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64章 相看

2025-03-22 07:54:32

王绍祖也点头, 道:素心这丫头有决断,是个能决事的。

素兰又勤劳,若是落在别人家, 只怕会劳碌还得不着心疼。

素兰是留在家里的。

我也不舍放她出嫁。

将来招个女婿当儿子疼也使得了,至于人选上,村人哪有那等子心眼多的?!这年头, 儿子多真不值钱, 为了活路, 当上门女婿的多得是, 其实等于是放弃了一个儿子。

村人镇人都纯朴, 为了生活而已, 便是想让女婿有啥心计,也难。

王继祖道:至于素心, 看她自己吧,我可作不了她的主!他含糊道。

王绍祖倒是听乐了, 便笑道:也是,这丫头主张大着呢。

王继祖把这事含糊过去,只问连良连信的亲事如何了。

朱氏便一一的说了几家有意向的, 托她娘家人在看着,现在还不确定,也就不敢主张出口, 就怕有个差错。

朱氏是很慎重的。

王继祖自然心安,道:不急, 人生大事,不能急, 慢慢相看……朱氏去做饭了, 连良连信给她打下手, 朱氏便问了问他们在镇上做的事情,二人一五一十的细细说了遍,朱氏便咋舌,道:倒没料着有这许多客人,有这样的生意……卤货真的好卖,很多人便是不当场吃点啥,闻到好吃的,也会尽量的买点在路上当干粮。

所以二人的收益,都是明朗的。

朱氏心一下子定了,觉得二叔的规划倒也有根基。

还有垒新屋的事情,也算有着落,而不是异想天开。

一听爹娘以后也会住镇上去,顿时大喜,道:娘,这可太好了。

素心一直说人手不够呢,以后你们在,家里人手更凑手。

太好了。

嗯,现在入冬了,便罢了,等到明年,我和你爹,一定去帮忙。

朱氏乐呵呵的又问了汤氏的身体和章氏的眼睛,见二房个个平安健康,心十分安定,问个清楚,其实是想念的唠叨。

其实细况已经问过王继祖了。

吃过饭,王继祖住了一日,便带着依依不舍的连良连信又回镇上去了。

王绍祖去送,道:过年好歹在一处过。

今年莫叫娘折腾着回村过吧,还是我们去镇上过。

不然一家子折腾回村,也太受累了。

倒是他们两人去镇上,反而轻便的多。

王继祖点了点头,叮嘱他们夫妻把野猪肉吃了,别不舍得吃。

等过年还要杀家里的猪呢,不愁的。

又告诉他们若是有意向了,便提一提垒新屋的事情,也好说亲可定下来。

不然一点条件都没有,怎么叫女方家里有意呢?!王绍祖与朱氏一一应了,叮嘱他先看适合的宅基地,最好是旁边有不少地可以开荒的,以后方便种,等他看好了,垒新屋的时候,他是一定要去主持建屋的,相互叮嘱了一大通,这才依依不舍的告别,送了好远才停步,目送着他们叔侄三人离去。

等真正看不见人影了,这才缓缓的回家,朱氏心中发酸,不禁落下泪来。

既已决定了,哭啥?明年也就能相聚了。

我想了想,这般也好,不想那许多,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处,才是最紧要的。

王绍祖道。

朱氏赞同的点了点头。

人呐,就是不做出决定的时候,心中很纠结,真的做出了决定以后,其实心里反而真真正正的松一口气。

等二人回了家,不禁慢慢的喜上眉梢,走路都有劲了。

一会子你送些野猪肉到我娘家那边去,叫我娘使点劲,再打听打听,探探口风,朱氏道:再把要给孩子准备垒新屋的事透透口风,看看情况。

我觉着,若是不透这个口风,只怕女方家里很是无意。

主要是怕王家太穷了。

朱氏倒是挺能理解的,毕竟人家女孩儿也不是天生就吃苦的,难道还能扶贫啥都不要求吗?!王绍祖笑着点了点头,不禁高兴的道:连良连信成熟了许多,继祖就是会教孩子。

看他们这小模小样的,不比在家里强,不比只会种地强么?!朱氏听了,也笑了,道:比在家里时强多了,到底是二叔会教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这几个月的历练,真的比在家里只会刨地强多了。

