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府通房上位记 作者:饭炒蛋 > ◉ 第五十八章 败兴而归

◉ 第五十八章 败兴而归

2025-03-22 07:47:48

周小姐主动凑到王府女眷的眼前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不过这次看见她,王妃却是笑的真切和善,主动开口道:周小姐今日这一身打扮的可真是漂亮啊, 也不知道将来哪家的儿郎有福气了方夫人闻言看了自家外甥女一眼, 周小姐正笑的腼腆,她略有深意的说道:王妃说笑了, 她呀, 整日里念叨着以后定要找个顶天立地的勇武之人呢今日赛场之上皆是各家优秀的儿郎, 周小姐何不趁机给自己选个勇武的夫婿回京, 也不枉你白来咱们南地一趟柳庶妃闻言一脸暧昧笑意的开口, 才不管方夫人和周小姐听了这话会如何想呢。

周小姐脸上的笑意微滞,方夫人倒是面色不变, 开口道:柳庶妃说笑了柳庶妃闻言, 面带诧异:怎么?周小姐瞧不上咱们南地的儿郎?这话说的刁钻,倒是让人不好接了, 方夫人一家都是南地人, 又怎么会说周姑娘看不上南地儿郎,但若是看的上,方夫人的笑容略显尴尬, 然而周姑娘却是把目光转向了镇南王所在的方向,开口之语, 更是忍不住让人侧目, 只听她道:南地的儿郎虽好, 却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王爷那般勇武不凡, 丰神俊朗她这话一出口, 王府女眷这边一个个神色复杂, 表情各异。

柳庶妃哼笑了一声, 毫不客气的开口道:哟,怎么?难不成周姑娘这是倾慕上我们王爷了?听见柳庶妃这话,张侧妃手中的帕子都不由握紧了,不知道柳庶妃这是想干什么?难不成要上赶子给人递话吗?周姑娘闻言,脸色微红,神态娇羞:镇南王威名天下皆知,世人谁不钦佩,臣女自然也不能免俗周姑娘这话,一字之差,既含蓄又直白,就差直说想嫁进镇南王府了,只可惜,她虽有意,别人却不见得赞同。

张侧妃听了,心生不满,面露嘲讽,刚想开口就听见柳庶妃的声音已经先她一步响起了。

可惜了,咱们王府不缺姐妹,以周姑娘的身份,想来也不愿意做个姨娘不是,若不然,干脆进了咱们王府也就是了柳庶妃口无遮拦的说着,一副玩笑的模样。

且不说方夫人已经变了脸色,周姑娘亦有恼怒之色,王妃瞪了柳庶妃一眼,严肃开口道:快住嘴,柳庶妃休要胡说,周姑娘个小姑娘家的,怎好开这样的玩笑,快给周姑娘道歉随着王妃开口,柳庶妃收敛了几分笑意,用团扇掩面,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开口道:瞧我这张嘴,竟说胡话了,周姑娘不要介意哈方夫人一脸不愉:女儿家的名声,实在不好这样胡说的,柳庶妃还是慎言的好是是是,方夫人说的很对,本庶妃不过一时嘴快了些,对不住了,女儿家的名声,确实是要谨慎些的好最后一句,柳庶妃意有所指。

周姑娘面色尚且难看,方夫人多少已经缓了神色,加上王妃开口,与其说起了旁事,气氛倒是一时恢复如常。

云庶妃一直面带笑意的看着,此时不由回过味来,她目光看向远处江面之上的热闹,对着柳庶妃开口道:可惜了今日令庶妃没来,不然这样的热闹,她定看的入迷柳庶妃眼睛微眯,看着云庶妃笑道:谁说不是呢,令庶妃最喜这些热闹两人的声音不大,却引得周姑娘神情一震,就是方夫人,也不由侧目,随即忍不住开口道:令庶妃?王妃娘娘,怎么王府里又迎了新人吗?臣妇竟是从未听说?何时出来个令庶妃了?王妃笑着道:夫人是说令庶妃,说起来是件喜事,令庶妃原是我们府上的姨娘,这不,前段日子诊出有孕了,王爷欢喜,晋其为庶妃了,如今正在养胎,今个就没出来随着王妃的话,周姑娘的脸色已经有了几分惨白,就是方夫人,脸色也没好看到哪里去,柳氏和云氏见此,对视一眼,笑的越发欢畅了,还在那里说着令庶妃如何如何。

此情此景,任谁都看出几分门道了,张侧妃轻摇团扇,嘴角微扬,看来是她过于担心了,也对,一个京官之女罢了,充其量就是个庶妃而已,呵,现在庶妃之位也没有了,看她还怎么进府!恭喜恭喜啊方夫人勉强笑道,心里已经在翻江倒海了。

