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03 章

2025-03-22 07:46:03

陈成康要送的, 正是翠玉送给他的琉璃盏。

策棱侧身一看,这不是琉璃盏吗,小九把翠玉送给他的琉璃盏给皇上干啥?康熙见了, 眼前一亮, 便命梁九功呈上来,细细看着说:这是琉璃做的吧,宫里也有的。

那表舅看过这么漂亮的琉璃盏吗?陈成康问道。

康熙细细思索, 便笑着道:确实没有, 难得小九送礼物给我,那朕就不客气的收下了。

小九还有话要说。

陈成康见表舅收下,紧接着道。

康熙笑吟吟点头, 示意陈成康说下去。

表舅, 能否让人做一些琉璃器皿来提炼藏红花油和盛载藏红花油呢?现在的有些提炼装置是用把木头做的, 但木头容易腐烂、也较难耐高温,藏红花油用瓷器装, 但瓷瓶子容易碎,不好储藏和携带。

陈成康道。

怪道小九要送我礼物呢, 原来是想用小礼物换我的大礼物!只是不知你这那些装置咱们这能不能做。

康熙道, 大清也有做琉璃的,但并没有专门的琉璃厂。

或许咱们可以找洋人来做?陈成康试探着问, 论琉璃制作工艺, 眼下还是西方更强些。

康熙听到此话, 想起今年七月患疟疾时太医怎么都医不好, 还是传教士洪若翰进上了金鸡纳霜才痊愈的。

况且, 宫里要用琉璃的地方也多, 若真能提升工艺, 倒也是好事。

于是便点头说:也可以, 朕把我朝和洋人有懂琉璃制作的找来,看他们能不能做出来。

谢谢表舅!陈成康得到康熙允诺,脸上漾起了笑容,那我们回去提炼藏红花油啦~不等琉璃装置了?康熙见陈成康刚才还说要琉璃呢,现在就这么急着去提炼油,便问道。

嗯,今年还是用去年的装置吧,不着急的。

陈成康说。

回去后,陈成康便着手准备提炼藏红花油。

由于这次藏红花多,需要准备的材料也多,好在李有光及其带的属僚都是办事可靠干练的人,一应原料由他们去采办,同时对提炼的每个步骤都认真学习和记录着。

即便如此,仍用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才提炼完成,再分成小瓷瓶装着。

于是,陈成康和李有光、策棱便进宫来禀报康熙,康熙很是高兴,重赏了三人后,马上将兵部尚书叫过来,一起商议藏红花油的分配事宜。

康熙决定,收到藏红花油后,除了给太医院留下少许,大多数都着兵部清点收存,尽快分发运送至各兵营,特别是分发到位于北方前线的费扬古、萨布素等将领手中,使各路将领能够用上治疗跌打损伤的良药。

陈成康想念几个阿哥,得了康熙的恩允,出了乾清宫便和策棱、李有光告别,轻车熟路径直来到上书房。

上书房里,阿哥们都还在听师傅讲学,陈成康便在门口等候,小声的和阿哥们的贴身太监聊天。

十三阿哥不是很专心,顺着窗子的方向看到陈成康露出半颗头,便写了个小纸条,丢到三阿哥和四阿哥身旁。

三阿哥和四阿哥见了,向窗外看了会,便又收拾心绪接着读书。

好不容易熬到午时吃饭时间,陈成康随着传送饭菜的太监近了上书房,一个个行礼道:哥哥们好。

众皇子见许久不见的陈成康来了,都非常开心。

十三阿哥说:小九,听说你上个月就来京城了,怎么现在才来看我们诶?陈成康笑着说:十三哥,这不是要忙着帮表舅提炼藏红花油嘛,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都弄好呢。

哇,你真厉害,带了吗,我也要看看!十三阿哥问道。

都给表舅了,下学后可以问问表舅有没有。

陈成康说。

三阿哥和四阿哥上次出宫道店里已经见到了部分成品,便说:那些工序着实复杂,咱们京城最好的师傅也做不来。

小九,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藏红花如果只是内服的话,见效没那么快,我看书看到说可以用蒸馏法或者压榨法提炼油,所以就试着将藏红花提炼成油,再辅以其他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材,就成了呗。

