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49章 请大夫

2025-03-22 07:54:32

王继祖的眼睛湿了, 道:我知道,她不想让我自暴自弃,成为废人。

她尊重我, 不想撇开我,让我觉得无用,是拖累。

汤氏道:这孩子, 挺好。

很好。

所以, 以后问不清的, 不问便罢了。

你也得做这件事, 很多事, 事多, 服众,能诞生威望, 威望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当你拥有了这种无形的东西, 就能控制被人发现素心秘密的风险,这样就能掌握主动,你是父亲, 也得保护她啊。

无论这个风险是来自于镇里的人,还是来自于行路人,以后你都能抵御, 而不是坐以待毙。

不然到时候有什么事,既无权又无人, 只会再跌进深渊。

汤氏道:章家的事,就是一个教训, 等你以后有了这些, 谁又能欺负你的儿女, 谁又能抢走你的妻子?!王继祖本来略有些动摇的心一下子就坚定了,点了点头,道:这样的事不会再发生了!汤氏看着他的眼神,很是心疼,章氏的事情,对家里造成的伤害,他虽一直没说,心里却一直很痛悔吧。

为子,为父,为夫的责任,他曾丢失过一次,如今,虽然腿脚已经废了,可他不会再弄丢第二次。

去睡吧。

今天赶路也累了。

汤氏道。

那娘也别多思,早点睡。

王继祖道。

我知道。

汤氏笑道:现在你这里也有了起色,我就是心思重,还能怎么愁?不管咋样,总归是高兴的!王继祖点了点头,扶着汤氏躺下,拿着灯回了屋,看到四个孩子四仰八叉的睡的跟小猪一样,不禁露出一个微笑,将他们扶好,吹熄了灯睡下了。

夜色静谧,只有听到外面的蛐蛐声,响个不停。

可他的心却是静的。

既已决定要做,那就做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王继祖就帮着王素心去磨豆腐。

王素心道:爹,我一会儿就去摆摊了,你先让奶好好吃早饭,等我中午请了大夫来给奶看一看病。

王继祖道:我去请就行。

王素心道:别省钱,爹和娘也得看一看。

治病要趁早,越拖越花钱。

不管爹和娘能不能治,只要有希望,就治着。

万没有为了省钱,就糟塌身体的事情。

真拖坏了,叫我和弟弟妹妹们心里怎么想?难道良心过得去。

王继祖不禁一乐,笑道:行,听你的。

我都听你安排。

我治就是了!你怎么说都有道理。

那是,我能没理吗?王素心嘿嘿一笑。

王继祖一面帮她推磨一面道:爹想好了,也和你奶商量了,你的提议就很好。

这件事,做吧。

王素心点头,笑道:这样才对。

这样才是爹的未来。

爹一身才能,怎么能在地里埋没呢?!正是因为老天不叫爹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才叫爹腿脚不便的,冥冥之中,天意怎能不遵?!这俏皮话,真是会哄人。

但王继祖听了还是很高兴,笑道:你啊。

你可有什么想法,规划来着?!王素心想了想,道:镇民们还是以种地为生的,就算有愿意摆摊试试的,只怕人也少,而且还要等到明年左右了。

但他们走出这一步是迟早的事情。

我看不如就从炭开始。

炭?王继祖道:你是说烧点炭出来等入了秋卖给过路行客?!是的。

王素心点头道:这两天其实柴和草料卖的还可以。

这才是入夏呢。

他们更想要炭,但炭没有,只好买了柴。

他们赶路,总有风餐露宿的时候,一路辛劳,哪里还有空去捡柴砍柴,也不是说捡就能捡的,所以一路上能补充就补充。

都是要备点在路上用的,所以卖的真的很不错。

草料也是。

到了冬天,我看光这两个,生意也不差。

冬天马车肯定少了,但若是有一半的人要买,也是可观的收入。

王继祖想了想,道:备炭是要用窑的。

可以挖一个,出点力气的事情,这件事情,我们家不能独做,况且,没有人打柴,这也吃不了独食啊,还是得镇上的人都参与才好。

建窑的时候,都出点力气,砍柴的时候也都能出力就出力,我代卖,或是找人负责卖都行,等挣了钱,再分与出了力的镇民。

王素心道:明年若是有卖其它货的,有想摆摊的,爹负责安排怎么摆摊,怎么定价,不要争夺彼此的利益,只有同心,这镇上的人心才会凝聚,而不至于为了小利而散了。

同心才能挣到钱啊。

王素心一面做豆腐,一面擦了擦汗道:我看了看,大家的收益都挺少的,很多人家除了地里的产出,家里有人织的布,家里种的菜,鸡生的蛋以外,其它的收入其实很少。

有那开酒肆的,也有卖书的,卖杂货的,但因为不成规模,一直不温不火,很多路过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这里是一个镇,还以为是个什么都没有的山村。

