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44章 知足

2025-03-22 07:54:32

平时若是要用人的时候, 也会相互帮衬的,比如秋收时,都是汤家的男丁, 都是汤氏的侄儿侄孙来帮忙,还有朱家的兄弟来帮助。

然后他们隔几天秋收的时候,夫妻俩也会去帮忙, 这种都是常事了。

依赖人力的时代, 其它连牲口都少有的这个时代, 有它的独特性, 局限性。

人是很难活的太独的。

王继祖能读出来, 没少这两家的帮助, 甚至还有村里族里的帮衬。

所以这一点都是应该做的。

可惜王继祖的腿脚不大好,要不然他都想要亲自去拜访, 不过都知道他这腿脚不好,不会怪罪, 也罢了。

心意到了就成,兄弟是一家,大哥代他去, 反而更有面子。

将油倒入,然后开始将鸡块倒入,炒香, 放点酱油,盐, 焖煮至软烂,便将切好的葱花洒入盛出。

这才开始煎鱼, 把鲢鱼切成了块状, 先用小火煎香, 然后放入切好块的豆腐,稍微翻炒一下,淋入酱油,盐调味,加水炖上。

朱氏看的认真,笑道:这个做起来也容易,不咋费事,挺好。

便是平时加水炖点白菜也好,不用炒也使得。

王继祖笑道:我家里天天吃这个,特别好吃。

好,好,朱氏笑道:以后我们家也多道菜了。

小火慢炖,炖的汤都变白了,稍微带点酱油色,那鱼汤的香味,飘到院子里特别的馋人!王连良王连信都在院子里打转转,一会儿去摸摸驴,哄它吃东西,好叫他们骑一回试试,一会儿便来闻闻香味,兴奋的跟小孩子一般。

大抵小孩子都喜欢家里来人的,因为热闹,因为有好吃的。

更何况回家的还是亲人。

那真是不知如何是好的喜悦。

朱氏将鲫鱼加上水也炖了老大一锅汤。

她绝不嫌汤水的东西太多,说实话,他们就是吃汤水过来的。

要么就是能稀的照见人影的稀饭,要么就是野菜啥的炖上一锅,喝水喝到饱,顶多就是做点糠皮饼,黑面饼子啥的垫垫。

很少是不干活的时候还吃干饭的。

所以更遑论是肉菜了,鱼就更是,炖上一锅就能吃上一天了。

王继祖接过朱氏揉开的面饼子过来,一个一个的锅在了鱼豆腐汤锅的边缘,笑道:等大哥回来就能吃上了!好香啊……朱氏笑道:我去摘点蒜叶来,放进去更香。

烧鱼就得加蒜叶呢。

比放啥都香。

后院里就种了,摘过来洗净了切着撒入,灶里就熄了火了。

王绍祖匆匆进院子的时候,香的鼻子都快没了,笑道:咋这么香呢。

快来洗洗手吃饭了,朱氏笑道:今天是二弟烧的鲢鱼豆腐汤呢。

你闻闻香不香?!香,特别好。

王绍祖笑呵呵的去洗水,两个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去帮忙拿碗筷端菜准备吃饭了,口水都巴不得从嘴角流下来。

