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府通房上位记 作者:饭炒蛋 > ◉ 第六十三章 水落石出

◉ 第六十三章 水落石出

2025-03-22 07:47:48

事情正如令婉所想, 有镇南王出手,不过两天的功夫,后院里, 大家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镇南王这边就已经把事情全部都调查清楚了。

冯姨娘的院子里,她这两天一直都心神不宁的, 人做了坏事, 自然是要害怕的, 哪怕她自以为天衣无缝, 可迟迟看不到效果, 可不就慌了,这日, 她正喝着茶, 沉思着玲珑馆那边为何还没有动静,就见固安带着一众侍卫朝着她的院子里走了过来。

她顿时心慌意乱了起来, 却在强制着保持镇定。

固大人, 您这是……眼见着固安到了眼前,冯姨娘刚一开口,嘴里的话尚未说完, 人已经被侍卫们拿下了, 不仅仅是她, 还有她的丫鬟婆子, 一个都没落下。

放开我, 谁让你们对我动手动脚的, 你们好大的胆子……冯姨娘大嚷大叫起来, 然而很快, 她的声音就发不出来了, 因为固安顺手在她的嘴里塞了一团白布,随着固安的动作,其他的侍女婆子们也被侍卫们封了嘴。

冯姨娘,有什么话,您还是留着和王爷说吧固安笑眯眯的说了这么一句,一挥手,抓起来的人就全都被侍卫们悄无声息的带走了。

黄姨娘和冯姨娘住的很近,冯姨娘这边的动静虽然不大,但黄姨娘的侍女还是不小心把冯姨娘院子里的这一幕看了个清清楚楚,当即吓得她躲在了树干的后面,捂着嘴巴瑟瑟发抖,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让人发现了也被带走……固安视线扫过那里,哼笑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黄姨娘的小丫头劫后余生般的拍了拍胸脯,转身就往自己的院子里跑,很快,黄姨娘就听说了冯姨娘被带走的事情。

对于黄姨娘来说,冯姨娘本就是个不好相处的人,她自己更是后院里面无足轻重的存在,听闻这样的事情,黄姨娘第一反应就是赶紧闭嘴,不但自己要闭嘴,更是嘱咐自己的侍女也要牢牢的把嘴闭上,不可对外传出一丝一毫的风声。

不等黄姨娘对这事过多担忧呢,冯姨娘所做之事便很快由王妃的口中通报了出来。

茂名居里,王妃一脸严肃的说起了冯姨娘所做之事。

冯姨娘买通了厨房的伙计,暗中偷换了赵师傅的蒸笼,让赵师傅用浸泡了草药的蒸笼给令庶妃蒸了一锅害人的糕点,好在令庶妃运气好,这糕点没有吃进肚子里去,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冯姨娘品行不端,谋害王爷子嗣,已经被王爷押走处置,谋害王府子嗣,罪大恶极,王爷绝不姑息,此次事情也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听到王妃所说,大家无不惊讶,谁都没有想到,冯姨娘竟然做出了如此胆大包天之事,更加没想到的事,她们一个个的,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呢,什么消息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事情竟然就这般结束了,冯姨娘已经被处置了!镇南王这雷厉风行的手腕,一时之间倒是让后院之人,颇有几分畏惧了。

令婉这边,则是比后院之人,提前一天得知了消息。

过来送信的人是六子,他已经被固安放了出来。

比起王妃那几句一带而过的总结,六子告诉给令婉的消息则是更加详细了些,他自己就是亲历者,自然知道的消息也比其他人更多:这次多亏了赵师傅想起了那蒸笼的异常来,要不然就是固大人查的再细致,只怕也想不到那上头去,毕竟那东西一用完就被放了起来,石三那小子还想偷偷把东西拿走,好在被人看见了,若不然,不止赵师傅,只怕奴才都要跟着倒霉了。

这冯氏的心思也真是够毒的,这样刁钻的法子都能想的出来。

六子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多,不仅从头到尾的说了固安调查事情的经过,更是把自己和赵师傅所受的罪行也都说了一遍。

老天有眼,庶妃您福气旺,没能让那冯氏得逞,奴才们也是福大命大,躲过了这一劫啊。

虽然这次多亏了赵师傅的提醒,但若不是他马虎大意,轻信于人,随随便便的就换了蒸笼,只怕也出不了这事。

王爷已经给了赵师傅刑罚,若不是看在庶妃您爱吃他的饭菜的面子上,赵师傅此次只怕就要被王爷送到庄子上一辈子都不得用了。

赵师傅的手艺,若是送到庄子上去干农活,那着实是可惜,令婉一想而过,她更加在意的是冯氏的处置,不由问道:那冯姨娘王爷打算如何处置啊,你可知道?六子闻言一顿,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这个奴才还真不清楚,不过奴才听说,王爷已经把人关进地牢了,好像准备押送回京,交给太后娘娘处置令婉闻言,颇为惊诧:交给太后娘娘处置?还要押送回京,至于这么麻烦吗?不就是个姨娘吗?六子摇头,表示自己也是听说,并不清楚,他不由恭维道:庶妃您若是想知道,等王爷来了,您可以直接去问王爷啊,王爷那么宠爱庶妃,只要庶妃想知道,王爷指定会告诉你的令婉闻言,微微笑了笑,又问了六子几句,这才让人退下了。

