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祖点头。
王绍祖道:那路两边的地是有主的吗?!有些有主, 王继祖道:我寻思着是以村里的名义买下来再分,钱村里筹着出。
要是不愿卖,也不强求。
不然这事得生出多少不快来。
王绍祖点头, 又问他镇上有多少户。
王继祖一一说了。
户数倒是不多,不如按户数来分。
说到底,土地是次要的, 还是要以人为主。
若是户里人多的, 结果还分不过孤寡人家, 是会生不满的。
王绍祖道:依村里分水的法子来, 我看, 就以明年为准, 若是家里有成年男丁的,都单独算户头, 然后以户为单位来分。
这样,虽然也有不公平, 但比起以人头来分,却是公平多了。
继祖,你想想, 若是人家家里有数十个男丁的,结果分到的却不如家里只有没有男丁的或是只有一个男丁的人家多,到时候人家分家, 再一均摊,这不得打起来?到时候又得闹事, 闹你要重新分,那这事, 可就大了……按村里的法子来吧。
这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
到底是要以人为主的。
大哥说的有理, 王继祖道:有些不周全的地方, 还要大哥给我点意见,大哥常主持村里的一些事情,想的细节方面,比我周全多了。
人多事多,我就是怕分的不好,以后会有争端。
有大哥指点我一二,我总能放心些。
王绍祖点头,道:慢慢来,有细节慢慢商议,这事重大,既然要分,你也听听镇里人的意见,若是独断专行,也是不好。
这种事,得要大部分的人心认可,才不会出岔子的。
就像是村里要挖沟渠引水的时候一样,怎么挖,经过哪家的田,怎么引流,都是事儿,若是处理不好,都是麻烦。
其实叫村民们出点力是无所谓的,但是只要不公平,便只是出点力的事情,都得出事端来。
这镇里的事更涉及日后的利益,得慎重些方好。
王继祖笑道:大哥明白。
我更明白,不能因为怕有争端,就什么都不做了。
总得有人做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才能让镇子有所发展。
王绍祖一愣,听王继祖笑道: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
担了责任的同时,也拥有了权力。
王绍祖听懂了,一时竟是感慨万千,想了想,有他帮弟弟,兄弟齐心,总不会变坏。
大不了,周全些人心,得到镇民的人心,事就会顺很多了。
兄弟二人聊了好一会,王连杰便跑进来喊吃饭了。
两人这才察觉时间流逝,忙出来堂屋了,朱氏和素兰,连良连信已经帮着端菜出来了。
看到有炭火当锅底,王绍祖道:这说法新鲜,就是费炭。
用些炭,暖和,既能让菜热乎,又能叫堂屋里不会太冷。
这都是素心想出来的法子。
王继祖笑道,真别说,还真实用。
不过确实是费炭了些。
如此的丰盛……朱氏见菜端不完似的,都傻眼了,她和汤氏章氏说着话都不知时间流逝,只觉短短的功夫,就已经有这么多菜了,是真的很震惊。
这孩子,这手艺功夫,了不得,短短时间就这么一大桌……朱氏夸道。
这些菜都是之前就家里备好了的,所以才不咋费功夫,若不然,当准备这些食材,都得准备一两天的。
汤氏笑道:就盼着你们来呢。
朱氏听了心中高兴,嘴咧的要到耳朵了似的。
大方桌上,一个炖鸡汤,配上木耳和香菇,汤金黄,一看就是大肥鸡所炖。
一个是肥鱼头炖豆腐,那汤奶白的,看着就诱人,另外一个则是火锅了,红红的,呛人的辣,里面有猪肚,猪肺,猪心,还有一些丸子,肉肠,再配上各种豆制品,咕嘟嘟的冒着泡,香气扑鼻。
再有便是炒的素菜啥的了,还有一个烤鸭和白切鸡,红烧排骨。
放到了炉子边上有点热气烘着,也不会太冷。
来,坐,王继祖先扶着汤氏坐下,拉着王绍祖坐到了汤氏一边,对面则是章氏拉着朱氏坐下了,朱氏死活不肯,只想在厨记里吃点就行,她基本都没有上桌的习惯,是个朴实的任劳任怨的妇女。
