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着江宁, 这小子该不是被吓傻了吧?趁着王威正在发愣,江宁一拳头砸过去, 然后是暴风骤雨般的拳头落在王威身上, 他从大花跟大黄打架的招数中,身上学到一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王威挨了一会儿打, 才反应过来, 他嗷嗷叫着还手。
江宁占据先发优势,又讲究打架技巧,竟然稳稳地占了上风,拳打、脚踢、抱腰摔、踹屁股, 一整套动作打下来,王威被摁在地上, 只有招架之力功,没有还手之力。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坏人像弹簧,你强他就弱。
江宁专挑肉多的非要害地方狂揍, 王威的屁股成了最佳击打区。
江宁这些日子,又是跑步又是篮球又是沙袋的,多日练习,今日正好验收成果。
听着王威的惨叫声,江宁就知道练习的效果不错。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攀登。
王威被打懵了,等他彻底反应过来, 就想着找回场子。
江宁一回生二回熟, 第二次打得更顺手。
江宁一脚踩在王威背上, 把他的双手反剪在脑后, 他心平气和地跟脚下的人讲道理:王威,我是个文雅人,不喜欢动手。
但你屡次挑衅我,我不打你,显得不礼貌。
今天我就随便露一手,我告诉你,我最近在踢沙袋,练散打。
正愁没有人肉沙包,你要是下次再来挑衅我,不好意思,我只能拿你练手了。
你要是吸取教训,从此不再找我麻烦,咱俩以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你好好考虑考虑。
王威疼得龇牙咧嘴:……江宁继续讲道理:王威,我希望咱们一对一,我不建议咱们打群架,你也知道,知青点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嘛都是血气方刚,容易冲动,我是里面最老实最不能打的。
你明白吧?王威:……我明白你个头。
讲完道理,江宁狠狠地踹了王威一脚,扬长而去。
王威趴在地上放狠话:江宁,你给我等着!第二天清晨,江宁和江潮在山路上相逢。
江潮先开口:宁哥,咱们的练习有用,我把王大头揍趴下了。
江宁笑道:我也想告诉你,练习确实有用,我昨天把王大头的哥打败了。
两人互相击掌,相视而笑。
江宁怕这孩子走从此走上暴力之路,便温声劝道:你要记得我们的初心。
江潮大声说:我们爱好和平,我们爱讲道理,打架是为了更好地讲道理。
江宁:对,就是这样。
当天晚上,两人沐浴着月光,吹着山风,开始练习踢打沙袋。
天阴天晴,月圆月缺,转眼又过去十天。
天晴了雨停了,王威觉得自己又行了,再次前来挑战江宁。
江宁正好想检验最近练习的成果,这次,他没怎么动手,他用脚。
拿出踢沙袋的劲头,一条腿踢得虎虎生风。
王威虽然块头大,可他有些蠢笨,再加上脑子不太好使,哪怕做了充分的准备,仍没有在江宁腿下占到便宜。
江宁以为两人的切磋是秘密进行,并无人知晓。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王威两次被江宁打败的消息被大家知道了。
大家伙看向江宁的目光再一次发生了变化:这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咬人的狗不叫。
还有一些青少年跑来参观山崖上的小操场。
他们跃跃欲试,想要拜师学艺。
江宁实话实说:我不会功夫,我只是健身,瞎练。
众少年:我们就想瞎练。
江宁:我不喜欢暴力,我练功是为了世界和平。
众少年:我们也是。
江宁无奈地说道:你们随便练吧,我不管。
好在这帮孩子只是白天来,晚上很少来。
并不影响江宁和江潮的练习计划。
路上,他再次遇到王大头,王大头再无往日的嚣张跋扈,看向江宁的目光躲躲闪闪。
江宁当然不会对孩子动手,但是吓一吓还是可以的。
他盯着王大头,用一副云淡风轻的语气说道:王大头,你哥被我打败了。
王大头低头咬唇不语。
江宁转身离去,临走时抛下一句:下次别再让我知道你虐打大黄。
王大头不敢吱声,更不敢放狠话。
又过了几天,江宁收到了他爸江晨的信。
这是一封措辞十分严厉的信,信中主要是指责江宁粗心大意和不孝,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信寄给他的老对头林晨。
现在全家属区都在议论他们江家,说他们苛刻江宁,二哥江平也受到了波及,大家都议论他说,不顾弟弟死活,就知道要东西。
江宁的嘴角扬起一丝笑意,真好,这正是我想要的。
他就是特意借林晨的嘴把父母的极品事传播出去,让你们装。
二哥江平也写了一封信骂江宁,说他阴险。