等明年成了家,娘还有咱俩算是终生有靠了,是真正的能担起家里的大梁了。

王绍祖笑呵呵的道。

那他这个中年就退居幕后,交代给下一代人了。

一时之间不禁感慨不已。

夫妻二人手脚麻利的很,见袋子里不止有野猪肉,还有篮子里的干果啥的,糕点,以及一些风干的鸡和鸭,朱氏不禁喃喃道;这也给太多了,留给娘吃多好?!咱村里只咱两人,哪吃得完?!那边人多,该都留下才是!王绍祖想了想,道:素心向来换得来的东西多,只怕不缺这些,咱吃不了这许多,拿来做做人情也好。

这不是要说亲嘛,旁的拿出来都不算啥,啥能比得上肉食?……朱氏一想也是,寻思着道:还是素心想得周到。

王绍祖便带了些东西去了朱氏娘家,与丈母娘提了提此事。

朱氏娘家人都是很热情,很喜欢这个女婿的,便妥妥的应了下来,只叫他等消息,她探探口风,再叼一叼,到时候自有主张。

对于外孙的亲事,他丈人丈母娘都是很上心的,自然应下。

像亲事这种事,还是长辈打听方便,当然,得是靠谱的老人才好,要不然,事还没个影儿,不好的话,先满天飞了。

他丈母娘又问了问汤氏和王继祖的事,王绍祖一一说了,吃了饭方才回家。

等过了几日,他丈母娘便来找朱氏,道;我提了一提,倒有三家有意的,但是都没有说明,只怕中间黄了,传出去不好听。

这个事,若不是双方有意,恐怕都不能提。

我觉得,你们别忙别的了,跟我去家几天,这中间呢,趁着一个碰头的意思来接触接触,看看有啥不合适的。

若是不妥,就不再提了,大家也体面,若是妥了,到时候再出面,你看怎么样?!反正只是接触一二,倒是没什么损失的……朱氏道:娘,三个姑娘,你可瞅见,可妥当?!姑娘都是好姑娘,勤劳踏实,相貌也不丑,年纪也相当,我看是没啥大问题的了,朱氏娘道:只看家里人是咋样的了,看看能不能处得来。

不过姑娘也得你瞅上眼才成。

结亲这事是大事,既是挑人,也是挑亲家,若是哪里不对付,将来真结了亲,相处起来才是真难受。

朱氏点头,不由的也紧张起来。

朱氏娘安抚她道:没啥紧张的,也只是先接触一下而已。

八字还没一撇呢。

不过我既提了一嘴,人家家里肯定也不是嫌贫爱富的,这一点应没大问题……朱氏呼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当下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和王绍祖一同去了娘家。

与三家碰面也不可能一次见三家,那成啥样了?!都是假装无意的约好了时间串门,然后坐一坐,说说话啥的。

也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就成事了。

所以是分开见的,王绍祖夫妻才需要在娘家呆几天。

只不过见第一家人,朱氏便不怎么乐了,脸上虽没表现出来,便将这家人给筛选掉了。

等人走了,朱氏便对着朱氏娘摇了摇头,道:本来不嫌咱王家贫寒,人又和气,姑娘又好,我理应没什么挑的,只是听她婶说的话不像……像这种,一般顾忌一下女孩的名声,都不可能是她的父母亲自出面,一般都是委托家中的长辈,叔婶姑舅啥的来传话,其实不管说啥,都代表着是女方家的意思。

咋了?哪一句不像?朱氏娘愣了一下道。

因提了一嘴在镇上垒新屋,对方婶子就不怎么乐意了,我看她犹豫了一回,说了句话让我心里不咋舒服,朱氏道:她的意思是垒的新屋只作新屋。

朱氏娘倒没留意这句话,想了想,道:恐怕是不想大房和二房混在一块住,累了自家的姑娘吧。

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我能理解,朱氏想了想,道:只是娶亲娶亲,是为了一家人和睦的。

