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逃走多大的事, 安福自然听说了。
想起自己挨得二十板子都是因为王妃为杏儿做主,因为这事流萤还被处死了。
干儿子也被打死,他一生的指望都没了。
安福咽不下这口气, 听说王妃逃走之后, 他就悄悄的出了王府。
老亲王改立世子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安福早就听说了。
萧允晴嫁的是世子的嫡长子,如今世子不得势, 萧允晴以后的路也不会好走。
安福早前和萧允惜就有接触,一直在等机会, 今天总算到了他登场的日子。
他把萧允惜私逃的事情告诉了萧允晴。
萧允晴正为公爹的事情发愁。
她自己的前途倒可以不在意, 可是儿子的前途她不能不考虑。
老亲王是个有野心的人, 早晚会造反, 公爹不得势,能做个闲散王爷还好, 万一被人猜忌,连命都保不住。
她如今不早做准备,以后落得什么下场就难说了。
听了安福的消息, 心思倒是活络起来了。
发生王妃私逃事件后, 周远琛三天没上朝,也没出紫阳殿。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人知道。
萧允惜也不想回忆。
幸好第二天她来葵水了, 救了她一命。
否则这条小命怕是要交代在床上了。
觉得本王不爱你?觉得本王把你当替身?现在本王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本王有多爱你。
本王到底有没有拿你当替身。
你个没良心的小妖精, 竟然敢抛弃本王私逃!不给你点教训, 真敢上天了。
……这几天, 萧允惜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这些话。
也难怪她多想, 很多人都这样说。
而且周远琛刚回京城的时候去国公府提亲, 提了一半又不提了, 这事又怎么解释?周远琛没想到两个人之间竟然存在这么大的问题。
小王妃都扔下他逃走了,再不解释清楚,他不是又要变成光杆了。
当年提亲提了一半的事情很简单,他听说萧允惜订了老亲王的嫡长孙,而且已经成亲。
他自然不会再提了。
直到去年他去国公府,亲眼见到还未出阁的萧允惜。
14岁那年,他被人暗杀,被老国公救下后在国公府躲了一晚,是萧允惜陪了他一晚上。
那个时候,柔柔软软怯怯懦懦的萧允惜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但是忙着逃命,再加年纪小,他也没多想。
直到回京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他忽然想起这个小姑娘了。
如果要成亲,那他的王妃一定要是当年的那个小姑娘。
如果不是,他宁愿一个人走完这一生。
可谁知道当年的小姑娘没等他,竟然嫁人了。
他很少关注这些儿女私情,更何况他和弟弟妹妹的生命安全都成问题,犹如走在最锋利的刀尖上一般,随时都有粉身碎骨的危险。
他哪来的精力关心这些。
否则他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国公府早就换了新娘子。
至于替身的事情,他根本没听说过这事。
说他喜欢萧允晴就更是子虚乌有了。
萧允惜一一问出心中疑惑,周远琛一一做了解释。
萧允惜倒不是怀疑周远琛对她撒谎,只是想不通前世他为什么把人接进府,在她提出二选一的时候,竟然还会迟疑。
只可惜这些事情今生都没发生。
她再问下去就有点无理取闹了。
不管怎么说,周远琛喜欢的是她,都够让她的小尾巴翘起来了。
王妃私逃,王妃不孕,摄政王专宠,妖女误国等等字眼,像初冬忽然从天空飘下来的雪花,不到两天的时间,就飘的满京城都是。
就连深居后宫的太后都知道了。
王妃不孕?这不可能吧?她还敢私奔?摄政王也没追究?……一连串的疑问从太后脑子里闪过,田盼儿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绘声绘色的讲给太后听。
末了道:太后姑母,您是不知道,那萧允惜养的面首如今就住在王府。
周远琛都没敢动人家。
我跟您说,周远琛疯了,真的疯了,但凡是个男人都做不出这种事。
有这事?太后无法理解,别的不说,那男人怎么还能留?田盼儿做出一副特别痛心疾首的表情,反正这都是真事,这周远琛绝对疯了。
太后遗憾的叹了口气。
这个萧家的庶女还真有两把刷子。
可这摄政王毕竟是我们大周的柱石,怎么能毁在一个女人的手里。
这样,让李公公去传哀家旨意,哀家给要摄政王赐婚。
赵明轩留在王府好吃好喝还有人伺候。
他是淡然的性子,对于周围的监视视若罔闻。
周远琛呢,忙着哄他的小王妃,顾不上这人。
周远桥倒是有心处置,可没有王兄发话,他也不敢轻易做决定。
还是周玉莹坐不住了,打算把人赶走。
赵明轩虽然是萧允惜的亲哥哥,可他的身份不能公开,这情夫的身份一时摘不掉,对哥哥的声誉总归有影响。
周玉莹身穿月白色绣银纹图样的立领夹袄,自从王兄进城把她接回来,她的穿衣风格一直都很素淡。
因为一会儿要见外男,她稍微打扮了一下。
长发挽起,只在上边攒了一支金钗。
周玉莹带了两名女婢,来到赵明轩所住的秋悟院。
此时赵明轩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台上在读书,是一本孙子兵法。
