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2025-03-22 07:47:20

这是孤欠你的姜宛卿之前一直催着风昭然回去办正事, 倒不是心怀大志,而是她看明白了风昭然的打算,委实不想过这劳什子上元。

但风昭然偏偏铁了心要过。

姜宛卿这个节过得是无可不无不可, 懒洋洋地看了几盏花灯。

风昭然把方才那盏兔子花灯买下了,一直拎在手里,兔子灯随着脚步微微打转, 灯光如流丽的波光, 映在他的衣带上,衣带上的金线刺绣微微闪动光芒。

姜宛卿这才发现,一向素简的太子殿下今日穿得竟是颇为考究,不单襟口衣袖有刺绣, 连腰带都镶着玉。

要知道他在姚城这些日子整日打扮得像一个家里掏不出五十两银子的穷书生,连冠带上都没有缀过一块玉。

风昭然生得好, 穿得素净,会显得不染尘埃,飘飘若仙,穿得华丽,则是衣与人俱增辉, 要不是面具遮住了脸, 估计走到哪里都引人侧目。

此时单凭他的风姿气度, 也有好些路人回头看他。

风昭然也在看路人。

一对少年男女走过, 少年两只手里拎着花灯和七七八八的零碎, 女孩子手里则拿着一包糕点,正掰下一块喂给少年。

少年脸上同样戴着面具,得从面具下方才能喂进嘴里, 特别不容易, 女孩子一面喂一面咯咯笑。

姚城风俗较京城要开放得多, 但当街喂食还是引人注目,平时没人敢这样,今日面具一戴,谁也不认识谁,年轻人的胆子倒是立即大了起来。

风昭然的视线一直随着那两人,直到两人走远才收回来。

就在姜宛卿猜测他满心大约是世风日下成何体统的时候,风昭然去买了一包糕点,递给姜宛卿。

姜宛卿说了一声谢,一看是绿豆糕,每块都是圆圆小小的,看着挺精致,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她尝了一块,味道还可以。

然后就见风昭然朝她点了点下巴,指了指自己。

姜宛卿手里拈着绿豆糕呆住了,她用眼神询问——不是吧?风昭然明确地点头,眼睛里同样写着——正是。

灯笼辉煌,行人如织,姜宛卿实在做不出来这样的事,她决定装糊涂,指着前边不远的摊子欢喜地道:看,是走马灯!这招没成,风昭然握着她的手腕,把她的手指对准了自己,眸子甚是执着,且坚定。

姜宛卿:……大庭广众的,不好。

他们都这样。

姜宛卿刚想说哪有都这样,就见又一对嬉闹着过去,这回是男子喂给女子。

姜宛卿:……风昭然得了新思路,来拿她手里的糕点。

姜宛卿被他的执着惊到了。

她有一种感觉,风昭然虽然很热忱地要过上元,但好像并不知道上元节要怎么过,所以他在有样学样。

她抓紧糕点没有松手,只问:殿下,你在京城的时候,上元节出宫玩过吗?出过宫,但没玩过。

虽然世人皆知他无宠,且是个被皇后拿来填东宫的假太子,但到底还是名义上的太子,所以皇帝驾临兴庆楼与民同乐的时候,他要随侍。

京城的上元节很热闹,街面光华如一条金色的衣带,万户灯火像散落的星辰,百姓的欢声笑语仿佛能达至云端。

但那一切都离他十分的遥远,所有的热闹与辉煌都像是隔着一层雾气,看得见,摸不着。

过上元和过其它节日一样,都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一要人人都一样。

姜宛卿意识到这是风昭然人生当中第一个上元节,便捂牢糕点袋子教导他,比如人家喂吃的,咱们不一定要喂。

风昭然的手依旧没有松开,他的眸子漆黑光润,灯火映在其中,点点如星辰。

这就是孤想做的。

姜宛卿整个人都顿了一下,满城花灯像是燃进了心里,抓着糕点袋子的手紧了又紧,才唤回自己的声音:殿下,咱们老夫老妻的,就不必如此了吧?老夫老妻四个字,狠狠取悦到了风昭然。

