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农场本来基础设施就不完全, 早前志愿者没有来的时候,农场的村民们就像一潭死水, 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内心惶恐, 也不知道哪天就染上病了,更别说过日子了。
如今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大家已经有了盼头,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也愿意稍微改善农场的情况来过日子。
倪幼幼头上的伤好得差不多后, 很快就投入给村民的防疫工作中。
为了能更有效率的进行防疫工作,他们把隔壁没忍住的泥房收拾了一番, 当作临时的会议室。
黄启在校时当过班干部, 熟悉会议流程,他把会议的形式搬到农场里, 规定每天早上和农场里有分量的村人们商议每天的工作。
每周一做一次汇总, 制定下一周的工作。
别说,还真有不少成效。
从农场的卫生条件, 到村人的生活安排, 有了规划后,一切都开始井然有序起来。
虽然之前新染病的村民们大部分痊愈了,但也有好几个人因为体质虚弱住进了水泥房里。
想让青水农场的病患清零,他们几个志愿者还有很多事得做。
在倪幼幼受伤的那段期间, 黄启和胡大勇几人总结归纳了被传染村民的特点, 发现大部分人是因为卫生问题导致的。
其中农场里的茅厕是个大问题。
这天开会, 黄启几人和村人代表因为这事出现了分歧。
为了加□□生工作,黄启他们一商量, 觉得农场的茅厕应该重建, 并且得多建几个。
他们这满打满算有将近一百多人在农场里生活, 卫生条件不做好,以后就还有可能再发生之前下雨天不注意卫生被传染的事。
整个农场只有一间,她们几个女同志每次去都得做一番心理建设。
农场的人为了方便,家家户户都会在家放一个便桶,满了才会倒进茅厕里。
因此靠近茅厕的地方味道很重,再加上粪便对村民来说,都是上好的肥料,最后都得用来当麦田养分的,这种情景很容易导致传染病肆虐。
如今农场周围围了一圈围墙,周围的地有了限制,再加上村民们都不富裕,不少人还想着以后回乡镇去,对农场并没有多少归属感,因此对重建茅厕的事并不积极。
讨论这事的时候,基本都是几个志愿者开口,农老大爷几人没说话。
周梅春想一出是一出:用青砖建,这样看起来卫生点。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为了方便自己的。
章姚心里无语,避开农老大爷他们小声和倪幼幼抱怨说:农场就这点青砖,大家搞成大房子都来不及,她还想搞成茅厕?亏不亏心啊!周梅春耳尖,听到了,她翻了个白眼给章姚,说得到时你不用似的。
黄启没理会两人斗嘴,和农老大爷说:造房子我们也不懂,你们看看需要多少材料,我们做个评估,现在是非常时期,如果有需要,到时我们找组织申请,看看能不能得到帮助。
但农老大爷和几个村人面面相觑,沉默片刻后说,几位同志,你们要是觉得茅厕不卫生,俺们把粪池挪个位置就是了,没必要再建新的。
黄启愣了愣,这还是头一次他们没有表现出支持。
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倪幼幼知道,村民们不愿意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都盼着等时疫结束后能回到自己的乡镇里继续生活,建设农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白做工。
黄启忍不住劝:卫生的问题很重要,就算不是为了这次的疫病,你们这样处理粪便,以后也会有问题的。
农老大爷笑着说:黄启同志,你们放心吧,俺们世世代代都这么干,没出过什么事。
而且,再过一阵子,等大家都好了,俺们就能回去了。
简而言之,就是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性价比极低,做起来浪费材料,还不一定能起到什么成效。
因此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难度可想可知。
黄启和胡大勇几人心里一沉,知道这事不好办了。
他们出发前,给的资料里说得很清楚,这次的时疫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再加上他们发现的情况,如果不能把茅厕问题解决,一不小心就容易前功尽弃。
但村民们也有自己的考量,如果找不到理由说服他们,这事只就能暂时搁浅。
等农老大爷几人离开。
黄启就问:怎么办?其实若是村民们不愿意,他们也没办法。
周梅春说:不同意就不同意,等出问题了他们就知道得听我们的了。
