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26章 跳跳糖

2025-03-22 07:54:32

章氏问他怎么样。

王继祖才回过神来笑道:挺好, 都弄好了,等到明天就能开了。

我也帮不上忙,心里急的慌。

章氏道:若是我能帮得上就好了。

素心多累啊。

没事, 有孩子们帮着呢。

王继祖道:连杰和玉林也都懂事了。

听话就好,他们肯服素心就好。

之前我还担心他们不肯服。

章氏欣慰的笑,道:只是工钱方面, 只怕得苦到明年再给了。

工钱不多, 这事有素心结算呢, 你别操心。

王继祖道。

章氏却不咋乐观, 道:虽说是图个生计, 但恐怕生意也未必好, 指着这个哪儿成。

等到了明年,咱们俭省一些, 再把工钱给了。

王继祖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便道:家计有素心呢, 咱们都别操心了。

好,好,以后家里收成支配都叫素心管。

这样才井井有条。

章氏乐呵呵的。

摸索着去和王素兰织布去了。

王连杰和孙玉林哼哧哼哧的帮着推手推车, 他们对车上是啥是没啥兴趣的,只对嘴里吃的东西有兴趣,叽叽喳喳的道:大姐, 这是啥?!这个味道好奇怪呐,在嘴里含着就化了, 好滑好好吃。

这是巧克力,王素心道:我还有一种跳跳糖, 要吃吗?!吃进嘴里会在嘴里跳个不停。

巧克力。

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真的吗?!像青蛙那样?!王连杰惊奇的道。

孙玉林也瞪大了眼睛, 觉得很不可思议。

三人一面说笑一面推着车, 小心的不叫车上的东西撒出来。

也有经验了。

你们尝尝就知道了,这叫跳跳糖巧克力……王素心笑嘻嘻的道:来,张嘴,尝一尝。

给了二人一人一颗,一时小心翼翼的含进了嘴里,然后感觉到嘴里真的有东西在跳,一时惊奇的瞪大了眼睛,震憾不已的看着王素心。

王素心摸了摸这两个小子的脑袋,嘘了一声。

两人便啥也没说了,渐渐的跳跳的感觉没有了,但那股回味不已的滋味似乎还在齿间留香,让他们有一种说不清的欢喜。

他们真的好喜欢这种香香的滑滑的滋味啊。

两人舔了舔嘴巴,道:大姐,真好吃!到底是懂事的不再要,甚至是从来不主动要。

这是穷人孩子的默契。

王素心道: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哦。

嗯嗯。

两人以为是份量不多,所以才这样。

但王素心觉得,再好吃它也是零食,糖量太高,吃多了终究不好。

这两个孩子还是瘦,真正该吃的其实是肉。

要多吃肉,才会长的快,长的圆润。

肉内之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其实是不可取代的东西,现代人是吃多了肉,要减量。

而现在的孩子,不管是老人,成人,还是孩子都应该要多吃肉。

不然真的太缺蛋白质。

老人老的快,而中年人也是面黄肌瘦,孩子更是瘦弱。

这里,不缺植物蛋白,缺的是动物蛋白啊。

说说笑笑间,推车也推到了郭老头家,他们家有四个孩子,一见外面的动静,忙都跑出来了,王素心最近跑郭家跑的勤,他们也熟了,如今再不避讳这王家的孩子,见到人来,主动的跑出来要跟着王连杰和孙玉林玩。

