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01 章

2025-03-22 07:46:03

转眼间便到了元宵佳节, 当天一大早,陈成康便被鞭炮声和街头热闹的声音吵醒了。

陈成康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便见街上行人如织, 喜气洋洋, 小巷子里,小娃娃三俩成群的在骑竹马、鞭陀罗,玩的不亦悦乎, 极富有市井气息。

小九, 醒来啦?翠玉从外面敲门。

自去年冬,陈成康便不再要翠玉陪同睡觉了。

翠玉起初觉得他毕竟年龄还小,但奈何陈成康坚持, 翠玉只好作罢, 不过每天早上还是会敲门进来端水给陈成康洗漱。

翠玉姐姐, 你进来吧!陈成康说道,今天咱们店铺早点关门, 晚上大家一起去赏灯、逛街!今儿过节,生意肯定好, 咱们还是好好做生意吧。

翠玉说道。

不了, 生意天天有的做,也让掌柜的和伙计们早日回去跟家人团聚, 咱们也好好团聚。

陈成康极为看重节日里与家人团聚的氛围。

好吧, 都依你。

翠玉笑着道, 便等陈成康洗漱完毕, 一起下楼, 和伙计们准备各种食材。

巳时左右, 便陆续有食客前来, 到了午时三刻, 店里已经坐满了,陈成康便又启动了叫号服务。

酉时初,食材已经售罄准备关门了,虽然仍有食客想来消费,伙计们便耐心对食客解释,又给了顾客一些消费券,顾客这才离去。

掌灯时分不久,陈成康便和翠玉、策棱、吉日格勒一家出门了。

有清一代,从正阳门到大栅栏是元宵赏灯最火和最热闹的地方。

此刻,虽还不到最热闹的时候,但街上已经处处张灯结彩,灯轮、灯树和灯柱鳞次栉比散落在街头巷尾,满城火树银花好不热闹。

小半个时辰后,明月当空绕出枝头,街上游人渐多,香车宝马云集,王孙士女接踵。

陈成康和大家放慢脚步,跟着游人前行。

稍时,便见一列舞火龙的队伍从街对面走过来,领头人高高擎起龙头,绕着街心围成一个大圆圈,游人则站在外围,看着这支舞龙队表演,喷薄而出的火焰将天空照耀的如同白昼。

舞龙表演过后,又有踩高跷、扭秧歌队伍缓缓而行,小孩子们则双手举着烟花棒,追随者高跷队和秧歌队的脚步,欢声笑语而过。

陈成康第一次见到如美妙绝伦的元宵焰火表演,直看的眼热心暖,便一手牵着翠玉,一手牵着策棱,和巴雅尔说的热火朝天。

再往前行走,见有卖走马灯的商贩在吆喝:走马灯勒,各种形状的都有,许愿祈福保平安!陈成康和巴雅尔见走马灯都异常好看,便小跑着过去要买。

大叔,走马灯怎么卖?陈成康问道。

小公子,每样等价格不同,悬挂灯贵些,25文钱一个,手举灯和迎风灯20文钱一个,绣球灯只要10文钱!老板吆喝道。

我要一个迎风灯,我看这百鸟朝凤的图案就很不错。

陈成康道。

小公子有眼光,这可是我花了最多精力画的,点燃灯迎风一吹,那才叫好看呢!老板对自己的灯有信心,如数家珍。

付过钱,陈成康将灯点燃提在手里,灯笼随着风在旋转着,姿态各异的鸟儿在最前头凤凰的引领下翩翩起舞,百鸟朝凤恰如其分。

陈成康不断向老板道谢,将老板夸了又夸,老板听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巴雅尔选择了一个关刀月斧手举灯,翠玉是击鼓摇铃手举灯,策棱是伞扇幡幢手举灯,大家提在手上跟着往前走。

才走几步,便见前面一个人举着香,在游人中开道,后面跟一群妇女。

陈成康不解,便问翠玉:翠玉姐姐,怎么他们都是女孩子呢?翠玉说:这叫走百病,跟着队伍走一走,疾病便会远离大家了。

除了走百病,还有人回去正阳门的中洞摸门钉,摸了后来年便会添子添福了。

啊,那吉日格勒叔叔和乌兰日娃婶婶应该去摸一摸!陈成康说。

对呀,阿爹阿娘,我也想要有个小弟弟和小妹妹啦~巴雅尔跟着陈成康说。

听翠玉这么一说,咱们还真可以去试一试。

吉日格勒望着乌兰日娃,说道。

嗯!乌兰日娃回应着,要是再有个孩子,巴雅尔也不会那么孤单。

那晚点我带你们去,我们也一起去看看热闹!翠玉笑着说。

哈哈哈。

乌兰日娃略带害羞的说。

前面有猜灯谜的,我们去看看!陈成康道,众人中除了乌兰日娃,都能识得几个字,去看看热闹也不错。

于是大家来到一座长廊亭上,只见亭下三两步便挂着一个个彩灯,每个彩灯下面都挂着一张张红绸纸条,纸条上写着谜面,引得游客们驻足观赏。

游客可以猜谜、也可以写谜面,全凭各自的本事。

陈成康够不着灯笼,策棱见状,便将陈成康抱起来,骑在自己脖子上说:小九,选一个!陈成康信手取下一个,只见谜面是绿树村边合(打一字),大家看了,都觉得很难。

旁边一儒雅公子道:这个谜面出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猜谜重要的是要了解方法,如拆字法就是将字形、笔画等拆开。

