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83 章

2025-03-22 07:44:55

高考之前乔枫就确定自己对周蔓有好感, 也约着看了电影。

但那时候俩人都忙着要高考,当然没时间谈恋爱,怕影响学习。

后来乔枫考上了人大, 周蔓去了首都医科, 都在首都, 时不时的能聚一聚,感情也就一直在升温,直到大三这年乔枫戳破窗户纸,问周蔓愿不愿意跟自己处对象。

周蔓当时浅笑着, 就说,你要是再不开口, 我就准备问了。

说是这么说,但是追求也没落下,乔枫没搞天天送饭送水那套, 他知道周蔓很喜欢旅游, 买了车以后, 只要学校放长假, 就带着她去周边旅游,几乎把首都周边玩了个遍, 周蔓才松口同意了。

随着一束乔枫送出的花,关系也就正式确定下来了。

因为周蔓的父母在前些年都相继病逝了,她过节回家也是冷冰冰的一个人, 乔枫就邀请她跟自己家一起留在首都过年。

全家人一起吃火锅,聊天,热气腾腾的, 这年在首都过的也很热闹, 但系统的奖励还是没影子。

大四这一年是毕业年, 同班的好多同学都在准备毕业实习,要不就是考研,左右不过就是两条路。

乔枫的生意已经上了正轨,当然不需要再实习,他决定继续往上读,继续考研。

这一年他把公司的事情几乎全权交给了手底下的人,只是偶尔闲下来会回去看一眼,开个短会。

虽然去公司的时间不多,但每去一次公司里的人就要打起一次精神,知道这个老板虽然看着年纪小,但不好糊弄。

公司是人家当初一个人只身去边疆开始,就打拼出来的。

两个经理互相竞争又互相监督,公司开始慢慢向前走了。

公司的事情不用乔枫操心,他就把心思全都放在准备考研上,毕业以后顺利考上研究生,跟的是本院的导师。

大四的时候乔枫得知国家开放了拍卖国有土地,一开始是南方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后来慢慢的,省城也开始了。

读研一的时候乔枫抽空分神,回到本地,关掉了原来的小型物流中心,买了县城外面的一块土地。

世间的事情大概都绕不过一个巧字。

当初乔枫穿越以后第一次出远门,坐着方大哥的大卡车去边疆,回来的路上想找地方放货,找的地方就是县城外面的阳光罐头厂。

而原身也是因为打架错过了阳光罐头厂的招聘,才彻底走上小混混这条路的。

现在乔枫把这块地买了下来,就在阳光罐头厂的原址,他把厂房推平,在原地上建成了大规模的蔬菜物流中心,具备储存蔬菜的条件,集齐搬运,运输,粗加工和包装之类的功能于一身。

这么一来,县城的蔬菜就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种蔬菜致富的人也就更多了。

物流中心占地面积大,几乎抽光了乔枫身上所有的流动资金,就这还不够,卖掉了在省城的一套店面,才算建成。

卖店面的时候全家都想不通。

二弟,现在省城发展的快,你知道我跟你大哥在省城卖的店面现在涨了多少吗?苏晓华不赞同的说。

就连平时最支持儿子的李艳梅都在说,儿啊,你手上要是缺钱跟娘说,我跟你爸还有点存款,怎么就至于要卖店面了。

但事实证明乔枫的选择是对的。

物流中心建成以后,公司的订单又增加了很多,现在公司里的业务员出去跟厂子谈合作,别人一听是惠农的业务员,就愿意多听两句。

房价涨得快,但他的身家翻倍的更快。

不过乔枫也不是每次投资都能成功,读大学的时候在首都买了一套店面,就在附中旁边,当时尝试着卖后世爱喝的奶茶。

但奶茶店的尝试跌了个跟头,这时候的奶茶成本贵售价贵,而且口味不如后世的好,学生们更愿意喝辣嘴巴的可乐,奶茶店开了一年入不敷出,乔枫就关掉了。

没想到这事儿还有个巧宗。

乔枫读大三的时候,麦子读的是全省排名都靠前的初中,初三毕业的成绩更好,就到附中读书。

麦子跟乔枫提出,用自己的压岁钱把店面租过来,一年租不起就租三个月。

家里还有原来摆摊卖麻辣烫留下来的工具,类似九宫格,里面放汤底,再放上用竹签串成的食材放到里面烫一烫,不用多贵的食材,豆腐串百叶串,还有肉丸串之类的,烫出来热乎乎的,有辣的有不辣的,可以自己选择。

能在这个地段上学的学生几乎都不缺钱,每天上完晚自习出校门,闻见门口小店里传来的热乎乎的麻辣烫味,就忍不住要咽口水。

工具是麦子自己洗的,串儿也是自己穿的,她还像模像样的跟小叔和奶奶谈生意。

小叔,房租我用压岁钱给你,你借我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大学毕业以后还给你,我不会赖账的。