陈成康解释道。

嗯。

小九,今年过年在京城么?四阿哥问,眼下已经过了腊八,不到半个月就过年了。

陈成康道:不了,我还是回蒙古和祖奶奶、爷爷过年吧。

可眼下北上的路并不好走,积雪深厚。

四阿哥担忧的说。

我们会小心走慢些的,京城的生意依旧还要麻烦你们照顾着。

陈成康说。

嗨,别说这些客气话,你能来看我们就很开心了,咱们先吃饭吧!三阿哥忙招呼着,和陈成康一起吃了饭。

从上书房出来,陈成康便出了城回到了店铺,策棱和李有光都在店内等他。

把藏红花油交给了皇上,两人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瘫软着坐在阁楼里烤炭火。

陈成康一见,忙问道:你们怎么啦,不舒服吗?哈哈,只是近来太累了,眼看交差了,担子便稍微卸下来了。

李有光说。

李叔叔,策棱哥哥,这段时间你们确实是够辛苦的。

依我看,晚上咱们不如来一个温补的火锅犒劳一下自己,也算是散伙饭啦。

陈成康说。

小九,策棱还得借我用一段时间,明年才能还给你!李有光一听,以为就要把策棱带回去。

李叔叔,不是这样的,策棱哥哥肯定还要在你那,翠玉姐姐还在崇明县呢,他怎么舍得和我走!陈成康道。

策棱听了,忙问:小九,你是打算年前就回蒙古吗?嗯,这两天就回,祖奶奶和爷爷等着我呢。

这里有吉日格勒叔叔和三哥哥、四哥哥他们,我还是很放心的。

陈成康说。

这么急?吉日格勒端了些吃食过来,他也一年多没有回去了,便关心的问:什么时候把陈老夫人和陈老哥接回京城过年就好了。

再看吧。

吉日格勒不了解爷爷的详细情况,陈成康只好含糊着说了。

好吧,有事叫我!吉日格勒说完,又去忙活了。

陈成康又和李有光、策棱梳理了来年的工作计划,除了种植藏红花外,在崇明县把其他适宜种植的药材也一起种了,这样也能节省原料成本;同时,皇上也同意将藏红花的提炼装置直接运送至崇明县进行安装,在那里提炼后再由李有光解送至兵部。

两天后,康熙见陈成康执意要回蒙古,担心他和旭东两人上路不安全,又给他拨付了一只五人小队,护送他的安全。

一日,一行人快进入到蒙古境内,才出客栈没多远,便见路边有几个面黄肌瘦的行人蹒跚走着,摇摇欲坠的样子。

那几人见到马队,便忙紧急避让,谁知其中有一人噗通一声,摔倒在路面上。

领头士兵想扬鞭将他赶开,陈成康忙制止,跳下马,扶他起来:大叔,你没事吧?那大叔瑟瑟发抖的说:实在对不起哈,惊了小公子的驾。

陈成康见大叔穿着一件烂棉絮,内着粗布衫,又转眼去看其他几个人也都是如此,便关切的问:大叔,你们这是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大叔打了个寒颤,陈成康见状,忙叫旭东拿了暖水壶过来,给他喝了喝水才稍微好些,然后哀叹着说:小公子有所不知,我们是从漠北来的,要往京城去!漠北?漠北到京城可是几千里路,你们走了多久了?陈成康问。

快俩月,原本以为能早些到,谁承想途中小女儿感染了风寒,因没钱医治,又雇不起马车,便拖着她走,但她还是死了。

大叔说着,旁边同行几人也都在抹眼泪,看来是一家人了。

大叔,你们为何要离开漠北呢?陈成康问。

那边没有庄稼,食物匮乏,今年冬天又提前下了大雪,生活可艰难了,我们要再不走,也会饿死在那。

大叔接着将漠北的一些情况给陈成康说了。

原来,自策妄阿拉布坦将准噶尔汗国的基本盘掌握在自己手中后,噶尔丹无处可去,只能逃往漠北,以科布多为基地,四处骚周边地区以图东山再起,大叔原先生活的区域便在科布多地区,他原本是想举家通过甘肃往内陆迁徙,但噶尔丹对那边管控极为严格,便绕了远路,想从经喀尔喀蒙古进入京城。

陈成康听罢,便问:还有人和你们一起离开的吗?有,他们有些比我们早出发,不过也有些在路上被耽搁了。

大叔说。

陈成康听完,便对他说大叔,此去京城还甚远,你们无依无靠,去了京城也很难在城内生存,这样吧,我给你们点银子做盘缠,再换身厚实的衣服,你们往宣化府去吧!大叔和他家人千恩万谢离开了。

与此同时,陈成康让策棱在附近的城里又买了些厚的衣服被子,一路北上果然又见到不少逃难的灾民。

看来,这事很重要,得赶紧回去跟爷爷说。

回到家中,陈成康来不及休息,便和陈廷敬说了路上遇见的情况,陈廷敬也从驻守在归化城的安北将军费扬古处得知有部分难民聚集在了城内,预想到应该是噶尔丹部出现了问题,再结合小九说的,很快便给康熙写了封信,让护卫队带回去。

陈廷敬有种预感,跟噶尔丹最终决战的时间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