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
你以后有空就来练。
江潮不说话,用力地捶打着沙袋,像是在发泄着心中的郁气。
江宁怕他受伤,连忙叫停:锻炼身体需要长期坚持,要循序渐进,急不得。
江宁又问他吃过饭没有,江潮避开江宁的目光,说道:我吃过了。
江宁笑道:那我还没吃,我一个人吃饭没意思,你陪着我再吃点。
江潮想了下,点了点头。
江宁其实已经吃过午饭,他是为了照顾江潮的自尊心故意这么说的。
他们中午没有剩饭,江宁让江潮烧火,他做了最简单的摊煎饼和炒青菜。
江宁刚买了油,虽然他觉得自己已经很节省,但比起这个时代的人,他还是很舍得放油。
这个年代的人肚里都缺油脂,本来江潮还不算太饿,一闻到油香味,肚子就咕噜噜叫起来。
他很尴尬地低着头,小声解释道:我真的吃完饭了,可能是在长个子,饿得快。
江宁也不戳穿他,附和道:你说得对。
江宁把煎饼和青菜端上桌,又切了一盘黄瓜条。
他只吃了一块煎饼,一直咔嚓咔嚓吃黄瓜。
江潮起初很拘谨,但江宁说话和气又好听,又特别地照顾他那小小的自尊心,渐渐地,他就放开了。
他大口大口地吃起煎饼,这饼真香啊。
江宁纯粹是陪吃陪聊,看着别人吃他做的饭也有一种成就感呢。
他们正在吃饭,老胡睡醒了,他看到江潮不由得一脸惊讶。
江宁看到老胡笑着招呼道:老胡,你也过来吃饭吧。
老胡动容地看了江宁一眼,无论在哪个时代,锦上添花的人多的是,但肯雪中送炭的人少之又少,雪中送炭还愿意照顾被帮之人的自尊心的,更是稀有。
老胡不由得对于江宁生出一股钦佩之情。
既然江宁愿意演,他也乐意配合。
他笑着坐下,拿起煎饼就吃,嘴里还抱怨道:开饭了你也不叫我,我是闻着香味醒的。
江宁说道:我想叫你来着,可你睡得太死了。
还好有小江潮陪我吃饭,人家比你可爱多了。
江潮被夸可爱,小脸红红的。
老胡还摸了一把自己的老脸,皱眉叹气:唉,这是嫌弃我了。
江潮忍俊不禁,粲然一笑。
老胡跟江宁你来我往地斗嘴,江潮吃得津津有味,听得也津津有味。
他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吃过饭,江潮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棚屋。
江宁跟他约定,以后下工后可以来玩。
他这里还会有别的好玩的。
江潮带着满腹的期待走了,像只欢快的小鸟似的,一蹦一跳似的。
老胡看着江潮的背影,忍不住叹息一声:我们大人受难就罢了,稚子何辜。
江宁道: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放心吧,乌云遮天不会长久。
老胡默然片刻,抬眼望着江宁,认真地说道:江宁,你是个少见的好人。
江宁知道好人这个词还是个褒义词,还没被玩坏。
他投桃报李:老胡,你也挺好。
老胡:我是认真的。
江宁:我明白。
生活不易,互相扶持吧,咱不抒情了,我不太适应。
老胡哈哈笑了两声,两人渐渐恢复正常。
两人收拾一下,准备去上工。
大家聚集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不停地用蒲扇扇风,嘴里抱怨着老天爷怎么还不下雨。
等了一会儿,上工铃响了。
王明成竟然破天荒地主动来干活了,他媳妇也跟着妇女队去割草。
大家暗地里啧啧称奇。
陈大山眯着眼睛,看着王明成装模作样地干活,一脸的若有所思。
江宁这一下午过得波澜不惊。
没有人来找他的麻烦,他也乐得清净,认认真真地干活。
下午收工,江家回家做饭,吃饭,喂狗喂猫,看夕阳。
晚饭后,江潮来了。
他给江宁带了一把紫色的果子,酸酸甜甜的,还挺好吃。
吃完果子,两人开始练习踢打沙袋。
大黄和大花就在旁边围观。
江宁还说,他打算在棚屋后面弄一个小操场,整个篮球架,买个二手篮球,没事就练习投篮。
他还打算等农忙过后,早上开始练习跑步。
江潮彻底成了他的小跟班,他说一句,江潮就附和一句:我也一起。
只是江宁还没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就被调走了。
