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本想说, 下雪有什么可庆祝的。
但又觉得这话太煞风景,江宁喜欢就好。
江宁赶紧去扒拉家里食材, 没有羊肉, 但有一块腊肉,勉强够了。
蔬菜也不多,只有萝卜白菜土豆, 还有一些干菜, 这也可以。
他们家里有两个炉子,江宁把两个炉子都搬到堂屋,再把厨房里的两口锅端出来放在炉子上。
汤底嘛,一个清淡点的菌菇汤, 用干蘑菇泡开了熬的;一个红油汤底,就用低配版老干妈做底料, 再加点炒香的干辣椒。
条件简陋,胜在情怀。
江宁忙个不停, 老胡也跟着忙碌,他抽空问道:就咱俩吃啊, 还叫小李和小方吗?江宁想了想,这两人吃他的够多了,不差这一顿。
反而是江潮爷俩还有老吴他都没正式请过一顿。
于是便说道:今天下大雪,没哪个闲人来咱这儿串门,我想请老吴夫妻俩和江潮爷孙俩来吃。
老胡沉思片刻, 就答应了:我去叫人。
老胡出门叫人,江宁继续在家忙碌, 他烧了一锅温水洗菜。
主要青菜是大白菜, 洗好放在一旁晾着。
再把萝卜切成薄片, 涮着吃也不错, 还有土豆片。
本地的豆皮也挺好吃,就是有些厚。
另外,窗台还有一块冻豆腐。
干香菇干木耳泡发以后,可以早点放锅里煮着,两锅汤烧开了,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屋里有火炕,又有两个炉子,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江宁正忙着,门被推开,从外面裹进来一阵冷气。
老胡领着老吴和江潮爷孙俩进来了。
几个人都挺自觉地跺跺脚,把鞋上的雪泥给蹭掉,才笼着手走进来。
江潮一看到江宁就跟平和似的,满脸带笑,围着他撒欢。
江宁哥哥,你家里真暖和,就像春天一样。
老吴也说道:老胡,你跟着小江享福了。
老胡对江宁解释道:何阿姨身体不太舒服,就没来。
江宁哦了一声。
大家说说笑笑,江宁热情地招呼道:都是自己人,别客气,随便坐吧,菜洗好了,弄点调料就可以开吃了。
老吴过来帮忙,其他人一边聊天一边剥蒜,江宁要调蒜汁当调料。
江宁这才注意到,大冷的天,老吴竟然只穿了一件夹袄。
这薄薄的一层怎么能抵挡风雪?老吴注意到江宁的打量,硬撑着说道:我这人不怕冷,不喜欢穿得太臃肿。
大家一齐沉默下来,屋中只余下滚汤咕噜咕噜的声音。
江潮爷爷的嘴唇动了动,最后叹息一声,什么也没说。
老吴率先打破沉默,嗅嗅空气中的味道:这汤底放了蘑菇和香菇吧,味挺浓,小江你这人就是会吃。
大家又重新活跃起来。
大家各找位置坐下,江宁调了两种调料,一个是蒜汁,一个是辣椒酱。
大家一人一个小碗,从锅里捞了菜再放进碗里蘸酱吃。
无论是菜品还是调料都跟真正的火锅差远了。
但大家却吃得贼高兴。
江宁还拿出别人送他的一瓶米酒,给大家每人倒了一碗,就连江潮被允许尝了几口。
清冽甘甜的米酒一入口,江汉满足地咂着嘴说道:好喝好喝。
老吴也品了品,说道:确实不错。
有酒助兴,大家的谈兴更浓了。
老吴和江汉更是妙语连珠,连江宁也话多了起来。
大家还互相敬酒,老胡先敬江宁:小江,我敬你一杯,没有你,我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
江宁笑道:我也回敬你一杯,当初没有你照料我,我说不定挺不过去。
两人一饮而尽。
江宁也向江汉和老吴敬酒,气氛十分热烈。
就连江潮也忍不住加入敬酒的大军,端起小碗敬了江宁一杯:江宁哥哥,你真好,有了你之后,我的日子好过多了。
大家逗江潮:小潮,你敬哥哥,不敬我们吗?江潮忙点头:我、我都敬。
可惜的是,江宁只给他倒了一点酒,他一敬酒没了,他沮丧地皱着小脸:我的酒喝完了怎么办?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江汉又给孙子匀了一点酒,江潮像模像样地端起小碗敬了大家一杯。
这顿饭吃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菜吃完了,最后,江宁用汤底住了一锅馄饨,馄饨是前两天包的,包好直接放外面冻上,天然的冰箱。
锅干人饱,宾主尽欢。
老吴和江汉提出告辞。
外面有雪,亮堂堂的。
江宁说声等一下。
他进屋拿了一件旧棉袄。
他共有两件棉袄,一件是以前带的,身上穿的是爸妈新寄的。
他见老吴穿得太薄,就拿出来给他:老吴,我最近几个月长了个子,也胖了,以前的棉袄穿不了。
你比我瘦,应该能穿。
老吴怔了一下,摇摇头:不,不用,我不怕冷,我这人火大。
江宁说道:借你的,以后再还我。
老吴面带犹豫,江汉也在旁边劝道:老吴,小江是一片好心,你就先穿着吧,你扛冻,可你得想想何姐。
