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氏感慨不已, 道:若非娘疼爱她,她又哪有今天?!汤氏哈哈笑,道:我是偏疼她些, 这可是我嫡亲的大孙女。
王继祖都笑了起来,看汤氏吃的滋味好,便道:娘, 还能入口么?!好, 油多, 又香。
汤氏道:这孩子用心了。
你们也多吃点, 王继祖给王连良王连信夹菜, 见他们都不敢主动吃菜, 便道:来了二叔家里,又不是外人家, 别客气。
多吃点。
两人笑应了,悄悄的对王素心道:素心, 你做的饭真好吃,这个怎么做,怎么烧, 能不能教教我?!这个容易,明天你们跟我一天,就会了。
王素心笑道:等学会了回去烧给大伯和大伯娘吃啊。
嗯嗯。
两人连连点头, 看王连杰和孙玉林唏里糊噜的吃的跟小猪一般欢快,他们也放开了手脚, 暴风吸入起来,几个孩子笑笑闹闹, 却半点也没有浪费粮食, 连碗都恨不得刮上一遍的满足。
他们四个吃完就跑去看牵回来的山羊了。
那头山羊悠哉游哉的在院子里吃着碎草, 很是轻闲。
王连信听了两人说的这山羊的来历,便笑道:这种野羊为什么这么通人性?放他去吃草也不跑?!不知道,王连杰笑道:我大姐说,它要不跑就随它去。
现在它基本上自己知道去我大姐的摊位附近吃草,到了晚上就自己回家,都不用人牵它。
王连良听的啧啧称奇,道:这么乖吗?真是神奇。
四人嘿嘿笑,去摸它的角,这野山羊也不生气。
就这眼睛看着有点瘆人的慌。
王连信道。
羊的眼睛都凶,王连良道:不过看它的体型,应该是常常奔跑的。
孙玉林咬着手指道:它是头羊,养住了,以后会带来更多的羊,大羊生小羊,小羊再生小羊,以后家里有的是羊肉吃了……四人在那嘀嘀咕咕的说的特别有意思。
章氏则一面吃饭一面跟汤氏亲密的说着素兰学会织布了,针线活也做的有模有样了,家里活计,养鸡,大小事,洗衣卫生啥的,全都是素兰在操心,而素心则担起了家里的生计啥的,两个小的也天天打猪草,都不怎么出去疯玩了,十分懂事,欣慰的和汤氏分享着。
汤氏听的连连点头,笑道:你是个有福气的人,有这四个孝顺懂事又会做事的孩儿,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章氏听的高兴又心酸,对汤氏道:他们也会孝顺娘呢。
娘好好保重身体。
以后看着孩子们出息得了力,娘也享福。
汤氏笑着点头,看她的脸色比起之前好太多了,虽然还是枯槁,没有怎么养回来,但是那脸色多少有点红润了,可见精神上她是放松了。
脸上也有了笑容,心里有了指望。
只要没了死志,人就真的活过来了。
汤氏捧着饭碗,看着规矩听话的素兰,家里的事安排的井井有条,而素心显然是最有主张的那个,汤氏心里就有数了。
吃完了饭,素兰去洗碗。
天还未黑尽,她站在院子里晃悠着消食,问王素心道:素心,你对将来有什么打算?!家里人,有啥安排?!有是有,但是就怕爹娘,还有奶都不听我的。
奶,我也不瞒你,有些话说早了,没啥用。
而事没做成,也好似是不可能一般。
但,一家人生活在一处,力若是能往一处使,有什么事做不成呢?又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王素心道:困难永远都是暂时的。
人会变,孩子也会长大,得了力,爹和娘这点残疾又算什么呢?!奶,我心里有数,一切只看以后的安排。
这话好似啥都说了,又好似啥都没说。
汤氏道:你心里有数就好,我知道你是个有主见的,只是也别太出格,你爹娘他们,虽是拖累你,但也能制约着你,不要太夸张。
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当然是脚踏实地。
王素心笑道:我知道奶关心我,我心里有分寸的。
汤氏话到此为止,也就没有再多说啥了,笑呵呵的与素兰去说织布和针线的事情了。
到了晚上睡觉,汤氏看着素兰准备的干净暖和的床铺,笑道:你是个家里家外一把抓,能独当一面的,既能照顾你爹娘,又能把这些事给弄好。
奶知道你是个能干的孩子。
只是你大姐那,有时候,你也略劝一劝。
王素兰想了想,道:奶,我知道的。
汤氏欣慰不已,这也就是说,素兰是能听得懂的,心里也知事,有分寸,有些话,便不宜说的太明白了。
王素心显然是不想说,但是,汤氏也没有刨根问底的意思。
