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七零道系知青 > 第二十五章幸福和平和

第二十五章幸福和平和

2025-03-22 07:49:51

江宁恍然, 原来他就是老吴。

只是看他的眼神不像有精神疾病的样子,顶多就是发型有点狂放不羁。

老吴看出了江宁的疑惑, 主动解释:我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 你那天去正赶上我发病。

你走后,阿英跟我说了。

我现在没有发病。

他又补充一句:放心,我犯病时也不打人, 你把我关屋里, 别理就是。

说完这些,老吴注视着江宁的眼睛,问道:你怕不怕我?不怕。

老吴又问道:跟我来往,会对你的名声不利, 也不怕?江宁笑道:我既然去找你,就表示不怕, 你要是怕了,就算了。

老吴冷笑:还会用激将法。

两人也不能总站在门口说话, 江宁把老吴请进院里,给他倒了一杯水。

两人在树下相对而坐。

老吴打量了一番院子, 点头:你这里挺不错,看得出来是个会生活的人。

老吴不是个喜欢闲谈的人,接着问起了江宁的计划。

江宁把自己的那点规划一古脑全说了出来:这山上的酸枣树生命力顽强,抗虫害能力强,本地的枣子又甜又大, 我想把两种树嫁接到一起,把这荒山充分利用起来。

老吴点头:想法是好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 搞研究需要人力资金和支持, 这里有这个条件吗?江宁说道:人力有了, 我,还有一个学徒。

资金嘛,以后也会有的。

老吴挑眉:资金就凭你那每月3块钱的补助?江宁:……这个老吴跟别人的风格不同啊,有点犀利。

江宁现在没人没资金,又想引起专家的注意,只能靠画饼和灌鸡汤了:俗话说得好,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万事开头难,我们先克服一下,后面总会好起来的。

