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莫荣兰连夜写了一份寻父计划书。
牛好的春天裁缝店也在黎桂花的资助下开张了。
建政路一时风言风语。
之前那春天裁缝店的老板娘不是在前面那家帮忙吗?怎么这么快就把店开起来了?这一看就是有预谋呗!真是倒了八辈子霉遇到这种人。
我怎么听说这春天裁缝店的老板娘舒和谷主任是一家人?什么!?难不成前阵子谷主任来这边是为了开家新店?我看不像啊!我还以为他是想和人家处对象呢!……这个时候娱乐项目少, 一点水花都能卷成惊天骇浪。
谷家最先知道的是谷惠莲。
当她听到牛好也开了一家裁缝店后,气得脸发绿, 拉起袖子就要往春天裁缝店跑。
黎桂花喝止她:站住!你想干什么?你大伯娘新开了家店, 你不去恭喜就算了,还板着个脸,到底谁才是谷家的?后面那句话是对着谷鸿志说的。
谷鸿志被自己老娘和哥嫂摆了一道。
店开了他才知道, 自己老娘把这事瞒得死死的。
这下他是真没脸再去找莫荣兰了。
谷惠莲脚一跺,爸!你说句话啊!店都开起来了, 还能说什么?没什么好说的。
谷鸿志颓然走进屋。
黎桂花看小儿子这样,心有点虚。
但也没觉得自己做错。
莫荣兰一个外人, 还能比上自家兄弟不成?小莲, 晚点去店里给你大伯娘道个喜。
别一天天的就知道帮外人。
谷惠莲翻了个白眼,我脸皮没她这么厚, 捅了人家刀子还能光明正大往人家面前凑。
把黎桂花气得跳脚。
她就知道丫头片子不中用, 还没嫁人心就向着外人。
还是得要生孙子!莫荣兰这种还没进门就家宅不宁的,一辈子都别想让她同意!谷惠莲走进屋子里安慰她爸。
爸, 你别泄气啊, 你现在不去和莫阿姨解释,到时不是更说不清了?身为一家之主,谷鸿志向来是家里的精神支柱,一般事情可打不垮他。
谷惠莲还是第一次看到谷鸿志这么没精神气。
说清了又怎么说, 我这样的, 根本配不上人家。
这是谷鸿志心里话。
原本想着若是能打动心上人让她嫁给自己, 那他一定要护着她一辈子不受欺负的。
现在这个情况,简直是在扫他大嘴巴。
他已经没脸再去见莫荣兰了。
爸你可不能半途而废。
你这样连我都要瞧不起你!这还是我勇敢威武的老爸嘛?是谁之前说过, 遇到事情就解决事情的?谷惠莲啧啧啧地激着谷鸿志, 以前收拾大伯一家的魄力在哪了?可不能因为莫阿姨就昏了神志啊!谷鸿志被她逗笑了, 但这话大逆不道,他脸一板,好歹是你大伯,我说可以,你可别在外面瞎说。
这种话题传出去可是会影响名声。
总之,爸你找个时间去和莫阿姨解释一下。
你让我再想想。
再想黄花菜都凉了!谷鸿志不理她。
他要想清楚怎么收拾春天裁缝店。
——春日裁缝店里的客人大都是县里有单位的女同志。
一是这类人群不差钱,二是她们眼光都高,喜欢独一无二的款。
供销社的衣服大多款式老套且重复,因此才会喜欢光顾莫荣兰的店。
但这类女同志里,也不是都非春日裁缝店不可。
因为是手工定做,耗时长,往往一套衣服做下来需要十天半个月的,再加上订单多,排队的人也就多,衣服再好看,也难免有些人等不及。
这就便宜了春天裁缝店。
而且牛好一开张就用价格优势吸引了一批人。
和春日裁缝店差不多的款式,她便宜了三分之一的价钱,自然吸引喜欢占便宜的人。
其次因为两家名字太像,导致原本乡镇下面慕名而来的人分不清,大部分分流至更便宜的春天裁缝店了。
一段时间下来,莫荣兰的店里显得空荡许多。
李玉凤气得慌,三天两头假装路过春天裁缝店,以窥探里面的顾客有多少。
有时候气不过,还会故意在门外说几句。
厉害的时候差点没和牛好吵起来。
还是莫荣兰把人阻止了。
玉凤别吵,不过是几份单子,不值当。
那怎么不值当呢?前段时间莫荣兰多开心啊,任谁都看得出她是真心喜欢想把裁缝店经营好的。
眼看顾客越来越少,莫荣兰脸上也染上几分愁意。
倪幼幼见了也担心得不行,便把这事和李治马超他们说了。
马超三人当即拿起棍子要去找人算账。
虽然几年时间在李治的带领,马超几人已经甚少再喊打喊杀的了,但一遇正事还是原形毕露。
李治制止他们:回来。
治哥,这种人没脸没皮的,还敢明目张胆抢生意,就该给她个教训!去了就是我们理亏,要找麻烦办法多的是,没必要冲动。
陈立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治想了想。
这事是谷鸿志家里惹出来的,当然要让他来解决。
恰好这时谷鸿志找到李治。
也不知道两人谈了什么,马超几人在一旁等得心焦。
等他们谈拢后,马超跑过去。
治哥,现在打算怎么办?现在成绩还没下来,几人这些人显得无所事事,冷不丁自己人出了问题,当然格外重视。
我打算去一趟羊城。
马超几人都愣住了,随即面面相觑起来。
这跟去羊城有什么关系?李治神秘地笑了笑。
你们跟我一起去吧。
马超几人闻言狂喜,李治第一次说这话还是几年前带他们到省城里我们先去店里一趟。
———谷鸿志把一家羊城服装厂厂长的名片给了李治。
牛好不是想以价格取胜吗?那就用价格压制她。
服装厂的优势很明显、可以量产,只要把莫荣兰的设计图纸拿去,相信他们愿意大量生产,到时他们再以低廉的批发价拿回,不仅可以卖给县里的成衣店,也能拿回到春日裁缝店里销货。