六个小孩很快跑出去逮蚂蚱了。

也不单纯是为了玩,这蚂蚱给鸡鸭吃就特别好,青草丛中,一扑就有一个,这个季节还挺好逮。

既好玩又有无尽的乐趣。

郭老头其实并不算老,也就三十多岁,但这年头,三十多已经是一副老相了,主要是太吃苦了,这面相一老,一过三十就能叫老头老娘。

他们家四个孩子,大的也就十几岁,小的也就十岁边上,都是儿子。

这老两口也不是太愁,这年头又不像后世,一个孩子要准备一套房子。

所以就算都是儿子,需要娶媳妇,也就是现成的家里的这破茅草屋的事情。

如果不够住,顶多是再建几间,家里又是现成的匠人,上山去挑些树,准备好,到时候慢慢盖便是了。

倒也不难。

所以他们过的也算乐呵。

没啥愁的。

等儿子们都成了亲,家里因为添了人口,反而可能更好过一些。

儿子们若都得了力,到时候都能下地,不就有余力去开些荒地,不就变成了现成的田了吗?!所以,多子是多福的象征。

多子未必一定能过的很好。

但真正有事的时候,有一份助力也是真真切切的。

所以,郭家是有底气的,像王家,反而因为青黄不接,就显得有点悲惨。

郭大叔,王素心见两夫妻出来,道:我推了油来,这里应该够了。

大叔,劳大叔帮着结算一下总的工钱还有料钱吧。

郭老头看着手推车上好几个瓮,便惊讶的道:怎么这么多?!王素心笑道:春里给大伯带了话,叫再榨些油来,就榨来了。

大家辛苦几个月,我王家不好欠的。

还是早早结算清了才好,大家家里也等着过日子不是?!我家欠大伯的,也是我王家的事了,兄弟之间,倒无所谓的。

郭老头听了,便笑道:也是,你爹和你大伯之间的情份,总比欠外人的好。

也罢了,我来算一算,趁这结清。

一会子我叫他们都来我家领油。

兑清了才好。

是这个理。

王素心笑道。

郭老头便叫了大儿子来,叫他们依次去把其它五人给叫来。

郭老头先把六个月总的工费算了算,再把工钱和料钱都另结算出来。

然后把总的算了出来,道:只等他们来核对清了,没有错漏,也就能结了。

是,王素心笑道:应该没有算错。

日子我都记着呢,他们出了多少力,我都记了帐,就算有错,也只有一两天的差错,不碍的。

郭老头道:总的就有一百多斤油,你这够么?!够的,一瓮二十斤,我带了六瓮来,应该够的,不够的我再回家取去。

王素心道。

郭老头砸舌道:你大伯到底榨了多少油来啊?!能榨的都榨来了,因春里忙,他才没来帮忙,要不然以大伯的性子,我通知他,他必来。

王素心道:大伯家地多,若是不多投入点精力,哪里种得过来。

这几年我家都不咋好,他心里记挂,是想要多种一些粮食,多一些产出,好照应我们家的。

王素心也不怕镇民去问大伯。

说实话,每次大伯来都只呆几天,又不爱串门,哪个能对得上?!再说了,也没有闲人会特意的把这些都给问清楚,查户口似的。

这倒是,郭老头道:你爹和你大伯兄弟间的关系是真没得说的。

是呐,等将来家里好了,我们家对大伯和大伯娘,还有奶奶,哥哥们都会好的。

王素心笑道。

郭老头赞赏的点了点头。

五人得到消息,很快就走过来了,见是这事,不禁诧异道:怎么夏里就有,我还以为秋里才有,最迟要到明年秋呢。

真结清?郭老头便将榨油的事情跟他们解释了一遍。

众人这才感慨的笑道;急个啥,明年给也一样,现在都榨了油,万一你们家豆子不够吃咋整?!豆子不够,还有其它,再则我们家也不是饿死也不张口的人,真不够吃了,难道大叔们能由着我们王家几口都饿死?!王素心笑道。

众人都笑了,道:若口粮不够,只管来我们家搬。

王素心笑应了。

要的就是这份互帮互助。

在镇上生活,未必会真的借,但真的要借的时候,能借得到,知道往哪里张口,这比啥都强。

最怕的就是因为穷困,反倒把自己给孤立了。

人家帮了王家的忙,虽说结清了,难道就不承情了,直接结算后就撇清了?须知在乡下生活,要的就是这种撇不清才好。

因为这是人情社会,关系网未必牢靠,但一定要有。

至少真正有事的时候,能喊到人,这是最重要的。

王素心笑道:大叔们对对帐吧?!郭老汉道:把你们记的与我记的天数对上一对,也就对了。

众人对了对,见郭老汉算的不错,一天都没错,便笑道:有你总把,哪里能错的。

来看看油吧,郭老汉笑着打开了一瓮油,用木勺小心翼翼的挖了一点出来,叫他们闻闻,尝一尝,道:清透又香又好吃,之前素心给了我家一瓮先抵着料钱的,我家里吃了,用它蒸蛋,真是绝了。

油质特别好!众人见之也心喜,笑呵呵,喜气洋洋的。

心中盘算着这一份工钱领回家去,这些油,省着吃,不光一家人能吃到过年了,而且到了年底还能送送亲戚。

需要什么,这油拿到集市上用来交换买东西,也是十分强的。

当下郭老汉主持,把各人应得的油给分了,众人抱着瓮十分欢喜,乐呵呵的,喜滋滋的。

这瓮都拿回家,等空出来再还给素心便成。

郭老汉道。

一定不会忘,我回家就把它倒自家瓮里,这新瓮还给素心。

一人笑道。

众人也都纷纷说也这般做。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