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82 章

2025-03-22 07:44:55

现在已经是1982年。

九月份开学, 一直忙到第二年的二月份,转眼过去五个月,乔枫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算结束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农历新年, 乔枫提前收拾了行李, 踏上回家的火车。

这半年里乔枫把公司交给了新招的经理, 公司里现在两个经理,一正一副,全都是大学毕业,相互制衡, 又相互竞争。

有俩经理看着,公司虽说没有像乔枫管理的时候那样快速往前走, 好在也没有倒退,经理每半个月会上一次首都,给乔枫过目公司的账目和最近的项目进度, 乔枫有空的时候也会回来看看。

学业和生意不能兼得, 必须舍弃一样, 乔枫选择学业。

所以这次回家过年, 就不是以老板的身份,而是以大学生的身份。

李艳梅乐的简直合不拢嘴, 但这次她已经不想在村里人面前炫耀了。

村里好几个孩子去年一起参加高考,其他人家的孩子没几个考上大学的,大部分落榜了, 考得最好的一个,学校没有自家儿子好。

这时候再去炫耀,等于在人家心窝子上撒盐, 李艳梅就静悄悄的在村口等。

儿子, 在这!她远远的看着有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提着行李走回来, 连忙招了招手,还觉得不够,上前想要把行李抢过来,抢了个空,咋啦,连个行李都不让娘提着?有啥好东西?连个行李我都提不起来吗?乔枫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两样东西,好东西还真有,首都百货大楼买的,拿回家抹,我看您的脸一到冬天就皲裂。

接过一看,一个是罐子装的,瓶盖是绿色。

另一个是瓶装,白色,上面画着个灯笼,看了半天,李艳梅不认识字,也不知道这里面装着什么东西,拧开闻了闻,还挺香?这是啥啊?母子俩快步往家的方向走着。

一个是雅霜,一个是宫灯杏仁蜜,滋润霜,抹在脸上就不会裂开,我看城里人都用这个。

听见这话,李艳梅就跟自己做贼了一样,立刻把东西塞进了口袋,不敢让路过的人看见,脸色忍不住露出笑容,噗嗤一声说,你娘都多大年纪了,涂这个?怕走出去人家要笑话我吧。

这是为啥?乔枫不明白别人为什么要笑话,他娘一到冬天脸上就干裂,洗脸都疼,抹点滋润霜有啥可笑的。

李艳梅想了想说,我年纪大了,这个东西香,涂出去人家会笑话我是老妖精。

这是事实,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老太太,年纪一大就好像失去了爱美的资格,就比如冬天皲裂,大部分老太太是不涂东西的,讲究一点的会擦蛤蜊油,但那东西油乎乎的,李艳梅不喜欢。

谁会笑话你是老妖精?乔枫反问说,说完以后又觉得自己太想当然。

他想让母亲不要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就好像大姐一样。

话说现在乔丽琴已经开始读夜校了,她在小卖部后面的小隔间里搭了一张床,白天睡在后面补觉,前面请了个回城的知青,那知青性格不耍滑,老老实实,有个工作就很满意。

晚上她去上课,阿姨帮忙把孩子带到前半夜,后半夜回来继续睡觉。

乔丽琴是县城里第一个整天不着家,不是做生意就是上学的女人。

好多人在背后嘀嘀咕咕说说道道,说她不着家,没人娶。

对此,乔丽琴跟乔枫说,忙是很忙的,有时候我累的感觉自己在飘,但是好好睡一觉,起来以后又觉得那些人说三道四也没什么,我能少掉块肉吗?乔枫想让老娘也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但乔丽琴年轻,在村里活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她容易接受,老娘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村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她的老熟人,很难忽视这些人的目光。

所以乔枫想了想,对症下药,给了老娘一个可以顺理成章涂润肤乳的理由,那你就跟他们说,是我买回来让你涂的,再过几年我大学毕业,更没时间回来了。

这话让李艳梅惆怅了一瞬,但旋即又想,儿子没空回来,她退休以后拎上老头子一起去看他就行了。

李艳梅眉开眼笑,拧开雅霜就往脸上抹,你说的有道理啊,我儿子买的为啥不涂,我还要好好涂,以后结了婚,都买给媳妇了,我能享受几年?儿啊,走吧,咱们回家过年,你看什么呢?抹完润肤乳,一扭头看见儿子在东张西望。

乔枫在看村子和附近几个村子的环境条件,看完以后有些遗憾。

村里现在大部分还是小房子,条件简陋,一到下雨稀稀拉拉的漏水,外面下大雨,屋子里下小雨。

一直到县城也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有了公路经济才能发展,东西才能卖出去,跟外界交流。