公社下了通知,把他借调到隔壁向阳大队去指导社员抗旱救灾。
江宁听后:……方法他告诉小卫了,根本没有难度,无需再去指导。
不知道公社为什么还要下达这份通知?陈大山却把他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江啊,这事不但对大家伙有帮助,还对你有好处啊,还是小卫特意帮你争取到的,你借调的这几天,每天有人管饭,还有五毛钱的补助。
你可别瞎推辞。
江宁:……我懂了。
江宁收拾行装,去了向阳大队。
他做为借调的技术指导员,是贵客,大家对他都很客气,每天吃的饭也好。
江宁有些不好意思,除了认真地指导大家制作绿肥,有时还会帮着村里干点杂活,帮人写写信,读读报纸,出出黑板报啥的,甚至还帮着向阳大队修好了一台拖拉机。
这件事,让江宁的名声更响了。
于是,他又被向阳大队的隔壁红云大队借走了,去修拖拉机。
江宁其实没有修过拖拉机,他只是动手能力比较强,又爱琢磨而已。
此时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把拖拉机反复地拆了装,装了拆,用排除法排除每一个可能的障碍,经过艰苦地试验后,拖拉机终于修好了。
此时的他满身油污,累得不想多说一句话。
连着修好三台拖拉机后,江宁得了一个绰号叫机器江。
江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向阳生产队队长孙康的一句话,让江宁倒吸了一口冷气。
孙康说:‘机器江’挺好的,比‘大粪江’好听多了。
江宁无可奈何地笑道:我挺喜欢‘机器江’这个称号。
幸亏他多手,修了一下拖拉机,不然,他这辈子就与大粪结下了不解之缘。
江宁被各个大队借来借去,一直到半个月后才回到刘家河大队。
各大队不能直接给他钱,但给物可以啊。
他临走的时候,乡亲们热情地来送他,什么粉条粉皮木耳香菇黄豆绿豆都送,你送一点,我送一份,但架不住人多,江宁一共收到五麻袋的农产品。
江宁有些受宠若惊,有意拒绝,但孙康说了:这是乡亲们自发送的,各个大队的都有,你让我拿回去退给谁去?再说,又不是啥值钱东西,是大家伙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以后我们各队的拖拉机出点问题,还得麻烦你。
大家热情归热情,但算盘也打得很响,就江宁这技术,要是从外面请人,那得花多少钱呀。
而且人家小伙不但技术水平高,人还和气。
不像有些人,眼睛长在头顶上,看不起他们。
大家有不懂的,问他几句爱搭不理的。
江宁则是主动告诉大家一些注意事项,还手把手教他们队的年轻人修理机器。
这样的人才,谁不喜欢?江宁是被向阳大队队长的儿子孙平开着拖拉机送回来的。
他一回来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大家围着他问长问短,小江,你可回来了。
大家这些日子可想你了。
江宁不失礼貌地一一回应:谢谢大家的惦记,我也挺想你们的。
方朝阳和李守信他们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李守信用羡慕妒忌的语气说道:小江,你真是人不可貌相呀,竟然比我还受欢迎。
江宁笑道:哪里哪里,大家老在我耳边提起你,我一说是你的朋友,人缘都变好了。
朋友之间也需要商业互吹,你不吹,我不吹,友谊的火苗怎么旺盛?李守信的眼睛亮灿灿的,真的?江宁一脸严肃:你什么时候听过我说谎?李守信信了,江宁这人真的很少说谎。
江宁挽留孙平吃饭,孙平有些意动,但他还有事,只好说道:下回吧,下午还得用拖拉机。
江宁说道:那下次一定得来。
两人挥手告别,李守信方朝阳他们帮着把麻袋扛到棚屋。
阔别半个多月,老胡见到江宁也非常高兴。
江宁说道:我带了不少吃的,今晚大家来我这儿聚餐。
一听说聚餐,大家立即欢呼起来。
李守信却把江宁拉到一边,说道:饭,咱不急着吃,你还不知道吧,咱们大队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