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这天的晚上, 江宁家里来了二十多个知青,男女都有, 大家自带食物、桌椅碗筷, 屋里坐不下,就站着吃。
反正就是图个热闹。
大家嬉笑打闹,热闹非凡, 江宁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偶尔为之倒也不错。
他们先吃火锅, 涮完菜再用火锅汤煮饺子,饺子是大家伙一起包的,各种形状的都有。
吃完饭,还有人提议上点节目, 吹拉弹唱都有,江宁也贡献一个歌唱节目, 广受好评。
方朝阳这家伙更是出尽了风头。
吃饱喝足,热闹完毕, 大家自觉主动地帮忙收拾屋子,把江宁家里收拾干净后才离开。
第二天, 就是大年初二。
按照习俗通常是大家串亲戚的日子。
江宁和老胡都没有亲戚可走,乐得清净。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江宁窝在家里做了一份简单的工作计划,只有三行字:1973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1974年计划:干好本职工作, 搞好嫁接果树。
工作计划就这么多,然后是生活计划, 这个就丰富细致多了。
赏春:二月迎春花, 三月桃花杏花, 四月梨花。
吃春:榆钱槐花荠菜香椿春笋蒲公英花椒芽马齿苋, 蒸煮煎炒炸。
伤春:意思意思就行了,那么多文化墨客都伤,他不伤,显得不礼貌。
这三样是有顺序的,一样一样地来。
他们这里处于南北交界,春天来得挺早。
刚过完年,春姑娘春小伙的脚步就轻轻地来了。
春天到底是春天,风变柔和许多,从匕首变成了剪刀;雨变暖了,落在身上,不再让人直打冷战;阳光也从寡淡变得热烈。
春天一来,江宁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呆着。
清晨带着两条狗出来散步,看看山,看看日出和朝霞,观察观察路边的小草什么时候发芽,有时还在路边遇到些小虫子小动物。
中午,照例要晒太阳,或是在山崖上,或是小溪边,有时也去河边逛逛。
早早吃过晚饭,坐在山崖上看看西边的晚霞,运气好时能看到火烧云。
幸福这只懒猫有时也跟着出来,它懒得走路,直接卧在逍遥背上。
江宁:……原来还能这样?他又一次恨不能拥有一部相机,拍下这好玩的一幕。
虽然不能拍下来,但可以画下来。
不过,等到画画的时候,江宁又为自己的水平着急。
画得不够传神生动。
他想到了江汉,提出想跟他学画画。
江汉考虑了一下,让江宁画几笔他看看,江宁画了他最拿手的……馒头。
江汉沉默片刻,委婉地说道:你现在学画画已经晚了,但当作业余爱好还是可以的。
江宁听得出来他的话外之音,艺术这个行业很吃天赋的,他的天赋一般,不过他也没想到要吃这碗饭,只是当个业余爱好而已,倒也不觉得沮丧。
由于现在条件有限,颜料都凑不齐,江汉就让江宁先练习素描。
江宁没事就在家练习素描,模特就是家里的狗猫还有老胡。
这狗和猫就不可控,有时江宁正画得兴起,它们突然起身,抖抖身上的毛走了。
江宁没办法最后把常用摩特换成了老胡。
老胡,你站着别动,我画完你再动。
老胡,对,你就继续保持这个姿势。
老胡:……画画只是江宁的爱好之一,他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从二月开始,江宁和老吴的重心就放在了嫁接果树上。
王威也继续来他这儿干活。
同样是劳动,王威的心态跟去年大不一样。
每天高高兴兴地来,他开始只是干粗活,后来江宁也顺便教他一点嫁接果树的知识。
他主要负责寻找合适的枣树,这活可不轻松,需要到处跑,找到枣树,还得挖出来再扛回家。
但王威仍旧干得很开心。
王威只是业余时间来劳动,该上工时还得上工。
年后的头等大事是春耕,全体社员都要参与。
江宁忙完工作的事,就开始实行他的另一项计划:种菜。
当天地间飘起了细如牛毛一般的细细春雨时,村里大娘时,这是最佳的种菜日子。
江宁把院子里的菜地分成八个方格,像棋盘似的。
分别种上辣椒茄子豆角青蒜小葱韭菜黄瓜番茄。
需要爬藤的蔬菜像南瓜冬瓜丝瓜西葫芦等就种在墙边,方便它们往墙上爬。
院子外面也开了几垄地,那里准备种红薯。
江宁现在是今非昔比,他懂得不少农业知识。
像红薯耐旱,不需要很多水;黄瓜番茄就需要水滋养,一定要得多浇水;韭菜最好种,只要把根埋上,几乎不用管。
长得快,割一茬老的又长新的。
怪不得大家管他们这些打工人叫韭菜。
有哪个镰刀不喜欢这种菜呢?江宁做为曾经的韭菜,难免有些物伤其类。
种完菜,江宁又开始种花。
月季茉莉凤仙玫瑰都种,村里有什么他种什么,就连院墙外边也种上牵牛花,这种小花开起来也挺好看。
菜和花种完,天又下起了雨。
这场春雨真是贵如香油,把菜地和花田给细细地滋润一遍。
淋过如油的春雨,江宁沐浴着暖暖的春阳,吹着如酒的春风,写了一幅大字: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①。
写完,江宁用一块石头压着晾干,自己转身去树下的吊床上小憩。
他原本打算小睡一会儿,不知不觉却睡深了。
正在做白日梦时,被人轻轻摇醒,江宁揉揉惺忪的睡眼,老胡小声说:老吴的侄子路过咱们这儿,想见见你,等了半小时了。
江宁瞬间清醒,客人到家,他却在睡觉,显得挺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