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比肉好吃

2025-03-22 07:54:32

郭家几个小孩都吃食不够,因为没料到烂咸菜蒸豆腐会这么下饭,竟是越吃越饿。

却都懂事的不忍心说还要吃。

但郭大叔看出来了,摸了摸几个孩子的头,道:等到晚上多煮一点。

好不好?!不用,爹,明天中午再煮多吧,晚上吃点米粥就行了,晚上又不干活,不用吃太多。

孩子们大的有十几了,小的也就几岁,在这里却已经过早的懂事。

郭大娘也没想到这菜这么好吃,虽只吃到一两块入口,但那咸香入味的滋味,回味无穷的感觉令人迷恋。

菜碗里还有一点烂咸菜的汤汁,她也舍不得丢弃,收了起来,寻思着晚上拌在小米粥里吃就挺好。

家中孩子还在回味无穷,仿佛那豆腐赛过肉味。

郭大娘对郭老头道:本来以为只是小孩子玩闹做的食物,她给了我们也不好拒绝,没想到竟滋味不错,这孩子倒有些天份,只是这食物,也不知道是什么做法,费不费豆子?!要是不费豆子,要来方子,咱自家做一些,倒也多个吃食。

这年头可没有那种方子保护的意识,有些农家食物的做法,分享是常事。

比如积酸菜,怎么积不臭,会陈香,怎么积,不烂,就会相互分享做法,另还有蒸饼,蒸糕之类的心得,在这时代,是很平常的事情。

所以郭老头听了也不以为异,笑道:是呐。

等我问问素心那孩子。

这孩子手真巧。

正收了饭碗,准备干活,反正农家嘛,事多的很,没事都能找到事情做。

每天大事小事,做不完的事情。

虽然有些事也不是太急,但没有人爱闲着。

特别是白天。

古人也勤劳,一旦闲着就浑身不得劲。

这几乎已经刻在这个民族的人天生的基因里了。

懒汉虽也有,但这类人到底是少数。

郭大叔?王素心进来院子道。

是素心呐,快进来,郭大娘率先笑道:你上午送来的豆腐是真好吃。

家里几个孩子笑道:比肉还好吃,你是怎么做的啊?!这年头家家也不可能时时吃肉,但豆腐如果好做,是可以天天吃的。

比肉好吃是一种期许,倒不算是违心话。

这个容易,大娘若想学,改天我家做的时候来看看就行了,很容易就能学会的。

王素心笑道:只不过要用盐卤,不过大娘若不用这个,用石膏也行,点个豆腐而已,都一样。

郭大娘听不太懂,不过还是点头,道:这个费豆子吗?!不费,十斤豆子能做四五十斤豆腐。

王素心笑道:豆腐是水做的,所以压秤。

但一般十斤豆子做两大桶是肯定行的,天冷的时候可以用水养着,天天换水便成,能吃上一个月。

不过这个天就不行了,放不住,会坏。

那感情好,我一定去学。

郭大娘笑道,盘算着等过了年,家里待客也多了一道菜。

挺好。

若人口多,多做一些,还能送亲戚,也体面。

郭老汉出来了,见她手上端着个陶瓮,便道:这是?!这是豆油,王素心笑道:要劳动大叔帮我做事情,我想着给豆子倒不如用豆油来换工呢,大叔,你看用豆油付工钱可以吗?!郭大娘有点意外,夫妻二人忙凑上去看,揭开盖子,里面是满满的一小瓮油,用木勺舀出来看,清澈,透亮,这可是上等的沉淀好的豆油,浓浓的豆腥香味扑面而来。

