道苏晓华等着一天等了多久,头上压着婆婆,她手上没有大钱,憋屈啊。

前两年她作天作地,闹得家里不得安宁,为的不就是自己当家做主吗?丈夫还想说话,苏晓华又在桌子下面拧了他一把,狠狠一眼瞪过去示意他闭嘴,转头又笑着说,分!既然爹娘想分,我们做子女的当然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分了家,我们也会好好孝顺你们的。

那咱们今天就把家给分了?她依然在笑。

李艳梅想了想,我还有个闺女呢,咱们今天分家,再让人上县城告诉丽琴,把她的一份带过去。

丽琴也要分?苏晓华脱口而出。

乔枫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嫂,我姐也是家里的孩子,又不是抱来的,为什么不能分?其实一开始李艳梅两口子也是没想过带上乔丽琴的,但因为出了这档子事情,他们想着索性就平分了,也是给闺女留条后路,以后离婚了不至于没钱。

苏晓华在咬唇,有点嫉妒乔丽琴命好。

她娘家也分家了,因为家里妯娌多,各有心思,闹腾了一年多还是分掉了,但是她这个女儿一分钱都没有,以前还可以骗自己,所有的闺女都是分不到家产的,谁能想到乔丽琴也能分到?羡慕又嫉妒,不过想想马上就能当家做主,苏晓华又开心了,要听听公婆准备怎么分家。

李艳梅从兜里拿了二百五十块钱,先给乔东数了七张大团结,边数着边说,家里原来一共有三百块钱,我跟老头子分一份,你们三个子女一人一份,就是一人七十五,这是你的七十五,丽琴出事的时候你们给了五十块钱,现在只要再给她二十五,小枫也有。

房子呢!房子也是钱。

苏晓华在心里盘算。

咱家没有其他房子,目前也没有钱盖房子,所以就不分了,房子和锅碗瓢盆,农具都不分,等我们真到了那个时候再说,现在先借给你们住。

李艳梅又说,至于分到的田地,我们目前准备租出去,租金也没多少,就自己留着了,以后干不动了,再回来种种菜。

本身就是个普通家庭,没有太多的财产,几句话的功夫已经分完了。

不等俩儿子说话,李艳梅让丈夫叫来了乔大方做了个见证,一张薄薄的纸上写着分家证明,这家此刻就算分掉了。

苏晓华刚才一直是懵懵的,此刻看见分家证明,脑子却突然清醒过来。

她觉得不对啊,二弟要做生意,请爹娘去干活,那不分家的话,爹娘挣的钱不就可以给他们两口子花?现在分家了,爹娘挣的钱一个子儿都落不着她手上。

咬牙盯着乔枫,苏晓华心说早就听说做生意的人精,可真是精。

她认定分家一定是乔枫提出来的,因为乔枫马上要做生意了,就怕他们两口子跟着沾光。

可乔枫怎么不想想,当初他还在当个小混混的时候,全是家里供养的口粮?婆婆偏心,只要二弟提出来,她们肯定就答应分家了。

可苏晓华不知道,李艳梅早就想好了,前些年老大两口子吃了亏,以后家里的房子分一间给乔丽琴,剩下的留给大房,乔枫就不要了,他以后不会缺房子的。

苏晓华以己度人,就觉得婆婆偏心死了,小叔子精明。

她觉得自己应该拿大头的钱,这家分亏了!不敢跟婆婆发火,但是二弟她敢说!颇有些生气的盯着二弟,苏晓华忍了半天,还是忍不住说了,二弟,以前别人都说你聪明,我一直不相信,现在看来,呵。

以前你说麦子上学的钱你来出,这话还算数吧?苏晓华!你别太过分!麦子是我俩的闺女,就应该我俩养。

晓华!全家一起瞪着她,好像她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但苏晓华自己的委屈跟谁说。

这全家都是偏心眼子,只知道护着乔枫,责骂她。

乔枫不知道大嫂脑子里又想了什么,突然就抽风了,他也冷眼看过去,回了一句,算,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她只要考得上,我砸锅卖铁也供着,不过大嫂你也说过永远不后悔,你后悔了?不后悔,我还是那句话,永不后悔。

苏晓华依然在笑,在那意思太明显了。

她不信麦子能考上大学,能有出息,更不相信乔枫做生意能赚大钱。

现在一个高级干部的工资才多少,他就敢给爹娘开工资了,步子跨这么大不怕折了胯,恐怕赚的钱全都得当工资发掉吧?苏晓华笑,她不说话,等着看好戏。

不管苏晓华怎么想,心里怎么笑话,乔枫的生意都要再往前跨步了。

现在员工到位,接下来就是工具和原料,只要这些弄完麻辣烫就可以开张。

第二天乔枫去了县城,今天的事情多着呢,先去大姐家里,把二十五块钱给她,再把分家的事情告诉她。

紧接着就要去定做一辆三轮车,现在的三轮车普遍的都太小,根本不可能放下一整个麻辣烫的摊子。

乔枫专门去了修车铺子,连说带比划的跟修车师傅表示自己要定做一辆更坚固,更大,能装更多东西的三轮车。

修车师傅平时也会自己做三轮车来卖,一听这话就懂了,他大概比划了一下,就是一辆大三轮车,后面的车斗用铁皮加固,能放得下炉子,放得下一口大锅,放得下各种菜?对,能做出来吗?要多少钱?乔枫点头。

师傅思索了一下,普通的三轮车要八十块,但你这个用料得翻倍了,光是铁皮就得用不少,你给一百五吧,下个星期日可以过来骑走。

要我还想再加个车棚呢?能加吗?乔枫又说。

虽然已经是春天,但还是会时不时的下雨夹雪,没有个棚子挡雨挡雪,那真是要冻死的。

能是能,但那样就不美观,而且价格也更高。

最后谈定了,一百六十五块钱,再加个棚子,而且尽量要做的美观一些。

从修车铺子出去,乔枫又去了供销社和竹匠家里,在供销社买小搪瓷盆和碗,一个用来装菜,一个用来放蘸料和麻辣烫。

另外就是跟竹匠定做那种烫菜的漏勺,现在还没有铁做的漏勺,全是竹篾编,干净还不会有异味。

口袋里本来还有将近六百块钱的,转眼的功夫花掉二百,赚钱迫在眉睫。

现在三轮车和工具都定做了,剩下的就是调料和食品原料的问题。

事情一个一个的解决,先从调料开始,乔枫先去供销社看了看,供销社里只有辣椒,还是本地产的干辣椒,不香也不辣,大料也只有八角和桂皮,其他的一概没有。

但火锅底料里可不只是辣椒和八角,还得有很多配料的。

乔枫站在供销社门口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或许可以帮他买到这些调料。

作者有话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