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允惜当然不会只听周远琛的意见。
给周远桥娶亲, 还是要问过他本人才行。
第二天早饭过后,萧允惜命人将周远桥请到紫阳殿。
担心瓜田李下的不合适,又命丫鬟将周玉莹也请了过来。
不多时周远桥到了, 周玉莹带着嫣姐随后也到了。
萧允惜逗弄了一会儿嫣姐, 让杏儿带她出去玩,便开始进入了正题。
今天叫远桥过来, 其实是有事相商。
有事相商?周远桥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视。
听见萧允惜开口, 有些惊讶的看过去。
在接触到她目光瞬间, 脸一红, 迅速低下了头。
之前见福的事, 他一直心存愧疚。
到底是自己的奴才,他这个做主子的却什么都不知道。
被哥哥骂了一顿, 他在家里闷了两三天。
一直想找个机会跟嫂子道个谦。
事后倒是见过几次,可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
今天嫂子既然主动把他找过来,他怎么也该有个态度。
想及此, 他起身行礼道:王嫂, 之前见福的事,都是远桥管教不严,竟然让他做出那种事。
以后远桥一定多上点心, 再也不会出这种事了。
萧允惜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
没想到周远桥竟然因为见福的事跟她道歉。
要说周远桥有责任吗?当然是有的。
见福毕竟是他的奴才,怎么也是个管教不严之罪。
可要说他有多大责任, 萧允惜觉得还真冤枉了他。
周远琛13岁时, 老皇帝过世, 留下传位遗诏, 命周远琛接替皇位。
可先皇矫诏, 自己夺了皇位, 还要将周远琛赶尽杀绝。
要不是老晋国公,也就是她的祖父,拼了命帮周远琛逃出去,哪里还有今天的摄政王。
周远琛逃到封,可他的弟弟周远桥和周玉莹还在先皇手里。
才14岁的周远琛立刻要带五万大军杀回京城。
先皇不得已,才放了周远桥回去。
忽然没有了父皇母后,又被人当成人质。
那个时候周远桥才十来岁,心里肯定经历了很多变化。
周远琛18岁起兵,从封地杀回京城的时候还不到20岁。
也就是说周远桥十三四岁就跟哥哥上战场了。
到现在也不过18岁。
像他这么大的王府小少爷,还在父母的呵护中。
可他却一直跟着哥哥奔波在战场上。
生活在鲜血和厮杀中。
这才过了两三年安静日子。
还要时刻担心被小皇帝和老亲王算计。
哪里有心思管府里这些琐事。
萧允惜不怪周远桥。
她笑着说道:二弟客气了,这事不怪你,不用放在心上。
周远桥纳闷道:那王嫂想说的事是……萧允惜便把昨天晚上周远琛的话对周远桥说了。
末了寻求周玉莹的支持:远桥眼看着就要19了,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六礼走完,最快也要一年。
现在开始张罗,远桥及冠前都不一定能娶进门。
你们王兄着急,自己又没时间,这才让我上点心。
周玉莹和周远桥是双生子。
两个人同龄,她的嫣姐都三岁了。
可二哥还没成家。
当下说道:有劳嫂子费心了,二哥确实到了成亲的年纪。
周远桥没想到嫂子找他是为了这事,脸颊涨得通红。
王嫂,远桥的事不急。
萧允惜笑了:你不急,你哥哥急呀。
再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你只管说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嫂子帮你张罗。
周远桥不好意思,哪里会提什么要求。
倒是周玉莹难得打开了话匣子。
二哥肯定喜欢漂亮的,嫂子只管帮他张罗。
这么大的事,萧允惜自然不能自己做主。
打算拉着周玉莹一起张罗。
有些事,周远桥可能不好跟她这个嫂子说。
有了周玉莹肯定方便很多。
玉莹,这么大的事,我自己肯定做不来,不如辛苦你跟我一起。
哪家正好有年方妙龄的女子,到了出嫁的年纪,还没定下亲事的。
整理好了给二弟挑一挑。
周远桥一直红着脸,不好意思的低着头。
周玉莹早就跃跃欲试了:嫂子客气了,这事我一会儿就去整理。
她说这话的时候一直笑眯眯的瞧着周远桥,保证给二哥挑个最美,最温柔,最善解人意的。
玉莹!周远桥忍不住喊道,一张白皙如玉的俊脸涨得红彤彤的。
我还不想成亲,你别乱说。