胡大勇:可万一到时又有人被传染了怎么办?胡大勇学中医,时时刻刻念着上工治未病,所谓未病,就是指疾病还未发生时运用手段有效组织,因此预防也是治未病的一种。
他们既然能做上工,为什么要做下工?而且下工治病付出的精力要比上工多多了。
周梅春: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就在几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倪幼幼走到尹烨旁边,尹烨哥,你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尹烨之前就一直在一旁叼着根草听他们讨论,他一眼就看出农老大爷几人的心思,但没吭声。
现在听到倪幼幼开口,咧嘴笑了笑,怎么,现在想到我了?倪幼幼嗔他一眼,别开玩笑了,快给我们说说。
刚才他们讨论的时候,尹烨不以为意地嗤笑了一声,别人没听到,她可是听到了。
尹烨被她又长又翘的睫毛眨得心痒痒的,嘴巴一咧,笑了,想要他们这些当地人配合,那得了解他们想要什么。
想要什么?倪幼幼眉头微蹙,她想了想,一时没想出来。
她看向尹烨。
尹烨脸上带着笑意,引导地说:其实他们的要求其实不高,对他们有利的就行。
倪幼幼恍然大悟,尹烨哥的意思,他们想要看到这么做对他们有好处才会愿意配合我们是吧?尹烨笑容更盛:聪明。
有了方向,倪幼幼稍稍一想就想通了。
她惊喜地仰着笑脸眼睛亮晶晶地看向他,我知道了!尹烨被她看得胸口发热。
嗯?只要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建设农场就是建设自己的地盘,他们肯定会乐意的!尹烨哥,你太厉害了!倪幼幼说完,立即转头和章姚黄启几人商量去了。
倪幼幼的视线一移开,让尹烨心里顿时有些不爽。
这丫头!简直就是用完就丢。
但看到倪幼幼为了自己理想而拼命努力的样子,尹烨心里又变柔软起来。
傻丫头。
*有了尹烨的提示,倪幼幼便和黄启几人商量,把农场改造成养殖场。
即便到时村人们回去,这里也能继续利用起来。
以后村民们也有新的谋生。
这决定和农老大爷一商量,果然得到大家的支持。
再提重新茅厕时,大家也就没有了不情愿。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建茅厕需要多少材料,支出多少,怎么建却是个问题。
他们几个都是外行,村民们只懂建老式的茅坑,对黄启他们画的图纸要求压根理解不了。
尹烨听他们的讨论一时有些啼笑皆非:我说你们这帮知识分子,建房子这种实干性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黄启惊喜地问:尹大哥,你懂?尹烨也不谦虚:比你们懂一点。
说是懂一点,做起来可不止一点。
尹烨看了看他们的要求,带着村民们用几天的时间就把他们想象中的茅房搭建好了。
章姚每天看跟着尹烨干活的村民们开心的样子,有些诧异地对倪幼幼说:幼幼,你这青梅竹马不得了啊,走哪里都是人群焦点,好像就没有人不喜欢他。
倪幼幼抿嘴一笑。
尹烨从小就是这样,明明样子看起来拽得要死,但只要他愿意,就总能让人喜欢上他。
周梅春也说:他懂得这么多,还有没有他不懂的?倪幼幼想了想:生孩子?周梅春:……*解决了茅厕的问题,大家的卫生也得到了改善。
好几个水泥房里轻症病患,在这阵子的治疗下,也开始转出外面的泥房里观察。
如果连续一周症状不再反复,就能和正常人一起生活了。
困难一个接一个解决,但重症患者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变。
九月中旬中时候,农场外传来汽车呜呜声。
倪同志!!俺们的药来啦!!原来是之前拜托公安同志给他们买的草药到了。
倪幼幼几人欣喜走出来,却发现农场外来了不少穿着制服的人。
带头的居然是吴青岭!他换上一身警服,咋看之下,倪幼幼差点没认出来。
实在是精神面貌改变太大了。
他走在前面,和农老大爷握了握手,又说了不少场面话,才看向他们几个志愿者。
这次我们来,除了给你们带药材,还想拜托你们几件事。
黄启以为他想问之前的事:只要我们能做的,一定不会推迟。
吴青岭本名叫苏杭,他说:牧场那边已经被我们查处了,也把背后的人抓出来了,现在牧场的羊属于没人认领的状态,被缴获充公了,但数量太多,我就想着你们这边也是农场,就和领导提议把半数的羊奖励给村民,再给你们几个发一笔奖金,你们看成不成?黄启呆了。
这怎么不成?这可太成了!!简直就是及时雨。
村民们有了羊,生活条件就能得到提高,他们的工作也能事半功倍。
作者有话说:各位不好意思,这么晚才更新,这算2号的份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