去睡吧。
汤氏道。
王素兰点头,道:奶,要是你冷,记得喊我。
不冷,这个天哪里会冷,还有蚊子呢。
汤氏催她去睡。
她知道王素兰从早到晚都是不得歇的。
小孩子还要长身体,再懂事体贴,睡眠也一定要充足才行。
王素兰去与章氏睡。
家里小,今天就是章氏,王素心,王素兰在一块睡,汤氏单独睡一被窝,是怕孩子们睡觉脚乱蹬,把老人蹬着了。
王继祖带着四个孩子挤一块儿。
王继祖点了灯进来,汤氏根本没睡着呢,他都听见她的叹气声了。
娘,王继祖道:儿子不孝,很多事都叫娘操心了。
儿子没叫娘享到福,一直叫娘操心,没想到到了孙子这一辈,还叫娘担忧。
汤氏起了身,坐在被窝里,道:我知道素心那丫头是要人看破不说破,但是心里还是纠结的慌。
想要问个明白,但又不敢问个明白。
知道问也问不出来。
哎。
我也想问清楚的,王继祖道:只是盼着,以后等素心想明白了再告诉我。
但更明白,她想明白了,也只是想明白了借口和理由。
这样搪塞的话,问清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汤氏苦笑一声,不想听搪塞话,也不想逼迫素心,所以才没问。
这个道理她哪里不明白?难得糊涂啊,家里是担在她的肩膀上了,有些事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汤氏叹息了一声,良久道:素心可与你谈过,有什么打算?!她希望我能把镇里的事情给担起来,王继祖道:今天才说的,我刚刚细想了一下。
她应该是想要把这镇子给发展起来。
独开食肆,不如众兴旺。
汤氏有点诧异,道:这路上的行客真的很多吗?!真的能支撑起一个镇子的发展?!路上行路客人确实不少,虽然想把镇子发展的有规模是很难,但是沿路经过的食客,吃点东西,歇个脚,喝茶,补给应该挺多的。
素心的意思应该是叫镇民们种完地后的余力,能够有点收益。
不拘是家里的什么都能换点铜子,便是山里采的蘑菇,或是家里的干菜,甚至是草料和柴,都能换点什么。
未必是想要弄的多么好的意思。
现在素心这食肆生意还算可以,足以养家了。
镇民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但以后看到能挣到钱,肯定会有人跟风也学摆摊的。
素心没有抗拒的意思。
并没有想吃独食,不让别人进。
而是要规范起来。
我猜意思是,要统一价格,不要相互为点小利而争的意思,这里面,都需要人主持。
王继祖道。
素心这孩子,心胸挺大。
不小气。
汤氏小声的笑道:那你呢,怎么想的?!娘,你说,我真的可以做吗?!王继祖挺纠结的,道:一旦投入其中,各种琐碎小事都来了,只怕家里和地里,都……我知道素心的意思其实是不要让我种太多的田地把自己弄的更伤,可我,既没担起儿子的责任,现在又没能担起父亲的责任,连地也种不了,这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但你可以为素心主持和分担事务。
她想做的事,你能阻止吗?!汤氏道:如果不能,就依她,也帮她吧。
有你管着,总比以后镇民为点小利闹的不开心的好。
难道以后你想看人打起来,闹的不和,再迁怒于素心?!与其被动,不如主动。
王继祖听了,心里也渐渐的有了点信心和决心。
汤氏笑道:至于地,你就算出力,又能种出多少来?!眼下就叫你大哥,还有连良连信帮帮你种一些是一些,也不过是几年的功夫,连杰和玉林都长大了。
你又担忧个啥?!难道还真能成为孩子们的拖累了?!我看素心这安排就挺好。
你就听她的吧。
王继祖心里涌起决心,道:娘,那我就做了。
这几年,只怕要辛苦大哥。
长兄如父,对他而言,大哥真的与父亲并无区别的可靠。
你大哥不会有怨言的,汤氏道:再则你就是不做,只在家种地,你大哥不还是要来帮你?!这件事,只要问你自己,觉不觉得大材小用。
有什么大材小用的,王继祖苦笑,沉默了一会,道:这样就挺好。
汤氏拍拍他的手,跳过这个话题,道:素心这孩子,想事情,挺深谋远虑。
我看她并非是为了得利才做这件事。
一是为了规范,也是为了让镇民得利,二是镇子里真得了好处,你以后也有了威望。
她是为了成全你啊。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