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烨:是大家一起讨论的。
黄启和另外几人有些奇怪。
他们知道尹烨和倪幼幼的关系, 他突然开口也并不显得突兀。
就是觉得这事关个人功劳的事,现在把他们那一份也算上, 就像占了便宜似的, 心里总归有些别扭。
有这样想法的不仅黄启,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疑惑。
只听几名专家说:是这样,我们这边有一队科学家现在处境不太妙, 希望你们能帮忙一起让他们度过这次的难关。
专家的话非常委婉,实际上就是想让他们继续留下转到另外的区域帮忙。
黄启几人这才明白尹烨插话的原因, 感情是猜到了这些专家的目的,怕倪幼幼独自一人面对, 所以才开口的。
周梅春嘀咕了几句:倪幼幼同学, 你这哥哥也太护犊子了。
倪幼幼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她瞪了尹烨一眼, 发现对方挑着眉无所谓的样子, 一时又好气又好笑。
心里却暖暖的。
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无时不被人护着的时候。
几位领导的意思很明显, 黄启皱眉, 可我们这边还没结束……眼见青水农场的情况得到好转,突然说要把他们调走支援其他,黄启有些不甘心。
这个你们放心,你们的突出表现已经上报到上面, 接下来我们会派人来接手这边的, 另外你们也不用太担心那边的情况, 除了你们,那边还有军队和专家团队在。
那边的情况是……这个保密。
黄启明白了, 一定是那边的情况比较紧急, 再加上他们在这边的突出表现, 才会想着让他们过去支援。
三个月以来,几位志愿者已经形成了默契。
几人商量了一番,最后同意去支援。
倪幼幼来大西北的初衷本就是为人民服务,不管是村民还是科学家,在她眼里都是需要帮助的病人而已,因此朱迅的请求她并不想拒绝。
再则在青水农场的几个月时间,她的临床技术也在不断的得到提升,还有什么能比实战更能让人快速成长的?就连一开始喊着时间一到就要回去的周梅春在看到其他人的意向后,也犹犹豫豫着答应下来。
但周梅春有些不死心,来到这边她吃了不苦,前期一周才能洗一次澡,吃着干巴巴没什么味道的粮食,皮肤也在这边被晒黑不会……这一切周梅春长这么大都没遇上过,每天数着日子过若不是后期见到了农场里的变化,她说不定已经熬不下去要申请回去了。
你们不想回去?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胡大勇摇头:我是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粟盛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周梅春跺跺脚,行行行,算我倒霉遇上你们,去就去,大不了回去我天天擦雪花膏。
黄启几人闻言笑了。
这样一来,他们这一团队,一个不少。
朱迅几人见状,顿时面露欣喜,立即让人安排了一辆皮卡车。
你们收拾东西,剩下的一切,让我们来安排就行。
这架势,是丝毫不给他们缓冲的余地,要立即出发啊!几人顿时心里有些不安。
朱迅他们所说的地方,情况一定是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才会这样迫不及待让他们过去支援。
可是,她们能这么快将青水农场治理好,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利,突然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心里顿时也有些忐忑:换一个地方,他们还能像在青水农场一样这么顺利吗?黄启给大家打气: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几名专家在一旁看得连连点头,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才是祖国的未来。
*拜别依依不舍的村民们,他们七人跟随着几名军人乘坐者皮卡车来到大西北深处的一个研究基地。
说是研究基地,其实也是科工委第24训练基地的总称,距离库尔市一百四十多公里,处于大漠腹地里。
一路过去,上无飞鸟,地无寸草。
