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七零道系知青 > 第七十章我想赌一赌

第七十章我想赌一赌

2025-03-22 07:49:51

留给江宁的时间不多了, 他得收拾行李,得跟各路熟人朋友告别, 得把手头的工作交接好, 还得把猫猫狗狗安排好。

大家对于他带着猫狗进城这事都是一脸问号。

江宁也不好解释,只好笑着说:我姑的朋友们喜欢猫狗,我也没啥好送的, 就当送些本地特产给他们了。

大家:你好歹送点大枣啥的, 总不能把土狗当土特产吧?江宁:大枣也送,狗不是现成的嘛。

江宁要离开,很多人想请他吃饭,孙康一家要请, 陈大山和陈壮家也要请,还有知青点的同志, 最后还有王威等人。

江宁先吃孙家的,再吃陈家, 最后去知青点,王家他没去。

每一家都他送上礼物, 大家好好告别了一番。

孙康对他尤为不舍,大小伙子差点掉眼泪,江宁也挺喜欢这个徒弟的,好生鼓励安慰了一番。

知青点的这顿饭最热闹,凡是跟江宁有交往的都来了。

大家齐聚一堂, 说说笑笑,吃吃喝喝。

江宁饭菜吃得不多, 酒被劝着喝了不少, 李守信和方朝阳等人喝得更多。

一帮人看着江宁情绪相当复杂, 既替他高兴, 又羡慕妒忌,还有不舍。

李守信拍着江宁的肩膀说道:没想到你小子倒是先回城的。

江宁想起明年就要高考了,就说道:政策一天一变,你们说不定很快也会回去。

对了,你们有空记得多看看书,初高中课本我给你们留下了,保存好。

毕竟回城后咱们要参加工作,文化知识不能丢。

他也不能说得太直白,只能委婉暗示,万一被有心人利用就麻烦了。

嗯嗯。

李守信和方朝阳等人嘴上答应了,显然没怎么放在心上。

江宁也不好再说什么,等他回去后再说吧。

方朝阳和李守信都喝得烂醉,江宁把他们安顿好,自己走出了知青点。

他刚出大门,高雪华就提着一包东西追上来,把包袱把江宁手上一塞:这是我们大家伙凑的,给你路上吃。

你回去后记得给我们写信啊。

谢谢,我会给你们写信的,你们也要好好保重。

你也是,祝你一路顺风。

两人挥手告别。

江宁趁着朦胧的月光,慢慢地向家里走去。

天上的薄云遮住了月亮,月亮变得黯淡模糊,村庄万籁俱寂,偶尔听见几声狗叫。

清凉的夜风吹过树林,发出簌簌的响声。

他沿着熟悉的村中小路走着,地势越来越高,他已经出了村子,远远地望见了家中的那一点光灯,像黑暗大海上的灯塔似的,为他指引着方向。

他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去一个曾经熟悉现在陌生的城市。

一时间,江宁的心中涌上浓浓的不舍。

他能带走逍遥自在幸福快乐,但他带不走房子和菜园,带不走这里的一切。

江宁惆怅一会儿,很快就又开始自我开解:我怎么忘了前世临死前的顿悟:我只是地球的过客,房子车子不属于我,成功财富也不属于我,唯有这一段人生体验独属于我。

同样的,我也只是刘家河大队的过客,过客就是一定会离开的。

江宁重温起这段顿悟,脑中一片清明,心中再次豁然开朗。

人,果然是一种一定要逻辑自恰、心安理得的生物。

吴尘委托的车是一辆大卡车,人家是送货的,顺便捎带着江宁。

司机师傅姓钱,三十多岁,身材高大,一脸彪悍。

吴尘跟钱师傅打过招呼,说江宁会带猫狗,可他看到那一串猫猫狗狗时,瞳孔不由得放大了。

江宁笑着招呼道:钱师傅,我东西有点多,麻烦您了。

钱师傅还能说什么?只好无奈地答道:嗐,一点也不麻烦。

只是这狗拉车上怎么办?江宁早有准备,拿出几只旧布袋子:我给它们做了粪袋,还有就是,这几只狗训练得挺好,不随便大小便,到点时,您停一下车,我把它们放下来就行。

钱师傅:那好吧。

江宁把狗狗弄到卡车上,几只狗哪里坐过车,一脸地不知所措,江宁好声安抚着,还把它们的窝也拿上来放卡车的角落里,又拿了些吃的。

