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4 章

2025-03-21 15:06:23

孙大河砍好了足够的竹子, 把内腔给处理好,放到竹林里,准备等到今儿下工以后去组装起来。

没想到孙大牛和孙小牛实在憋不住, 兄弟俩一合计,偷偷跑到竹林里组装起了竹筒管。

竹筒里面都被挖的彻底, 别看老粗老长一根, 却没有多少重量。

孙大牛孙小牛兄弟俩蹲在地上一截一截拼凑。

拼凑的长了, 拿不动了,就放在地上,就地减几块石头把它夹起来, 防止它翻滚。

竟然就一直拼装到了山脚。

只是俩毛头小子做事儿不够谨慎, 半路偏离了方向,竹筒没有直接通到宋娇娇家,反而是通到了和宋娇娇家大概有个几十米的土路上。

但也正因为这样,只要人过去就能看到水哗哗从竹筒里流出来。

俩孩子这些天一直憋着这么个秘密,都快要憋出毛病来, 这会儿看着水出来了, 当然是要欢天喜地去报喜,顺便和旁人好好显摆显摆。

这会儿就庄稼地里面人多,他们自然要往这里赶。

刘小凤不知晓宋娇娇私下里到底在鼓捣些什么, 听见水从山上下来了,直接到家来了,自然是不信的,那白眼儿翻得。

还水从山上直接到家来了呢,宋娇娇又不是神仙, 怎么能把水从山上弄下来呢。

停顿一下, 嘲讽的语气更甚。

要是有人真能把水从山上变下来, 那她保准是妖精变得,是山上那专门勾引人的骚狐狸。

宋娇娇正在和孙大牛兄弟俩确认情况,暂时没理会刘小凤。

孙大河却来了气,那些竹筒是他亲自砍的,内腔是他亲自掏的,他和宋娇娇就是一伙的,刘小凤这话不就相当于把他也给骂了进去,骂他是个专门勾引人的骚狐狸?他呸了一声,真想指着刘小凤鼻子骂,偏刘小凤是个娘们,他一个大老爷们,不好和她计较,只能搁那里冷冷地说:这法子是宋家丫头和我一起折腾出来的,咋的?你这意思是,我也是山上那骚狐狸?孙大河兄弟好几个,个个都比林孟辉林信业生的强壮,刘小凤的气焰一下下去大半,语气讪讪地。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说,这水,它咋还能从山上飞下来呢,明摆着就是不可能的事儿不是。

没事儿,你没文化没见识,不能怪你胡说八道。

说话间功夫,宋娇娇已经和孙大牛兄弟俩确认好情况了,听到刘小凤的话,立马毫不客气往刘小凤心里捅刀。

你说谁没文化没见识?!刘小凤可不愿意听这句话。

她养出了四个有初中文化的儿子闺女,儿子闺女念书时候,她也跟着听,也能跟着背两句诗词,怎么就成了没文化没见识。

因为从山上引水下来的方法有好几个,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竹筒引泉法。

宋娇娇把其中的道理说给众人听,原本还有些怀疑的大家伙听清原理之后瞬间恍然大悟。

是啊,竹筒既然能坐水壶,自然也可以连成一片,从山上引水下来啊。

奇了怪了,咱们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想到呢?是啊,怎么就没想到呢。

宋娇娇大概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家沟生产队不缺水,村里就有一口常年不干涸的水井,附近还有一条小河。

因为不缺水,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想打山泉水的主意,想到引水下山的方法。

大概,也就只有自己这种懒人,才会对这些山泉水动了心思。

听了宋娇娇的解释,刘小凤的脸有些挂不住。

她咬咬牙,突然猛地一跺脚:这都是你自己说的,没亲眼看见之前,我是不会信的!说着她转头就往宋家方向冲。

林孟辉和林信业赶紧跟上。

才刚刚拐过小巷,刘小凤就立马往其他方向飞奔。

林孟辉和林信业惊呆了,忙叫住她。

妈,错了!宋家方向在这边!去什么去?!去丢人现眼?!刘小凤没什么好气,咬牙切齿往家跑。

她是真没想到,原来这水还真能往山下飞。

这宋娇娇,是不是和她上辈子有仇?怎么就专门盯着自己家欺负个没完呢?-能懒成宋娇娇这样的,在这个年代到底是少数。

大家伙兴致勃勃跑到那边去瞧,看到山泉水真的能一直引下来,引到家里,都啧啧称奇,却没有几家真的动手模仿的。

少数动手的那几家,大部分都是家里面有老人,或者离水井太远,来回一趟不划算的。

但就是这样,宋娇娇点子多,脑子灵活的形象也渐渐扩散出去了。

宋家这丫头投胎到宋老实两口子这里真是可惜了,长得俊头脑好使的闺女,要是上我们家来,我保准砸锅卖铁供她去念书,肯定能供出个大学生来!谁说不是,可惜宋老实两口子是真穷。