周玉莹被他的窘态逗笑了: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会不想成亲。
你看王兄,人家进京城第一件事就是托媒人提亲。
她说到这里,停顿下来观察了一下萧允惜的脸色,见她慢慢悠悠的喝着茶,没什么不适才继续说下去。
去年秋天,也是王兄自己提起,忽然命令府里的管事张罗婚事。
去晋国公府上提亲。
王兄多规矩的一个人,为了早点把嫂子娶回来,六礼都简化了。
一过年就迫不及待的把人娶回来了。
二哥,你真该跟王兄好好学习学习。
……一过年就把人娶回来了……这话在萧允惜心里引起了一丝波澜。
那个时候天气还是冷的吧。
怎么印象里,她成亲后一直处于深水火热中呢。
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
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周远琛娶她这件事上。
原来他刚进京城的时候就提过亲。
也就是三年前。
大概是发现姐姐嫁人了,这事才算了。
而去年秋天,他去晋国公府办过事,也是第一次见她,回来便命人提亲。
前世她不相信周远琛是为了姐姐。
重活一世,她越发的确定,周远琛把她当成了姐姐。
算了,这都不重要。
反正她已经知道了母亲和哥哥的消息,没准用不了多久,她就可以离开这里了呢。
周玉莹动作很快,没用一天的时间就将京城符合要求的姑娘都搜罗齐了。
有的还弄到了画像,大部分虽然没有画像,但年龄,性格,相貌家庭情况等等都标注的很详细。
看着周莹莹整理的厚厚一摞,萧允惜忍不住赞许道:玉莹真是费心了,竟然准备的这么齐全。
她说着又笑,这回远桥肯定高兴,一定能从中挑出一位郡王妃来。
周玉莹也笑:是呢,我家嫣姐儿都三岁多了,王兄和二哥竟然一个孩子都没有。
她说到这里,忽然想到哥哥不喜欢小孩子的事,担心萧允惜多想,只道:希望二哥早点成亲,早点为我们周家开枝散叶,父皇和母后在天之灵也好早点得到安息。
这话听着不太对。
萧允惜成亲四个多月了。
可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前世她成亲三年,可以说夜夜专宠,竟然也没有过孩子。
想来是她子嗣单薄,没有这个缘分。
不过没有孩子也好,免得她和周远琛牵连不断。
只是周玉莹不该先催她生孩子吗?怎么反倒提到了周远桥生孩子的事。
周远琛是长子,又是亲王爵位,周玉莹作为妹妹,应该更关心他的子嗣才对吧。
这些想法莫名挤进脑袋,挥之不去。
萧允惜找不到答案,也不能追问周玉莹,只得压在了心底。
对对对,玉莹说的对,早点生个小世子,早点为我们周家开枝散叶。
这些话,不止萧允惜注意到了,荷糖和杏儿也注意到了。
和周玉莹分开后,萧允惜回卧室休息的时候,荷糖忍不住说道:娘娘,为什么二爷还没成亲,姑奶奶就提到了子嗣的事。
这是变相的提醒您该要一个小世子吗?萧允惜觉得不像:可能顺口那么一说。
荷糖:可是姑奶奶不该先问您吗?萧允惜也觉得奇怪:会不会是有什么隐情?荷糖:能有什么隐情?王爷不喜欢孩子?萧允惜见过周远琛哄嫣姐儿的样子,既温柔又细心。
肯定是喜欢孩子的。
再说生孩子又不用他生,也不用他管,不过就是投入点体力的事,不喜欢也不至于不要孩子。
萧允惜觉得,多半是周远琛常年征战,伤了身体,生不出来。
否则怎么前世成亲三年,两个人都没孩子。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她的原因。
不过如果是她的原因,周远琛大可以纳妾。
对了,萧允惜忽然想起小白莲来。
人家有孩子啊。
正正经经的小世子。
这以后的王位肯定要由小世子承袭的。
多个孩子,不就多个人争宠了?周远琛自己被人夺了皇位,大概是不想自己的子孙悲剧重演。
这么一想,他还真是一位好父亲。
王爷的心思别人哪猜得透,萧允惜不想再谈论这个话题,以后不许再提了,免得隔墙有耳。
荷糖闷闷不乐的点了点头。
心里着实为萧允惜捏了把汗。
在他们大周,女子想要永享尊贵,必须有儿子傍身才行。
王爷对娘娘虽然好,可没有孩子,总觉得这好犹如镜花水月,稍不留心就没了。
可这事光她着急也没用,得娘娘自己上心才行。
萧允惜假装没注意到荷塘的脸色。
把杏儿唤了过来:这两天你留意着点,有没有人来府里找你。
杏儿一直记着呢,娘娘,您放心,奴婢肯定会盯着的。