这,这油太好了,这怎么使得?!郭大叔道。

百姓吃的油,这个时候,多数都是豆油,或是芝蔴油,也有菜籽油,但是少。

无论是点灯还是啥都是用它。

但百姓吃的油,是舍不得沉淀的,不舍得废弃一些油渣,所以油自然也就混在一块,比较浑浊,而这个质量的油质,是真的极好了。

所以郭老头略有点心理负担。

他怕这油太好,给的就少,但又觉得这个心理不好,所以又觉得有点耻,但是若少要,真的家境不丰,若是多要,又觉得自个儿贪心,所以就纠结了。

小老百姓嘛,经的事不多,哪怕一点点的小事都能纠结良久。

王素心也明白他的心思,便笑道,大叔,一百斤豆子可以出十五斤油左右。

你看,我分批给十五斤油,按一百斤豆子算,行不行?!不过也得看大叔要不要,若要豆子也行,或是半油半豆子也行。

要,怎么不要?!郭大娘笑道:只是要油,你却吃亏了啊。

一般物理压榨,人工榨油的话,一百斤豆子是能出十二到十八斤油左右,十五斤算是中间值,很合理,但是压榨油里面是有人工的。

这个却没算进去。

王素心正想说话,郭老汉却道:不会叫你吃亏,你放心,我放两天给你不结算。

行。

那就按这个来。

全按油来算?!王素心道。

嗯。

郭老汉点头,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道:你家里怎么有这么多油?!大伯给的。

他家里豆子吃不完就都榨成油了,好带来。

我家里还有呢。

王素心笑道。

郭老汉松了一口气,似乎觉得没有给王家造成负担,也就心安理得了,不过他还是道:今年不全结算也无事的,我家里也不缺吃的。

年末,或明年给都成。

以你家里的口粮为主。

够的,家里还是够的,我家里也不大舍得吃油。

王素心笑道:现在舍不得是没法子,以后日子好起来了,天天吃也无妨!郭大娘便笑,这也是一种期许了吧,她并不当真。

丈夫赚点豆油,她也不可能让家里全吃了的,顶多三分之一用来吃,三分之一用来去市面上换点生活用品,还有三分之一到了过年过节,送送长辈亲戚,十分体面。

这年头谁家舍得送肉啊,能过年送肉的人家,都是富人家。

大多数,也就是扯点自家织的布,再有便是家里的收成啥的,拎点鸡,扯个鸭,或是鸡蛋鸭蛋都成,能送油的,便算是稍殷实的人家了。

就这三分之一的油,她还得分开使,要留一点点,偶尔农忙的时候当个灯油用呢。

谁家过日子不是这样抠巴巴的过来的呢?!这豆油是王素心在并夕夕买的大桶的压榨油,但是用塑料大桶肯定是不行,因此还购了一个粗陶的小瓮装了。

唉,真是没天理,瓮比油还贵!但还不得不用,不然真的没法解释。

这个算是预支给大叔大娘的,等以后完工了,我再结算剩下的。

这里有十斤油。

王素心道:这个瓮先放大叔家,先连油和瓮一道称一称,等用完了油,再称一称瓮就能晓得是整十斤了。

唉。

郭大娘笑应了,道:那这瓮我们先用着,等用完了再还给你。

好。

王素心笑道。

郭大娘是真没想到王家是真有东西结算,之前郭老头要帮王素心做事,她还有点担心王家会赊欠,那她丈夫就是白做工了。

虽说王家是可怜,可是她也心疼丈夫啊。

但万万没想到,竟是豆油结算,因此她就热情了许多。

因为豆油比豆子本身的交易能力更强些。

省去了榨油这一道工续,这里面多少还是占了便宜的。

毕竟豆子要榨出油来是要交点加工费的,一般榨一百斤油不仅要把豆渣给人家,还要另外给豆子当工费的,当然工费不一,有的收的多些,有的收的少些,要么给油,要么给豆子。

因为这时代榨油是个苦力活,完全就是人工,并且很费人力。

要是饱满的豆子出油率高,还好,若是不怎么好的豆子,出油率低了,加工费是半点不少,那可真是欲哭无泪。

但荒地里收的豆子哪能有这么高的出油率呢,一般一百斤能打出十斤油就不错了。

像她算十五斤,是真的比较高了。

况且这油质如此的清亮,一看就是好油。

郭大娘都热情了很多,她小心翼翼的接过了瓮,然后收到屋内去了,放到了床底下收好,又严禁家中孩子去看,还不许靠近,万一打碎了要扯他们筋扒他们的皮,小孩子们也都懂事,笑嘻嘻的还开玩笑道:那娘可得看好了,不然有老鼠来偷呢……郭大娘也笑了,道:没你们惦记,哪个老鼠敢来?!说罢又对王素心道:闺女,你要做啥,和你大叔说就成。

他能做成的,都会帮你做成。

王素心点头,笑着在院子里的地上开始划着图纸,其实也很简单,一个棚子,一个手推车,车不是独轮的那种,独轮的不好平衡,而且重物的话推着太费力。

她要的是三轮的,本来是要四轮的,但这时代的路况实在不支持,寻思着三轮的也行,到时候万一推不动了,还能用绳子在前面拉。

这个容易,只是你要的棚子要打地基,不然遇上强风,会被吹倒,郭大叔道:打地基的话,工料就多了,而且还要别个人手,我一个人是打不成地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