咱生产队最有文化的姑娘也就是刘小凤家的林心雅了吧?嗨,要我说,刘小凤送林心雅去念书压根就没用,就会和人家抢男人。

刘小凤家的儿子也不行……不知道到底是谁起的头,反正渐渐的,话题开始歪了。

刘小凤听着这些风言风语,听着大家伙把宋娇娇捧上天,把自己的几个宝贝蛋贬低到地里,气的整天吹胡子瞪眼,活生生像只癞虾蟆。

生气的同时,她也忍不住纳闷儿。

这宋娇娇一天书都没念过,一天学都没上过,怎么就能想到了这个主意?她的孟辉信业心雅都是念过书的,还都是初中水平,怎么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想出过能改善家里生活的方法?瞅瞅宋娇娇,她虽然不待见宋娇娇,但是真眼馋她那进入自己家的山泉水。

实在心里纳闷,刘小凤在晚饭时候忍不住提起这个话头。

孟辉,信业,你们俩可是念过书的,还一直念到初中二年级,咋这么多年就没想出来过这种办法的?林孟辉林信业脸一红。

他们俩当初虽然确实是念过书的,但自打上了初中,住在县城中学宿舍,每周回来一次,他们就再也没认真过。

上课摸鱼打盹儿,作业全靠抄,考试时候就指望作弊。

要不然也不能在初中二年级时候就被学校里劝退。

但这种话可不能说。

否则这不就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人威风,显得他们仿佛不如宋娇娇一样?妈,不是我们想不出来这种办法。

林孟辉放下筷子,绞尽脑汁想出一套理由。

这种东西,我小学时候就想到了,这不是因为咱家距离水井足够近,咱家人也多,我和弟弟们几分钟就能填满咱家的大水缸,才一直没提起的吗。

是啊妈。

林信业也顺着大哥的话语往下说。

我们俩可是初中生,我们学的东西多着呢,她宋娇娇知道个啥?她能知道收音机的运行原理?能知道水车的运行原理?我们一直没拿出成果来,那是因为我们学到的东西太高深了,村里面弄不到我们需要的材料,慢工出细活。

有个故事,说是一种鸟,三年不飞不动不叫,这不是懒,是准备一鸣惊人。

一开始两人的配合还有些生涩,后面就越来越自然。

你一言我一语,刘小凤信以为真,内心感到了极大的慰藉。

以后她再听到有人夸宋娇娇聪明,说自家三个孩子白念了书,她就要耻高气扬地跑到对方面前,将林孟辉林信业说给她的那些话说给他们听。

所以说,宋娇娇那些东西太小儿科,我儿子闺女们早就想出来了,就是知道没啥用,才没有弄出来显摆。

我儿子闺女们和有的人不一样,鸡毛蒜皮大的小事儿也嚷嚷的全村都知道,我儿子闺女那可是要干大事儿的。

一鸣惊人知道不?我猜你们就不知道,我和你们说,这意思就说有一种鸟,它三年时间不飞不动不叫,可它要是叫起来,动起来,那就要直接冲上云霄,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儿子闺女要么就不做,要么就要直接做个大的!大人们都把刘小凤当个笑话看。

但小孩子们不一样,小孩子们觉得刘小凤简直太讨人厌。

娇娇姐姐,刘小凤真讨人厌,她整天说你弄得这个竹筒引泉是小儿科,说你瞎显摆,说林孟辉林信业他们要做的才是大事儿。

孙小小扎着俩牛角辫,气的一晃一晃的。

娇娇姐姐,你赶紧做出来一个大事儿,让刘小凤知道,你就是比他们聪明,就是比他们厉害!做大事儿?宋娇娇差点忍俊不禁。

她沉思一会儿。

这个时间,她的稿件应该已经在杂志上刊登出来,按照合约,杂志社那边会给她寄来期刊。

不知道,她的稿件在杂志上出版,在刘小凤眼里算不算大事儿。

估计应该是算的吧。

毕竟,故事里那反派一家子可是以她们家为原型。

挑个时间进城一趟,把期刊取回来。

再顺便去废品收购站看看,能不能采购一些可用的零件组装一台简易的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