但大家都没钱,县城里也没有预算能修路,且慢慢来吧。

收回目光,乔枫说,没看什么,咱们走吧。

自从乔枫开始做生意,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饭桌上就再也没缺过好菜,鸡鸭鱼肉不用说,这些就算乔家人不卖,二狗每年逢年过节都会送过来。

一开始家里人肚子里缺油水,全都逮着肉猛吃,吃的满嘴冒油,几年下来反而很喜欢以前的清汤寡水。

李艳梅就说,本来不打算做大荤的菜,但我一想,你在学校吃的肯定没有在家吃的好,还是做几个,多做点鱼,这次二狗从外面买了鱼送过来。

她好长时间没见到儿子,又不好意思直白的说想,就叨叨咕咕,另外还炸了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肉丸子,对了,今年咱们在家过年,自家过自己的。

为什么?乔枫边走边问。

瘸爷走了。

这事乔枫在上大学,自然是不知道。

老爷子知道乔保军一家子干的混蛋事情以后生了场气,身体就不太好了,但好在去医院保养,又养了回来,精气神还是不如从前。

后来听说村里有孩子考上了中专大专,乔枫还考上了大学,老爷子又高兴起来。

临走之前他吩咐不要大操大办,安安静静的把自己埋到山上去就好,虽一生无儿无女,但满村的年轻人都把他看成自家长辈,闭眼以后妥善的把他送走了。

本来还有人提议要延续传统,家家户户聚在一起过年,但一想到乔老大一家子,和被枪毙的乔保军,大家就都歇了这个心思。

乔枫脚步顿了顿,那我一会回家,拿点纸上山看看他。

回家以后又上了山,还没靠近瘸爷的埋骨地,就看见烟雾缭绕的,村里好多人在点香,祭拜。

无儿无女,老爷子也不会缺钱花的。

今年全家聚在一起过年,刘金凤是个寡妇,自从乔保军入赘以后就相当于两家并一家了,再加上跟李艳梅又走得近,逢年过节都是一起过的。

乔保军两口子一进来,乔枫就惊住了,二嫂,你这是怀孕了吧?嗯。

王丽笑着抚摸圆鼓鼓的肚子,四个多月了,正好开学那会怀上的。

去年王丽也参加高考,她严重偏科,只有数学一门拿了高分,当然考不上大学,但考上了省城的中专,学的财会,以后出来也是拿高工资的。

本来想直接休学养胎,毕竟她跟乔保军结婚好几年了都没有孩子,好不容易来了,不想有任何闪失。

但乔保军不让,好不容易考上的,休学多可惜?家里也不是没有存款,地里的活我请人干,或者先放在这,去省城租个房子照顾你不就好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金凤笑着跟李艳梅挤挤眼睛,我说我去照顾丽丽吧,保军不放心,小两口感情好。

李艳梅一边跟着笑,一边用惆怅的目光看自家二儿子。

现在是有本事,还上大学了,但大学四年呐,她还得盼多长时间才能盼到二儿子结婚生孩子?这一年,全家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吃了个团圆饭,有人开花结果了,还有人的事业刚刚起步,大姐今年回来过节的时候告诉乔枫一个消息,她打算等夜校毕业以后把这边的小卖部转让,这期间攒点钱去大城市应聘工作,当个经理,为以后开店积累经验。

另外我还想在省城买个小店面,以后出租出去也是个收入,你说买哪里好?乔丽琴低声跟弟弟讨论。

想了想,乔枫说,买省城吧,以后的经济发展肯定是省城快。

嗯,你这么说我心里就有底了。

乔丽琴点头,其实我想去首都买的,但首都的店面啥时候都贵,买不起。

这话倒是提醒了乔枫,他打算在首都买个店面,除了物流,也可以尝试新的行业。

吃过团圆饭,家里热热闹闹的凑在一起打牌聊天,乔枫不喜欢打牌,坐在院子门口看月亮,依然在想上辈子的事情。

对于上一世的记忆,他已经模糊了,只能隐约记得自己大概是晚上出门的时候被车撞了,开车的是个男司机,那孙子明显超速了,他走在人行横道上,司机想踩刹车已经来不及,一脚油把他送到了七十年代末。

