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七零道系知青 > 第六十六章麦收

第六十六章麦收

2025-03-22 07:49:51

江宁考虑了一下也就答应了。

没两天, 孙康就骑着自行车兴冲冲赶来了。

他把自行车往院墙上一靠,蹬蹬跑过来, 说道:师父, 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早知道我也不出门了,我刚才南乡亲戚家回来, 一听说你也回来了, 就赶紧来瞧瞧。

江宁把剩下的一些燕都特产拿出来给他,孙康客气了一下高兴地收下了。

孙康十分燕都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问东问西的,江宁拣着有意思的说了一点。

孙康羡慕道:师父你真厉害, 见过那么多世面,我连县城都没出过。

江宁说道:以后你有的是机会出门。

孙康是不太相信的, 出门多费钱啊,关键是去哪儿呀?他在城里又没有亲戚。

江宁把话题转移到改造拖拉机方面, 先说好,土法改制拖拉机可不比改制农具, 需要的铁和工具可是不少,你们大队准备好了吗?孙康用笃定的语气道:没问题。

我爹前几天开过社员大会,大家都同意。

他们说,要是弄好了,收麦子收得快, 省得总担心麦收时下雨。

要是收割得早,还能到别的大队帮着收麦, 没几年, 就能把铁器的钱挣回来。

江宁笑道:你们大队的社员脑子挺活呀。

说到这个, 孙康就来兴致了, 他看看左右无人,就一脸骄傲地说道:师父,你也不是外人,我也不怕你举报。

我们大队66年以前可富了,因为做小生意的多,跑车的,收菜的,养羊的,日子过得滋润,附近的姑娘都愿意嫁到我们村。

这几年啥也不让干,大家全都趴地里刨食。

江宁说:不会一直这样子的,以后政策宽松了,你们还能继续,保准先富起来。

孙康眼睛亮晶晶的,师父,真有那么一天?等着吧。

两人一路闲聊,很快就到了孙家。

孙康的妈和弟弟妹妹热情地出来迎接。

孙康把江宁送来的东西放到桌上,这是江师父送的燕都特产,你们肯定都没吃过。

孙康妈连忙客气几句,她跟江宁闲叙几句就去做饭。

很快地,向阳大队的其他社员听说江宁来了,也纷纷上门打招呼问好,还有人送来了鱼虾。

江宁见离吃饭还早,就叫上孙康和几个年轻小伙去铁铺看看。

几个铁匠刚好都在,一个个都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地打铁。

他们看到江宁,也都停下手中的活,态度恭敬地打招呼。

江宁示意他们继续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问了几个问题才回去。

接着又去查看拖拉机的情况,拖拉机自从去年修好后,后来也出现过几次小问题,江宁培训过的几个徒弟就派上了用场,捣鼓了几次后竟然修好了。

江宁拿出书包里携带的尺子,量了一下拖拉机头的宽度和厚度,拿笔记下数据。

明天,他要亲自开着拖拉机去麦田实地考察,算算什么高度最合适,记下基本数据,再画张收割机的简图。

对于土法收割机,江宁的理论设想就是在拖拉机头部安装两副更长更宽的镰刀。

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两者中间还隔着一条黄河。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

