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27章 赶集

2025-03-22 07:54:32

王素心感恩的笑了, 道:也不必急,哪天空出来给我就成。

我正好拿来积点菜。

明儿就准备开张了,家里以后要囤菜, 只怕用上的地方也多,不过也不必急。

大家缓过来再给我便成。

明儿就开了?众人笑道:明儿我们去看看。

众人要凑热闹,王素心自然不会拒绝, 只道只去看看便好, 家里怕是不能招待乡邻, 还请千万不要准备礼啥的。

众人都笑应了, 现在家家都穷, 人家不正儿八经的要办开业礼, 自然也就不准备礼了。

不然破费了又没有招待,反而不好, 这对彼此都是负担。

所以提前说一声,免得误会相互生怨。

这也能理解, 毕竟家家都不富裕,有的人家要办事,但也不能次次大办的。

这路上开个业, 还真算不上大事。

这年头,只有生死是大事,像孩子出生了, 满月了,丧礼了, 那是必须办不可。

像开业这种小事,还真算不上正经的大礼。

但是王素心提前说一声, 这就让大家都很体面, 也免了明日尴尬。

礼与礼是要对等的。

别人拿礼来贺, 你就得招待。

要是知道人家没法招待,你还拿礼来贺,这很不对等,一定会积怨,反而不好。

众人抱了瓮都乐呵呵的,小心的回家去了。

郭大叔,这些都是大叔的工钱,还有贴进去的料钱。

王素心道:大叔收着吧。

多了,多了,郭老头坚绝不肯多要,王素心无奈,便笑道:也罢了,只是以后我家里还有要帮忙的地方,还请大叔可别推辞,我爹腿脚不好,有些重活,我也不想劳动他。

说这话就见外了,一句话的事情,有啥事你只管来说。

这多的油你拿回去,你家也不容易,素心呐,你可不能大手大脚。

郭老头道。

我知道。

王素心笑了笑,道:多谢大叔。

这事真的多亏大叔操心了,要不然哪能这么快?应该的,我也收了酬劳。

郭老头笑着,并不揽功。

王素心抱上瓮,推上手推车,道:这车再借我,等明儿我叫连杰还过来。

不急不急,郭大叔笑道。

王素心喊上王连杰和孙玉林二人,又回家了。

郭家夫妻送出来,郭大娘看着油汪汪的油,当真是喜气洋洋,今年这油是吃不完了,还能卖出去一大瓮,给家里换些其它的进项,哪怕是攒些铜钱也是好的。

郭大娘道:没料着她如此客气,结算的如此之快。

是啊,王家大伯应该承担了不少,这孩子有点大手大脚,等以后就知道了。

郭老头无奈的笑道,不过也因此事知道她不小气。

这才有胆魄能做这么一件大决定吧。

咱家的大儿,比素心年纪还大呢,就没这般的主张……也是王家长辈信任她,肯交给她。

咱家大儿,真交给他,不说他行不行吧,你能放心?!郭大娘道:说白了,到底是读书人的女儿,终究是比咱们这样的人家的孩子强上一些的。

郭大叔赞同的点点头。

王继祖就算是不得志,那也不是他们能够轻视的人。

心里还是有着对读书人的尊敬的。

他们心里都清楚,真正拖累王继祖的恰恰是家世。

不是他无能。

倘他生在世家大族,能读成这样,哪个愁前程。

正因为是小民,才没有上升的通道啊。

他们也更坚定了,家里哪怕混的条件好些,还是自绝了读书的这条路。

这是一条上升的路,但也是一条不幸的路。

倘若孩子足够有天赋,结果却因为时遇不济,没有家世可以托上去,那得多心酸呐,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别妄想着这条路。

他们是善良的,他们是尊敬王继祖的,但也因此,而更绝了这条路,因为一旦走向了这条路,苦和累,花钱还是轻的,重要的是,真正要借力的时候,家里人半点力也使不上,那种无力感,唉……等回了家,王素心也没闲着,把手推车给推了出来收拾干净,然后将调料之类的也都一一码好放好。

上并夕夕买了一些碎茶叶,还有茶叶蛋的调料包出来。

明天是第一天,她不打算煮太多的东西,茶叶蛋的话就准备二十个吧。

她打定主意,倘若卖不完,家里吃也能吃得完,这么多人呢。

王素兰还是赶在天黑之前,把布给织成了,然后兴冲冲的拿给章氏看。

章氏摸了摸,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初学的人能织成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娘,明日我拿到集市去卖卖看,娘,你说能卖得出去吗?!王素兰道。

