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过一遍, 再蒸好的鱼,淋上香油,端上桌。
然后是红烧排骨, 烧猪尾,卤猪头肉,红烧鸡肉, 老鸭笋汤。
又是鱼丸子火锅, 还有辣的火锅了, 再加上各色蔬菜, 整了满满一大桌, 都几乎摆不下。
因为是年夜饭, 又吃的热锅子,冷菜也是要整几个的, 所以凉菜啥的,不算少, 凉拌猪耳朵,凉拌羊肉,还有一个凉皮拌炸花生, 淋上香油,香喷喷。
他们家没有杀羊,这羊肉还是几家镇民杀了自家的羊, 各家送了几块来,虽然不算多, 但加起来就够吃上两三顿的了,一直舍不得吃, 特意的留到年夜饭吃呢, 还有一半, 留着年初一来吃。
王素心向来投桃报李,所以,也是还了礼的,用猪肉还上了。
再有,便是干果,以及做好的糖糕,什么核桃,松子啥的,都是山里现有的,再便是炒花生与瓜子了。
水果是少,但王素心也从并夕夕上买了应季的果子,只说是镇民给的,冻梨,桔子啥的,特别是桔子,特别喜庆,特别应景。
忙忙碌碌的,等兄弟俩弄好了,便指派连良连信带着孩子们把对联给贴了。
王继祖道:大哥家里可提前贴了?!没有,王绍祖笑道:之前就写好了,给了村上的族老们,托了他们过年的时候叫小辈们帮着贴一贴。
家里的鸡鸭还托了他们喂一喂呢。
王继祖这才放心。
等过了年,把家里的鸡鸭都给带来吧。
王绍祖道:因过年还要用几只来宴亲戚,所以才没全带来,要不然都带来了。
等年后看还剩多少,一并赶来。
好。
王继祖道:咱家里帮大哥搬家的人是没有,残的残,小的小。
大哥也别逞强,也别累着了连良连信。
该叫族人帮忙的时候就叫一叫吧,以后再还人情便是,也不是说以后不与村族里来往了。
有还人情的机会。
这时候搬家必是笨重的东西一堆的,以大哥的性格,他知道,肯定要搬许多东西来,尤其是家具啥的,特别笨重,光靠大哥一家子,怎么搬?!得伤了腰不可。
而他倒想帮忙,只是这腿,却是个拖后腿的。
我知道,王绍祖想了想,笑道:我丈人家几个儿子呢,到时候请他们帮个忙便是,村族里也有青壮,人多。
就是怕他们来了会说嘴,王绍祖叹了一声,道:顾忌着他们乱说话,所以才……毕竟这年头,贸然的搬家,不是小事,很多人都不咋理解。
他们总觉得在村里有吃有喝,啥都不愁,到镇上来干嘛,伤筋动骨的这样折腾。
往后几年,他们会明白的,倒也不急于一时的争辩。
王继祖道。
这倒也是。
王绍祖道。
我卤了不少菜,又吃不完,等过完年,大伯都带回家去,尤其是蛋饺啥的,多带些回去,一蒸就是一道菜,省时省力,不然回家又要宴亲戚的忙活,又要准备搬家,人得累垮了。
还有这些卤菜,我都特意的多卤了些。
我们二房又不用宴客,吃不完的,大伯别嫌累,带回去用吧。
王素心笑道。
王绍祖心中一暖,道:你这孩子,事事周全,还特意卤这许多,忙的比我还累。
操心的比我还多。
得了,我听你的。
这才是嘛,一家人,不推辞。
王继祖笑道:再带点卤料包回去,若是不够再卤些。
料包用不完,给大嫂娘家一些,挺好。
对了,还有素心准备好的种子,都是些作料种子,也带去给亲戚们还有大嫂娘家分一分吧。
以后种一种,作料多起来,也多些口味。
朱氏听了,笑意更深,道:好,都带上,我娘铁定高兴!一时坐上桌,放了鞭炮,就开始吃年夜饭了。
小孩子们有甜水喝,大人有酒有茶,这滋味,再想不到会有今天的日子。
汤氏胃口小,吃的快,不过她还是笑眯眯的在桌上坐了一会,才下桌。
一家人吃完了,说说笑笑的洗碗筷,包饺子。
汤氏私下与王继祖道:真不与章家往来了?!王继祖摇了摇头,道:她提都不肯提。
恨在心里呢。
