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二人便忙把骆驼身上的包袱的货给卸了, 然后扛到了高台上去。
王素兰这才急道:大姐,换这个干啥?!这个有啥用?!吃啊,家里人都缺营养, 这个东西可好着呢。
王素心道:你哪里知道这个的好处,也是碰着了,若是正儿八经的去弄, 哪里找去?买都买不着。
主要是这个得了, 她可以再弄点并夕夕上的货来掺上, 到时候这奶粉不就有出处了, 就吃用不尽了, 有了说头, 家里人以后可以多喝奶粉了,不是极好?!开食肆的好处就在这里。
王素兰有点不解, 无奈,道:罢了, 大姐做主便好。
只是这个也太费了。
为这个搭进去多少粮食,哎。
你这丫头还挺操心,王素心小心的道:你以为我亏, 我赚着呢,上午,我赚了五百个铜子!王素兰瞪大了眼睛, 不可置信的道:真的?!她也压低了声音。
嘘,你嘴牢靠我才告诉你, 若是藏不住话,可是害了我了, 也害了咱家了。
王素心道:出去可别乱说, 闷声发大财比较重要!王素兰点了点头, 心情十分激动,天呐,五百个铜子是什么概念啊。
她一辈子都未必挣得着。
她迫切的想知道上午到底发生啥了。
但此时王素心忙的很,她便忍了忍,帮着去烧火。
咱做这食肆生意,是为了赚钱,但也不全是为了赚钱,不要总往钱看,王素心道:是为了生活更好嘛。
你看他们二人身上未必有钱,却敢吃咱这乡野的食物。
这也是一种胆魄了。
王素兰听了这话十分不解。
王素心笑道:只怕走这一趟是为了贩些东西,为了保全一些,就不能露富,所以才要以物易物。
出门在外挺不容易的,有些时候,得帮就帮。
能装不知道就装不知道。
人家也是饿得很了,不然哪敢吃咱们这食物?!一会儿我送上去吧,你这好奇打量的眼神,反倒弄的咱像坏人,他们反倒不敢吃了。
王素兰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不多说话了。
专心烧火。
大姐这眼神利的很,她就极不如。
所以才能做好生意,看人下菜碟吧。
做盖面还是比较容易简单的,先用锅把白菜豆腐给烧了炖一会,然后放水下面条,捞出来,把白菜豆腐往上面一浇,再煎上鸡蛋放在上头,然后拎上一小瓮酒水,端了上去。
那两人坐在亭子上,看到她笑了笑,王素心也没有多看他们,只道:面若不够,还可以再加。
两人道了谢,看着她背影下去了,这才吃东西,只是很谨慎,一个人先吃,另一个人看他吃着没事,这才慢条斯理的把面条给吃了。
两人也是饿的狠了,又加了一次面。
而这面条都是王素心从并夕夕上买的那种半成品,就是并夕夕上面的手工面条的店铺专门用机器加工半成品面条的商家,然后售卖的那一类。
王素心怕白面太多,会显得太奢侈,因此特意的要了那种杂粮掺杂在一处的那种面条的,显得有点黑,有些灰啥的,当然,悲催的是,这一种杂粮类的比白面贵。
与这边反而是颠倒过来的。
不过这几天她发现了空间上的并夕夕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用这边的原材料,然后让它代加工,只需要收点加工的积分就行。
王素心觉得以后要省积分,还是要用这边的原料。
说实话,在现代,说到粗粮就比细粮贵很多,真的不划算,两边一换算,其实用积分单买杂粮类的粮食是真的不划算。
王素兰往上面瞅了一眼,也没敢多看,小声的对王素心道:姐,他们故意穿的这么破破烂烂的?!在外不容易,能这露富就不露富,咱为了安全,也别装聪明。
王素心笑道:若有那贪财的,估计以为他们最大的财产就是这两只骆驼了。
看它们多肥,杀了吃得有多少肉?!万一真遇着了那种打家劫舍的,他们舍了这两个肥骆驼也能保住一命。
在外行走,哪能不留个心眼呢。
这世道,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
有野狼恶虎本来就危险重重了,结果到了穷乡僻壤里,万一人家生了歹心,丢财丢命是常事。
虎狼多,穷山恶水的刁民也多。
所以专以商为生的人就少。
这两个算是极少见的了。
王素兰点点头,有点紧张的道:是呐是呐,外面坏人多呢,咱们小老百姓还是老实呆在家里最好。
