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在古代开食肆 作者:呦呦雨 > ◉ 第037章 为老父亲操碎了心

◉ 第037章 为老父亲操碎了心

2025-03-22 07:54:32

不过像王家这样贫穷的人家, 一般要吃个啥,都是用小磨来慢慢的磨的,而且还是人力来碾, 这效率自然就慢。

人也很累。

王素心拿着诚意,人家自然愿意借,高高兴兴的借了驴给她, 道:五天内还回来就成, 家里可就指着它来拉磨碾谷子呢。

我知道。

大叔放心, 它回来要是瘦了, 你找我。

王素心笑道:我爹回村, 我会叫它背点糠和草啥的, 路上给它吃的,不会叫饿着。

要是失了, 我王家肯定赔你。

不过我爹到了我奶家肯定没事,都像宝贝一样的看着它呢。

不会有事的, 尽管放心!那老汉笑呵呵的,看着她牵着驴走了。

他儿子道:这丫头,为了他爹, 也是很舍得了。

她爹腿脚不好,回村光靠走,腿得废了, 帮一把就帮一把,再则, 她也舍得,你看这油, 多清亮?!老汉笑呵呵的道:她爹这兄弟是真好。

老汉想了想, 道:她奶年纪也到了, 现在能走就多看看,要不然呐,等人走了,只怕都来不及看喽,唉……人这辈子,就为活着后辈,活着空虚,一辈子受苦受累,为的就是后辈们能少吃点苦,继祖他娘也是不容易,趁现在多看看,算是尽份孝心了……这个年头,借东西实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借牲口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一则这是大额财产,真出了啥,说不清,也赔不起,二则便是若没有足够的好处,人家也不借啊。

