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七零道系知青 > 第五十一章好消息

第五十一章好消息

2025-03-22 07:49:51

江宁换了一条田间小路走, 提前踩点,又找到了一片荠菜, 准备回来时采摘, 打草搂兔子,顺手的事。

三月的清晨,晨风微冷, 阳光明亮, 麦田辽阔碧绿,头顶是瓦蓝的天空,若是没有这些让人糟心的破事,生活该有多美好。

江宁也只低沉片刻, 赶紧打起精神,得解决问题, 解决一点是一点,至少让这个世界美好一点点。

江宁到了村里, 径直去杨奶奶家。

杨奶奶看到他,有点意外, 你还真找来了?赶紧进来坐会儿。

江宁进了院子,就见这院子比姑姑家的院子还大,一样破,不过人家收拾得不错,挺有生活气息。

院子里有菜地有鸡窝, 墙角有几簇金灿灿的迎春花。

江宁夸道:杨奶奶,您收拾得真好, 这迎春花真好看。

杨奶奶眯着眼睛, 笑道:再过几天, 别的花也开了, 更好看。

杨奶奶说着话,给江宁倒了一碗茶,问道:你今天还是来买菜?江宁抿了一口茶,说道:还是要买菜,也想买点鸡蛋。

杨奶奶起身把他领到菜园里,让他自己摘菜,摘完她再过称。

江宁挑着新鲜水灵的菜摘,动作十分熟练。

杨奶奶笑道:看你这样子还真干过农活。

江宁笑道:我们知青下乡是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肯定得干农活。

我在乡下也开了一个菜园。

一聊到种菜,杨奶奶的兴致就来了。

两人就种菜心得交流了十几分钟。

这会儿功夫,江宁已经摘满了两大篮子菜,杨奶奶过了下称,收了江宁一块钱,末了,又抓了一把香葱当饶头。

江宁道过谢,十分自然地转移了话题:杨奶奶,我家里人生了病,去医院又太远,您知道咱附近有医术好人品靠谱的大夫吗?杨奶奶想了一下,说道:以前咱村里就有一个大夫,擅长针灸,人称刘三针,我有偏头痛,老去他那儿扎针,医术可好了,人也善良,遇到看不起病的人家都直接免药费。

过年过节还义诊。

7年前,有红小兵要斗他,结果我们全村人团结一致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崽子给斗跑了。

江宁感慨道:你们村的风气真好。

杨奶奶说道:主要是刘老大夫人好。

江宁心中略喜欢,赶紧问道:那他家住在哪里?我也想过去看看。

杨奶奶话锋一转:唉,刘老大夫前年就不在了。

江宁:……空欢喜一场。

杨奶奶话锋再一转:老大夫虽然不在了,可他有儿子呀,他儿子小刘的医术也好,现在在中医院上班。

江宁心头又涌起了新的希望,他委婉地打探了一下小刘医生的性格品性,用杨奶奶的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

小刘大夫也挺好,为人善良,性子挺好。

不过,他们一家已经不住村里了。

江宁向杨奶奶打听了刘医生家的地址,他把菜放在杨家,自己步行过去,打算先探探情况。

刘医生的家离杨奶奶他们村约有半小时的脚程,他家没人,夫妻俩是双职工都上班去了。

江宁只得返回,打算明天早上再来。

虽然杨奶奶说刘医生人挺好,但江宁也不敢冒险,他打算观察两天再行动。

一个多小时后,江宁折返回杨奶奶家,跟她打声招呼,提着菜离开。

他回去时仍走来时的小路,顺便把韭菜采摘了,又收获慢慢一网兜荠菜。

路上遇到卖豆腐的,他买了一块豆腐。

回到家里,姑姑和姑父还在院里干活,菜地已经开出一小块,他买回的菜苗和菜种都种上了。

两人看到江宁回来,正好停下歇歇,过来帮着一起择菜。

中午吃的是荠菜豆腐馅饺子,荠菜鲜嫩可口,他们好久没吃饺子了,姑父吃了一大盘子。

两人对挖荠菜产生了兴趣,也想跟江宁一起去挖。

江宁说道:那个地方被我挖完了,等我再寻摸一个新地方,再带你们去。

出门走走也挺好的。

午饭后,两人进屋午睡,江宁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阳光温暖,春风和畅,可惜怀里没有猫,脚边没有狗,总觉得缺点什么。

也不知道幸福逍遥平和有没有想他?晒了一会儿太阳,江宁进屋把地图拿出来,手握着铅笔写写划划,老吴给的地址靠近市中心,离这儿挺远。

等他给姑父找好医生后再去处理书的事,反正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晚上他想再去一趟刘医生家,四点半就做好了晚饭。

