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025-03-22 07:52:16

秾烟一时惊慌之后,反而很快冷静下来,两手交叠在身前,紧了紧,方道:大人,奴有另情禀报。

说。

奴那支珠钗,是方大人送的,这蓬莱阁的人都知道。

但他们不知的是,这钗原本是方大人送给傅姑娘的。

傅姑娘?嗯,就是方才我说的那位来蓬莱阁寻活干的姑娘,叫傅秋兰。

倚翠阁将钗送去方府的时候,傅姑娘已经没了。

秾烟道:方大人就转手将钗送给了奴。

为何送给你,而不是方夫人?杨枝问。

方大人和方夫人不和已许多年了。

秾烟道:方夫人房里方大人一年也去不了一回。

你反复提到这位傅姑娘。

杨枝继续问:她和这个案子有什么联系?秾烟低头沉默,良久,好像总算下定了决心一般,抬目盯着柳轶尘,道:大人手上想必有那支凶器金簪——但那不是奴的,奴的那支是……中空的。

大人若拿着的是奴那支,此刻想必没有闲心在这里审问奴。

**从乙牢出来,夜已过半,一轮弦月当空悬于头顶,将两人面色照的有些苍白。

夜风自四面灌过来,杨枝忍不住抱了抱胳膊。

柳轶尘并未开口,脚下却快了两步,他身长腿长,健步起来杨枝需小跑才能跟上。

她小跑了两步,忽觉出不对劲:大人,这不是丙牢的方向……柳轶尘脚下未停,声音自前方飘来:你还想回丙牢去?杨枝立刻福至心灵,虽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跑的更卖劲了。

大概因为动了起来,一时觉得这倒春寒的夜,仿佛也不那么冷了。

不一会,两人到得一座小院前。

柳轶尘领她到西厢的一间:今晚你就住在这里。

为她开了门,转身就走。

杨枝打望一圈,连忙叫住他:大人。

何事?民女屡次犯禁,大人非但不计前嫌,还以德报怨,如此厚待,民女感激不尽。

只是……你当真信我只是以德报怨?柳轶尘忽然打断她,没有什么温度的眸光落在她脸上,好像月夜下的露水。

杨枝一腔滔滔被他打断,愣了一瞬,踟蹰片刻,低头道:民女不信……正为不信,才想问问大人——大人需要民女做些什么?很好。

柳轶尘难得赞了一句:我大理寺不养心无城府之人。

顿一顿,又道:大理寺缺一名书吏。

留下来做事,我不能保你飞黄腾达,但可保你做自己想做的事。

大人知道我想做什么?聪敏之人皆有个毛病,喜欢追本溯源,求一个真字。

柳轶尘徐徐道:正好,大理寺恰是抽丝剥茧、追索真相最好的去处。

今夜好好想想,明日我让人拿文书来,签不签,全随你。

我若是不签呢?杨枝问。

柳轶尘典典衣袖:回牢里去——妄图越狱,杖五十,转至乙牢,刑加倍。

杨枝气笑了:大人才说的全随我。

生死难道不是选择?话落,他看都未再看她,转身就走。

杨枝气地朝他背影打了两个空拳。

其实也就是柳轶尘说话太难听,要是好好以利诱之,她有多少不愿意——大理寺主厨月银一两二钱,书吏想必只多不少。

可是……大人,我是女子,女子在大理寺做书吏,恐怕会遭人非议。

柳轶尘顿住脚:本朝有哪条律例是禁止女子为吏的?这倒是没有,可……她年幼时的确有过妄念觉得自己不输男孩,然夫子一遍一遍的规训、父亲毫无情由的指责与蔑视,终让尤还懵懂她渐渐绝了心气,断了念想。