章氏哪不知道她,道:你亲侄女亲手做的第一顿饭,难道能叫她大伯娘饿着,你好歹坐下吧。
朱氏这才不推辞。
他们一坐,小辈们这才挤挤上座位。
热热闹闹的。
王素兰感慨,喜道:以往过年都没这么丰盛呢,咱家能这么好,都亏了大姐。
王素心笑道:也有你的功劳,辛苦织布,养鸡赶鸭,又要照顾爹娘奶和我们这些不知事的,家里家外的许多事,都是你一手包揽,怎么能说都是我的功劳?你只看看你的手,我又有什么脸面,要你这样夸赞我?!王素兰眼睛一红,却是把手给放到桌子底下去了,只道:夸你一句,倒说起我来,这不都是我应该做的吗?!王素心笑了,道:是是是,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应该做的事,这才是一家人的样子。
若说苦,都苦。
奶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操心我们一家人的生计,大伯大伯娘这些年一直接济我们,从未嫌弃咱,家里家外的能帮的都帮了,出钱出力。
弄的自己的生活都这么辛苦,还拖累了大哥二哥的生活。
而连杰和玉林,这么小,就知道打猪草,每天比自己高的箩筐,几大筐,任劳任怨,从无抱怨。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才是一家人的样子。
这话一说,所有人的眼眶都红了。
一家子人,对彼此的付出,都心知肚明。
他们心疼老的,也心疼小的。
以前我只怕自己无能,更怕努力无用,枉凭着一腔心,吃再多的苦,也得不到想要的回报,生活还是难艰难。
除了穷苦,我啥都不怕,就怕这个啊。
王素心笑道:感谢我们一家的付出,感谢我们彼此的振作,更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王家,终于走出来了,站起来了,而这,虽是第一步,却离不开你们给我踮的脚……王素心说着眼睛也红了,眼中却是带着笑的,道:我的成就不算成就,是你们成就了我,是我站在了你们的肩膀上,才有了这一出,没有家人的支持,我就是想做什么,也做不成啊。
有现在,我知道你们以为家里最优秀的是我,其实,没有优秀的家长,又哪里有优秀的孩子出头的机会。
奶,大伯,大伯娘,爹,娘,多谢你们给我机会,给我试错的机会,咱家的幸运与成果,更多的是你们的功劳,不是我的。
一家人嘛,有福有享,有难同当。
以后可千万别因为我生份了,倒与我见外起来。
那我让家里日子好起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尤其是大伯和大伯娘,到了镇上来,不要总觉得沾了咱们二房的光,你们要这样想,可就真辜负了我们一家人的心了……王绍祖心中满是暖意和感动,一时之间竟站了起来,道:好,好,好。
竟是连道三个好字,想要说点什么,都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朱氏眼眶红了,道:素心,咱们都听你的。
王素心笑道:咱们家从现在起会起很大的变化,不管以前的困难也好,以后的富贵也好。
咱们的心永远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一处的,亲密无间,不分彼此,不会计较。
就像这一桌子的菜。
什么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吃一锅饭的人。
以前是迫不得已分了锅灶,骨肉分离,不能日日相聚。
但以后,咱,只一条心,应付变化。
应对各自的想法,包容,珍惜彼此。
说的好!王绍祖拉住王继祖的手道:这孩子,这孩子像极了你!王继祖眼眶也湿润了,道:是咱家的家教好。
