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2025-03-29 00:38:5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是座美丽的城市。

四月的杭州让冯曦全身毛孔都随着丝丝雨雾舒展开来。

冯曦对有咖啡的城市情有独衷。

透过咖啡,她看到了上海的高楼,青岛的海,丽江的小巷,杭州的西湖。

咖啡所到之处,散发的慵懒让她迷恋。

她一个外出旅游,只到条件好的地方。

冯曦认为,这是种享受。

至于和朋友带了帐蓬,上山下乡,另有一种乐趣。

她适应能力极强。

她喜欢的零碎包括收集各种咖啡杯子,调匙。

买不同产地的咖啡豆。

除了咖啡,就是茶。

当然也包括各种茶壶茶杯,买不同的茶叶。

杭州,咖啡与茶合二为一。

坐在南山路上的咖啡馆里,窝在丝绒沙发中,不加奶油的黑咖啡散发着咖啡最本能的醇香。

不远处的西湖像雾一样蒙胧,冯曦顺手将杂志扑在脸上,挡住她微眯的眼睛。

中午时分,音乐却不够舒缓,江美琪甜美中略带凄楚的一遍遍唱着: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我没有亲爱的,冯曦心里这样想着,忍不住笑了。

她伸手拿下杂志,瞟了眼焦粮纸包,甜香味在脑海中浮现。

香味也是有记忆的,减肥最忌讳对美食的记忆。

这些记忆会一遍遍冲击她的防线。

冯曦早上喝了盒酸奶,吃了个苹果。

肚子显然饿了。

她叹了口气,一口饮尽微凉的咖啡,结了账离开。

雨飘缈,沾衣不湿。

像层雾带来清爽的味道。

西湖一池烟雨浩渺安静的伫立于眼前。

冯曦站在断桥边遐思无限。

依依的柳就这样如诗如梦的飘荡着,她顺着白堤走,天色已黄昏,游人渐稀。

冯曦站在白堤上静静的望着西湖。

过去的岁月像一部老电影悠然的播放。

从前她没有计划过自己的人生。

很自然的读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

七年中,永远是她围着田大伟转,像最忠实的卫星,轨道永恒不变。

时值今日,冯曦遗憾的想,为什么直到离婚后,她才发现生活中自己做主的好处?光线一点点变暗,远处的景致已显得模糊。

冯曦拿出相机快速的拍完一整卷胶卷。

她珍惜的用软布吸去相机上沾湿的水雾。

海鸥机身,尼康镜头。

这还是在学校读书选修摄影科时买的。

毕业后就束之高阁,她都差一点忘记如何用光圈了。

一整卷胶卷拍了三十八张,只选了五个景。

回家自己洗出来就能知道光圈对比了。

她在学校选修摄影课,完全是因为傅铭意喜欢摄影。

两个人一起出去拍照,回来躲在暗房忙活一个通宵。

看着自己拍的胶卷被冲洗出来,那份成就感中还夹杂着甜蜜。

傅铭意经常拍她,无意中就将她摄入镜头。

他经常笑着说:曦曦,你看,你就从来不会拍我。

她拍过的,她的技术永远也赶不上傅铭意。

她只享受与他一起的过程。

有的人在意最终的结果,她,在意过程。

对冯曦而言,拍的照片好不好没关系,拍照的乐趣与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曾经和田大伟出去玩,她带着这部相机,在家关在卫生间里忙活了一整天,田大伟只说了一句:摄影是烧钱的玩意儿。