猫狗在陌生环境中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有自己熟悉的窝应该会更好些。

钱师傅忍不住感慨了一句:你这狗窝可真别致。

江宁冲他笑笑。

他安顿好狗,老胡方朝阳等人帮着把行李搬上车。

一切收拾停当,江宁跟众人告别。

大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拍着他的肩膀让他保重,路上注意安全。

江宁跟大家说了几句话,抱着两只猫,爬上了驾驶座的副驾。

汽车缓缓开动,出村庄时,有些村民才注意到江宁要离开了,大家纷纷朝他用力地挥手告别。

江宁的目光一一掠过这些熟人的面孔:陈大娘王婶子赵嫂子陈大山……他的心中不可避免地涌上一阵伤感和惆怅。

汽车驶出村道不久,钱师傅看到有一个年轻人追着车子一路狂奔,他说道:那也是送你的吧?要不要停下来?江宁往车窗外一看,那奔跑的人正是王威。

江宁思索片刻,摇头:不停了,走吧。

他把手伸出窗外,朝王威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

汽车越来越快,村庄越来越远,王威的身影也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个黑点。

江宁一直在沉默着,停留在离别的情绪中一时难以自拔。

钱师傅主动开口打破沉默:看得出来,你还挺受大家欢迎的。

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多。

可能是这两天情绪消耗太大,路况又不好,不知不觉中,江宁靠在座位上睡着了。

幸福和快乐不安地在他胸前的猫袋里扭了一会儿,也睡着了。

钱师傅看着这一人两猫,忍不住笑了笑,然后专注地开着车。

江宁睡了三个小时,醒来时已经是中午了。

钱师傅把车子停在路边。

江宁下车把猫绳拴在树上,然后再把四只狗狗放下来,让它们方便和玩耍。

钱师傅检查了一下,狗狗真的没有随地大小便,他松了一口气。

两人活动了一下手脚,解决一下各自的问题。

江宁在路边的水渠里洗洗手,在草地上铺了一块布,把带的饭菜拿出来摆上。

饭菜是他早上准备的,有煎饺、葱花饼、咸菜、煮鸡蛋,还有洗好的葡萄、枣子、黄瓜以及两竹筒山菊花茶。

他客气地邀请钱师傅过来一起吃,钱师傅也不客气,坐下来拿起饺子就吃。

唔,这饺子真香,大饼也好吃。

两人吃饱喝足,江宁利落地收拾好东西,喂完狗和猫,两人爬上车,继续前进。

四个小时后,他们下车休息,吃晚饭,中间有需要的时候就随时停下。

两人经过了一天的相处,已经熟了。

话也多了起来,时不时地能聊上几句。

江宁也怕司机犯困睡觉,尽量找些轻松有趣的话题聊。

有时还给他点零食吃,补充补充能量。

这么一弄,钱师傅倒觉得捎个人也挺好,好吃好喝的,还有人陪聊,枯燥无聊的旅途也不太无聊了。

这人一熟,问题也多了起来。

钱师傅开始八卦起来了:小江,那个吴尘同志跟你是什么关系啊?江宁谨慎地答道:我跟他不熟,他叔在我们这儿呆了两年。

哦哦。

钱师傅忍不住打量了一眼江宁,那你之前肯定没少照顾他叔。

大家同在异乡互相照顾呗。

江宁显然不欲多说。

钱师傅对江宁的观感又好了一层,他见过太多觉得对人有恩就到处炫耀宣扬,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江宁对此却不愿意多提,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钱师傅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看人很有一套,他起了结交江宁的心思,语气更比以前热络:小江,那你的工作落实了吗?江宁对此也不清楚,谨慎答道:我也不知道,先回去再说,工作能落实就落实,不能落实就在家呆着。