这磨坊人家完全可以说家里要推磨,真借不了,也不会难为情。

但王素心给的诚意足,话也给了保证,人家借也借的安心。

这才是正理!王素心牵着它往家走,这驴还不大乐意,在那哼哼唧唧的,巴不得左脚絆右脚,走走停停。

王素心都乐了,买了根胡萝卜放在它前面。

驴的眼睛都亮了,忙跟着她走。

小样儿,还治不了你,平时只吃草和糠皮吧?!这么新鲜鲜嫩的胡萝卜吃过没?!王素心笑嘻嘻的道。

驴咧着嘴,嗞着牙有点着急的跟着她走。

虽然没吃过胡萝卜,但是白菜还是吃过的。

一般种菜的时候都会多种一些,有些老菜梆子,就喂驴猪鸡鸭了。

它们在春夏时还是能吃到嫩鲜的青草和绿叶菜的。

临回家前,王素心把胡萝卜给它吃了。

驴是彻底的服帖了,没有撂蹄子。

王连杰和孙玉林哇了一声,围了上来,道:驴,大姐,哪儿来的?!借的,王素心笑道:给爹回村用。

王连杰和孙玉林喜的不成,摸了摸,见它不踢人,便吵着要骑一骑看,又说也想回村里去看看。

下次吧。

王素心道:你们两个乖,爹这一次一个人回去,等下次咱们一家人都去,可好?!两人也听话,不闹了,点了点头。

爹,你吃早饭了么?!王素心道。

吃过了。

王继祖道:借了几天?!五天内还就成。

回家就住上几天,不着急。

王素心道。

王继祖心中有数,点了点头。

你们两个打猪草去吧。

王素心催他们道。

打发走了两个小的,王素心才回屋把放在空间里准备好的东西给背了出来,用了家里的麻袋给装上了,然后挂在驴的身上,道:爹,要是有人问,只说是给驴带的糠皮和草料。

还有这个,爹路上当干粮吃。

别饿着,我看也得要下午才能到了。

中午把这吃完,要不然得馊了。

王继祖心中一暖,见她捧着的纸包里面是几个包子,道:这个,你……罢了,莫问。

王继祖闭嘴给收到了怀里捂着。

王素心道:还有水囊,灌上水了没有?!灌上了,都是温水。

王素兰把水囊给他挂上,道:爹,路上要渴了,别喝生水。

我知道。

王继祖道:家里就靠你们主持了。

我会尽快回来。

诶,放心吧。

王素心笑道:一切有我呢。

爹,你快出发吧,再拖下去,得到天黑才能走了。

王素兰挖了两颗大白菜给叫带上了,道:路上它饿了,给它吃。

也肯走。

不然会闹。

驴也是会偷懒的。

照顾好你们娘。

王继祖上了驴,他瘦,驴是能驮得动他的。

章氏道:路上小心。

别耽误,赶紧的回村要紧。

不然入夜,可能会遇上野兽呢。

要是真遇上了,爹自个跑,驴别管它。

真损失了,我来赔。

没什么比爹的命要紧。

王素心道。

这话真是既霸气又令人感动。

一时章氏和王素兰都乐了。

王继祖哭笑不得,道:我没那般不中用。

都快入夏了,野兽不会下山来的。

王素心递给他一个手杖。

王继祖接了。

出远门都须得有,为了防坏人,也为了防野兽。

章氏隐隐的看到他穿着当年成亲时的衣裳,骑在驴上缓缓的出门去了。

不禁心中微热。

当年他也是用驴,穿着这身衣裳把她迎进门的呢。

这么多年过了,都恍如隔世一般。

如今他们的儿女都能顶立门户了。

王连杰和孙玉林在打猪草呢,看到他骑驴过去,便招手喊道:爹,早去早回!王继祖朝他们摆摆手,恍恍悠悠的走了。

待走上了青草又长出的回村的路,他的眼中有点热泪的意思。

他的衣裳虽是旧衣,却算是新的,只是有点发黄,而王素心准备的麻袋故意弄的有点破旧,为的就是怕他在路上被人盯上,啥都为他想好了。

特特的借来了驴,叮嘱了这许多。

他这样的老父亲,虽然没有为儿女做什么,也一直在拖累着孩子,然而,有这样的儿女,他这心里已是特别心满意足。

那些不得志的遗憾,没有为家人带来幸福的遗憾,似乎也被稍稍填平了沟壑。

他心里很高兴的回家去了。

是啊,回家。

王素心和王素兰推着推车去了路边,继续摆摊。

姐,你一个人小心一些。

王素兰道:我先家去了,娘一个人在家呢。

嗯,你回吧,我这里没事。

王素心笑道。

王素兰一步三回头,匆匆的回家去了。

人少力微,然而,一家人,就这样搀扶着相互关心着度日,王素心也渐渐的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上午没什么人路过,只快到午时了,才有一个马车停了下来。

车头上有一个赶马车的老仆,下来了,客气而不倨傲的道:姑娘,这里可是售卖吃食?!正是。

几位?王素心笑道:乡间之食,莫要嫌弃便好。

今日无肉,只有素菜。

另有豆腐,供应茶和酒。

老仆看了看菜单,似乎有点意外,想了想,回转身去车上告知主人。

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子,看到素心食肆还有价目表的字迹,道:乡野之间,竟有如此字迹之人,必有隐士在此。

且有礼些,莫要冒犯。

老仆忙来问价。

中年男子虽身着绸衣,然而,身上只有书卷气,并无傲慢,马车上还散发着一股墨书的香味。

看去,里面摆放着很多书藉。

与老爹一样是读书人呢。

王素心道:随便给十个铜子便好。

若是没有也无妨。

我这只有素食,不要嫌弃便好。

老仆点头,掏了十个铜子给她,脸上没有表示,心里却觉得只是素食,哪里值十个铜子。

看来也是有字无实,是为了赚钱的。

真是玷污了读书人的斯文了。

把墨宝字迹放在生意摊位上,真是……中年男人没有说啥,上了高台,看到暂亭二字,不禁一愣。

远远看去,匾虽素朴,却挂在金山前面,上亭之时,正好看到烈日当空,金山似乎都在匾后散发着光辉,竟是如此的夺目。

此处,竟有如此意境,中年男子道。

待王素心端上食物,他便发愣,道:这叫素食?!这是什么吃法?!这是何物……老仆瞅见,也是两眼发直,似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做菜方法。

心里也是一万个为什么。

王素心一一回答。

老仆这才道:十个铜子似乎便宜了。

这菜用油先炸出,本钱就高。

都是家中菽豆所制,所以不费什么。

王素心笑道。

中年男子道:不知这匾是何人所题?!是家父。

王素心道。

中年男子没有动箸,反而急切的道:我游学世间,读过诸书藉,意欲与天下士人共谈,不知汝父可愿与我一见?!我愿求见汝父,共同论道。

王素心道:多谢客人抬爱家父,只是家父是藉藉无名之辈。

实在谈不上共谈与求见之说。

读书之人,何必谈有名无名,这暂亭二字,道不尽之意境,中年男子道。

这光秃秃的独景,也有啥意境?王素心见习惯了后世的旅游风景区,反而没啥感觉。

便道:实不是我故意推辞,刚刚家父骑着驴回老家看望祖母去了。

也不知何时才归呢。

恐怕要客官失望了。

中年男子有点失望,虽不至以为她是故意推辞,但还是隐隐的觉得,也许人家隐士就是有这独癖,隐居乡间就不乐见人了呢?!唉。

是我冒失了。

中年男子只好作罢,谢过她的美食与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