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 你有程祁城北京的联系地址吗?那天杭雪突然问起,让杭哲有些意外。
本以为她不会在提起这个人,所以他很多时候也故意不谈。
杭雪说:可以帮忙寄一些枇杷给他吗?我答应过的, 等到今年枇杷熟的时候请他吃。
杭哲想了想,点点头, 小事一桩。
要得到程祁城的联系地址有什么难,他是去了北京,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
傍晚一通电话过去,那边程祁城倒是很快接起。
似有些意外,他的语气也有些愉悦:杭哲?算算时间,不知不觉竟然也快有一个月没有联系了。
杭哲说:在北京怎么样啊?也不见你来个电话。
这话简直就是贼喊捉贼了。
明明程祁城前不久就给杭哲打过电话的,只是杭哲没接到, 所以他也就礼貌地没有再打。
距离远了,渐渐开始生分了, 人和人之间大多都是如此。
程祁城没有翻旧账, 只说:还行。
他在那个人的安排下进入了首都最好的学府,接受着最精英式的教育。
只不过, 北京对他来说变得特别陌生。
他突然不再习惯这里干燥的天气,也不习惯这里所有人标准的北京腔。
杭哲语气轻松:给我一个你在北京的收货地址。
怎么?给你寄个好东西。
你能给我什么好东西?废话少说, 等收货了你就知道了。
杭哲深怕露出什么,匆匆忙忙挂了电话。
杭雪就坐在一旁,不吭一声。
她现在腿伤,只能坐在院子里休息。
原本行动就有些迟缓,现在更像是一只小乌龟,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
有时候她在等待, 等待身上不听使唤而跳动的肌肉慢慢停下。
也有过不切实际的幻想, 幻想着自己已经无力的手可以拿得起装满了水的杯子。
只不过, 一切都是徒劳。
身体上的变化十分清晰,现在左手几乎拿不起任何东西。
她太年轻,病程发展尤其快。
杭雪休学了。
是董贤淑去办理的手续。
最后的这段时光,董贤淑由着杭雪任性,只要她想做什么,都会尽力满足。
一家三个人都回了屿山村,因为杭雪心心念念着山上的枇杷。
董贤淑依着杭雪,说去山上也行,毕竟老宅子宽敞,杭雪现在腿伤在虹桥巷的房子里上下楼梯也不方便。
这些天杭哲一大早就去山上摘枇杷,可他依旧还是不太会挑扁担,表舅婆实在看不下去。
这个跟杭雪有过几句口角的远方亲戚,到底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年近六旬的老太太挑着扁担将那两箩筐的枇杷从山上挑下来。
今年的枇杷收成勉勉强强,水果贩子来收的时候却把价格压到了最低。
原本还说一公斤有三块钱,现在给两块五也算是勉勉强强。
村子里的果农都叫苦不迭。
说哪有这样做生意的?谷贱伤农的道理他们都不知道吗?杭哲辛辛苦苦摘的,他说不愿意卖了,宁愿把所有的枇杷烂在手上得了。
杭雪冷不丁冒出来说了句话:我在网上开的淘宝店,有订单了。
杭哲不敢相信:真的吗?会不会是骗子?是真的。
杭雪把自己和买家的聊天记录给杭哲看。
这些天杭哲应杭雪的要求,把虹桥巷的台式电脑搬到了山上,还让电信的工作人员来装了网线。
原以为杭雪是无聊用电脑打发时间的,没想到她在网上捣鼓起了淘宝店。
2010年初,还处在淘宝行业的上升期。
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通过电脑进行购物,手机上并没有完全普及。
联系杭雪的买家是北方人。
因为北方没有枇杷这种水果,对方便想着上网看看有没有卖的,还真让她找到,于是在淘宝上问杭雪:枇杷保甜吗?可以邮寄到天津吗?在路上坏了怎么办?明天快递的话,什么时候可以到?杭雪一一解答。
枇杷保甜。
可以邮寄。
坏了包赔。
至于快递的问题,她了解不多,还得去问问快递人员。
杭哲朝杭雪竖起大拇指。