他对大家伙说道:我以前没做过,只是在书上看过类似的。

我们先试验一下。

你们谁有好的想法,记得告诉我,咱们大家一起努力。

好的,师父。

大家都信心满满。

当天的晚饭十分丰盛,光荤菜就有三个:老鸭笋干汤,红烧鱼,炒河虾,还有米酒。

江宁酒足饭饱后,回到房间发现,他的徒弟连洗脚水都打好了。

他不好意思地说道:以后不用这样,我自己来。

孙康笑嘻嘻地说道:你是我师父,当徒弟的就得有徒弟的样子。

江宁:……江宁一边泡脚一边跟孙康闲扯,孙康问江宁有没有去看燕都承天门,江宁随口说:我包里有照片。

孙康:我要看。

江宁让他帮来拿来书包,从里面掏出几张照片。

这些照片前两天刚从刘家河大队的社员手里回到他手中。

江宁把照片递给孙康,孙康激动得叫了一声,看了一会儿,又跑着拿给家里人看。

半小时后,孙康带着弟弟妹妹跑回来了。

两个小家伙向江宁诉说了自己的梦想:他们长大后要穿着军装站在承天门前照相,一次照十张,亲戚家每家送一张。

江宁笑着鼓励道:你们好好读书,一定可以实现这个梦想的。

两个小家伙一蹦一跳地离开了。

次日,早饭后,江宁带着孙康和几个年轻人开着拖拉机进田,他记下几组数据,回来就开始画草图。

图画好后交给铁匠,让他们打制铁器,还提前说好,可能需要修改。

大家都没意见。

打制铁器需要时间,其余的空闲时间,江宁也没闲着,开始着手改造镰刀,去年秋收时用的那几样神器,也能用上派场。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叫掠子的割麦神器。

长柄,末端是是一个用竹片编的簸箕,开端处,安着二到三尺长的锋利刀片,站着一掠一割一大片。

好处是,不用弯腰,收割面积大。

这个改得快,当下就见效。

有人拿着去麦田试割一下,不出意外,又造成全村轰动。

江宁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江宁造出掠子的事,很快就传回了刘家河大队,刘家河大队的社员也急了。

他们把人借过去了,自己大队的怎么办?有人就向陈大山反应这事,不用他们反反映,陈大山自己也着急。

很快,陈大山就派陈壮来找江宁。

向阳大队的社员见到陈壮,一脸地紧张和警惕。

孙队长更是直接放话:你来看人可以,但不能把江宁带走,咱去年说好的,做人不能说话不算话。

陈壮哭笑不得地说道:孙叔,我叔不是那种不讲信用的人。

我来找江宁有别的事,我给他送信来着。

说着,他还扬扬手中的信。

孙队长这才放下心来。

陈壮见到江宁,第一句话就是:小江,你又胖了。

江宁不好意思地笑笑:最近伙食太好了,工伤工伤。

陈壮一脸羡慕妒忌:我也想受这种工伤。

说着,他把信递给江宁。

江宁一看地址,乐了。

信是林晨写来的,信里,他好心地安慰了一通江宁,唏嘘感慨。

说江宁从小就是个好孩子,懂事文静不惹事,只可惜命运不济,没摊上好爹娘。

对此,他表示深深地同情。

家属院的其他邻居也这么想,大家都很同情他。

他们试图去劝过江爸,但这人固执已见,不肯接纳不同意见,甚至不愿意谈及此事。

他们是爱莫能助。

在此,他只能劝江宁要想开些。

江宁一目十行地看完信,心情颇好。

看来,林晨不负他望,把这此事宣扬得人尽皆知。

他的目的也达到了。

等到江宁看完信,陈壮才提起自己来的主要目的:小江,我叔让我问你,你来向阳大队了,咱们大队怎么办?江宁早有对策:你回去跟陈伯商量一下,让他拨一笔钱,咱们从向阳大队定制一批刀片,你再叫上两个年轻人,方朝阳李守信他们也行,村里其他人也可以,过来学习一下,回去自己弄,不难的。

陈壮一听,也只能如此了。

他又打听收割机的事,江宁说道:麦收对哪个大队都是十万火急的事,咱们想租或是想借,只能等向阳大队收割完了才能轮上,咱们可以提前跟他们打好招呼。

这个让陈伯跟孙队长商量吧。

收割机经过了三次试验改制,终于确定下来。

向阳大队的位置靠南,熟得比别的大队早些,提前三天收割。

试割第一天,孙康亲自开的拖拉机,跟个新郎官似的,得意洋洋地开着拖拉机,在金灿灿的麦田里突突突前进,所过之处,麦子刷刷地倒下。

虽然比不上联合收割机的速度,但比起镰刀收割可快多了。

田野里的众人齐声欢呼起来。

江宁检查了一下收割过的田地,几乎没有漏割的,麦茬的高度也还行,他算是彻底放心了。

他便跟孙队长说道:孙队长,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我得回去了割麦子了,咱们按提前说好的,你们割完麦子以后,收割机我们大队租用三天。

孙队长十分不舍地说道:你这就要回去了?江宁笑道:再不回,陈伯得亲自上门要人了。

孙队长了解陈大山那人,便笑着说道:说得也是,那你回吧。

我让小康送你。

江宁摆手:不用,让他忙吧,我自己回去。

江宁没惊动其他人,自己收拾好东西悄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