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倪红军也只是想想, 真要搞什么入赘,也要等倪幼幼毕业以后。
有了想法后的倪红军心情好转, 继续干起活来。
这时马超骑着冯小二借来的三轮车回来。
车上还堆满改装铺子需要用的材料。
倪幼幼去看他们风尘仆仆, 脸上却洋溢着发自内心快乐的笑容。
心里也为几人高兴。
这世上,能真正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坚定去执行的人实在不多。
*傍晚的时候, 倪幼幼带着三个娃回到四合院。
房东老太太居然回来了,看到一院子的行李, 顿时骂骂咧咧的。
你们怎么回事?把我的院子搞得乱七八糟的,看我年纪大了好欺负是不是?杨翠花说过, 房东老太太有个好听的名字, 叫柳恒丽,年轻时候是京市有名的大小姐。
手里的房子多得数不过来, 后来又靠着给过现今当权的那位帮助, 破四旧的时候,从没有人找过她麻烦。
可以说这位老太太某方面一辈子都是顺顺遂遂的。
唯一有一点, 这位老太太没有孩子, 四十岁的时候收养了两个孩子。
听闻两个养子也很孝顺,现在在京市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一个还是北城大学里某个系的主任。
前几年,老太太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突然把家产都捐给大西北边境战士去了, 为此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
可以说, 老太太这一生就是传奇的一生。
杨翠花说的时候,倪幼幼还不敢相信他们的房东老太太居然是这么能耐的人物。
想到马超几人居然能租到这样的院子, 不禁感慨他们实在是太幸运了。
知道了这些, 倪幼幼也就觉得老太太平时的脾气不算什么了。
老太太一开骂, 小个小娃娃就飞奔回屋里,只留下秦俊乔和倪幼幼在院子内。
两个小娃娃躲在门口留了一条缝,还露出一只眼睛偷偷往外瞧。
倪幼幼:……这两孩子太不够义气了。
秦俊乔看起来也很害怕老太太,他故作镇定地帮倪幼幼说话:阿太,我们会把行李整理整齐的,您别骂幼幼姐。
老太太斜睨了他一眼,轻描淡写道:没你什么事,回屋去。
秦俊乔被赶回了屋子里。
倪幼幼见状只能对老太太说:阿婆,我们只是暂时放几天,等我去上学了,就把这些东西搬回房间。
也不知道倪幼幼那句话戳中老太太的肺管。
老太太不管三七二十一劈头盖脸一顿训,让倪幼幼无端端想起高中时教导主任训不听话学生的样子。
倪幼幼苦着脸听着。
西屋那两个娃看到她这样同情地看向她,想来以前也是被训过不少次的。
好不容易等老太太解气了,已经过了半个小时。
老太太睨着倪幼幼,终于屈尊降贵地说:行了,你回去吧,这次就放过你们,再有下次,我就直接把东西扔出去了。
倪幼幼忙不迭点头,正想回屋时,又听老太太喝道:站住。
倪幼幼:……虽然很想当听不见,但倪幼幼教养不允许,只能缓缓转过身,苦着脸问:阿婆,您还有什么事吗?老太太看着她的可怜巴巴的样子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老太太脸上表情不变,拄着拐杖走近倪幼幼,然后伸出手抚平倪幼幼翘起的衣领,语气平淡,身为女孩子,怎么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呢?倪幼幼呆了呆。
没想到老太太这么严厉的人会像家里的长辈一样给她整理衣领。
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谢、谢谢阿婆。
老太太挥挥手:回去吧。
倪幼幼如释重负。
快要进门的时候,她忍不住回头看向老太太。
她身上的黑影已经浓得快把人淹没,想到她身上的病。
倪幼幼忍不住开口说:阿婆,这阵子我们把海彪叔治疗,煮药浴的药水需要占用厨房的时间长一些……老太太啧了一声,你们什么水平,还帮翠花男人治病?倪幼幼抿嘴道:我徐爷爷很厉害的。
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我也很厉害。
老太太忍不住笑了。
年轻小姑娘,不知天高地厚,翠花男人的伤你们要是能治,恐怕都能得诺贝尔奖了。
这时秦俊乔跑出来,大声说:阿太!幼幼姐说的是真的!我爹好了很多!老太太冷哼一声:是手能动还是叫能动了?秦俊乔一愣,摇摇头,没有,但是爹的状态不一样了。
老太太看了他一眼,没多说什么,慢悠悠拄着拐杖往回走。
边走边说:既然你们占用了厨房,那我一日三餐你们就得全包。