倘若因娶亲倒生份了,让家里散了,我倒宁愿晚一些。

宁愿不娶。

朱氏娘拍了拍她的手,道:别说丧气话,再看看后两家。

急啥?!总能寻到合适的。

反正连良连信也还小,不那么急的。

我看你婆婆也是这个意思。

若不然她能不回来?!只怕是想等咱看的差不多,她再回来掌眼呢。

咱俩可能会眼瘸,她可不会。

这么些年,能将你家二叔教的这样好,兄弟和睦,子孙又成器的人,眼力差不了。

咱先看着,反正还有你婆婆兜底呢……朱氏想了想,脸色好了一些,点点头,道:只是这家不行了,我都没敢应,更不可能问。

问着只怕新屋都不愿意给我婆婆住。

这话要提出来,我都不想收场了,还客气个啥。

不打出去都算客气的。

朱氏娘笑道:就是这么想,谁家敢这么说?!顶多暗示着别叫你们与二房凑在一块住罢了。

也是我不可能说清,若得知连良连信还托着他二叔的福才能成长,哪个还敢提这个话?!朱氏娘道。

这话可先别提,朱氏道:真为着好处才愿意进王家门的,王家可娶不得。

娘,二叔那边的情况,先别提。

我没提。

朱氏娘道:你娘我还能不知道轻重?!不过你也别太多心了。

我看,都是为了能好好过日子的,不至于计较薄厚的,顶多是对去镇上垒屋的事有点疑虑,不算大事!朱氏点点头,叹了一口气,道:娘,愿我是个有福气的人。

朱氏娘听懂她是什么意思,便道:会的,将来你的儿媳妇,个顶个的好,善解人意的。

不是那等子计较的。

将来一定一家和睦,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别紧张,咱再看看……朱氏与王绍祖应下了,寻思着还是多接触接触,再说以后的事了,这事须慎重,真得马虎不得。

要不然,上一代的和睦,只怕都得废了。

结亲这样的大事,还是越慎重越好。

夫妻二人天天揪心着,反而没有空去想镇上的事纠结了。

日子一天天的变冷了。

本来王素心还想着入了秋就垒屋的,她发现她草率了。

因为这个原始社会的秋季很短,几乎可以忽略到没有。

不过是短短的十来天就结束了,然后直接就入冬了,而且比她以为的冬天冷得多了。

冬天是不好开工垒屋的,所以,要垒新屋得等到开春了。

王素心心里真是好生郁闷。

她的火炕啊,本来还说垒了新屋弄几个呢,哪知道还没来得及规划,冬天就来了。

还好有个烧炭的窑洞,镇民都很勤快,所以,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炭火取暖,这个冬季也就变得没那么冷了。

王继祖还通知了大家取暖的时候一定要通风,要不然可能会没命。

他通知这样的事是从不懈怠的。

他腿不便,也幸好有连良连信给他跑腿。

冬天漫长,但不代表完全就没有行客经过了,偶尔一两天的还是有生意的。

王素心早不摆摊了,只竖了块牌子在路边,让人经过得知这里有家食肆就行了,一般客人若想用餐,便会寻过来。

王素心这个时候也弃了一般的饮食,而采用了一种锅子的形式来售卖食物,热气腾腾的端上桌,真的很暖和。

因此很受欢迎。

食材就是豆腐,冻豆腐,炸豆腐,豆腐丸子,再配上肉圆子与白菜粉丝啥的一烩,再一炖,那滋味,真的绝!根本就不愁人不爱吃。

不仅能卖掉不少吃的出去,炭火与一些豆腐制口也照样能卖出不少去。

冬天嘛,人的胃口就开了,一般行客都会多买点,好在路上吃,所以生意也不差的。

只不过因为人少,走的量少一些。

王连良王连信平时就帮着王素心弄点吃的备着,不然就在镇上跑腿安排这个事那个事的,每天跑的腿溜细。

渐渐的说话做事都慢慢的成熟起来。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