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子不用忙, 我们自个儿倒就行。
王连信笑道:我们先去看看猪。
好,去吧,章氏眼睛看不太见, 道:别走远了,等素心回来就做饭吃。
二人连忙应了,又叫二婶不用忙, 生怕她着急, 眼睛不好怕她绊倒自己!四人去看猪圈里的猪, 王连信和王连良把草给丢进去, 看它吃的嗷嗷叫唤, 便笑道:它可真能吃。
吃吃喝喝睡睡, 这日子太好了。
还不用干活,吃啥都有人喂。
就为了到肥的时候挨一刀。
现在草还嫩, 等老了,只能喂糠皮和菜叶子了, 王连杰道:到了冬天还得把糠皮和草料给煮一遍给叫吃。
养一只猪也不容易呢。
是啊,四人扒在猪圈外面看着它吃的欢,王连良道:干什么都挺不容易的, 种地也累。
一年到头的都不得歇。
我爹一天到晚的忙活。
对了,素心怎么会想到做食肆生意的啊?我大姐可厉害了,别人想不到的她能想到, 别人不敢做的,她敢。
王连杰骄傲的道:我姐也不怕人, 来往行人,她对答如流, 一点也不怕人。
大姐这样的人, 什么事都能做得成。
王连信便笑, 道:那她真是个厉害的,还有主见。
王连良有点心动,道:不如我们也去看看吧。
好啊,我带你们去,王连杰道。
说行动就行动,四个孩子忙去跟章氏说了一声,连水都不喝了,王素兰追出来,道:小心一些,别乱跑。
知道了,他们有我们照看呢,素兰妹妹放心,一会儿和二叔和奶一道回来。
王连信道。
说罢飞一般的跑了。
看这兔子窜跳似的,王素兰都乐了,笑道:娘,大哥二哥还没长大呢,跟孩子似的。
这样挺好。
太老成了,也不好。
章氏笑道:这样的人乐观知命,遇事通达,有什么不好呢?!王素兰道:两个哥哥大伯和大伯娘教的真好。
有你奶教子教孙,哪里能差了?章氏道:快点烧水,一会儿你奶来了,给倒些水喝,这一路怕是累着了。
还有,去捉只鸡杀了吧,炖点汤给你们奶吃。
诶,王素兰道:我先把鸡赶回笼,不然抓不着呢。
她虽心疼鸡,但更心疼奶,奶身体不好,又常年吃药,也不知道还能有多少尽孝的时候,家里是很珍惜和奶的时光的。
四人跑到半道,远远的看着路过的马车,车队过去,便站住了看,也不敢靠的太近。
身为村里长大的孩子也并不曾见过这样的场景,自然而然的就怯了,想往后退,避开陌生的事物,但依旧有好奇心,因此都停了下来,远远的看。
王连杰和孙玉林也是,很少有那么胆子,敢靠近这些车马的。
四人看着马车车轮咕噜噜的滚过去,直到走远了,王连良才咋舌的问王连杰道:这条路这么热闹?每天都有车马经过吗?!王连杰想了想,道:冬天的时候少,大概是因为入夏了,最近的车马多了起来。
好多进那座山的,还有从山里出来的。
我们家地就在路边上,以前总是被这些车马践踏了,还不敢找人家赔,很吃亏的。
不过现在大姐改了改,用来做生意,反倒有了地利。
王连信与王连良想了想道:田在路边是没法子,不找人赔是对的。
我爹娘说,这些贵人的仆人都是不讲理的,万一没讨到赔偿,反倒挨顿打,又能找谁说理去?!就认了吧。
他们总不至于抢。
现在弄成这样也挺好,卖卖马牛的草料都是进项。
将来等你们大了,到别的地方开些荒地,也比在这里好些。
王连杰和孙玉林点了点头,王连杰笑道:大姐说了,这里以后就种点菜,还有塘里养些鸭子,养肥了就卖给过路的人。
其它的顶多种一点作料呢,到时候我帮着大姐种。
我也能帮着种。
我会浇水。
孙玉林憨笑道。
王连良笑道:我们也可能来帮忙。
现在我们认得路了,没事的时候,我们就来帮忙。
四人哈哈笑了起来,无忧无虑的往塘那边去看,反倒不急着往摊位上走了。
而汤氏和王继祖到素心食肆附近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筑了高台。
王继祖见汤氏沉默,想了想,纠结的道:娘,素心她,是有点本事的,做事也有的魄力,这个是她弄的。
还有,她身上有点神异之处,娘若见了,还请不要惊讶。