这个谜面,要用离合法来解,取‘绿树村’三个字的左半部分,就组合成了一个‘綝’,这就是谜底!大家仔细想了想,确实是如此,感谢那儒雅公子后,陈成康又取下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给一半,留一半(打一字)。

翠玉看了看说:这题我会,和刚才那公子说的一样,也是用离合法,是仔细的‘细’字!。

于是便也伸手取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桃花潭水深千尺(猜一成语)。

策棱吟诵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之前陈廷敬讲过的,只是这和成语有什么关系呢?我知道,是‘无与伦比’!陈成康抢先说。

大家回味过来,都道:这个谜面出的太好了,谜底也非常棒。

再转过一段,又见一群文人在现场写谜面,其中一人边写边说:我写的这些,都是打一词牌名,你们且来猜猜。

接着,便笔走龙蛇写了起来,老大徒伤悲、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杨柳千条尽向西……内有一人是词曲爱好者,等他一写完,便道:你写的这些都简单,惜芳时,十六字令、满江红,东风齐著力。

我来写一个!陈成康好奇被他的话所吸引,好奇的走了过去。

那人边写边说:今日是元夕,我便以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话为谜面,你们来猜猜!陈成康凑过去,只见谜面都写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谜目是打一成语、打一常用语。

这首词是陈成康最为喜欢的词之一,上阕写尽了元宵节的繁华与热闹,众里寻他千百度后面紧跟着的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陈成康仔细想也猜不到谜底是什么。

那群文人也在冥思苦想中,突然其中有一人说:这成语应该是‘出其不意’吧?对喽!出谜人抚掌道。

有人回味过来,忙说:寻来寻去,回首望去,那人不就在那里吗,果然是出其不意,妙呀!又一人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说:那常用语也要在‘暮然回首’处下功夫了,该是‘回见’吧?是也!出谜人答。

陈成康算是长了见识了,又和翠玉、策棱他们逛了一会儿,猜了些谜语,来到一座桥前,见上面三俩的走过去,陈成康便拉着手一起走过桥。

翠玉姐姐,你以前也来过这里吗?陈成康问道。

当然来过,以前每年元宵都会和老夫人、夫人……翠玉没说完,便不说了。

陈成康明白她的意思,不禁有些叹息,要是祖奶奶和爷爷在这里就好了。

不过还是安慰着道:我们一会儿可以买花灯祈福,放到天上,说不定祖奶奶就能看见了呢。

看着夜色深沉了,大家陪吉日格勒和乌兰日娃去正阳门摸丁完毕,买了花灯,写上祝福语放飞后便回去了。

元宵过后,陈成康便趁着李有光没有来,去找木匠做了十来个镂空的大箱子,每个箱子再加上上几个隔层,准备用箱子来装藏红花球茎。

等木匠将箱子送来后,陈成康便叫唤系统,把藏红花球茎都拿了出来放在箱子里。

与此同时,远在科尔沁蒙古的李有光也接到了皇上的圣旨。

那天,李有光正在衙门办公,忽然有部下说京城来了圣旨,要李有光接旨。

李有光听到后很是惊讶,思索道着自己已在这待了五年时间,除了去年承办赛马活动在几位王爷面前露了脸面外,也没见接触其他人,怎么就突然来了旨意呢。

不管如何,先去接旨再说。

很快,李有光便身着官服来到衙门会客厅,见到宫里的太监恭敬行礼跪下,公公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兹有李有光为骁骑校,自上任以来善谋于事、治军有方,有经略之才,朕之欣慰也。

着升李有光为从五品守御所千总,赴太仓府崇明县经营藏红花及一应事务,钦此!李有光接旨,太监笑着说:李大人,恭喜高升了!李有光客气邀请传旨太监上座,叫人奉茶后问道:请问皇上可有说何时启程?太监答:越快越好,至迟不超过十日,另外皇上有口谕让李大人到陈廷敬处将未种植藏红花种球都解往京城。

陈廷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啊?李有光纳闷着问道。

他家有个孙儿,名为陈成康,乳名小九。

太监答。

噢,您说的是陈敬陈老哥吧?李有光恍然大悟,细想起来,之前去的时候是见过他家里有藏红花,只是陈老哥为何要隐姓呢?不过想到小九叫皇上表舅,那陈老哥必定也是皇亲国戚了。

唔,就是他。

太监答,接着说:咱家就不打扰你了,望你公忠体国,早日动身。

李有光拱手,又奉了些银两,将太监送出衙门口走远,才要回内厅,便见一熟人朝衙门走来,喊道:李大人,恭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