反正就一年时间。

两人吃过晚饭接着前进,中途还在车上加了一顿夜宵。

第二天早上卡车停靠在一个镇上,江宁下车去买了两碗馄饨六个肉包子。

两人吃了一顿热腾腾的早餐,心情不由得大好。

汽车自此进入燕都地界,钱师傅一看即将到达目的地,心情轻松许多。

他主动把家里的地址和单位的电话留给江宁,说以后有空常联系。

江宁也给他留了地址,还把自己带来的特产和剩下的吃食分给他一份。

钱师傅更喜欢江宁了,执意要拐个弯把他送到家。

当江宁牵着猫猫狗狗站在姑姑家的门口时,李恒和江雪都惊住了。

李恒笑道:你怎么来得这么快?我正打算借辆车去接你呢。

江宁笑道:司机师傅好心,把我送到家。

两人帮着把狗和行李弄回家,江宁注意到姑父的气色比之前好多了,也长胖了,姑姑也是,比以前至少年轻五岁。

江雪把江宁带到他以前住的房间,贴心地说道:你这孩子爱干净,你去洗个澡。

我跟你姑父去做饭,一会儿就好。

江宁也确实想洗澡了,拿出换洗衣裳去浴室洗澡。

洗完澡,换上干净衣裳,顿觉浑身清爽。

江雪和李恒已经把饭菜端上来了。

三人时隔两年再度相见,自然有许多话要说,但一时又不知先说哪个好。

江雪和李恒两人都一个劲地劝江宁多吃。

江雪心疼地说道:你怎么瞧着比上次瘦了,还黑了,乡下肯定很累吧?江宁把乡下的季节性胖瘦解释了一遍:我这是季节性黑瘦,毕竟刚收完秋,等到冬天就变白胖了。

李恒说起了工作的事:你在先家里歇段时间,养养身体。

工作的事,我们慢慢想办法。

江宁不着急工作的事,姑父,我一点也不急。

真的,我这人闲得住。

一个过劳死的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当然是清闲。

他转而问起表哥表姐的事:表哥表姐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江雪叹息道:你姐过段时间应该能回来,你哥暂时回不来。

江宁在家歇了半天,次日上午就跟着姑姑去办理户口迁入,户口先落在姑姑家。

不过,今天拿不了户口本,得过两天。

江宁把材实和各种证明交上去,就跟姑姑回去了。

两天后,他顺利拿到了新户口本。

江宁感激地说道:谢谢姑父姑姑。

你们帮了我大忙。

以后等他买了自己的房子就可以把户口迁进去,再也不用怕家里那帮极品借机生事。

两人都不甚在意地笑笑,李恒动容地补充道:这点算什么?无论帮你做什么,你这孩子都值得。

先不说多年的感情,就凭江宁在他们危难之中出手相助这事,他们能记一辈子。

那个时候,江家李家那么多亲戚,可曾见谁伸出援手了?一个个都避之不及。

是的,他理解大家的恐惧和害怕,但也只是理解罢了,感情是再也没有了。

江宁就在姑姑家安心住了下来,姑父和姑姑已经恢复工作了。

李恒在机关工作,每天挺忙,早出晚归;江雪在区图书馆上班。

关于江宁的工作安排,两人也各有意见,李恒想到江宁弄到机关当打字员,江雪想让他去图书馆。

至于江宁自己,他表示想去图书馆。

李恒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图书馆的工作太清闲了,但前途有限,你进我们单位上限更高。