皮卡车一路绝尘,扬起一片片风沙。
这儿的条件,要比处在外围的青水农场要艰苦不少。
只是在路上而已,就算全身上下都裹得严严实实,眼睛还是免不了进沙子。
开口说话,都觉得口腔里都是细沙。
倪幼幼坐在靠皮卡车的右侧,沙子不断从车布间的缝隙里飞进来,只要一张眼,细沙瞬间能迷一脸,不仅眼泪哗啦啦的流,还不停打喷嚏。
尹烨把人一拉,倪幼幼顿时挤进中间的位置里。
倪幼幼还懵着,就被尹烨劈头盖脸训斥道:傻不傻,不懂坐中间来?中间坐着朱迅还有几个专家,几人被尹烨这么一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地让了位:对对,倪幼幼同学,快来中间坐,那边风大,沙子多。
倪幼幼有些不好意思,这样显得她多娇气似的,但人已经换了位置,只能默默瞪了尹烨一眼。
对方朝她得意一笑。
倪幼幼抿了抿嘴。
人坐在中间后,又有尹烨在一旁用身体帮忙挡沙子,人舒服不少。
周梅春也想坐中间,她的位置虽然不是靠在皮卡车的布帘子旁,但也有不少沙子拍到她的脸。
我也想坐中间。
章姚拉住她,咋事这么多!坐下!周梅春:……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她。
*路程遥远,一行人行到中途停车休息的时候,尹烨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块破布,用细绳绑在皮卡车后边,做成一块布帘子,挡下了不少风,又拔了不少芨芨草塞到车和布帘子的缝隙里。
不得不说,在生活常识方面,尹烨要比几名志愿者厉害得多。
黄启说:有尹大哥在,我都觉得安心不少。
最起码不会再发生之前牧场那样的事。
尹烨生得又高又壮,肌肉线条分明,虽然长相秀气,但眉头压低,那脸上的戾气,没人敢惹。
倪幼幼却觉得尹烨任性。
明知道京市这么多人等着他回去,偏偏还要坚持跟过来,劝都劝不动。
朱迅说:这边的情况特殊,路途也远,只能委屈你们几位同志了。
其他人倒没有什么,既然答应来,就已经有了吃苦的觉悟。
周梅春原本还想抱怨几句,但大漠戈壁缺水,备好的水壶早就空了,嘴巴都起了皮,哪里还有心思抱怨呢。
倪幼幼也渴得不行,她的水壶只有三分之一的水。
听朱迅说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沿途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倪幼幼便不敢浪费。
她舔了舔干巴巴的下唇。
忽然有人递过一个水壶。
里面哐当当的一听就知道还有不少水。
倪幼幼看过去。
看什么?尹烨挑了挑眉。
那你呢?尹烨:不渴。
他推了推水壶,有些不耐,快接啊,不知道我拿着手累?其他人看了过来,倪幼幼脸有些发红,尹烨这么明目张胆的给她开小灶,让她有些不自在。
她抿了抿嘴。
哪会不渴,眼前的人嘴角上都是干涸的血迹,那是因为干燥起皮后用牙齿撕下来的证据。
她小小声地说:尹烨哥,其实你、你对我也挺好的。
尹烨愣了愣,随即笑着把水壶塞到她手里:算你有良心,还知道我对你好。
倪幼幼怔怔地接过水壶,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速度太快,她没能抓住。
尹烨看她傻愣愣的,就问:李治和我,谁对你比较好?这问题怎么怪怪的?倪幼幼诧异的看他一眼,觉得他的问题有些幼稚,当然是李治哥,你就只会欺负人。
尹烨:……他气笑了,手指点着她,成,你真成!这丫头就是个养不熟的小白眼狼,从小到大就只会李治哥李治哥。
尹烨转身就走。
多看一眼都能把自己气死。
等人走远了,章姚走过来问,你俩吵架了?尹大哥刚才的脸色好吓人。
倪幼幼心里那股怪怪的感觉又来了。
但她来不及细想便转移了话题。
*大漠的条件极其艰苦,三百公里内没有村庄,更没有炊烟,有的只有海浪般连绵起伏的沙丘,数不尽的砾石。
时不时有从沙漠吹来的风沙席卷着,沙尘飞舞,碎石飞溅。
临近研究基地的时候,倪幼幼几人终于知道他们即将要去的是什么地方。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一众人终于来到朱迅嘴里的研究基地。
说是研究基地,实际上只有两排简易的土坯房和临时搭建的军绿色帐篷构成。
基地里住的大部分都是战士和少部分的科学家。
这时倪幼幼几人才明白为什么朱迅之前不肯讲基地的情况外露。
这里就是制造蘑菇云的研究基地,重要性可想而知。
黄启和胡大勇在一旁激动不已。