少出远门。
外面的钱不是那么容易赚的!说罢看向王素心,小心翼翼的试探。
这是怕她还想要出门做生意,或是去赚钱,再提之前卖掉自己的事。
王素心有点想笑,道:怎么?!你这小脑袋瓜子还操心我么?!我能去哪儿?!我哪儿也不去。
王素兰悬着的心终究是彻底的放下了,刚刚她听说赚了这么多铜子之时还有点不可置信,有点担惊受怕,也有点恐慌。
因为,穷人拥有的太少,一下子得了想都想不到的财富,就会反应不过来,就会胡思乱想,这几乎是本能的反应。
而她也是想事情很慢,他刚刚在帮着烧火的时候发呆,然后又高兴起来,因为如果食肆开成了,能赚到钱,那么家中生计就有了出路了,那就根本已不需要再面临当时内外交困,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处境了。
这样就挺好的。
王素兰整个人都笑了起来,明媚的很。
眼睛里全是对生活的希望。
姐,这件事我不往外说,钱的事你看着安排,我看这个摊子,也需要很多投入呢。
王素兰道:要买油盐,酒,醋啥的,都是大开销,这些加起来看着不多,其实一天天的成本也挺高,还有草料什么的,光靠我们家里人割,肯定来不及,得往外收一点。
姐,要不问问镇上有没有人家要卖草料的,咱们家买过来,怎么样?!不用这样,王素心想了想,道:从镇民身上还赚一成,可不是好事。
这样吧,你去问问谁家有多余草料要卖的,可以放在我们这食肆边上卖,卖多少我们就给他们多少,不赚一丝一毫。
王素兰很聪明,一听就明白了,吐了吐舌头,道:姐,我知道了,刚刚是我想岔了。
我一会儿就带着他们两个去问问。
嗯。
王素心笑道:若有哪家有柴的,只问卖不卖,若是要换,可以换些给我。
现在用柴的地方多,家里又没有人可以去砍。
太吃力了。
倒不必节省这个。
王素兰想了想,爹娘这身体,还是别打柴的好,本来就残疾,若是为了打点柴在山坡上摔一跤,可能去掉的药钱更多。
而他们小得小,力气轻的轻,想要打柴也不可能供应得上这里的用度。
以前有大伯来打些柴,家里人再打点柴供在一处,省一点用,其实也够用,但是现在要商用了,就不太够了。
家里人精力又有限,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柴这件事上的,不能老想着家里能供应充足,人力不足,就只能紧着重要的事情做,而不能总盯着办不到也供不足的事情上分心。
好。
我一道去问。
王素兰心里很高兴。
她觉得大姐比她有主次多了。
知道什么是重,什么是轻。
如果要她安排的话,她可能是主次不分的,到最后苦吃了,事情还办不成,而家里的情况也并不会变好。
那两个人吃完了面,休息了一会,饮了点粗茶,见骆驼也吃饱了,便下了高台,道了谢,上了骆驼又走了。
王素兰看看路上一时也不可能再有人,便带着王连杰和孙玉林一家家的去打招呼去问。
王连杰直呼骆驼真是稀罕,一路叽叽喳喳的去了。
镇民见三个小的来问草料和柴的事还有点惊讶,都道:柴值当个什么,若是你家不够使了,只管来拉,到了年底或是明年,随点给点菽粟就行。
哪有把这个当正经的东西卖的。
又不是大城里卖炭火的。
是的,柴不值钱。
或者说,人力不值钱。
春耕已过,地里已经不怎么需要人了,顶多是浇水和拔草,而百姓是闲不下来的。
这世道也没有人把开什么铺面当成祖业来守,关键是现在的购买力也就那样,一个铺面,养不了一家人,所以还是以种地为生。
而大家庭的闲置人口,就会上山砍柴,反正是不可能天天闲着的。
之前野菜还没有老的时候,是男的少的老的幼的,全都挖野菜,晒干了存着,现在野菜嫩的少了,有很多开花了,马上就老,所以人们要么是上山打柴,要么就是去弄点竹笋啥的。
若说柴,还真不少。
这里荒地多,有些树木疯长起来,随便用斧头劈点树杈就能有不少柴火。
也不必把树伐掉,因为等到明年,它又长的茂盛了,顺便还能把往山上走的路给清理点出来,要不然树林丛生,人都上不去。
哪怕是年纪小,力气小的,也有很多灌木丛,随便弄就能有不少。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