也不知道那个司机有没有逃逸,有没有被抓。

除此以外,什么都记不清了,要不是深刻的记得自己还有个系统,乔枫几乎要以为那是自己做的一场梦。

至于系统说的奖励,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乔枫怀疑系统是想赖账。

过完春节,在家留了七八天,还没到开学的时间乔枫就要提前去首都了。

不能多留两天,你自从上了大学,娘见你的日子一只手都能掰过来。

李艳梅很是不舍的说道。

乔父也在旁边,叭叭抽着烟,虽然没说话,但也是一脸的舍不得。

乔枫给自己打包着行李,不了,我去首都办正事,我不回来,但是你们可以去找我,以后咱们在首都有家了。

啥、啥叫个咱们在首都有家?李艳梅吓得都结巴了,从村子里一跃变成首都人,步子也太大了。

乔枫把行李提上,笑着说,我这趟过去就是这件事,打算在首都买房,在首都落户。

公司一直在挣钱,两家餐饮店,别看表面上没啥,但是赚的钱可多着呢,乔枫现在手上的流水足够买三套首都的房子。

但是算了,他上辈子就知道炒房只是个于自己有利益的事情,房子在他看来够住就行了,所以只买一套,就买在大学附近,现在乔枫还住在学校的宿舍,有时候要跟公司经理见面决定公司的事情,回去晚了总要麻烦阿姨出来开门。

在学校附近买套房子,大学四年就可以住着,等上完学以后卖掉再换。

另外再买一间门面,出租也好,以后自己做生意也好,都用得上。

房子都买了,索性把户口也落下,一次性办齐。

提上行李轻装上阵,乔枫要去首都买房了。

买房当然还是有个熟悉的人比较好,知道哪个地段不错,哪个房子环境好,邻居不烦人,乔枫本来打算找中介,但附近的一个学长听说了以后,就主动说要陪他看房子。

这学长是清华的高材生,叫方东明,小县城里唯一一个上清华的孩子,很是出名,乔枫考上大学的时候村里办了一场酒,当时乔大方托人把方东明也请了过来,说两个人都是安阳县走出去的,在外面互相照顾。

说是学长,其实方东明跟乔枫一样大,但方东明是按部就班考上了大学,乔枫辍学两年以后才参加高考,低他两届,所以才叫学长。

乔枫看中的是学校东大门对面隔着一条街的房子,从巷子进去,走一会就能看见房子,是老公房的第三层,采光好,地方大。

楼下种了很多棵的大树,比房子还高,打开书房的窗户就能看见绿油油的树叶,房主是个退休的老教授,屋子打理的很干净。

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乔枫被方东明带着看了一圈儿,又跟房主联系了一下,谈了谈价格,双方都挺满意,约定了时间谈合同,给钱交房。

事情办完不过两三个小时,结束的时候是中午十一点半,乔枫得请方东明吃个饭。

方东明本来不肯吃,还想要自己买单,最后被乔枫说服了,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东北菜馆。

吃饭的时候方东明突然就感慨上了,你可能不记得,咱们以前小学毕业之前还是同班同学呢,我是班长,你是学习委员,那会儿我们俩,另外还有副班长总在一起学习,还约好要一起考北京的大学。

这么说,俩人还是同学?而且约好了要考首都的大学,听着那时候原身的学习成绩还很好。

这就让乔枫想起来一件事儿。

自从他穿越以后,总听见村里的一些老人说,原身小时候其实是很听话,学习成绩很好的,也不知道长大以后怎么突然就学坏了。

一般来说小孩学坏都有原因,比如家庭环境变化,或者遭到外界刺激了。

不然一个原本很听话的孩子,咋就突然变成坏种,这不符合规律啊。

原身从小到大都是全家人溺爱的对象,乔枫还跟爹娘旁敲侧击的打听过,问学坏的时候家里有没有什么变化,爹娘都说没有。

我们那会儿还忙着下地挣工分,有时候下工回来,你就自己做饭吃饭,都睡着了,没感觉有啥变化啊。

李艳梅当时是这么说的。

非要说变化,就是有一段时间你总不着家,放学了以后也不回家,我们也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情,问了你吧,你又不说,后来这事儿就过去了,渐渐的,你就跟那些小混混玩一起去了。

乔枫一直怀疑原身突然变坏是遭到了外界的刺激,一直想搞明白,但是从家里是得不到什么线索了,此时方东明无意间提起的一句话,让他有了新想法。

既然小时候是一起玩过的,方东明会不会知道什么呢?当然,话不能直白的问,不然别人会觉得自己是个二百五,乔枫迂回着,也一脸感慨的说,是啊,要不是我当初犯浑去当了个小混混,说不定咱们是同一届考上大学呢,哪至于等到现在,你说我这脑子,当初怎么就想不开去当混混了呢?这事儿也不能完全怪你。