这里的战士和科学家们,全都是不畏辛苦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就算没有条件再艰苦一百倍,他们也愿意为这些可爱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来到这边一切保密,希望你们能谅解。
黄启几人连连点头。
很快,几人就被基地负责人安排到了土胚房里。
基地里大家都埋头苦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战士们听说他们是来支援的,对他们都十分客气。
等安顿好,倪幼幼几人才从军医口中得知,原来是几位科学家染了病。
因为项目机密,染病的几名科学家又不可替代,得知倪幼幼他们成功治愈青水农场的阳性病例,这才让人把他们请过来。
俺们司令已经去了驻地,要过半个月才能回来,由俺来接待你们,听说你们虽然年轻,但是水平特别牛,俺们就等着你们呢。
说话的是暂时负责基地的何团长,皮肤黝黑干裂,脸上的笑容却十分热情,让人忍不住就放松下来。
黄启作为他们几人的代表,还有些局促,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
他忍不住看向倪幼幼。
要说水平,他们在场的几人没一个能比得上她的,大家对倪幼幼的医术是心服口服。
何团长顺着黄启的视线看向倪幼幼,心里有了数,没想到这几人中,领队的居然是年纪最小的姑娘。
倪幼幼只害羞地笑笑,没有接话。
寒暄了片刻,何团长就把他们带到几位科学家的土坯房里。
倪幼幼几人正想进屋查看情况,就见一名穿着军装的中年男人从里边走出来。
迎面抬头,倪幼幼呆住了。
谷、谷叔叔?!来人正是谷鸿志。
相比五年前,谷鸿志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倪幼幼差点没认出来。
谷鸿志也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倪幼幼一番,也惊讶了:你、你是幼幼?尹烨不着痕迹的上前一步挡住谷鸿志的视线,紧紧盯着对方,问倪幼幼道:他是谁?倪幼幼想起尹烨离开后谷鸿志才出现,因此两人并不认识。
她把谷鸿志和莫荣兰的关系解释了一遍,尹烨皱着的眉头才缓和下来。
何团长看他们认识,便说:真是缘分,没想到咱们年轻有为的志愿者还是老谷你认识的。
何团长,让您见效了。
谷鸿志现在负责照顾几位科学家,知道倪幼幼是来帮忙的,让出门口,让他们进去。
倪幼幼也知道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纵使有满肚子的疑问也只能压下。
她和黄启几人跟着军医一起进了屋。
尹烨不是志愿者,被留在了外面。
疫病传染性太强,基地里条件也有限,除了专业人士和专门照顾的人员,其余人都是禁止进入里面的。
土坯房不大,里面的设施简直简陋得让人难以置信。
没有床,只有简单的几张木板床,上面铺有一层薄薄的棉被。
地上还有一块一米左右的黑板,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
此刻床上坐着几名穿着制服的老人家,具是花白的头发,戴着厚厚的眼镜,在黑板前演算着,时不时讨论几句。
尽管声音有气无力,却带着一股坚韧。
军医刘良说:他们的工作太重要,几位老人家总是想着快点把手上的课题攻克,好解燃眉之急,说什么也不肯停下手上的活,劝也劝不动。
事实上,基地里的军医水平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看几名科学家被感染但基地却依旧没有爆发时疫就知道了。
现在只是有了苗头,只有部分士兵染了病,因此为了早点能遏制住这样的情况,特地将他们这一队人请来,希望能将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最让军医们头痛的是几位科学家的身体,虽然用上了最好的药,但几位老人家的情况迟迟没有好转,一来是因为年纪大,抵抗力本就不如年轻人,二来则是因为几人夜以继日地工作的缘故。
刘良上前跟几位老人家说明来意。
结果却因为几人太过专注没有听到。
刘良一脸无奈地对几人说:这是常态了,除非强制休息,否则他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