吃完晚饭,姑父又开始用艾蒿热敷。

他的肠胃病有所减轻,但心绞痛并没有减轻,仍时不时地作痛。

江宁发愁,肠炎胃病发作起来痛苦,好在不致命,真正难办的是心脏病,这可是会要命的,不能再拖了。

江宁给姑姑打声招呼,说他要出门散步,九点前回来。

江宁背着夕阳,穿过田野,又穿过村子,散了一个多小时的步,到了刘医生家附近。

他算算时间,对方应该快下班了。

他就在刘家附近盯梢观察,他尽力让自己大方些,不要显得那么鬼鬼祟祟。

要是有条狗就好了,溜狗是多好的理由。

现在就他一个人转来转去,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江宁在刘家附近转到第三圈时,果然引起了路人的注意,一个中等身材、戴着黑框眼镜身穿黑色夹克衫的中年男子,走到江宁面前,面带警惕地盯着他问道:小同志,你坦白说吧,谁派你来监视我的?江宁一看自己引起了别人的误会,赶紧解释道:我不认识你,怎么会监视你?我只是迷路了。

夹克衫冷冷一笑:你迷路了应该去找路或者问路,为什么要以我家为中心画圆圈?还画了三圈?江宁:……他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笑,笑完他才捕捉到话中的要点,同志,您就是刘医生吧?夹克衫微微点下头,承认了。

江宁正色道:刘医生,对不起,我刚才没说实话,我不是迷路,我是来找您的。

我家亲戚心脏、肠胃都有毛病,去医院太远不方便,就想在咱附近找个医生给看看。

村里人都给我推荐您,说您父亲是远近闻名的仁医,我就带着崇敬和仰慕的心情来找您——刘医生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江宁,慢慢说道:我是中医,擅长针灸推拿,你家亲戚应该去市里的大医院看病。

江宁面带难色:我也知道,就是现在不太方便。

刘医生沉默片刻,突然问道:他叫什么名字,原先是哪个单位的?什么罪名?江宁听到他问的这么直接,不禁一怔。

刘医生淡淡地说道:我可是要担风险的,当然要提前问个明白。

你不愿意说也可以。

江宁忙把姑父的姓名和原工作单位说了,罪名也说了。

刘医生再次陷入长长的沉默中,江宁生怕他拒绝,就说道:刘医生,我明白这种情况十分令您为难,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我姑父得的要只是肠炎和胃病,我就让他忍了。

可他还有心脏病,这种病没办法再拖下去。

我是个知青,本来在外省乡下插队,听说他生病无人照顾,死缠烂磨请了假来探亲。

我就怕医院不收他们,来时还扛了一麻袋草药。

我这两天在用蒿给他热敷,对肠胃病略有效果,要是再不行,我只能去买本《赤脚医生手册》亲自上阵给他治病了。

刘医生板着脸,严肃地说道:我劝你谨慎些,心脏病可不能随便治,医术要是看本书就能学会,我们还上那么多年学干什么?江宁一脸受教:您说得对。

这是最后的办法了。

说到这里,他又煽情一把:我从小不得亲生父母喜爱,姑姑姑父待我如亲生一般,我表哥在藏区为祖国站岗,表姐去支援边疆建设,只有我离得稍近些。

要是姑父有个三长两短,我真的无言面对表哥表姐,也无法面对自己。

刘医生继续皱眉思索,江宁提着心,也不催他。

对方也是要担风险的,迟疑、拒绝都很正常。

过了一会儿,刘医生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先看看四周,此时天色已暗,四周无人路过。

他低声说道:我得替我的家人着想。

我可以帮你姑父治疗,尽量不让人发现,如果有人察觉了,你们也不要把我供出来。

能做到吗?江宁重重地点头:能。

我们绝对不会把您供出来。

刘医生一旦下了决心,行事又恢复了之前的果断,他迅速地问道:地址在哪儿?我一般晚上和早上上班前有时间,你把时间定下来,我抽空过去。

江宁飞快地答道:地址很好找,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北安村再往往西,门口有棵大柳树。

我们随时都可以,我建议您天黑以后去,您什么时候方便,我来接您。

刘医生摆手:不用,我知道怎么走。

你回去吧。

说完,他转身离开。

江宁听到不远处有个小女孩在喊爸爸,刘医生温柔地答应了一声:爸爸在这里,慢点跑,别摔了。

江宁笑了笑,也转身离开。

他忘了带手电筒了,不过,天还没黑透,路也算好走,他大步往回走去,遇到平整的路段就跑一会儿。

平常一个小时的路用了四十多分钟就走完了。

走到院门口,江宁看到姑姑正举着手电筒往路上照。

看到他回来,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说道:你这孩子也真是的,这里也没有路灯,你也不带手电筒,小心掉沟里了。

江宁笑道:没事,有星星,而且我视力好得很。

这也是江宁得意的点,他竟然没近视。

他跟着姑姑进了院子,他转身插上院门,等进了屋里,见了姑父,他掩饰不住喜色道:姑姑,姑父,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我今天找到了愿意为姑父治病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