也请不要戳破。
汤氏看到她的摊位的时候,已经有心理预期了,她毕竟是活明白了的人。
哪能不知道她有诸多神异之处。
来之前,她就已经料到了。
但是在这临近的时候,也没料到会这么的离谱。
她调整了一下心态,这才点了点头,收敛了情绪和表情,笑呵呵的和王继祖往食肆那边走。
驴子打着转转,来了这里,它就知道离家很近了,所以在那想要回家。
王素心回头看到二人慢慢的来,喜色上脸,忙迎了过来道:奶,爹,你们回来了?!回来了,王继祖松了一口气,笑道:这几天没事吧?!没事,能有啥事?!王素心乐道:奶,我可想你了。
身体怎么样?!还是老样子,用不着这么挂记我。
倒是你,折腾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叫我好牵挂。
汤氏道。
王素心笑道:这也是为了生计,我知道是有点冒险,但是,人活着吗,穷则变,变则通,路,总是走出来的,不试试哪里知道,行不行得通?你这丫头,胆子可真大。
汤氏环顾她的摊位,到处看看,眼睛哪能看不明白,但却什么也没表现出来,笑道:生意咋样?!这几天还行的,虽然没有遇到出手大方的,但是买草料的倒有不少,散酒,大酱都卖出去了些。
王素心道:比之前在家守着杂货铺强得多。
有人难为吗?汤氏道:女孩子还是要安全为主。
这条路也不是无人经过,不远处的田里,有镇上的镇民种着呢,天天都有人,不会有难为。
王素心道。
就算真有,她也不是没有应对。
汤氏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道:你要注意安全。
竟是啥都没说。
王素心知道她虽然老了,可却心里什么都明白,便道:天快黑了,我也快收摊了,爹,你在这先帮我收拾一下,我把驴去还了,就来推这车回家。
奶老远的来了,还是早早回家吃了睡一觉的好。
等明天,我叫个大夫来给奶看看这身体。
汤氏想拒绝,但王素心却坚持着,王继祖扶她坐到了小板凳上,道:娘,你先候着一二,我帮素心收拾摊位。
王素心将驴上的东西先拿了下来,道:大伯和大伯娘又准备了这么多东西。
她心中感念,将东西放到了推车上,便先牵着驴子去还给了磨坊家里,又郑重的道了谢,这才回来。
看见王连良和王连信也到了,便忙打招呼,道:大哥二哥。
素心。
两人对她也是有印象的,只是这些年很少见面,道:走,我们帮你把推车推回家。
唉。
王素心也不客气,叫他们帮忙推车。
王继祖扶着汤氏往家走,听着孩子们在前面说话。
王素心问,大伯娘好么,大伯好么?!都好,家里有点人情要还,所以才没能来,不过我爹说了做完了就来接我们和奶回去。
王连良道。
那趁着这时候,给奶好好看看大夫,休养一二,王素心笑道:这袋子里是啥?!是我娘准备的两匹布,给弟弟妹妹们做衣裳的,还有肥鸡一只,咸菜和粟米豆子之类的吧?!王连信不太确定的道:鸡蛋不太好带,就没带。
王素心心中一暖,道:大伯娘对我们家真好,处处惦记我们。
两人嘿嘿笑,道:都是一家人,应该的。
等到了家,章氏已经站在门口,扶着栅栏等着了,看看身影,便激动的喊道:娘,是娘吗?!是我,你眼睛不好,跑出来迎做什么?!汤氏上前拉住她,道:走,进屋。
章氏又想要哭,忍住了,道:我就是想娘了!汤氏道:我哪里值得挂念的?!你要保重自个儿的身子要紧。
章氏点了点头,道:素兰,水,倒热水给你奶喝。
奶,我都准备好水了,王素兰笑着倒水,一面道:奶,我现在学会织布了,上回织了一匹换了二十五个鸡蛋呢!是吗?真厉害,素兰也是心灵手巧。
有出息有能耐了?!汤氏夸奖道,也长高了,长白了些。
是大姑娘了!王素兰听着便高兴起来。
汤氏看到她渐渐长开,脸上也有点婴儿肥了,又看到章氏头上的红头绳,还有家里多出来的一些物品,以及变化,一一都看在眼里,却什么都没问。
王素兰赖在她身边撒起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