后来辗转江湖,满脑子只是讨一份生活、寻回母亲,再没了这分争气要强的执念。

此时听他这么反诘,忽有了一种与前尘割裂的不真切感。

前朝女子都能为帝,在大理寺做个书吏而已,惊慌什么。

柳轶尘边说边往外走:大理寺内,本官这点主还能做得了。

你听听你说的这话,前朝女子为帝——拿前朝的事到本朝来编排,也不怕我去衙门告状!杨枝心里嘀咕着,倏而反应过来这里就是衙门,一时有一瞬的怅惘。

而这怅惘由内自外,她不觉打了个寒噤——刚一路小跑过来没感觉,这甫一停下来,还是挺冷的。

立刻推门进了屋。

这间屋子陈设简单雅致,很有文人气。

唯一的问题就是,不太像常住人的样子。

杨枝左右转了一圈,仰面倒在床上。

饶是她久经江湖,这一晚上发生的事还是很出乎她意料——柳轶尘行事乖张,留下她,当真只是缺个人手?秾烟从小被卖到蓬莱阁,见惯了人情,上下嘴皮一碰就是一个谎,今晚说的话,有多少真假?还有那个傅秋兰,到京城来究竟所为何事?能在金簪中藏东西的人,绝对不是对蓬莱阁一无所知、上门找活的人。

柳轶尘说的对,她本性的确喜欢追本溯源,求一个真字——其实她与秾烟并没有多少交情,她去岁冬来得京城,教秾烟习字也不过几个月的工夫。

正这么胡思乱想着,屋外忽响起敲门声,杨枝起来开门,见着门外站着的人,微微一愕。

大人,你怎么又回来了?门外的柳轶尘样子十分怪异,一手抱着床被子,一手提着个桶。

一见她开了门,立刻将被子往她怀里塞:这间屋子不常用,现下这个点也寻不着人要炭,这床被子给你,免得又叫冷。

杨枝方才看了,那床上原是有一床被子的,这个天,那被子薄是薄了点,但也不至于会叫冷。

何况,为什么是又?杨枝轻轻皱了皱眉,柳蛔虫似乎又读出了她的腹诽,淡淡补了句:方才在乙牢门口,冻得哆嗦的可不是我。

杨枝楞了一下,旋即灿烂笑开:大人可真是体恤下属!有大人这般堂官,属下当真是三生修来的福分。

是否是福,进来了才知道。

眼前实在的好处不知胜过赢一场嘴皮官司凡几。

杨枝不管他说什么,连忙堆笑接过被子。

目光不觉又落到那桶上,这才发现桶里还放着个暖水釜。

微微一怔,心里久违地,不期然淌过一股暖流,还没来得及开口说点什么,已听见他正色道:往后你不必再学那些蝇营狗苟、汲汲谄媚之道,他人若欺侮你,你自来找我。

倘使因公得罪了旁人,也不用惧怕,自有我担着。

那我若是得罪了大人呢?杨枝下意识问。

你得罪本官的还少?柳轶尘斜乜她一眼。

杨枝赶紧闭上了自己的嘴。

二人默然片刻,柳轶尘忽然伸出手:书给我。

什么书?《大理寺宝典》。

柳轶尘冷冷道。

杨枝一惊,肌肉先于脑子反应过来,立刻讪笑:大人说什么,我听不懂。

你以为我没默许,这本书怎么能在市面上卖开?柳轶尘轻哂:景轩书肆传了几代,戚大娘在京城做了几十年刻书贩书的生意,这点分寸都没有?肆意编排官中,轻易便可定个死罪。

我并非和戚大娘买的……杨枝下意识辩解,脱口才反应过来已不打自招。

柳轶尘冷笑一声,伸出的手微微晃了晃,示意她把书交出来。

京城版刻大半都是戚大娘的生意。

柳轶尘道:旁的小书商,就算刻书,也不会刻这种不赚钱的,多半都是些传奇志怪。

倘若是京外书商刻的,连大理寺门前石狮子都没摸过之人写的书,你也敢买?杨枝泄气,自腰间口袋里取出那本书,递给柳轶尘。

柳轶尘不知是见她神色过于颓丧还是别的什么,接过书的一刻,忽然鬼使神差补了句:这本书是郑渠写的,要摸清大理寺的门道,明日问郑渠去……就住你对面。

对面?杨枝惊讶:这么说,这是……龚大人的屋子?柳轶尘觑她一眼,眸底隐约浮起一丝嘉许,点了点头。

嗯。

但龚岳一年在此也住不了几回。

而且……柳轶尘不再多言,转身往外走:我已着人收拾过了。

话落他人已到了门外,杨枝抬头望去,月影西垂,月光披洒在他两肩,衬地他身形格外清瘦,亦格外劲挺,如雪夜苍松。

作者有话说:看柳哥还能傲娇多久~~小可爱们跟我招个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