王府四个庶妃的位置,就这么满了,那自己的外甥女要怎么办呢?一个庶妃之位,尚且不能唾手可得,难不成还要肖想侧妃……南地谁不知道,原侧妃周氏当年对王爷有救命之恩,镇南王曾亲口说过,即使她故去,侧妃之位依旧会为其保留,那个位置,想都不能想……如今岂不是只剩下了姨娘,可姨娘那是什么身份,压根不是什么正经的主子,别说周家了,就是他们方家都丢不起那个人……越想越糟心,方夫人和周姑娘很快就告退而去了。

两人一走,云庶妃和柳庶妃的闲聊声当即停止,互相笑笑,自看自的热闹了。

江面上,此时已经到了最后的冲锋阶段,遥遥领先的那支船队上,方家公子赫然在列,然而此时已经回到自家看台上的方夫人,却已经无暇顾忌儿子的好成绩了,而是直接去了丈夫的身边,把刚刚得来的消息一一告知。

什么,王爷新晋了个庶妃?方大人一脸的不可思议。

明明自家已经暗示的那样明显,王爷竟然在这个时候立了个庶妃出来,直接把四位庶妃之位填满?这,这岂不是明晃晃的拒绝……是啊,这事我还能胡说吗,大人您都不知道,今日王府的那些个女眷们,一个赛一个的不客气,那个柳庶妃,对着咱们月儿那叫一个步步紧逼,还有王妃,面上笑的和善,明显是在和那柳氏一搭一唱的,大人您说,她们这边,是不是王爷授意啊?方夫人忍不住猜测道王爷授意?方大人不敢相信,就算王爷真的无意,也不必让女眷们表露,何况这事,又哪里那么简单,本就有些暧昧不明的态度在其中,他脑子有些乱,不由对着自家夫人道:你且和我仔细说说夫妻两人避开家眷,说起了详情,周姑娘则是站在看台的一角,忍不住的心烦意乱。

她来南地,本就是父兄授意,若说她有多钦佩镇南王,那简直就是胡扯,什么游览南地风光,她压根不喜南地这偏僻之地。

她的婚事,根本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不能做主也就罢了,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嫁了也就是了,可偏偏,如今却是竟让她做着一些难为之事……江面上,歌声越发的嘹亮,岸边的鼓点越来越激荡,眼看着就剩下最后几米的距离,一艘艘船队上的选手们都在卖力挥舞,奋勇向前。

直到最后一刻的鼓点敲响,方家公子所在的船只一勇当先,第一个夺得了锦带,取得了胜利。

欢呼声响起,岸边的百姓们更是鼓起掌来,激动的呐喊着,场面热闹非凡。

押宝的诸人更是各有欣喜,一个个叫嚷不停,场面既热闹又喧嚣。

裁判席上,镇南王亲自走下看台,去给获胜的船只颁奖。

有侍卫开道,有鼓声乐声奏响,一派欢欣景象。

获胜的船队一共八人,镇南王手持红绸,按个分发,轮到第四个人的时候,变故突起,只见远处的看台上有一簇簇的利箭,伴随着鼓乐声,裹挟着风声,破空而来,镇南王手中的红绸翻飞,挡掉一阵箭羽,原本还喜气洋洋的八个人,一瞬间感觉到了害怕,各自动作起来。

王府的侍卫更是在第一时间快速的做出了反应,伴随见此危险的百姓的尖叫声,镇南王手中的红绸早已破碎,躲开了第一波箭羽的攻击,镇南王又被四面八方偷袭而来的黑衣人围住。

整个场面在一瞬间就乱了起来,眼见着这边的乱像,侍卫们吹响了紧急的警报,大队的士兵集结,保护着各方人马,百姓那边更是开始乱了起来,乌泱泱的人群骚乱了,害怕的涌动着……王府的看台上,女眷们聚在一起,强制镇定,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兵们很快赶来,团团的围住了她们,把她们保护在中间。

并没有刺客过来攻击她们,此时此刻,大家更担心无不都是王爷那里,看的出来,大批的刺客明显是冲着镇南王而来。

目标明确,身手众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不断赶来,骚乱的百姓们渐渐镇定,看台上的各家各户,也渐渐安心。

镇南王处,黑衣人不停的被打倒,有着护卫暗卫的保护,镇南王打斗起来,已经越显轻松,此时已经不用他在亲自出手,黑衣人们就已经碰不到他分毫了。

眼见着就要把人全部消灭,岸边的百姓们,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地点,纷纷响起哀嚎声,又是一阵阵箭羽,向着各处袭击,高处看台上守卫的士兵们立刻开始动作,向着射出利箭的方向抓人。

然而不过顷刻间,人已混进人群,不见踪影。

镇南王这边,难缠的数十个黑衣人也趁乱撤走一部分,留下的,都是已经被打死打伤在地的了。

一场本该热热闹闹的龙舟赛,最后却以这样一个惊险的刺杀收尾,不免让人败兴。

镇南王一脸肃容,让人把刺客的尸首全部带回,又吩咐手下的将领们,安顿百姓,护卫各家各户的家眷撤退。

谁也没有想到,今年的端午盛事,最佳舵手尚未评选出来,就以这样惊险败兴的方式,匆匆结束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