老胡也劝他先收下。
江宁诚恳地说道:老吴,我明白你不愿意欠人情,可是人与人之间就是会互相麻烦。
这种情况,咱们一群孤独的异乡人就应该抱团取暖。
老吴的眼角隐有湿意,他接过了江宁的棉袄,说道:行,小江,我接受你的好意,以后等有机会,我给你买件呢子大衣。
你穿上肯定威风。
江宁笑道:那太好了,我看别人穿可威风了。
大家又一起笑了起来。
江宁看了看江汉和江潮,两人身上的棉衣虽破,但好在还算厚实。
他只有两件,也没别的可借了。
他送给两个两个暖袖,就是用棉花做的一截棉袖子,可以把双手揣进去,挺暖和。
村里的几个大娘婶子送他的。
两人也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江宁和老胡三人出门,虽然外面不暗,但他们老的老,小的小,还是得注意。
老胡跟老吴连走边聊,江宁牵着江潮的手走在后面。
江汉小声告诉江宁:老吴带的时候本来是带着棉衣的,公社革委会斗他,还带人抄了他的家,把值钱的东西全拿走了。
他们夫妻俩只有一件薄袄,谁出门谁穿,要不,你何阿姨也跟着来了。
江宁唉了一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江汉又说:我们大家都知道,但都没有多余的棉衣,爱莫能助。
多亏了你。
江宁说道:这种时候,大家都苟着吧,天总会晴的。
江宁和老胡把三人送到半路,远远看见了他们的屋子,老吴就让他们回来了。
回到家里,两人把堂屋收拾干净,才去睡觉。
一夜好眠。
次日,日上三竿,江宁才起床。
王威带着他弟弟王武来了,王武对江宁有心理阴影,见了他有点瑟瑟缩缩的。
王威手里还拿着箩筐和绳子,对江宁笑道:你捉过麻雀没有?我带你去捉,把箩筐用木棍支着,木棍栓着绳子,在筐下面撒上谷子,等麻雀进来出食,一拉绳子,麻雀就被扣在筐里了。
江宁看看麻雀那么小的身子,说道:这么小,也没什么肉,得多少麻雀才够一盘子?不吃它了。
王威:……他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我咋觉着,你有点像庙里的和尚。
天天悠游自在,偶尔还会发善心。
王武偷偷瞄了一眼江宁,小声对哥哥说道:他不像和尚,和尚没他那么狠。
王威拍了一下弟弟的头。
江宁笑道:我不想当和尚,清规戒律太多,有机会我说不定会当道士。
王威连忙接道:道士啊,我小时候见过,他们还会作法。
江宁看着王威,说道:下雪天,也没什么活,从现在到过年,你可以不必来了。
跟家人团圆吧。
听到团圆,王威一脸无奈:没啥可团圆的,不想呆在家里。
王武给哥哥拆台,我妈逼他相亲,我姑给他介绍个丑八怪。
王威气得又打了弟弟一下。
江宁劝道:女方只好性格好,丑点也没啥,再说,你自己长得也不俊,为什么还嫌弃别人?王威:……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忍住,问道:我真的长得丑?江宁惊讶道:你都不知道吗?王威还能说什么,他一脸颓丧。
江宁见他倍受打击,又安慰道:人的外表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心灵美。
说到这里,他别有深意地叹了口气。
王威一口老血堵在胸口,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他不但长得丑,心灵也丑。
这日子还有法过吗?王威麻雀也没心情捉了,转头就想暴走。
江宁叫住他们,回屋给王武抓了一把自制的零食,山楂片和炒糖豆,糖豆是用黄豆裹了面加糖炒成的,吃起来嘎嘣脆。
王武受宠若惊,瞪着一双小眼睛问道:你、你给我吃的?江宁冲他和气地一笑:我听村里小孩说,你最近表现很好,不像以前那么淘气了,这是奖励你的。
王武心里又惊讶又欢喜。
江宁看向一脸失意的王威,意有所指地说道:你听说过周处的故事吗?王威一脸茫然:周处是周瑜他亲戚吗?我听人说过《三国》。
江宁简单讲了一遍:周处少年时称霸乡里,与虎、蛟并称乡里三害。
后来,他痛定思痛,发奋图强,射杀虎蛟,改过自新。
成为当地美谈。
可见,人少年时犯浑并不可怕,毕竟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知错能改。
我看你跟周处有点像。
王威整个人晕晕乎乎的,不知道怎么回家的。
王威走了,江宁也回到屋里,这种天气,就适合窝在炕上撸猫看书。
他正要脱鞋上炕,就听见方朝阳在外面大声喊他:江宁,有你的包裹,两个。
他还听见了孙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