见到周玉莹进院,他放下书,整理了一下锦袍,恭恭敬敬的行了礼:草民给凤阳公主请安。
这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周玉莹静静的打量着眼前身穿蓝色锦袍,气质不俗的男子,微微的有些诧异。
你怎么知道我是凤阳公主?赵明轩弯唇笑了下,道:草民的妹妹住在这王府里,草民自然打听过了。
这话说的有理,周玉莹无法反驳。
好吧,你说的对,看来你还很关心妹妹。
赵明轩不卑不亢,反问道:难道王爷对你这个妹妹不够关心?如果被别人顶撞,周玉莹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可赵明轩温文有礼,既没有见到权贵的卑微,也没有对权贵的谄媚,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不过人家骨子里到底是老相爷的曾孙,有几分傲骨也正常。
王兄肯定是关心我的,所以我才一直住在这里。
就是不知道赵公子对自己的妹妹够不够关心了?赵明轩:那要看公主想说什么事了。
周玉莹不想拐弯抹角,直言道:你那天带着嫂子出城,已经引来了不少流言蜚语,不管是为了我王兄还是你妹妹,赵公子都应该离开这里,避开这里的是是非非。
赵明轩显然不赞同她的话:公主此言差矣,就因为妹妹在这里,我才要留在这里照顾妹妹,看着王爷,免得他辜负妹妹。
周玉莹好笑道:你这是什么话?赵明轩:如果公主是来劝我离开的,那公主不用再说了。
想让我走,等王爷来了再说。
周玉莹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被拒绝了。
心里憋了口气,怎么看赵明轩怎么不顺眼。
要不是念在亲戚的份上,直接把人赶出去了事。
既然如此,赵公子自便吧,周玉莹说着要走,却不想赵明轩忽然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凤阳公主也不过如此,的话。
这让她心里大为恼火。
不过她性格一向很好,也没有随便发作。
只问:赵公子什么意思?明知道周玉莹生气了,可赵明轩依然不急不躁:早前听人说凤阳公主是一位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还以为见识肯定不同凡响,没想……算了,公主慢走。
周玉莹皱了皱眉:什么不让须眉,你什么意思?赵明轩:想当年,只有十岁的公主竟然舍身取义,宁愿自己留在京城受苦,也要换二哥出去,这难道不是一位奇女子?周玉莹心口微颤。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可以说是他们兄妹三人中,不能提起的隐痛。
没想到赵明轩竟然知道。
你,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周玉莹自己都没发现,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颤抖。
赵明轩这会倒是认真起来了,他走到周玉莹面前,郑重其事的行了个叉手礼。
赵某能认识公主,是赵某三生有幸,祝愿公主一生顺遂,得偿所愿。
周玉莹被他的举动弄得莫名其妙。
离开秋悟院之后,想起这人奇怪的行为,还忍不住纳闷。
古里古怪的也不知道打了什么主意。
要说他是为了妹妹留下来的,鬼都不信。
明显有什么目的。
周玉莹纠结了一晚上,第二天找到了周远琛,将这事告诉了他。
并让他早做准备,现在京城里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还不知道要怎么收场。
兄妹两个刚说完话,就接到了太后的懿旨,召周远琛进宫。
太监宣完了旨,特意抱拳恭喜周远琛。
秦王大喜,老奴先在这里恭喜王爷了。
周远琛纳闷道:本王何喜之有?看周远琛还不知道,太监便把太后的意思转达了。
听说了王府的事情,太后正准备给王爷赐一门好亲事,可不是天大的好事。
周远琛心里一沉,转头看向小王妃。
果然小王妃的脸色变了。
他这哄了三天才把人哄好,忽然来了这么一道圣旨,这不是要他的命吗!王爷,请吧,太监催到,太后还在宫里等着您呢。
周远琛迟疑道:容我跟王妃交代一声。
他说完这话,也不理太监的态度,拉着萧允惜就进了屋。
太监看他神色匆匆的样子,心里好笑。
之前大家都说王爷惧内,他还不信。
如今亲眼所见,可由不得他不信了。
萧允惜确实不太高兴。
两个人之间的误会才解开,又弄出个赐婚的事情来,谁能高兴得了。
周远琛将人拉进怀里,哄道: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同意的。
萧允惜气鼓鼓的瞪了他一眼:那你还能抗旨吗?周远琛:关键时刻也不是不能。
萧允惜忽然想起哥哥来。
对了,自从回府你还没见过我哥哥吧?不如现在就去见他一面。
周远琛心里憋着火呢:我见他干什么。
拐走我的小王妃这笔账我还没跟他算。
萧允惜无语道:帐又没不了,早晚由着你算,你现在见见他又怕什么,没准哥哥有办法呢。
周远琛迟疑了一会儿,他倒不信赵明轩能有什么办法,不过为了不让小王妃生气,顺着她的意思也无可厚非。
就这么,周远琛去了秋悟院。
作者有话说:新文《错把小王爷认成未婚夫以后》已经开文啦,新文留言都发红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