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0 章

2025-03-22 07:46:03

陈成康被策棱强壮的体魄和能量惊呆了, 撒娇着说:哎呀,策棱哥哥真是无敌了。

这本事,小九练个十几年也赶不上呢!策棱被陈成康一顿彩虹屁夸, 居然腼腆起来了。

笑着说:还别说, 这引体向上还真管用,现在手臂酸酸的。

可不,我还有一个在床上就可以锻炼臂力的方法呢。

陈成康说着, 便叫着策棱要回毡房了。

小九, 收到你爹娘的来信了,他们已经快到京城了,向皇上述职完后, 腊八节前肯定能回来!陈廷敬拿了信后, 高兴的说道。

千盼万盼, 总算要把爹娘给盼回来了,陈成康开心的问道:爷爷, 他们也要在这里过年吗?当然,你爹娘为了早些见到你, 不会在京城停留太久, 我已经叫人来搭毡房了。

陈廷敬也有些高兴,已经三年没见到自己的孩子了。

哇, 太好啦, 爷爷, 我和我爹娘长的像么?陈成康开心的说。

有几分像, 也有几分不像, 你看我和你也有很多不像的地方。

陈廷敬含糊地说。

哦, 只要我不是从外面捡来的就行啦~陈成康开了句玩笑。

陈廷敬咯噔了一下, ……这种玩笑可不许开。

忙转移话题:走, 咱们去看看你爹娘的毡房!说着,陈成康便不由分说拉着陈成康去了施工现场。

吉日格勒负责总指挥正带着几个人在雪地上划了一块区域,让人抱了一堆柴火和牛粪沿着圆线堆了起来。

吉日格勒叔叔,你们在做什么呀?陈成康好奇的问道。

噢,这不是雪没有化开嘛,要是直接在雪地上搭毡房,会有寒气留在里面,住着不舒服嘞。

吉日格勒笑着说。

我懂啦,你们是要把地面烘干吧。

陈成康问道。

是的,这里东西杂,你去找巴雅尔到别处玩吧!吉日格勒说。

有吉日格勒叔叔在,毡房搭建是没有问题了。

想到自己不在爹娘身边这么久,他们会想自己,策棱哥哥离开爹娘那么久,他们肯定也会想策棱的。

于是陈成康便问策棱,策棱哥哥,你有没有想家呀?策棱冷不丁被他这么一问,说不想是不可能的,说想也解决不了问题,便沉默着没有说话。

沉默便是想了,陈成康是这样认为的,便对他说:策棱哥哥,你要是想家,过年就回家好不好?其实他也想让翠玉和青茵回家过年的,在他看来,最难的的便是和家人一起度过年夜。

但她们离开家时间太早,对原先的家已经没什么感情了,而且路途遥远,来回要两三个月,因此都不愿意。

但策棱不同,他家就在草原,即便是雪天,不出十天就能到家的。

自从班第从皇上那得到口谕,要策棱跟着小九开始,他就明白自己是很难有机会再回家了,由于是在会盟的时候跟过来的,都还没来得及与爹娘道别。

只见策棱眼中略过一抹湿润,朝家的方向看了看,说:谢谢小九,不过我会留在这过年哈。

陈成康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在心中默默想,以后去表姐夫那,一定要把策棱带上,这样他就可以回家了。

**腊月过后,陈成康便开始数着日子等爹娘回家了。

腊八这天早上,陈成康吃完腊八粥,便和爷爷一起在祖奶奶的房间里坐着边聊着家常,边等着爹娘回来。

入冬以后,陈廷敬说什么也不愿意陈老夫人干杂活了,因此闲着没事的时候,陈老夫人便歪在被子里搭着手炉窝冬,听青茵给她说有趣的事情。

陈成康也从爷爷和祖奶奶口中,了解了一些关于爹娘的事情。

刘氏出身书香门第之家,陈廷敬与她爹同朝为官,互相攀了姻亲。

那我怎么没有见过我外祖父和外祖母呀?陈成康问道。

噢,他们去年外放出去做官了,咱们又走的急,因此没有道别。

陈廷敬解释道。

看来,要见外祖父至少要等个一年多了。

陈成康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一边感叹古代的制度也太没有人情味了,一边又感叹交通工具的落后。

将近巳时,翠玉推开毡房门,高兴地说:老夫人,老爷,大少爷回来了!在哪在哪,快带我看看!陈老夫人听见了,连忙要从床上直起身来。

哎呀,老夫人您慢点!青茵体贴的服侍她。

我这不是很久没见到我大孙儿了嘛,其他几个孙儿都在老家,想见一面也难呢。

陈老夫人开心说道。

陈成康也忙过来扶着祖奶奶,跟在陈老夫人身后迎出了毡房。

眼见着要见到爹娘了,他的内心反而更为忐忑和紧张。

才将出门口,陈本明已落下了马车,站在旁边小心的扶着刘氏出来了。

见到陈老夫人,忙三步并作两步过来:祖母,爹,你们可好……好,好,都好着呢!陈老夫人连连点头,满是慈祥与温柔的拉着陈本明的手嘘寒问暖:路上可还顺利?又忙关切的问站在一旁的刘氏:天气冷,孙媳妇一路有没有受苦和受冻?陈本明笑着说:祖母,放心吧,我们一路上都极为顺利,知道这边冷,已经提前准备了暖衣呢,小九可还好?陈成康还躲在陈老夫人身后,陈老夫人将他拉出来,笑着说:小九,快来见你爹、娘。