江宁当即给他回了一封信,信纸上只画了一张大脸,在脸旁写上,我这里很穷,什么也没有,只有脸,我把它寄给你,你要不要?这封信寄出去后,江宁爽快地出了口气,总算替原主出了口气。
最让江宁意外的是,林晨也给他回了一封信,甚至还寄了点东西。
林晨在信中写道:我是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下乡,也挺惦念你的。
没想到还能收到你的信,虽然你写错了,可我还是很高兴。
你在乡下要好好的,有什么事,不方便告诉父母的,可以告诉叔叔,我们不管怎么说,都是多年的老街坊,你有事我们也不忍心不帮。
你婶子在毛巾厂上班,我们家也没别的给你,送你二十条毛巾,你拿着自己用或是送人都行。
哦对了,林木在黑省农场挺好的,每月有30块钱的工资,还有口粮,这孩子特别孝顺,不让他寄钱和粮食,他硬要寄,我把林木的地址给你,你们年轻人有空以后多联系。
江宁看着这二十条颜色各异的毛巾:意外收获呀。
江宁送给老胡一条蓝色条纹毛巾,送给江潮江汉每人一条紫色的。
方朝阳李守信孙宇,人手一条,江宁自己留三条,剩下的都送人还人情。
陈大娘王婶子她们也收到了礼物,毛巾在乡下也是稀罕物,她们收到礼物都挺高兴。
江宁觉得白收人家东西怪不好意思的,正好家里做了豆酱,他到知青点转一圈,弄来了几个罐头瓶子,把豆酱加上花生碎干辣椒等一加工,一瓶低配配的老干妈辣酱出来了。
辣酱、咸菜、菜干、大枣,可以搭配着送,为了显得高大上一些,方宁还用茅草编了个包装袋,再弄点稻草防震。
他给林晨寄过去一包,写了一封短信,感谢他的信和寄的毛巾,毛巾颜色好看,质量又好,送给乡亲们,大家都很喜欢。
当然,他也给江爸江妈寄了东西,还写了一封信,简单地解释道:上次因为二哥写的信刺激了他,他想着人家林木有爸妈爱,就自己没有,一时恍惚手滑,写错了爸的名字,毕竟他们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
这些东西都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他也想寄好的,可是没办法呀,谁让他插队的地方穷呢,他比不上林木,人家去黑省农场是他父亲托了关系送进去的。
对了,林叔叔真是个好人,明明跟他们家不和睦,还惦记着他,又给他写信又是寄东西。
把自己感动得够呛。
真是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林叔叔寄的毛巾可好了,人人都夸好。
对方如此大方,他建议父亲不要太小心眼,做人要大度些,不要因为一些陈年往事,跟老邻居过不去。
另外,他也给二哥寄了东西过去,就是不知道二哥要不要。
江爸收到信后,险些把后槽牙给咬碎了。
特别是听说林晨竟然寄了东西给江宁,江爸的脸都黑了。
林晨绝对是故意的,他从来不是那种大方的人。
江爸对江妈吼道:你赶紧地,给小宁那个兔崽子寄点东西过去。
江妈也生气啊,这些日子,她被邻居戳着脊梁骨议论,说她偏心眼,不顾小儿子死活,还有人怀疑江宁不是她亲生的。
江妈为了证明自己,难得大方一回,给江宁不但寄了吃的,还寄了一件棉袄。
江宁看到家中寄来的东西,心中极度舒适。
他想起可怜的原主,不由得叹息一声。
江宁再接再厉,又给江妈回了一封信,说他心中非常感动,原来母亲心中还是有他的。
虽然现在是夏天,但他恨不得现在就穿上棉袄,好感受到来自母亲的温暖。
另外,他让母亲劝劝父亲,也别总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
孩子基因随父母,他们也没办法。
如果真的不服,就自己努力吧。
毕竟姜子牙八十还能当上宰相。
父亲才人到中年,还有三十多年时间可以努力。
除此以外,江宁还在日记中找到大哥大姐的地址,一一写信过去。
江家大哥江安,一看到江宁来信,眼皮直跳:……他不情不愿地给江宁寄了五块钱过去,并嘱咐他好好努力,不要丢江家的脸。
江家大姐也勉为其难地寄了点东西过来。
江宁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在千里之外打劫,对于这个成果十分满意。
因为打劫了自家人,江宁手头十分宽裕,再加上马上就要秋收了,他就想贴一贴秋膘。
于是,他便找到方朝阳李守信他们,说道:找个空闲,咱们补一补。
两人一听,还有这等好事,那必须要来。
江宁又找到陈大娘:大娘,我新房盖好了很久,准备请相熟的朋友吃个饭庆祝一下,请大娘过去主持大局。
陈大娘一听也没推辞,爽快答应要来。
江宁还去请高雪华:你叫几个女同志一起来吃饭。
两人之前还有些传言,那自从江宁那么一整后,现在流言早淡了。
毕竟谁还敢说,一说,人家就觉得你对人有意思。
高雪华早就好奇江宁的新屋,笑着答应了:行,我叫上牛姐,我们一起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