你拍的又拿不了摄影奖,纯属浪费胶卷,有什么意思?冯曦听了就觉得真没意思,把相机放家里再也没拿出来用过。

如果一个人违背本性改变自己太多去适应别人,是不会真正快乐的。

就像她看艺术人生采访于丹时她说的话:找个适合自己的人最好。

离婚改变的东西太多,她一件件将从前的爱好拾回来,让那些带着回忆与感叹的爱好充实她的时间。

冯曦怅然的想,也许,只有不停的让生活变得丰富,她才没有时间去感伤。

背着摄影包走下白堤,冯曦迟疑了下,还是没有坐出租车,她决定走路回南山路上的宾馆。

扑面而来的雨雾渐渐地拍湿了脸颊。

天变成了一种灰青色,夜晚的西湖又是另种风情。

夏浓春翠,秋淡冬洁。

西湖的浓妆淡抹在入夜之后就换成了风姿卓卓。

那些树林水湾的暗影之中,点点灯光像团团拢住的萤火虫,闪闪烁烁。

随风送来细细碎碎的音乐与笑声,茶室,咖啡馆,画廊在蒙胧的灯光下像一匹轻纱,飘逸的闲适抖散开来。

仿佛一曲慷懒婉转歌在缓缓吟唱着。

这段路很长,据说快走能利于减肥,于是冯曦刻意加快了脚步,步步生风。

她贪恋的看着西湖夜色,脑子里飞快的想着杭州之行的计划。

她要等到清明过后买第一批上市的狮峰龙井。

还要买一块青溪龙砚。

西溪湿地是要去的,她希望在浪费胶卷后能拍得一两张像水墨画的风景照。

做为杭州之行收集的零碎内容之一。

既然来了,她决定去趟绍兴,买当地出名的花雕收藏。

到了冬天,用电饭煲烫热了,自己窝在房里慢慢品,这样一算时间,她可以在杭州悠然度过半个月。

冯曦无比感谢自己的工作,有份高收入。

让她可以没有太多顾虑的来杭州奢侈挥霍一把。

她希望用两个月改头换面,回去后就是新生活的开始。

最新目标就是一套房子,准确说,是为了自己筑一个安身立命的窝。

走回宾馆时,腿有了酸软的感觉,微微沁出一身汗来。

冯曦疲倦且愉快的想,她一定会在两个月内瘦下来。

那时天气也正好也热了,她可以重新购置新衣,重新享受打扮自己的乐趣。

换下胶卷装好,冯曦调好手机闹铃,凝神静气在床上练习瑜伽。

瑜伽在最初练习的一个月特别难,只要坚持,一个月后,很多当初看起来不可完成的动作就变得轻松了。

不像现在,弯腰抱腿轻而易举。

她把脸贴在腿上,想起那次去健身房,陈教练压不下她的腰,说她肚子上的肉太多了。

冯曦笑着缓缓吐出一口气。

晚餐,还是一只苹果一根香蕉加一盒酸奶。

她喜滋滋的摸着肚子,最近已经成功把胃口饿小了,鼓起的肚子每天早晨摸上去都瘪瘪的,这种成就感彻底消灭了她的饥火。

手机就在她的成就感中响起,她一看,是傅铭意的手机号。

冯曦有些犹豫。

她瞪着手机不知道傅铭意又想说什么。

如果不是为了生计,她大概早辞职走人了,离傅铭意远远的,就是离过去远远的。

手机执著的响着,居然断了之后,又开始响起,冯曦咬了咬唇,用大姆指和食指掐着腮帮子往上推出一个笑容,故作匆忙地接听:喂?哦,我刚才洗澡来着。

有什么事吗?傅铭意笑了:没什么事,你回老家了?冯曦暗自嘀咕,没什么事你打来干嘛?她没有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继续让声音充满笑意:我在杭州玩,过些天再回家看爸妈。

你一个人去的?傅铭意想起从前的冯曦是不喜欢单独行动的。

走哪儿都要拉同学陪着。

想到她现在一个人孤零零站在西湖边上的模样,傅铭意有些心疼。

电话中冯曦的声音明朗愉快:泡咖啡馆,看风景,购物。

很久没这样出来玩过了,一个人也挺好。

哪天回来?说不准。

看情况吧。

玩得高兴就多玩几天,不好玩就收拾行李回来。

她语气中透出的轻松惬意让傅铭意松了口气。

他叮嘱了声:住的地方安全么?挺好,就在南山路的西湖边上。

冯曦清脆的答了声,笑着撒了个谎说:有本地朋友约我晚上去泡吧,不多说了,再见!她利落的挂断电话,一摸胸口,心咚咚跳着。

傅铭意的关心让她心乱。

她最不需要的就是他的关心,这会让她不可抑制的回想起当初的浓情蜜意。

冯曦提醒自己,他已经结婚了,还娶了公司大老板的女儿,她是绝对不能和他有半点瓜葛的。

八年前的冯曦不会这样想,她会觉得浪漫,觉得温情,会感动得一塌糊涂。

现在,她首先想的是她的饭碗。

她有些悲哀地想,她已经被社会磨圆了棱角,变得圆滑现实了吗?两个月,冯曦决定不到最后一天,绝不在公司露面。

让傅铭意与王铁斗去,战争,不是叫女人走开吗?咖啡馆,茶室,景点。

冯曦把时间排得很均匀,唯独放弃了杭州的众美食。

她看着旅游攻略上的猫耳朵,绿豆糕,马蹄松,醋溜鱼,虾爆膳面,糟鸡,糟鸭等等让她大吞口水的食物气愤。

心里不停念叨,等她瘦下来,瘦下来……她在杭州住了两天了。

每天早上六点她仍坚持起床,换上运动装围着西湖晨跑。

这时西湖边上的人很少,薄薄的雾气弥漫,呼吸间都是清泠泠的新鲜空气。

冯曦跑着,偶尔遇上些早起晨跑的人,会相互笑笑打招呼。

前方沿湖的路上跑着一个人,黑色的运动装,矫健的步伐,俊朗的脸,远远地从雾中出现,一溜烟就跑过了街的转角。

冯曦边跑边转过头去看,那个人已经跑得远了。

她想,她一定是看错了,一定是个与孟时长得极像的男人。

冯曦照旧在外逛了一天,傍晚时分才回到酒店。

才走进大堂她就惊呆了,傅铭意背对着她站在前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