只不过为人女儿的,有些恨,说不出来,哪怕对我也说不出来。
有几回做梦,都哭了。
娘,我都不忍心提这事。
汤氏没说啥,道:我也不是不知数的人,出了那些事,还拎不清的叫你们认章家。
只不过,将来,这边日子好过了,说不定,章家还得来,可想过怎么应付?!这终究是亲岳家,若是真不认,有孝道在,说不过去……再则,章家现在是不悔,也是凭着强梁,不肯悔。
等你岳父母年纪一大,想到旧事,心中说不定有悔意,那时若再来,又当如何?!这个痛,总得戳一戳的,不能说,因为痛就一直不碰了。
以前是以前,素心没这么能耐当家的时候,过的苦也罢了。
不提也就不提了。
只是日子越过越好,有些东西就避免不了,你开导开导她,让她想开些,若真有这么一天,叫她应付个面子情就行了……心中恨归恨,不愿归不愿,但是面上却不能太显出来。
不然,你们都要吃亏的……王继祖听了心中沉重了些,道:娘,我明白了。
汤氏叹了一声,道:委屈你们了。
这世道就是这样的,情份好的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的,亲情走动,那是情深意切。
可是情份不好,甚至积怨的,也不能就在父母在的时候,突然就不往来了,不然,要被人戳骨头的。
人啊,要是能凭家恨来随心做事就好了。
可是,人活在世上,就是身不由己的。
有时候,父母兄弟,是一道枷琐啊,越挣脱,越缠的紧……你最好还是不要失礼。
再想想往后。
王继祖想了想,道:今年我就不与她说这个事了。
先瞒着她,托人带点年礼给章家就行了。
我也不会正经来往。
不失礼也罢了,我听娘的。
等过了这几年,她眼睛好些,我再与她提一提。
将来章家找来,她也不会太激动……汤氏点头,道:你心中有章程就好。
章家离的远。
过年总有人家走亲的。
托人带点过得去的礼就行了。
别太出格,与以前大差不离的就行了,以村里的水准,就算是全了颜面了……汤氏也是有很多怨恨的,道:咱家以后便是富裕了,肉多的吃不完,宁愿给过路的没钱吃饭的路人,也不会给章家这样的亲……且就这样不咸不淡的吧,人不去也好。
省得伤心生气。
礼去就行。
若是他们糗的不肯来,那更好。
就这么过着,等你岳父母那两个老的过了世,你与章家再不往来,也就无可指摘了。
现在,不过是看在一个老人不能违的份上罢了。
倒不是为了他们这两个老不羞,而是为着咱二房,咱王家在世人面前,在镇村面前的一点颜面而已……汤氏这么一说,王继祖便是有心结,此时也淡了,笑道:娘,我明白了,只为了一点人言可畏……汤氏有点心疼他,良久道:只当了为了孩子们的名声罢了。
你也不要太纠结。
人生在世,总有很多的妥协和无奈。
太偏执。
太爱恨分明。
伤己啊。
王继祖点头,道:不说不开心的事了,娘,咱说说村里的情况吧,你要回去相看人吗?!是。
不回去哪里能放心,总得掌掌眼,也叫你大嫂放心,她第一回经此事,又是第一回当婆母,心里紧张着呢。
汤氏乐道,如此便是冒些寒冷也无妨了。
更何况我在这里住了几个月,身子养好了许多,不妨事的。
那就迟上几天,我好借牲口一用,让娘坐着驴家去。
王继祖道:等开了春,咱家也要速速的买牲口了,这样来回频繁,次次借牲口用,我都不好意思了,再者也不方便。
交通工具,一定要解决的。
章氏和朱氏在包饺子,有说有笑的,厨房里一片其乐融融。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家里也掌上灯了。
王绍祖和王继祖带着孩子们去烧夜羹饭,再加上烧纸放鞭炮。
然后就是回来守夜了。
兄弟俩泡了点粗茶,窝在堂屋里,有炭火烘着,倒是不冷。