都送完了?!朱氏问道。

送完了,都很高兴呢,问我哪来的,我一一答了,都要留我吃饭,但我哪肯耽误功夫,好歹拉扯着回来了,他们都送出来老远,叫我得了空去吃饭。

王绍祖笑道:都说继祖特别好。

以后常来家才好,等得了空,一定要去走走亲戚。

朱氏高兴起来。

继祖明儿就得回了,我也想留他几天,但他和娘,都惦记着孩子们,还是早回早好。

王绍祖道:明早你贴些饼子吧,路上叫他们祖孙四口人吃着垫垫肚子,这一路只怕得走上一天呢。

只有一头驴,还得换着坐。

二弟腿脚不好,娘心疼他,恐怕也不会坐驴太久。

两个孩子倒不妨事,他们走着都行。

朱氏应了,道:可惜咱家没有牲口,要不然一起骑去多好。

若是隔壁家结束的早,我拉着板车去接他们家来。

王绍祖道。

路上不好拉吧,朱氏道:这夏里杂草多呢,路也不平。

路又窄。

都是田梗,板车走不通的。

这地里的路就跟稻谷场一样,春夏的时候都是用来种地的,等入了秋,才会平整出宽宽的路来,方便板车拉粮食回家晒。

所以这个季节想要拉板车到镇上,是千难万难。

要么人走这窄路过去,要么就得有牲口。

若是绕路也成,但那路陡,还有坡,人力本就难走,还想拉着板车,那可拉倒吧。

想一想,王绍祖便息了心思,道:我背娘回来都使得。

朱氏心疼他,道:你去了,叫二弟借着这驴送送娘也好。

王绍祖道:要是家里有个牲口就好了。

这也只是感慨一声,真要买一头,是真没钱。

驴不是小数目能买得到的。

至于牛或者马,就更贵了。

哪怕只是最普通的驽马,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想的。

况且养着也有风险,被野兽吃了,哭都没地儿哭去。

二人把桌子摆开,开始吃饭。

娘吃,二弟,吃。

王绍祖给他们弄菜,笑道:豆腐还有不少呢,到了晚上都给烧了,这天怕是存不住呢。

爹,晚上放些咸肉煸一煸,肯定香,再放点白菜炖一炖。

王连信啃着饼子,喝着鱼汤,吃着鸡肉,眼睛亮亮而期待的道。

好,好,就放些咸肉吃。

王绍祖道:可惜这天放不住,要不然留到秋里的时候吃多好?!秋收的时候人是真的累,累的嘴里都没味,若是那时候能有个咸肉放饭里一蒸,只要两三片,就能下去一大碗饭,那是什么人间美味。

平时的时候,是能省就省的,谁也舍不得吃太好。

大哥大嫂可别留太久,这个月内把它都吃了吧,不然坏了吃着不好还容易生病,就得不偿失了。

王继祖忙道。

好,好,这个月内把它吃了。

朱氏笑应着,心里还是疼的。

王继祖道:我家那头黑猪到了年底杀了,到时候给半头来家。

我看就一半新鲜的,一半腌成腊肉吃吧。

也能过个好年了。

王绍祖道:你不留着猪卖吗?!也让家里有点进项。

不用,家里多久没见油水了,养这么久就杀了吧,连杰玉林天天打草喂着,天天盼着吃肉呢,若是卖了,我都不忍心。

王继祖道:别处总有些进项,肉的事,不苦孩子们了。

王绍祖也没拒绝,道:好。

到时候我帮你去杀。

若是请屠夫,那些猪下水就保不住了,他也是会心疼的。

下水也是好东西呢,就是收拾的时候麻烦了一些,他却不嫌麻烦的。

只要能省,是绝不惜力的。

也没有什么划不划算之说。

劳苦百姓为了节省些,更愿意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还有劳力。

因为开源太难。

就只能在节流上下功夫。

所以那些付出的时间精力,也就不可惜了。

因为人力不值钱。

汤氏啃着饼子,道:这个饼子脆的很,好吃。

配着鱼汤喝正正好。

豆腐也很好吃,难得素心这巧思了,哪里想来的这妙法……王绍祖也笑道:素心确实是有本事。

这孩子像你。

王继祖听了就开心的笑。

确实像二弟,聪明又有主张。

朱氏笑道:明年咱多种些菽豆,既能榨油,又能做豆腐。

好,好,我今年多留了种呢。

王绍祖笑道:种这个好,虽收的少,却能肥地,种上几年,那荒地也就能成好地了。

等连良连信大些,都是力气,咱们家也能多种点地。

有没有壮劳力精耕细作,收成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哪家哪户都盼着家里兴旺。

多子多福。

王继祖笑道:过上几年这两个小子也要娶媳妇喽!两人本来狠嚼着吃,跟小猪似的呢,一听这话就低了头去,脸通红的像什么似的。

一家人哈哈笑了起来。

王继祖虽想多留两天,但是担心家中之事,所以明早就得走。

晚上就陪着汤氏收拾衣物。

看到汤氏的衣裳都打着补丁,王继祖的心里真的是不知道是啥滋味,五味陈杂,眼泪就扑簌簌的下来了。

大男人滴那些猫尿作甚?大晚上的,莫哭。

招来夜猫子可有的烦了。

汤氏笑着,眼睛却也湿了,见他不吭声,知道他心里不是滋味,老二虽是读书人,却也不是不善表达的人,知道他心疼着呢,心疼的也是说不出话来的。

哪家不是这样过来的,一代代的,上一代苦,我和你爹苦,你们不也苦?!苦来苦去的不都是为了小辈们吗?!这些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莫要为此执着,汤氏大智慧的笑道:亏你还是个读书人呢,可千万莫要说出你不孝,将来要如何如何对我的话来。

老二啊,只要你和孩子们都好好的,我这心里,都是甜,都是知足。

你说说,你和你大哥都孝顺,你大嫂和你媳妇都没得说,孙辈们也都懂事,特别好,我有什么苦不苦的?!就是苦,心里也甜,莫哭。

说那些没啥用,趁早别开口。

王继祖一肚子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心里愧疚,觉得自己连累了家里,最后还一事无成,没有出息,也没叫大哥和娘享到福,才叫受这苦。

可心里又觉得说将来孝顺的话,都是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