方东明安慰说,要不是为了找江文,你也不至于落了学习,要说最后找到人也就罢了,谁知道是那种结果,唉。

江文?乔枫一怔。

你怎么了?不记得了?方东明诧异的说。

乔枫觉得这个名字似曾相识,但原身的记忆里没有这段儿,好像刻意不想回忆起来一样。

他只好扯出以前的幌子,夹了块锅包肉说,你不知道,前些年我掉进水里过,差点没命,醒了以后大夫说有点后遗症,好多事情记不清了。

那你找时间可以到首都的医院看看去,脑子的事情不能耽误。

方东明连忙说。

乔枫笑了笑,好,我有时间一定去看,你跟我说说江文吧,这人怎么听着这么熟悉。

你能把她给忘了,也是稀奇。

她就是之前跟咱们俩一起玩的副班长,一小女孩,学习特别好,当时老师觉得她比咱俩都聪明,你跟她玩得最好。

方东明遗憾的说,但是天妒英才,快要小学毕业考试之前,她突然就没影子了,全县城的人都发动起来找,但找到的时候她已经……那会儿你每天都帮着找,天天找,她父母也跟疯了一样的找,但找到以后人已经没了。

她是怎么出的事,你还记得吗?乔枫动作慢了下来,不动声色的问。

这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听县城的人说,是放学路上突然就失踪了,再发现的时候被埋在一个土坑里,人都不成样子了,她父母差点疯掉,后来搬走了。

方东明回忆着说。

听起来这家人也真够惨的,好不容易培养大的女儿,本来前途光明的,结果放学路上失踪,被发现的时候已经……乔枫还想再追根究底的问问,但方东明那时候毕竟也还小,只知道学习,知道的事情有限,再问什么他也说不出来了。

俩人在东北馆子吃了一顿,吃完以后各自回学校,乔枫抽了个时间跟那套房子的房东签了个合同,再去过了户,从此以后,他在首都安家了。

过完年,买完房子,又要把精力放在学习里了,偶尔放松下来的时候乔枫就在琢磨,这系统到底给不给奖励了。

说是说奖励发放中,但这一年里系统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奖励更是没影子的事情。

一等等到了1983年春节,这一年乔枫从读了大二,全家还在村里一起过节,大年夜这天晚上,全村到乔家来看首届春节联欢晚会。

而乔枫也是在这一年响应国家政策,成立了省里第一个小型的物流中心,专门用来供应蔬菜的。

物流中心办起来,能收的蔬菜就更多了,公司还跟附近的几个大厂子达成了合作,一条龙服务,蔬菜和肉类都能供应。

公司从原来的十来个员工,变成了几十个员工,有专门负责下乡收蔬菜的,有专门盯着过称的,还有专门出差跟厂子谈合作的。

公司好像一下子就成规模了,附近几个县城的厂子里现在吃的是安阳县的蔬菜,就连市场上卖的也是。

大三这年,乔枫买了一辆普桑汽车,开车把全家人接到首都过春节,房子很大,之前他重新装修过一次,因为要通风一直没有入住,现在终于可以住进去,就把全家人接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房子买的大,一百三十平,因为没有公摊面积,地方更显得大,乔枫自己住在主卧,爹娘住在次卧,让俩侄女住在客房,至于大姐乔丽琴,她今年咬牙在省城买了个小门面,又在县城买了套房子,现在自己跟俩孩子美滋滋的住在新房子里,不要太开心,也舍不得让俩闺女大冬天的往外跑,就约定等天气暖和点过来玩。

大哥想在书房打个地铺对付过去,但苏晓华不让。

这是大冬天,你不怕冻着?苏晓华说。

乔东看了看墙上的白色管道:这不是有暖气,怎么会冻着。

苏晓华翻翻白眼,对于丈夫简直没话说,都当经理的人了,还这么抠门!虽说有暖气,但电视上的老中医说了,寒从脚起寒从地起,他们乡下人干活儿本来老了就容易各种关节痛,万一寒气从地里钻进骨头缝,老了有他好受的。

那是以前没钱,一咬牙一跺脚也就过去了,但现在家里不是没钱呀!他们夫妻俩存折上的数字,让苏晓华半夜睡醒了数一数都要笑出声呢。

走,俩闺女就睡在这,我们俩出去享受享受,开个宾馆!苏晓华拉上丈夫的手,颇为豪气的说。

赚了钱,也该享受一下啦!乔枫也是在这一年跟周蔓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作者有话说:明天见~前面顾旭东的判刑改掉了,改成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