江宁只能让姑父失望了,他说道:姑父,其实我这人进取心不强,你们那儿的工作不适合我,有适合的职位留给表哥表姐吧。

我等着图书馆的空缺。

但图书馆的空缺也不是想要就有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得等职位空出来才能顶上。

江宁每天买买菜溜溜狗做做饭,接待接待朋友。

日子过得清闲又自在。

逍遥自在被老吴牵走养着了,他说他喜欢狗。

老吴已经恢复了工作,还补发了工资,他儿子吴缺在外地工作,吴尘去杭城办事,一个月后回来。

江宁还抽空去拜访了于子期,于子期见到他十分高兴。

两人聊了很久,当他听说江宁还没有工作时,顺口说道:我认识一个朋友是废品收购站的,他说他那儿缺人,我本来想让慧慧去,结果她妈不让去。

你要不介意可以去那儿。

江宁回来的时候,顺便去了废品收购站一趟,一看就喜欢上了。

这里面有各种旧书旧报纸旧家具,很多宝贝。

工作环境喜欢,再一看未来的两个同事:轻松幽默的刘大爷,爱读书的书呆子王书田,于子期的朋友就是王书田。

双方一拍即合。

王书田也很喜欢这个新伙伴:你明天早上九点过来,我领着你去街道办事处办手续。

江宁回去按新工作跟姑姑姑父一说,两人都愣住了。

姑父一脸地不理解,姑姑叹了口气:当初就不该让你装收废品的,你怎么就跟废品较上劲了?江宁笑道:那里面的宝贝很多,有旧书有旧家具。

两人想劝江宁推掉这个工作再等一等,但江宁坚持要去,他们也不好拦着。

江宁去了废品收购站简直是如鱼得水,去了第一天就买了二十本旧书,第二天买了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第三天又买了一箱子旧书。

刘大爷:敢情你是来买废品的。

他还好心提醒江宁:你这样买下去,那点工资可不一定够花。

江宁的工资每月是32块钱,真的不一定够。

好在,他有几百块钱的积蓄。

再加上,他还有创收的渠道:摄影和投稿。

另外,江宁还擅长修旧书,他闲来没事,就把仓库里的旧书拿出来修理,为此他还弄了一个工具箱,里面胶水浆糊订书机剪刀矬子样样俱全。

旧书破书修好后再拿出去卖,价格都不一样了。

上班一个月,到了月底领工资后,一算,他得倒贴给废品收购站75。

王田书比他强些,手里还剩12块。

于子期听说后,忍不住直笑。

江宁回城后的第二个月才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吴尘。

他特地请江宁吃饭,单独请的,没叫上老吴。

江宁怀疑他是怕老吴喝醉了又吐槽他。

饭菜是从国营饭店买来的,三菜一汤,还有一瓶酒。

两人相对而坐,吴尘问道:你最近过得怎样?江宁满面春风地答道:特别好,有亲人和朋友在身边,狗猫也在,工作上隔三差五就有收获,同事都挺有意思。

吴尘对江宁的选择也有些不理解:你真的喜欢在废品收购站工作?他本来是打算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给江宁介绍一个好点的工作,没想到一回来就听说他去废品收购站了。

喜欢,十分喜欢。

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淘了好多好东西,有一套家具,我感觉像是黄花梨的。

还有好多古籍孤本。

吴尘:……他没忍住,听人说,你上班还倒贴钱?江宁:谁的嘴这么快,都传到你那里去了?吴尘看着江宁这副表情,就忍不住想笑。

他也知道为什么,反正每次跟他一起说话,就觉得心情莫名其妙地好,就是很解压。

两人边吃边聊,吴尘跟老吴有点像,就是喝多了话容易多。

两人不同的是,老吴嘴毒了,喝多了嘴更毒;吴尘喝多了爱跟人谈论人生哲理。

他现在就在跟江宁探讨人生哲学。

吴尘端着酒杯,一脸深沉地说道:江宁,我觉得你这个人很神秘,决让人琢磨不透。

——我想请问一下,你的理想是什么?江宁晃了晃脑袋,他确定眼前的人不是某导师时,才松了一口气。

一说到这个问题,把江宁给整迷茫了。

理想,好遥远的一个词汇。

他们那一代人好像早把理想给戒了。

最后只剩下买房买车这一目标。

江宁心中思绪万千,脑中闪过多种片段,最后他汇总成一句话:我这辈子的理想,应该就是,我想赌一赌,如果这一生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结果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