他终于放弃了这点执着,眉眼都含笑。

只是他的眸子里多了一点东西,那是一道直逼他而来的箭影,迅速迫近。

他的神情没有半点变化,只不动声色地将牵起姜宛卿的手转换了一下位置。

啪地一下轻响,斜刺里一支箭将那支箭撞飞,跌落在墙角。

一个靠在墙角打盹的乞丐袖子一卷,两支箭刹时不见了踪影,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

姜宛卿依稀听到脑后传来一点响动,想回头,风昭然捧住她的面具,笑容深深:好吧,就依卿卿,回去再吃。

姜宛卿在心里:回去你也别想我喂你。

风昭然牵着她到了卖走马灯的摊子前。

喜欢这个?他问。

姜宛卿点点头。

这是她小时候在上元节的时候最喜欢的东西。

姜家规矩大,妾室是没有资格入正席的,一家子团团圆圆吃饭时,姜宛卿总是装肚子疼,戚氏便会和和气气地让嬷嬷带她回屋去好好揉揉肚子,再喝上一碗麦茶。

其实这些都不需要,姜宛卿一回院子就好了,然后就缠着周小婉带她出去玩。

大家子的家宴总要到很晚才散,母女俩可有好几个时辰去外面看灯。

她最喜欢的就是这走马灯,原是沿灯绘上一圈奔跑的马匹,快速转动时马儿便像是当真在灯上飞奔一般。

这家做得更巧,绘着的有山川日月人物,每一盏灯上的人与物好像都是活的,有日升日落,花开花谢,人去人来。

这些天纸上闲聊的时候风昭然百般相问,姜宛卿跟他说起过,兴德坊孔雀巷子口上,有一家林记走马灯做得最好,从前周小婉在时,她每年都要带一盏回家。

这家和林记还真有像,我小时候就买过一盏蝴蝶灯,跟这个一模一样,转起来的时候好像这一大的蝴蝶都在飞。

那姑娘可说错了。

老板笑吟吟地开口,蝴蝶灯我家都改良三代了,您瞧这蝴蝶是不是比从前更多、更好看?还有这盏是双层的,两相对转,两片蝴蝶对着飞,最后还能融为一体。

姜宛卿一试发现还真的,然后才愣住,抬起头。

老板是个矮胖的中年人,笑容可掬。

姜宛卿小时候的眼里只有灯上会飞的蝴蝶,根本没有注意过老板长什么样,无法将眼前这个人与记忆当中虚无的面孔对上,但对方这一口地道纯正的京城官话,半点不带姚城腔,却是与她少年时代的记忆迅速吻合上了。

姜宛卿:老板是京城来的?可不是?姚城有大主顾,专程请我——风昭然抛下一锭银子,打断他的话头:这灯要了。

姜宛卿站着没动。

满街灯火通明,笑语盈道,姜宛卿望向长街,发现了之前没有注意的事——她跟风昭然提过的京城上元各摊子上的小玩意儿,几乎全都在姚城出现了。

京城在北,姚城在南,两边隔着两千里地,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断没有两地的东西全然一模一样的可能。

姜宛卿原以为这个年节过得如此热闹,是杨遵义为了挣官声,所以在后面推动,没想到真正在后面推动的人是风昭然。

他不是留下来陪她过上元,他是用整座城为她造一个上元。

风昭然把灯递给姜宛卿,姜宛卿一时忘了接,喃喃:你……她的话没有说完,视线忽然和风昭然身后不远处的某个人对上。

那是个相貌普通的男子,身上没有什么惹眼的地方,视线一撞之后便低下了头。

姜宛卿之所以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的眼神冰冷,似乎带着一丝杀意,和周围喜气洋洋的人群格格不入。

姜宛卿下意识抓住风昭然的手腕:——小心!他正向着风昭然走来。

在姜宛卿视线看不到的地方,一抹刀刃的寒光在袖角中滑过。

柴老二!人群里忽然有人喊了一声,两三个大汉扑上去,抓人的抓人,捂嘴的捂嘴,欠了钱还敢跑!好大胆,跟我们去见官!那人极力挣扎,但寡不敌众,连拖带拽,很快被拖走了。

姜宛卿松了口气,原来是逃债的,难怪那眼神不对劲,不像是过节的。

姜宛卿觉得自己委实绷得有点紧了,虽然知道风昭然处境危险,州官员巴不得他早日横死,但应该没人有胆子当街刺杀。

然后才发现不对,她抓着风昭然的手臂,挡在了风昭然面前。

风昭然低头看着她,面具后的双眼温柔得像有水化出来。

姜宛卿连忙松手。

情急之下,人的身体反应快过了脑子,她好像又变成了上一世那个信徒般的姜宛卿,不顾一切想要保护他,为他献上所有。

我……刚才有个人看着怪吓人的,我一时有点害怕,所以失态了……姜宛卿干巴巴地解释。

风昭然点头:嗯。

害怕,所以挡在他的面前——瞧他家卿卿这谎编的。

他这一声也嗯得温柔极了,没有什么言辞也说明他此刻的心境,一颗心仿佛能直接化成一杯水,直接让她喝下去。

无论梦里还是现实,她都会这样挡在他的身前。

他的眼神当真是毫无顾忌,姜宛卿庆幸自己戴了面具,他看不见她脸上的神情。

她清了清嗓子,强行把话题扯回来:你为何如此兴师动众过上元?这种时候他不是应该满心都是修堤吗?不对,还得准备大战。

南疆军应该已经宛如一把刚磨好的刀,被他握在手里,马上要去砍人了。

结果他居然抛下一切,在这里为她再现了一场京城的上元节。

因为这是孤在梦里欠你的啊,卿卿。

风昭然低声,你没有梦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