陈成康缓缓挪着步子,走到走到陈本明和刘氏面前,奶声奶气地说:爹,娘……,说着两只乌溜溜的眼睛里已经挂满了泪珠子。

陈本明和刘氏尽管心知小九不是自己的孩子,但见到小九便会想起没有活下来的亲生儿,要是他活着,也有小九这般大了,两人便也眼眶红了起来。

陈廷敬见气氛低沉,外头天又冷,忙说:本明,先扶你祖母进房再聊;翠玉,去弄几晚姜汤给他们去去寒。

翠玉应声,去了厨房。

陈本明搀扶着陈老夫人进屋,刘氏很自然的蹲下来,抱着小九。

陈成康这才细细地打量着刘氏,二十出头的年龄,乌黑浓密的长发,脸庞略有些消瘦,许是在番禺待了几年,没有北方人白,但胜在是健康的肤色。

可以看出,爹对娘应该是不错的,只是她的眼神中似乎带着某种忧思。

陈成康用稚嫩的小手撩拨着刘氏的细发,萌软的说,娘,你有没有想小九?刘氏听到这软萌的声音,想到自己离开时小九才几个月大,还没长牙、不会走路只会哭,而今已经这么大了,又有些愧疚和感伤,忙别过脸,待缓住心神方说:娘也时时想你呢!娘,你怎么哭了?陈成康要用小手抹去刘氏眼角的泪滴。

刘氏强忍住,露出笑脸说:娘高兴呀。

进了屋,陈老夫人又细细问了孙子和孙媳妇在番禺的境遇和情况,又说道回京面圣的事情。

康熙对陈本明任州同期间的事情都还比较满意,甚至当面对他进行了一番嘉奖,勉励他到了宣化府任知府后要勤政爱民、多为老百姓做事。

陈成康自然也为爹感到高兴,又忍不住想问皇上对爷爷有没有其他心思。

陈本明摇头说:皇上没有提到你爷爷的事情,我也不敢问。

那爹有回京城的府邸看过吗,那里可好?陈成康问道。

我和你表舅去过一次,他让兵丁带我进去的,院子没有破败,你表舅也向皇上求过情,将府邸保留了下来。

陈本明说。

嗯,那要谢谢表舅了。

陈成康听了,心下稍微安心一些了。

对了,你要的陈皮、荔枝干和龙眼干我们都带了些回来。

陈本明这才想起,忙叫刘氏拿了出来。

不过他有些疑惑,要不是他去了番禺,也未必知道龙眼干和荔枝干,小九是怎么知道呢?看来还问爹才清楚了。

谢谢爹、娘!陈成康高兴地说,陈皮不仅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来做糖水很是不错,炖羊肉加入陈皮也可以去膻提气。

陈廷敬及陈老夫人等也都是第一次见龙眼干和荔枝干,但见失去水分的干果呈淡黄色,剥开壳后一股清香味袭来,吃上一口带有甜味。

祖奶奶,爷爷,这荔枝干和龙眼干生滓益血,和脾开胃,也能用来煲膳食粥或膳食汤。

陈成康说道。

陈廷敬和陈老夫人听了已经是波澜不惊了,知道小九说不定哪天就会带着翠玉和青茵捣鼓出一锅粥或一碗汤。

陈本明听了却心下一惊:干荔枝煲粥是粤菜中的一道药膳,番禺里京城几千里远,小九如何知道呢?等大家相互絮完家常,刘氏要去收拾毡房,陈成康也要跟着去,陈本明和陈廷敬去了书房,父子间还有很多话要单独说。

陈廷敬问:在番禺还住的习惯不?嗯,还是习惯的,只是和京城相比,雨水更多,部分地区民风更为彪悍。

不过番禺是千年商都,城内居民经商贸易都顶厉害的。

那,洋人不会太难管教吧?陈廷敬又问,大清以来,不少洋商和传教士都是都是从南海进入番禺,再走向内地。

总体不会,他们也都奉公守法,也有些洋人不服管教的,爹可曾听说过十三行?陈本明问道。

嗯,听说过,那还是七八年前,当今圣上明喻广东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也替我大清征缴关税。

陈廷敬对这事还是有所了解。

是呀,仅过了七八年,十三行已经不仅是十三行了。

陈本明又向陈廷敬介绍了一些十三行的情况。

陈廷敬听儿子这么一说,也是惊讶不已,看来无论是国内商人还是外商,都看到了通关的好处。

对了,爹。

孩儿有一事不明,小九是怎么懂得这么多的呢?陈本明终于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陈廷敬见问,便从年初的大病说起,等小九大病好了,正好赶上抄家,说道小九眼看着家里没钱要断粮了,如何一步步从摆摊开始,做到开店铺的。

临了只能说:其实,到现在爹也不明白小九是怎么做到的。

对了,本明,你年后可有时间回一趟山西老家?这还要看情况,若爹有事,孩儿尽力回一趟老家吧。

陈本明应声道。

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我眼下作为被‘抄家’的身份不宜回去。

你作为大哥,学问又扎实,要是有空可以多指导一下豫朋和壮履,叫他们用功读书,早日博取功名。

陈廷敬叮嘱道。

嗯,爹,孩儿定会督导他们的。

陈本明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