换个话说,谷鸿志是想改革春日裁缝店的销售模式。
虽然生气牛好做了不厚道的事。
但谷鸿志却也知道,春日裁缝店要想长久,改革是必须的,否则就算没春天裁缝店,也会有夏日、秋日服装店。
以他的眼光看,若是能和羊城大型服装厂取得合作,不仅能保住莫荣兰的店,还能进一步扩大店面,最重要的是,她设计出来的服装,能以这样的方式推广。
这是一石三鸟的事情。
但这个事他干不了,这事干下来得十天半个月,工作不允许,他的职位也不合适做,做了就有以权谋私的嫌疑。
所以才找到李治。
谷鸿志愿意出本金。
若是这样,只要莫荣兰愿意,那这事就能干得起来。
***李治没提谷鸿志,只是说想用莫荣兰的图去羊城挣一笔。
莫荣兰虽然狐疑这事能不能成,却没反对。
当晚就整理了以前的废稿,又画了不少新款出来拿给李治。
她知道李治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倒腾东西,自己生病的那段时间,若不是李治冒险去赚钱,这个家早就没了。
因此对李治做的很多决定,莫荣兰从没质疑过。
而马超三人,听说能去羊城时,都乐疯了。
羊城啊!现在大街小巷,报纸、广播、电视里,哪个没有报道过羊城的?早在改革踏起浪潮行的日子里,全国各地的人们就像是在牢笼里憋久、饿坏的狮子,一朝解禁,总会是最疯狂的。
大家都说去了羊城,就能当起万元户。
说的人多了,便是假的也成了真。
马超陈立结巴三人兴致冲冲地回家收拾东西。
他们准备要发财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高兴的事?等到回来的时候,正好是成绩下来的时候,岂不是刚刚好。
简直不要太开心。
就连梦里都是满满的大团圆。
李玉凤在马超他们去店里说要图纸时就觉得事情不简单。
想也知道,李治马超这群人这么护短,遇见牛好这样的事,怎么会不行动?偷停下来,立即心动了。
羊城啊……她也想去。
她眼睛转了转,顿时来了主意。
——为了避免到时需要分开行动,李治找孙正要了两份介绍信,一份是他自己的,一份是马超他们三人的。
这么多年过去,孙正还是钢铁厂车队的领头,自从几年前车队消停后,就再也没继续干倒爷的活。
现在看李治要去羊城,顿时也来了心思。
你是说现在形式可以干?李治意味深长:只要你能打通上面。
现在已经没有投机倒把之说,但作为钢铁厂的车队,若是想干长久,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领导同意。
孙正拍拍李治的肩膀,好兄弟!到时有了好处肯定不会忘记你!他看了看马超几人,怎么没见你另一个好兄弟?他说的是尹烨。
李治顿了顿,说了句行话,他探路去了。
所谓探路,就是去实地考察。
孙正哈哈大笑,我就说你们能干大事!要是还有好买卖,你也别忘了我。
李治应下了。
可惜这次厂里车队的路线不经过羊城,否则还能节省不少时间。
坐火车也能到,就是路上需要两天一夜,平白浪费时间。
出发当天,李治原想和倪幼幼说一声,倪红军却说:丫头还在屋里睡着呢,也不知道昨晚做什么,凌晨两三点才睡。
李治把要出省的事大致和倪红军说了一下,并让他帮忙转告倪幼幼。
倪红军受不了李治这幅不放心的样子:行啦行啦,你就安心吧,早点回来就是。
直到站在火车站台上,李治还有些心神不宁。
他们买了四张坐票,云水县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因为以矿场闻名,修铁路的时候,特地把轨道绕来云水县里,就为了方便把石矿运输到外省。
经过这里的大部分是货物运输车厢,只有一两节载客车厢,却能载客一百多人。
这车票钱花的马超三人心嘶嘶发疼。
一张十五块,不二价,这还是坐票的钱,要是卧铺,得翻两倍。
而且出了省,还得转车,合计下来,每人得三十五块。
马超嘀咕:这次要是不能赚到钱,我也不用回家了。
这三十五块还是他找马东要的,说是拿来交学校毕业证的费用。
连出门的借口都是打着学校的旗号才出来的。
反正他们也不可能去市里找人。
要是被揭穿,就算二十岁,他屁股一样得开花。
结巴和陈立钱不够,李治用谷鸿志给的钱帮忙先垫付了。
实在是两人平时花钱没计划,和冯小二一起在省城赚的倒卖钱大头都用在生活费上了,剩下的也花了个精光。
这趟如果不能回本,结巴和陈立回来就会变成负债人。
因此两人坐在火车上,心情又是忐忑又是激动。
这就是一场豪赌,赢了大赚一笔,输了就啥也没有了。
好在李治的淡定给了他们底气。
下午四点五十的火车,站台四点半的时候就挤满了人。
云水县属于一个小小的起始站,比起其他站需要费力从窗口挤上绿皮火车的情景,这里要好一些。
但也没能好上多少,两节车厢,七十个座位,一百多号人,多出的人怎么办?——一起挤呗!这些人光是手里扛的,背上背的,都能占老大的地方。
马超他们的行李也不少,一人一个蛇皮袋,还有一个军绿色的装满东西斜挎包。
离火车出发的时间还有五分钟,远处传来火车的鸣笛声和哐当哐当铁轮撞击轨道的声音。
站台的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