倪幼幼一愣,她倒是没什么,但想到再过两天她就要上学去了,到时顶多回来帮秦海彪针灸,做饭却没有这个时间。
倪幼幼应了一声。
秦俊乔偷偷跑来和倪幼幼说:幼幼姐,你放心,我来做就行,包在我身上。
倪幼幼摸摸他的头,傻孩子。
*晚上倪红军和徐淮瑞回到,已经是九点。
倪幼幼把老太太要求做饭的事给倪红军说了,倪红军说:那还不容易,不就多一张嘴的事。
住了人家的房子,帮忙做个饭也没什么,人老太太可是丝毫不占他们便宜,粮食都在地窖下呢,随意取。
第二天一早,倪红军和徐淮瑞又要赶去文宣门那帮忙。
倪红军早早起来做了早饭。
稀饭加豆腐乳。
入秋后,天黑的时间更长了。
倪红军四点多起来,做好早饭后看到老太太房里亮着灯。
他端着早饭过去敲门。
大妹子,你醒着呢?早饭做好了。
屋内安静了一会,随后传来窸窸窣窣的穿衣声,动作很慢。
过了片刻,见人还没出来。
倪红军赶时间呢,便说:大妹子,你要是不方便,我就把稀饭放厨房,你待会自己取——话还没说话,门倏然打开了。
老太太眉毛一挑,催魂呢!站着累着你了?倪红军一噎。
这大妹子,说个话能把人噎死。
这房东大妹子每次出现在人前都是把自己装扮得一丝不苟,一把年纪脸上还化着淡淡的妆容,精致得令人发指。
倪红军瞥了一眼她屋里的情况,发现也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即便年纪大了,也还保留着年轻时候大家闺秀的风范。
倪红军干笑一声,大妹子,这是做好的早饭。
老太太眼皮子耷拉下来,轻瞄了一眼他手上的稀饭,眉头紧皱,我不吃豆腐乳,做其他的。
倪红军:……倪红军深吸口气。
成!我给你做其他的,炒个青菜总成吧?老太太:什么青菜?大白菜?不吃,你去买个胡萝卜,切丝炒了。
说完还递过一块钱。
倪红军默默接过,心想:敢情把他当自家的大厨了?还点菜呢!但谁让他们理亏呢?马超几人的行李,还堆在院子里呢!确实让原本雅致的院子看起来大打折扣。
倪红军应了,忙不迭赶去胡同外卖菜的小贩那买了几根胡萝卜。
等按照这老太太的要求炒好胡萝卜,天已经大亮。
徐淮瑞还睡了个回笼觉。
凑过来问他:咋地?还没弄好呢?倪红军说:老哥,要不明儿个你来伺候伺候一下这大妹子?咱两也不能只薅我一个对吧?来京市一段时间,倪红军也学了几句儿化音,普通话有点那味了。
徐淮瑞开玩笑道:我又没你这手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能者多劳嘛!你就辛苦辛苦,我看你伺候得挺好的,老弟,再接再厉!说不定哪天大妹子赐下个什么之前玩意,你就发达了。
倪红军:……一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要伺候一个和他差不多岁数的老太太,倪红军心那个酸啊。
等倪幼幼醒来,二老已经出门。
老太太吃过早饭就让秦俊乔帮她把屋里的摇摇椅搬到院子里。
倪幼幼才知道原来老太太每天吃饱喝足都要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难怪看院子里堆起来的那堆行李看不惯呢。
倪幼幼和她打了声招呼后就去给秦海彪针灸了。
老太太隔着窗口看她在西屋里忙前忙后的,倒也不反感。
三个娃娃也喜欢那小姑娘,像小跟屁虫一样围着她团团转,这也是奇了。
以前老太太也不是没把房子租过给其他人,但几个孩子向来爱躲在屋子里,很少出来,更别提和外人打成一片了。
二宝和秦蕾蕾又乖又听话。
每天都在秦海彪耳边说:爸爸,你肯定能好起来的。
爸爸加油!日复一日下来,秦海彪几乎都快忘了自己这伤是治不好的了。
等倪幼幼忙完走出西屋,就见老太太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倪幼幼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身上有没有哪里没打理好的地方。
老太太手里的拐杖指着旁边的凳子,坐着陪我聊聊。
倪幼幼顿时有些忐忑地坐下。
什么时候学的针灸?倪幼幼想了想,自从认识徐爷爷开始,就一直有练习了。
徐淮瑞那时用棉花、硬纸板还有碎布给她做了一个针包,专门用来练指力的。
《黄帝内针-灵枢》里,第一篇章就是《九针十二原》。
里面讲述了各种类型的针具,尺寸。
倪幼幼当时入门练习的,叫毫针,顾名思义,细如毫毛的意思。
古时候有金针、银针。
金针又比银针要软很多,力道、姿势不足,则很容易损害金针的寿命。
徐淮瑞当时打算把自己用的金针传给倪幼幼,因此对她的指力有特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