真真是闷声干大事的杭雪啊!第二天杭哲就按照杭雪的吩咐,挑了品相不错的枇杷拿去县城邮寄给买家。
顺便,也给程祁城寄过去些。
随着淘宝的用户越来越多,快递行业也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
第一次邮寄水果,杭哲深怕半途会烂果。
但快递人员打包票,说现在有飞机,一天就能邮寄到北京和天津。
于是就在线上守着,随时查看快递到了哪里。
等到买家签收,杭雪立马联系对方。
对方表示这枇杷特别甜,特别好吃,立即点击收货,并给予了好评。
不仅如此,她还准备再买个十斤,要分给亲戚朋友尝尝。
太开心了!杭雪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杭哲。
杭哲也觉得这是一件挺振奋人心的事情。
杭雪在网上标价是十块钱一斤的枇杷,不算贵,说便宜也谈不上。
你情我愿的买卖,谁乐意就下单。
十块钱一斤,对方买了十斤,一共是一百块钱。
快递费去了二十块钱,到手还有八十呢!现在对方又回购了十斤,又可以赚八十。
这不比通过水果二道贩子卖枇杷好多了嘛!就是快递费太贵了一些。
杭哲嘀咕着,如果订单多起来,不知道快递费能不能便宜一些。
杭雪对这个快递费也不是很懂:我看很多商家都是包邮,有些东西价格已经很低了,他们再包邮,难道不会亏本吗?杭哲说:我明天去问问那个快递小哥。
无论如何,这已经是一件足够让人喜悦的事情。
董贤淑见姐弟两个聊得开心,也跟着开心。
只不过有些偏见始终没有放下,要不是杭雪身体的原因,董贤淑不可能来这山上住。
那天晚上,杭雪临睡前又一瘸一拐地来到电脑前差看了一眼快递信息。
杭哲拿回来的快递单有两张,一张是寄往天津买家,一张是寄往北京程祁城的住处。
快递上显示,今天下午三点北京的快递已经被签收。
所以程祁城应该也收到枇杷了吧。
希望他会喜欢。
*到达北京的快递被宅子里的佣人签收。
程瑜傍晚回家的时候,佣人提醒有从嘉县寄过来的东西。
她有些好奇,自己动手拆起了快递。
包装很严实的一个泡沫箱,里面一颗颗枇杷被精心地用水果网套包裹着,没有一颗损坏。
程瑜想起,这个时候嘉县的枇杷的确是上市了。
但这东西在北京的确不算常见,尤其还那么新鲜。
她剥开一颗枇杷尝了口,汁水充沛,香甜可口。
是好东西。
老爷子是南方人,也爱吃这家乡的一口水果。
程瑜也不问这水果是谁寄来的,借花献佛地去献殷勤。
果然,深受老爷子的喜爱。
等程祁城晚上放学回到家时,只剩下一个空空的泡沫箱被丢弃在角落。
他并不知晓这是杭哲给自己寄来的枇杷,也无心家里这些零碎的东西,自顾自上了楼。
一直到嘉县的枇杷彻底过了季,程祁城始终没有收到杭哲寄来的快递。
有一天周末程祁城在家,碰巧见人将一份文件交由家中的佣人签收。
于是他随口问了句,是否有收到从嘉县寄来的快递。
保姆记性好,说:有的,之前有嘉县寄来的一箱枇杷呢。
程祁城心里一个咯噔,他追问:在哪儿?保姆说:这都几个星期前的事情了。
早被吃光了。
程祁城不信,跑去厨房翻箱倒柜,冰箱一开一合,每个角落仔仔细细地找寻。
保姆急得团团转:真没了,您要是想吃,我明儿个就去给您买。
程祁城说不要,他就要那个枇杷。
嘉县寄过来的枇杷。
动静闹得有些大,程瑜过来敛着声警告程祁城:你爸在书房都听到你叮叮咚咚的声音了,现在又在作什么妖。
我的枇杷呢?程祁城哑着声问。
程瑜拧着眉:被你爸吃了,他很喜欢,还念叨着想再吃呢。
程祁城只说:还我。
我拿什么还你?你又发什么疯?还我。
程瑜拉着程祁城到阳台:不就是枇杷吗!上次也是,我好心把那酸橙子扔掉,你也发疯,怎么呢?买不到了吗?有的是比那更好吃的橙子。
程瑜自然不会懂。
那是程祁城和杭雪之间仅有的约定。
她随口一说,说今年要请他吃家乡的枇杷。
她遵守了约定,她没有失约。
是他没有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