得叫人知道,口碑啊,旗号都得打出来。

这收入也就能上去。

他们不拘卖些什么,有些收益,这日子不就好过些么?这是利人利己的事情。

便是想跟我学点手艺,我又不小气,教就是了。

万一真有人开食肆啥的抢生意,也是好事,看这里不只有一家,以后留下来吃饭的人才会更多。

久而久之的,这里不就成规模了?来来往往的人也就慢慢习惯了,这里就是一个驻角地。

会养成在这里休息或中转的习惯的。

王继祖若有所思。

先一点一滴的做,也不是说马上就能弄起来,大家都发财,而是一点柴火炭火钱也不嫌少,一把干菜钱也不嫌挣得少,这些说实话,家家户户都有,也吃不完。

但对于需要补给的人来说,未必有人嫌弃这些不好吃。

有补给总比风餐露宿的到处打猎打吃的强吧?!王素心道:若有养多了的鸡鸭猪啥的,以后也可以卖的啊。

看到了利益,还有人多养些呢,收益就更多些。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再有便是春里挖的野菜,还有酱啥的,春里采的笋,蘑菇,这些哪家都有,很多人家都吃不完,更有菽豆粟米多的是,卖这些就算只有微薄的收入,也是进益了。

都舍不得花钱,但有点钱,若是有人生病,不至于束手无策。

这是好事情。

爹不做,谁又能去做呢?!再有,便是酿的酱油,醋,还有大酱之类的东西了,甚至是咸菜,都可以规划起来卖,这路上来往的也不只是有钱有势的人,也有穷人,穷人不嫌这些个,是能卖得出的。

王素心道:前天就有一个学道的人,身上带着干馍,就一点酱料,和咸菜,吃了一路。

馍都硬的当石头了,也不丢弃。

所以,无论是什么,都是有人买的,只看怎么卖,卖给谁。

将来镇上的集市繁荣起来了,爹若是能当个贾正,专门管这些事情,谁又不敬着爹,谁又不听爹的呢?!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不听话的坏处,也是明显的,爹也就有了意义,我们王家也就更能得力了。

王素心道。

王继祖心情有点复杂,道:你想得很好。

枉他还只顾着悲春伤秋,独叹怀才不遇。

其实这些应该是他想到的能做的事情。

为人父,真是羞愧啊。

我想一想章程,就把这件事给慢慢做起来,王继祖道:身为一家之主,也该做点眼前能做的事情了。

豆腐做好了,王素心吃完早饭就去摆摊。

王继祖帮她把推车推出去,这才回来和汤氏吃早饭。

王素兰一早起来就忙忙碌碌的,洗衣,烧早饭,喂鸡,打扫卫生,还要照顾家人,忙的里里外外的转悠。

汤氏看着虽有点心疼,却也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没法子,一代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奶,吃早饭了。

王素兰盛了粟米粥和煎鸡蛋来。

汤氏道:连良连信哪去了?!吃了早饭跟连杰玉林打猪草去了,说是还要去地里瞧瞧,若是有草,或是要浇水,他们就能做。

王素兰心里挺感慨的,道:来的时候,是大伯嘱咐过了吧?!大哥二哥真好。

一家子人就是这样的,有难了,帮一把,有福了,都享一回。

也就使得了。

汤氏笑道,你也歇歇,一早起来就忙个不停。

王素兰笑道:大姐不爱针线和织布,这些便只能我来了。

大伯娘给的布,我得和娘学学怎么裁剪,做成衣裳呢。

生怕做坏了,还得学学。

汤氏摸摸她的头,笑道:慢慢来,急啥?学不会的就慢慢的做,做坏了也不要紧。

不需要心急,你上头还有你姐姐顶着呢。

王素兰道:我不想大姐太辛苦。

这大热天的,在那里守着也艰苦,灶火一熏,热不说,还炕人啊。

大姐担子也挺重的,家里的事,我能担的也就担了。

不想大姐分心。

汤氏真不知道说什么了,素兰是真的很懂事。

她便要将鸡蛋分给她吃。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