是咱们家的福气。
汤氏笑着叫王绍祖和朱氏坐下来。
奶,你有什么心愿?!大家趁饭前都说一说呗,王素心笑道。
我啊,愿我的儿孙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一家和睦,日子再好过些,就别无所求了。
汤氏乐呵呵的道。
王素心看向王绍祖。
王绍祖愣了一下,道:我,愿娘长寿健康,孩子出息平安,继祖和弟妹病能好些,我就心满意足了……朱氏笑道:我呢,愿娘长寿,你们成家立业,咱一家人幸福在一处,也就使得了。
日子只要能过得下去,怎么都能过。
能在一处过,也是我所期盼着的。
王继祖笑呵呵的道:我以前虽无能,但以后会为家里而努力。
愿娘健康,愿大哥大嫂健康,咱两房无有芥蒂,永远如同骨肉。
还有孩子们平安成长,就成了……章氏笑道:我与大嫂一样,只要家里都好,我就满足了……长辈们似乎都没啥要求,只盼着家里人健康平安,日子过得下去就成。
小辈们说的却是对未来的憧憬。
轮到王连良了,他挠头,笑道:我没啥想法,就想跟着二叔学点本事,然后把卤菜的事情做好,再给素心妹妹帮点忙就更好了。
王连信笑道:我也是,二叔在处事上的事情,有的是我和大哥学的呢。
大人们听了就笑。
心道,还是这两的亲事,后面还有家里小只们的亲事,终生大事都定了,他们这一代,也就真正的对下一代有个交代了。
轮到王素兰了,她想了想,笑道:长辈们健康长寿,大姐的生意,蒸蒸日上,我呢,希望明年能织更多的布,养更多的鸡。
这样就可以了,贪多我做不了,就这么多吧。
听的家里都笑起来,汤氏对朱氏笑道:你之前没来你是不知道,素心天天笑话素兰没事就惦记着养鸡,将来肯定要成养鸡大户了都……朱氏哈哈大笑,道:这孩子,有志向,一个人能做这么多活,等明年,我来帮你。
那敢情好,王素兰红着脸道:反正明年都垒新屋了,到时候这屋子空出来,一大半是要给我用来养鸡的,养的多了,生意上也有原料了不是,再说家里人吃的时候也就不心疼了。
鸡多好?!反正种的谷子也吃不完,喂点鸡,它们好歹是肉啊,吃这个,总比买猪肉划算。
朱氏心疼的捏了捏她的脸,笑道:这精打细算的劲儿,是个掌家的人。
可不是么,章氏笑道:孩子们一个个都有主张了……到你了,连杰,你说。
王素心笑道。
我?!王连杰这年纪还没有到有所求的年纪呢,一问他他是蒙了,想了想道:明年打更多的猪草,多养一头小猪,最好每天能得到大姐给的零食奖励……众人都哈哈大笑,王连杰便挠着头脸红了,嘿嘿的笑。
玉林呢,王素心笑道。
孙玉林睁着大眼睛,更是一脸蒙,道:我和连杰哥哥一样。
多养一头猪,猪生了小猪,以后更多的猪,将来跟二姐一样,像鸡一样多的吃不尽就好了……王素兰听的乐了,道:真那许多猪,你喂的过来?不睡觉的打猪草也来不及吧?!孙玉林听了便不好意思的笑了,道:那,那就多有点零食吧,大姐的零食可好吃了……王素兰乐的不行,摸摸他的头笑道:过年允许你多吃一点。
平时可不准这么吃,牙还没长齐呢,这么贪嘴,牙都要生虫了……孙玉林吐了吐舌头,家里人都乐起来,纷纷鼓励这两个最小的孩子。
王继祖慈爱的看着他,一段时间的相处,孙玉林已经完全融入家里了,是将他当成父亲一样的,没啥区别的。
他打算等他再大一些,稍懂事一些的时候,和他商量着让他改王家的姓。
只是现在他还小,他不想强行的就执行。
好歹要尊重一下孩子。
不过看这个情况如此的融洽,这一点,是绝无异议的。
他年纪小,记事也不多,估计孙家的一些记忆,他记得的也很少了。
认同感是在王家,而不是孙家。
人嘛,不管大小,都会选自己亲近的一方。
这是不用置疑的。
王继祖早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父子二人早已经认定了彼此是一家人,就是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