有说有笑的。
孩子们则是到了屋里的桌子上磕着瓜子花生,吃着零食,说着故事。
尤其是被王素心的故事给吸引。
王素心也就把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事挑着说了说,小的更不用说,瞪的眼睛都圆了,生怕漏过了一个字,便是王连良和王连信都听的入迷了。
他们哪里听过这样离奇的故事,不禁都被这曲折的剧情所吸引……等守了夜,相互道了新年好,又吃了饺子和卤蛋,一家人这才打着哈欠睡觉了。
早上他们起来的时候,大人们早就起来了,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呢。
王继祖就把鞭炮给放了一挂。
然后催他们赶紧洗漱吃饺子。
然后单独与王素心提了章家的事情。
王素心想了想,道:大人也有大人的无奈,这样也好。
在这上头,不失礼,不叫人说嘴,等以后他们真的不要脸的找上门来,我们也有话讲。
能保留点表面上的体面就得了,再多的东西,他们敢来,咱们家就敢戳破,人活张脸,要真不要脸,也不必与他们客气。
王素心觉得,这要是个正常人家,肯定是没脸来的。
但人这个东西,太复杂了,谁知道呢。
娘与我都是这个意思,就这样行了。
礼给,但亲自上门去是不可能了。
就这样吧。
那两个老的,想必也不可能再来。
王继祖道。
哪里还有脸来?!那可说不准,人的皮可厚着呢,以前娘落魄,嫌她拖累,可我王家要是混好了,说不定舔着脸真的来了……王素心语气挺平淡的,仿佛并不是烦恼这个可能,而是说的事实。
到时候我就臊他们,王素心道:到时候爹可别说我不尊老啊……王继祖听的乐了。
他出了门到镇上走了走,说了要借驴使的事情,又另找到了去章家村的人带东西,说好了以后。
就在家找了一瓶酒,两盒一般的点心捆了包好,又拎了过去托他带上,又叮嘱他不要宜扬镇上的事。
尤其是王家的事,不要夸大。
镇民啥话都没说,径直同意了,他的岳家也在章家村,他们是要初二去的,所以,应了这件小事。
王继祖给了一把干果给对方家里的孩子,这才回家去了。
镇民这才挠头道:原以为再不往来了呢,没想到……看来继祖还是厚道。
他是看了,礼是很一般,一般给岳家的礼物,不说端午中秋怎么送了,只年礼一项,就得四样。
哪怕家里再穷,也不能太寒酸了。
他们家送岳家的礼,就有五斤猪肉,还有茶叶,至少也得四样,这叫四角俱全才像样。
但是他并不觉得王继祖送的寒酸,说实话,出了那么多事,能叫人带点礼去,也算是全了孝道了。
非得四角俱全,呵呵,或者是非得人亲自去?!怎么可能呢?!章家,唉,以前办的事,真的不叫人事。
也该他们家现在没女婿上门!王绍祖在家过了三天年,便准备着要回村的事了,本来是想着初四就能走的,但是借牲口的人家今天还有亲戚要走,所以初四走不了。
约定的是初五回家去。
不过初三这天已经开始早早的准备着回村带的东西了,现成的卤肉啥的,带了不少,再加上蛋饺,干果,零食,还有酒茶,底料,以及种子啥的,塞了两个大布口袋……多带些回去,若是有亲戚上门,有些瓜果招待也不会失礼,况且吃不完,可以送点给亲戚们吃。
王素心对朱氏道:对了,这些礼是爹叫我给大伯娘带上的,叫回朱家就把这些给带上,这不就有现成的了吗?!这些日子,大伯娘娘家人吃苦不少,又费心打听,又劳力,咱们家也是知恩图报的人,人就这一点,少不得要更多劳烦朱家呢,可千万别推辞……朱氏心中满是感动,这是把什么都想到了啊。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