她一脸认真的跟乔枫说。

扭头,麦子又跟奶奶谈生意,奶奶,我要跟你进货,以后你给麻辣烫店准备食材的时候顺便给我准备一份,我带到学校去卖,豆腐百叶之类的我可以自己去买,你帮我准备肉丸和酥肉。

小生意就这么做起来了,麦子当然不是自己坐在门口卖,因为还要上学,她到附近请了个退休的奶奶,人乖嘴甜,哄得奶奶愿意每个月拿工资,坐在门口小店里帮她卖麻辣烫,正好消磨时光。

好几年之前苏晓华曾经昏了头要让女儿辍学,后来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这些年看麦子的成绩一直特别优秀,她早就后悔了,一直想跟女儿修复关系。

想重新给女儿交学费和生活费,但这么多年,钱一直都是乔枫在给,她不好意思跟乔枫开口。

我永不后悔!这句她亲口说过的话又变成几个大耳光,来来回回的甩在她脸上。

但是怎么可能不后悔呢?女儿的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麦子初中毕业填志愿,老师把她叫去学校,笑着说,你们家这女儿,好好培养,以后有大出息!但苏晓华知道,女儿有再大的出息也不会原谅自己,她后悔,悔的肠子都青了。

丈夫做了经理,工资年年在涨,双双长的白白胖胖,身体贼拉好,几乎不生病,也很亲她这个妈妈,家里一点也不缺钱,过的很宽裕。

但苏晓华高兴不起来,她的心永远缺一块。

家里有了钱,苏晓华决定给俩闺女买房子,县城的房子她看不上了,要买就买省城,她还想在首都买。

暗暗的找到麦子,闺女,妈给你在附中旁边买套房,学你小叔好不好?以后你放学了就可以住在里面,不用到处跑,妈去给你陪读。

你一套双双一套。

虽然小双双现在看起来完全不像是能考到首都附中的样子。

但麦子不要,现在人可是小富婆,手上不缺零花钱的。

算了妈,你给双双买两套吧,房子,我自己买。

麦子说着看了苏晓华一眼,那一眼里是很多成年人都没有的通透,她看着亲妈,笑了笑,妈,你不用担心,我不恨你,以后也不可能不养你,你老了,我找人照顾你,你病了,我雇人伺候你。

但她不会再跟妈妈撒娇,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毫无保留的对她,也不会再亲密了。

苏晓华回家以后大哭一场,但她没办法了,闺女只亲爸爸不亲她。

哭完以后还得继续过,送双双去上学。

大女儿去了首都上高中,小女儿上小学,整天不在家,家里的活儿苏晓华早就不干了,上了年纪腰椎开始疼,不能劳累,她索性在村里租了一大块地盖大棚,请人过来种蔬菜,赚的也不少。

在家闲着,还不缺钱,日子就很无聊,苏晓华闲着闲着,突然又开始想生孩子了。

当初她把自己结扎了,其实是听医生的上了个环,因为没文化,还以为自己永远生不了了。

这不,因为前段时间肚子疼去了趟医院,才知道肚子里的环跟肉长在了一起,取出来以后就能继续生育,苏晓华动了点心思。

死了这条心,我也结扎了。

乔东一盆冷水泼下来,而且你没听说国家计划生育吗,咱们已经有俩闺女了,再生就是超生,要交罚款的。

苏晓华想了想,本来想说罚款自己又不是交不起,哪怕不用乔东的工资,自己的收入也能交呀。

但乔东生不了,她总不能另外找个男人生,于是就歇了生孩子的心思。

靠在丈夫怀里,苏晓华有些难过的说,我只是在家没事干了,想找个人陪陪,你天天忙工作,麦子不回来,双双也去上学了,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她突发奇想,要不,咱们领养个孩子?现在不是很多孩子被人扔掉吗?男孩女孩都一样,我都可以带。

说是都一样,但苏晓华还是抱着一点点重男轻女,想要个儿子的想法的,她出去打听的时候都刻意的打听哪里有男孩,有点小残疾也没关系。

很奇怪的,她都歇了生儿子的心思很多年了,最近突然又不受控制的冒了出来。

乔东一看妻子经常提儿子,就知道岳母又多嘴了。

你娘都病成那样了,还要劝你要儿子?乔东问。

苏晓华的老娘最近病的不轻,躺在床上根本动弹不了,说话也含含糊糊,苏晓华回家照顾,听她老娘提过几次,想法就冒出来了。

乔东凑过来细细的看着妻子,突然冒出一句话,我原来总听小枫念叨,说咱娘到了更年期,老爱发脾气,该不会,你也更年期了吧?胡说什么!我还没到年纪。

苏晓华反应特别大的说。

但更年期有早有晚,这个说不准的。

于是夫妻俩去医院看病,医生一诊断,还真是更年期,喝了几副中药,降心火安心养神,苏晓华的生儿子病不治而愈。

不过真正取了这个病,是在苏母去世的时候。

作者有话说:今天有三更,写完就发,大家一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