等六子一离开,秋叶就开口道:庶妃,您忘了,那冯氏可是太后娘娘的人可她不都已经被赐给王爷了吗?令婉不解冯氏是太后所赐之人,这个令婉自然知道,冯姨娘向来以此为傲,她怎么会忘记呢,只是南地离京甚远,再说冯氏不过是个姨娘,既然已经入了这王府,不早就是王爷的人了吗?如今冯氏做下此等歹毒之事,竟然还需要押送回京处置吗?这个,奴婢就不懂了,可能太后的人总归是不一样的吧,或许王爷也不好下令处置呢秋叶猜测的说道不会吧?令婉惊诧,又不是庶妃侧妃这种有品阶的,就是姨娘而已啊,说不好听的,和奴才也没差太多,处理这样一个人,王爷都不能亲自做主吗?那这王爷做的也太憋屈了吧……你们说,这冯姨娘脑子是不是不太好啊,她干嘛总和我过不去她怀孕生子的,再怎么也妨碍不到她一个姨娘身上去啊,干嘛要冒着风险来害她呢。

她就是嫉妒庶妃您,冯氏自己多年求子不得,看您有孕,可不就怀恨在心了春草回答道。

是啊,而且奴婢听说,冯氏一直觉得自己早晚会成为庶妃的,结果庶妃您晋位了,她可不就看您不顺眼了,她就是嫉妒,见不得别人好,大概换个其他人有孕,她也会如此吧秋叶也跟着说道。

令婉听了两个侍女的话,倒也觉得有道理,她也是以己度人,一叶障目了,有些人,可不就是心理有问题,就爱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自己这一遭,好在运气够好,要不然,还真是有够冤的。

也不知道王爷什么时候能过来令婉忍不住嘀咕道。

她倒不是想他了,只是总觉得好些事情不清不楚的,她想见见镇南王,更想从他口中,知道冯姨娘的下场。

妄图害自己孩子的人,她不希望她有好下场。

送回京城什么的,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

前院里,镇南王的幕僚也在和镇南王说起押送冯氏回京一事,他不由劝说道:王爷,您真的打算要把冯氏给太后娘娘送回去吗?这样会不会太打脸了,若是太后因此震怒,王爷,这事可就不好办了啊镇南王闻言冷笑:太后震怒?太后送的人在本王的后院里下药谋害本王的子嗣,该震怒的难道不是本王吗?太后她有什么脸震怒。

幕僚一怔:这……王爷,那冯氏不过就是个小小的宫婢,又是后宅纷争,这,只怕不好说呀若是张侧妃做出此事,或许还可说道说道,可一个小小冯氏,王爷又能找谁算账呢。

而且这事一旦开头,后面牵扯起来,只怕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啊……那冯氏即是太后娘娘赏赐之人,本王总不好私自处置,总要交还给太后处置,至于太后娘娘怎么想,皇上怎么想,就不是本王能决定的了,好了,先生,此事本王自有决断,先生不必在劝镇南王一脸果决的开口。

本王前些日子寄走的文书,想必如今也应该到了京城了,如若本王所料不差,皇上只怕不愿本王开战,正好,此番押解冯氏进京之人,顺带着在替本王做一把请命之人好了,先生觉得,何人可担此重任啊?镇南王以此询问幕僚道幕僚沉吟片刻,想到一人,笑道:王爷觉得,那方家公子如何?镇南王闻言,思索片刻,露出了笑意:先生高见,方家公子在合适不过了固安,那位周小姐,如今可还在南地?提起方家人,镇南王不免想到了那位口口声声钦慕自己的周氏。

听到王爷的问话,固安当即回话道:回禀王爷,周小姐还在方府镇南王冷笑:好,很好,固安,你传信京城那边,把那位周小姐在南地之举,一一描述一番,详细的告知给京城之人,本王要让南地的那些传言,在京中也流传一遍他倒要看看,周家到底意欲何为?是真的想和他镇南王府结亲呢?还是想两边下注,坐收好处?又或者,这事另有蹊跷,不管怎么样,既然那周小姐自己都不在意自己的名声,任由南地流言纷纷,想必在京城中传道几句,也是无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