不过总去门口打听,容易引起怀疑,奴婢想着去的也不能太勤了。
萧允惜知道心急也没用,除非哥哥主动联系她。
想起前几天看戏的事情,哥哥肯定和戏楼有联系,等哥哥主动来找她也不知道得什么时候。
干脆她明天去戏楼看看,没准能找到蛛丝马迹。
这么打算好了,萧允惜心情舒畅。
忍不住哼起了小曲。
周远琛回来的时候,隔着老远就听见小王妃歪在贵妃椅上心情极好的哼唱。
被朝政烦躁了一天的郁气,莫名其妙的消失不少。
周远琛不由自主的走到萧允惜身边,低头看着她明艳的小脸,这么高兴?萧允惜没听到周远琛的脚步。
他这人常年练武,脚步极轻,除非提前知道,否则很难听见他的脚步声。
也怪她太高兴了,连荷糖频频给她使眼色,都没注意到。
周远琛身穿紫色蟒袍,头戴蓝色锦缎制成的幞头帽子。
不绷着脸色的时候,很有几分君子高洁的品质。
可惜他常年绷着脸色,好像所有人都参与了抢夺他皇位的势力一般。
萧允惜注意到他冷冰冰的眼色,笑容敛起。
今天玉莹给远桥整理出一沓符合条件的姑娘,让远桥去选了。
周远琛似乎很惊讶两人的速度,是么?都有谁家的姑娘?萧允惜将印象深刻的几家姑娘,包括相容,人品性格都跟他说了一遍。
周远琛默了片刻,道:找一个有主见的。
萧允惜纳闷道:这是为什么?周远琛难得坐到她身边,有了聊天的兴致。
这些年,远桥一直跟着我东奔西跑,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
性格变得有些脆弱,找个有主见的姑娘,对他好。
萧允惜可不觉得周远桥脆弱。
王爷,臣妾觉得远桥不像您口中的样子。
周远琛皱了皱眉:你觉得他什么样?萧允惜不吝夸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聪明,睿智,人长得英俊又……她说到这,注意到周远琛脸色变了,赶紧止住话题。
王爷,臣妾就随口一说。
主要是远桥像您,您才是天底下最英俊最帅气的男人。
这话听着还算顺耳。
周远琛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些。
但还是有些不高兴:注意你的身份,你是他嫂子,没有你夸的份。
萧允惜心里不忿,表面上还是表现出小心翼翼的模样。
知道了。
难不成还担心她会喜欢自己的小叔子?萧允惜觉得这个时候还是要表现出自己大度的一面。
对了,那些姑娘臣妾都看了,全都是名门大家的千金小姐。
不如等远桥定下来后,您也挑两个纳为侧妃。
周远琛脸色一寒:这事我自有主见。
萧允惜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改口道:要不先给您选完了侧妃,再给远桥选。
周远琛心口说不来的烦躁,他凉凉的扫了一眼萧允惜,今天的药都喝了?如果是以前的萧允惜,肯定被他这种表情吓死了。
她重生后也有一个多月了。
这段期间,她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别看周远琛人冷,心狠,但骨子里的他其实很好说话。
比如踹了他屁股,指名道姓骂了他的事,也没追究。
那天她盛装华服,假意恭喜他喜得世子,换成一个普通人只怕都受不了。
可事后,他只让她有话直接跟他说。
一句责备都没有。
今天她要给他挑侧妃,借着给弟弟定亲的事情上,说句不好听的,这不是和弟弟抢女人么。
可算是很过分了。
他竟然也没说什么责备的话。
萧允惜觉得,周远琛的底线远不止如此。
要么就是她这个替身太过重要,要么就是他根本不在乎这些琐事。
晚饭后,周远琛去书房处理朝政,萧允惜则带着几个丫鬟去了园子。
今晚的月光很美,萧允惜身披轻纱,踩着鱼戏莲叶的绣花鞋,穿梭在开满鲜花的园子里。
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不知不觉就过了时辰。
往回走的时候,竟然意外看见了周远琛和周远桥两兄弟在说话。
她有心避开,又实在太好奇这两兄弟平时都用什么方式聊天。
犹豫了片刻,她故意从两个人身边走过。
王兄,我还不想成亲。
这是周远桥清润温柔的声音。
萧允惜心里一惊,怎么周远桥不想成亲的吗?周远琛低沉的声音很快传了过来:为什么?没有喜欢的?周远桥态度很坚决:王兄,我觉得我年纪还小,再过两年也不急。
周远琛没看见萧允惜过来,注意力都在这个弟弟身上。