老吴杠道:不,后面不一定会更好,有可能会更坏。

江宁无奈道:再坏,还能坏到哪里去?大不了就是失败。

老吴眉毛一耸,看着江宁:我听说,你的名声挺好,你要是只做些简单安全的事,名声还会一声好下去;要是做这种复杂困难的事,一旦失败,之前积累的名声可就没了。

这些村民的势利和现实远超出你的想像,他们能把你捧上天,也能把你贬到地下。

江宁一脸淡然:我知道。

所以,他们夸我时,我也不全信;将来贬我时,我也不会太在意。

这样,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呆在原地。

老吴盯着江宁看了半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专业水平稀松平常,人倒挺有意思。

江宁:……我谢谢你的夸奖。

老吴说完这话,站起身,没说帮,也没说不帮江宁。

江宁想留他吃饭,老吴却摆摆手:我对吃饭兴趣不大,我只是来考察考察你这个人。

江宁还能说什么,只能起身送客。

老吴冲他摆摆手,转身就走。

江宁看着他的背影,暗暗叹气:这个老吴有点难搞啊。

不过,事情到底比他像想像中的好些。

老吴在半路上遇到下工回来的老胡,老胡想跟他多聊几句,老吴却只跟他打了个招呼就回家了。

老胡看到江宁,苦笑着摇头:这个老吴的性子就那样,学者脾气。

江宁却看得开:有技术有本事的人都这样,习惯了。

做为一个曾经的打工人,什么样的人没遇到过?老吴这种的还算好的,就怕那种没本事没技术还脾气怪心眼坏的人。

老胡去舀水洗脸,看到墙边的几捆甘蔗,惊了一下,问道:哪来的甘蔗?南江公社送的。

厉害,你的名声都传到南江了。

江宁说道:我准备熬蔗糖,你喜欢就多啃点。

老胡对水果兴趣不大,只啃了一节尝尝味就罢了。

他接过剁甘蔗的活计,江宁去做晚饭。

菜园里的冬瓜南瓜都可以吃了,江宁煮了个南瓜小米粥,又把煮熟的南瓜去皮加点白面,烙成南瓜饼。

南瓜本身自带甜味,都不用加糖。

冬瓜直接熬就行,熬好后,撒一把香菜,滴两滴香油,味道也挺好。

除了这两样,再凉拌个黄瓜和萝卜丝就齐了。

老胡看江宁随便一弄,又是菜又是饼的,既好看又好吃,就满心佩服。

他说道:谢谢你,这些日子长了不少肉。

江宁微笑:不用谢,看着你长胖,我也有成就感。

江宁吃饭时,小猫还窝在他怀里,对着桌上的饭菜蠢蠢欲动,一张猫脸蠢萌蠢萌的,特别可爱。

江宁低头允诺道:桌上的饭菜没你吃的,明天给你钓鱼吃。

说完,还温柔地摸了一把小猫的脖颈,小奶猫喵了两声,闭着眼睛享受着。

江宁又认真地跟老胡商量小猫的名字,老胡随口说道:就叫幸福吧,看你俩在一起,就让人感觉到很幸福。

江宁很满意这个名字:行,就叫幸福。

小猫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给幸福起完名字,江宁又说起老吴的事,老吴毕竟精神状况不同于一般人,江宁怕以后相处的时候会无意刺激到他,就向老胡请教。

老胡沉吟半晌,说道:我听人说,老吴被整得这么惨,一是因为他的脾气清高孤介,二是因为他儿子和侄子的事,本来,他只要划清界限会好过很多,但他这人认死理,重感情,就是不愿意划清界限……江宁认真听着,老胡迟疑片刻,才语焉不详地说:他侄子的职位比较高,牵扯的事情有点大,我们知道得也不多,老吴夫妻俩也不愿意多说。

至于忌讳,你就别提他儿子侄子的事,也不要让他感觉他在特殊对待他。

江宁点头:我明白了,我对他跟对待你们一样就行。

老胡:对,就是这样。

老胡又补充一句:还有,老吴这人性子古怪,爱抬杠,听人说,他以前把他们校领导都杠翻了,你注意一下。

江宁苦笑:我已经看出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江宁就开始了他的熬糖大业。

他把甘蔗切成块,再弄碎,因为没有现成的粉碎机,江宁干这个没少费力气,什么捣杵石磨一起上,甘蔗粉碎后,再用干净的纱布把甘蔗里的水分挤出来,倒进大锅里慢慢熬成糖浆,糖浆熬成后,放凉,切块,蔗糖熬出来是黑黄色,跟红糖还差很多,但这也行了。

江宁切下几块黑糖送给村里相熟的人家,陈大娘王婶子都收到了。

两人啧啧称赞,小江,你可真厉害,就没有你不会的。

陈大娘有些不甘心地问:小江,你那个算命的准不准?要不要再找个靠谱的给你重新算一卦?这样的人才不介绍对象太浪费了。

江宁:不用算了,那人准得很。

可饶了我吧。

黑糖除了送人,江宁还蒸了两锅糖三角,请李守信方朝阳他们来吃,方朝阳这人嘴急,一口咬下去,烫得直跳脚,把众人给乐得不行。

村里的那些孩子也得到了好处,江宁上班时,拎了一大桶甜茶,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吃到甜的东西,一个个地不管渴不渴,咕咚咕咚直往肚里灌,小肚子撑得滚圆。

秋收过后要犁地翻地,准备种冬小麦。

这些农具现有的已经够用,江宁没再改制新农具,跟着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他现在学会了犁地、翻地和播种麦子。

干得像模像样的,得到了陈大山的夸奖:小江,干得不错。

其实庄稼活不难,关键是要肯学肯干。

江宁谦逊地说道:种庄稼其实也有难度,隔行如隔山,我现在只跟着你们学了点皮毛。

陈大山愈发喜欢江宁了,做为一个没什么文化、在村里有点地位和威望的人,陈大山既自卑又自傲。

江宁总是恰到好处地照顾他的自尊,给予他足够的尊重。

江宁不独对陈大山如此,对其他村民也是一样。

他知道人性是复杂的,一个人身上既有淳朴善良的一面,也有恶毒势利的一面,他尽量创造机会,让人们多释放一点善意,如此,不但他的日子好过些,其他知青们也顺利些。

他们这些知青的处境略有尴尬,村民们经常观察、审视、议论他们,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近他们。

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层隔膜。

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乡,却又融入不了本地;他们暗暗自傲于自己的文化和出身,却又笨拙地干着农活;最初的豪情壮志烟消云散后,剩下的净是现实的琐屑和无奈。

原主江宁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现在的江宁只能尽力解决这一堆问题,回城暂时是不可能的,就算回去了,住房拥挤,工作难找,日子也不一定好过,就好好呆在这里吧。