用这个卖铜钱怕是难,这质量不行,章氏笑道:不过换点其它的东西不难。

明天许有人家要布的,不拘换点什么回来,你看着弄。

王素兰很是兴奋,连连点头道:娘,我知道了,我明天先到集市上看看布是什么价,再定价。

章氏道:你要小心,可别乱跑。

我晓得的,娘放心吧。

王素兰喜滋滋的。

大姐,你看看布。

王素兰来递给她看。

王素心摸了摸,道:织了几天?!有五六天了,才得这么一匹,我织的太慢了。

王素兰沮丧的道:那些熟手,三天就能织一匹。

我以后会进步的。

这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再快能快得过大机器时代的效率吗?!王素心安慰她道:已经很好了,素兰现在也很能干了。

王素兰嘿嘿一笑,受到了莫大的鼓励,道:大姐,你明天卖什么吃食呢?!秘密!王素心笑道。

哼,小气!王素兰道:我明天赶完集就去看,我倒要看看你到底要卖什么!王素心笑呵呵的,道:好啊,欢迎你来!一家人吃完了晚饭,就早早休息了,而王素心则开始准备明天出摊要卖的吃食。

茶叶蛋煮上。

豆腐啥的都给弄上,还有野菜之类的。

第一天也没有弄的太离谱。

第二天一大早,王素心就和三小只推着大的手推车往路边去了。

好香啊,这个味道。

王素兰道。

王连杰和孙玉林咽了咽口水,却没说要吃的话。

要是今天卖不完,就给你们分着吃。

王素心笑道:以后还怕少了你们的吃的?!两人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走吧,跟我去集市去跑跑,看看。

王素兰道:难得出集呢。

王继祖不放心他们,一人带着三个小的到镇上的集市去了。

说是集市,其实就是一摊一位的小摊贩来,也不是那种定期的,而是家家户户有卖的就拿过来卖,有要买的就来赶集,寻找。

因此,路的两边是稀稀落落的摊贩摆的东西,什么都有,织的布,家里攒的米,谷子,鸡蛋。

多的是人,因为各村都有人前来赶集,所以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王素兰带着两个弟弟哪里见过这样热闹的场景,一时看迷了眼,什么都要看一眼。

过过眼瘾。

等差不多了,问了其它人卖布的价格,这才定了一个略低一点点的价格,也坐到了路边,将布拿在手里,这干净的麻布,她可舍不得放在地上。

因是完整的一匹布,老百姓们也不嫌这布织相不怎么好,见够便宜,便以二十五个鸡蛋给换走了。

王素兰还很高兴。

王继祖道:等以后织的好点,价格更好,刚刚那里有一匹布卖了十五个铜子。

王素兰咋舌,道:爹,二十五个鸡蛋值多少铜子?!十二个,王继祖笑道:一文钱能买两个鸡蛋。

王素兰掰着指头算了算,叹道:爹,肉真的贵,一匹好布十五个铜子,可是猪肉却要二十几文一斤,哎。

王连杰拖着孙玉林从人群里钻了回来,道:爹,二姐,我问了,一斤猪肉二十八文一斤了。

又涨了?!王素兰咋舌道:咋又涨了?!天热了就会涨。

王继祖擦擦汗道:夏天猪杀的少,杀了若是卖不出就臭了,这肉少了,自然就贵。

到了冬天反而价格会下来一些。

那时候杀猪的人多。

哦,原来是这样。

王连杰砸砸舌道:不过我们家的猪到了年节里,也能卖了。

不卖,杀了自家吃吧。

王继祖心疼的道:到过年了,总得叫家里沾点肉味。

买是不现实的。

没钱。

但自家的也不卖了,苦了孩子,他也心疼。

两人眼睛都亮了,道:那我和玉林一定好好喂养,养的肥肥的。

王素兰道:到时候给大伯家半头。

叫奶也尝尝猪肉味。

好。

王继祖掏了掏兜里,囊中羞涩。

想了想,实在说不出要给他们买点零嘴的话,最终只能干巴巴的道:那咱们再逛逛就回家吧。

好,爹,回家我们就去打猪草了。

王连杰笑着去拉王素兰的手,王素兰另一只手小心的捧着鸡蛋,姐弟二人十分高兴家里有了鸡蛋的进项。

不管舍不舍得吃吧,但这是进项啊,只要劳动有所值,总是令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