你都18岁了,怎么不急?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想让父皇和母后安心,就快点成亲,快点要个孩子才是正事。
周远桥清秀的脸庞,犹如山涧的美玉。
他不敢跟忤逆哥哥,可是婚姻大事,他又不得不说。
此刻蹙着眉心道,王兄,您都成亲了,早点要个孩子不就好了。
萧允惜悄悄的躲在大树后边,想知道周远琛会怎么回答周远桥。
周远桥肯定不知道,他这位王兄神不知鬼不觉的,已经有个好几岁大的孩子了。
周远桥面对的是萧允惜的方向。
注意到她站在大树下,假装在摘花,眼睛却瞄着他们的方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周远琛注意到他的视线,忽然回头看去。
萧允惜身穿碧色长裙,身披轻纱,手臂上拖着长长的鹅黄披帛,纤细的手臂抬起落在一朵嫩白的花蕊上。
也不知道是花比人美,还是人比花娇。
忽然被他的目光捕捉到。
女子怔了一下,很快便露出明媚的笑容来。
周远琛的脸上难得表现出一抹柔情。
在目光落到弟弟身上时,又恢复了往日冰冷的模样。
你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再说这事。
知道了。
周远桥担心王兄没有耐性,没敢再多说什么。
注意到他看王妃时温柔的模样,有些羡慕。
小弟告退了。
他说完这话,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等周远桥走远,萧允惜一边将摘下来的小花插进发髻里,一边走到了周远琛面前。
王爷,远桥他不想定亲吗?周远桥叹了口气:明天让玉莹再劝劝。
顿了下,你也帮着劝劝。
萧允惜欣然应允:臣妾一定做好。
王爷您就放心吧。
她忽然想起前世的一些传闻。
周远琛提到给周远桥定个有主见的女子,并不是无的放矢。
周远桥性子温柔,可能是常年征战,又没有父母庇护的原因,性子不止温柔,甚至还有些懦弱。
前世他娶的是老亲王妃的侄女。
那侄女仗着老亲王的身份嚣张跋扈,又摸透了周远桥的性子,没少欺负他。
甚至还养了面首。
一开始还算顾忌周远桥的面子,没摆在明面上。
后来看见周远桥一步一步的退让,她干脆带人公然出入郡王府。
最后连孩子都弄出来了。
周远桥为了给哥哥争取时间,一直压着这事。
而周远琛一心扑在皇位上,怎么会注意到这些小事。
萧允惜记得几次见到周远桥,都唯唯诺诺的,没有笑模样。
至于最后的结局……萧允惜嫁进王府三年就死了,自然不知道了。
萧允惜陷入往事的回忆中,竟然没注意到,周远琛正用一股异样的眼神看着她。
两个人距离极近。
男人的呼吸清晰的打在她的额头上。
越来越重,这让她无法忽视。
她甚至能听见他喉咙里吞咽的声音。
且他目光越来越深,仿佛一只在草原蹲守了许久的恶狼。
尤其他细长的手指轻轻落在她的发髻上。
男人略微低头,薄唇擦着她的耳边,带着胡茬的下巴正好点在她露在外边的肩窝上。
两个人的姿势极为暧昧。
从远处看,就好像男人把她圈在怀里轻薄。
这让萧允惜呼吸迟钝,心口不断的翻起热浪。
脑海里闪过两个人成亲后,三个月里,在凤鸾宫夜夜笙歌的画面。
他抱着她,时而巅峰,时而沉浸,时而一发不可控制。
多少个夜晚,她跟着一起沉溺。
重生后,先是分房,后来她虽然住进了紫阳殿,两个人一直睡在一起。
却再没有过那种欲生欲死的滋味。
莫名的,萧允惜有些期待。
期待着,他能吻下去。
作者有话说:留言都有红包预收《农门小娇妻》求收藏呀。
薛莺前世被卖给同村的老屠户,非打即骂,抑郁而死。
重生后,她选择给赵家老大配冥婚。
赵家老大当兵三年,传来战死的消息,家人担心路上孤单,打算给他娶房媳妇。
薛莺知道,老大并没有死,几年后就会回来。
她嫁过去当个寡妇,熬几年,老大回来就算不喜欢她,总会给个安置。
嫁过去后,薛莺忙着做农活,卖馒头。
带领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只等老大回来就脱身。
几年后,老大回来了,在院子里脱了衣服冲凉水澡,露出一身的腱子肉。
薛莺眼睛直了,吞咽了一口唾沫,不想走了。
她扮作娇滴滴的模样哭道:给你添麻烦了,小妹并不是不懂事的人,如果您看上了哪家小姐,愿意成全。
赵老大一边穿上衣服,一边道:娘说了,敢放你走,打断我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