种完麦子后,人们一下轻松起来,虽然也时不时地有一些农活杂活要干,但总体上轻松多了。

孙康给江宁送来了五棵枣树,两棵杏树,两棵桃树,三棵梨树,连根带土挖好,用稻草包好树根,装在拖拉机运过来的。

树太多,村中不少年轻人都来帮忙。

江宁指挥着大伙把树种在院门前的一处空地,花了一天时间,十几棵树终于种上了,至于能不能成活,那就看天意了。

种完树,江宁请大家吃饭。

他给幸福钓鱼时,收获不错,钓到了半盆鱼,江宁把鱼处理好,做了一盘炸小鱼,又把稍大的鱼挑出来,做了个红烧鱼,因为有糖任性,他又做了红烧茄子,一般红烧类的菜应该放白糖,但放红糖也可以。

不出意外,江宁做的菜又受到大家的夸赞。

果树种上了,大黄的闺女小黄也到了江宁家。

小家伙有点认生,刚开始来时,总是汪汪叫。

见着幸福就追,一猫一狗不太融洽,大花还时不时地瞎掺和。

趁江宁不注意,就用爪子扇小黄和幸福。

江宁跟它讲道理讲不通,只好轻轻拍了几下它的爪子以示惩戒。

有了幸福做对比,小黄的名字就显得太不正式了。

江宁觉得它的性格太暴躁,就给它取名平和。

自从有了幸福平和,江宁的身后就多了两条尾巴。

他到哪儿,两小只跟到哪儿。

幸福卧在他后脖梗上当围脖,平和做不到幸福那样,就扒他的裤腿。

这天,江宁脖子上顶着幸福,脚下卧着平和,正在给枣树浇水。

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一个声音,你动作还挺快,枣树都挖来了。

江宁回头一看,是老吴。

老吴这人的性格确实有些古怪,自从他来过一次后,江宁就觉得双方已经是熟人了。

上次他给江潮送糖时,顺便去看看老吴,结果人家又不肯见他。

江宁回到家没两天,他又自己来了。

江宁说道:树移栽过来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活。

老吴看了看枣树,说道:枣树至少能活两棵,梨树应该能活,桃树和杏树不好说。

江宁请老吴进屋坐,端上早上泡的野菊花茶。

老吴难得跟江宁聊闲天,仔细问江宁的学历,上学时的成绩,业余爱好,家庭关系。

江宁很快明白,这也是老吴考察的一部分。

他没什么可隐瞒的,把能记得的全部如实告知:我是高中毕业,学习成绩还行,中等偏上,喜欢看闲书。

不过,我性格内向,不喜欢参加活动,人缘一般般。

家庭关系是普通工人出身,上有两哥一姐,我最小。

老吴听到他最小,不由得蹙一下眉头,江宁赶紧补充道:虽然我最小,但并不像别的老幺那样受宠,我出生时有点能力的爷爷去世,我爸争好工作失败,我妈生病,再加上我从小身体不好,爱哭,招人烦,家人又迷信,找人算,说我命不好,克父母。

从此倍受打压。

要不下乡插队也轮不到我。

老吴看向江宁的目光多了一层柔和:那你还挺可怜的。

江宁摇头,正色道:我不觉得自己可怜。

老吴怔了一下,给了一个你继续的眼神。

江宁语气平淡:只要你不觉得自己可怜,你就不可怜。

不然,一旦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就会时不时自怜和充满怨气。

这样的心态会影响生活质量。

老吴定定地看着江宁:……老吴看他的时间有点久,江宁心中忐忑,这么平常的话应该不会刺激到他吧?老吴终于回过神,意味深长地说道:你说得有几分道理,你的心态挺好。

江宁松了一口气,他忍不住又多说一句,既说给自己也说给老吴听:人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很正常,当事情坏到极点,就会触底反弹,会变好。

你看我下乡后生活反而变好了。

说到这里,他脸上带着笑容,开始炫耀猫和狗:你看我猫狗双全,猫叫幸福,狗叫平和。

幸福又平和。

老吴的脸隐带笑意:是挺好的。

他站起身,转身就走,撂下一句话:从下星期一开始,我教你嫁接果树,你得从头开始练习。

江宁愣了一下,连忙大声答道:好的,吴师父。

老吴走到院门口了,江宁追出去问道:吴师父,我请你吃顿饭当拜师宴吧。

老吴还是那句话:我对吃饭不感兴趣,饿不死就行了。

江宁:……我不信有人对吃饭没兴趣。

老吴大步离开了。

江宁满心欢喜,把幸福举到空中,嘴里哼着歌儿:我们就是幸福平和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