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87章 分配

2025-03-22 07:54:32

朱氏就算是办看家门的礼仪, 也没有这样的,村镇人家,是真的不懂, 也不遵这些个,就是热情些,笑脸相迎, 顶多就是拉手寒喧客套关心啥的。

所以她引为奇。

王素心笑道:佛门道门各自有礼, 富贵人家多礼些, 大伯娘不懂他们不见怪, 咱受着就行了……朱氏笑道:佛门我知道, 他们是这样子的……说罢一手扶着一个木棍当作手杖的样子, 一手竖在嘴边略俯身,道: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她也是见过那种路过的苦行的僧人的,一般这类人都穷, 她与素心会给些吃的,不收钱。

并且是单独用一个锅做,不放半点荤腥。

二人一时大笑的不行, 倒不是取笑之意,而是觉得礼数这个事,还真的是各门有各门的礼法, 与不同。

慢慢见得多了,也就不见怪了。

入了秋, 路上车马虽然少了些,然而, 基本都是来往的大车大马, 拖行着很多物品的商队居多, 独行者,若是三五成群的人都少了些。

这些人,多是贩货的商人,或是一些大家大族派出门采购物资的车队。

这个社会还远远不及后世商贸那般发达。

就算是贵族或是上位者,拥有的多的人,买全物资也并没有那么方便,一些生活上的用品就需要从各地采买回来,例如,家中若有喜事,儿女们需用的丝绸等各色都需要从各地采买,就是为了一种体面的生活,另外便是香料,或是家具木材等杂物了。

再有便是若要起庄院,就更需要采买巨石奇石怪石,可当梁柱的木材,越珍贵越好,自然得要带上猎人往深山老林里去找。

院子起好了,得需要奇花异果吧,还是得各处去寻找,或是要有珍兽园的,得买些珍兽给带回去。

因此这一路上来来往往的偶有这样的队伍,也叫云阳镇上的人都涨了很多见识。

王玉林,王连杰都长高长胖了些,胆子也变得大些,人吃的好了,就长的圆润了,以前胆怯的性格,如今也略有些成熟和知人待物了,看到队伍经过的时候,先察颜观色,倘看着便不好惹的队伍,他们怎么样都不会靠近去的,但倘若队伍本身便没有那么森严的分层,很友好的样子的时候,他们才会和镇上一起玩和学习的孩子凑上去看一看,答一答话,有时候能指引些镇上好吃的好用的,还能得些零钱的打赏,他们也不嫌丢人,都一一的要了,交给了章氏收着。

两人分明已经有大小伙子的样子了,令汤氏最满意的就是他们不在只是以前那样闷头干活的猴子样子了,而是除了主动的干活割草以外,还能主动的去镇上找到事做一做,就这主观能性动,将来,总不至于是木头。

汤氏最怕孩子成了那种算盘一样的性子,拨一粒动一粒的那种。

摸着两个小伙子渐渐长壮和小牛犊子似的,和镇上孩子有组织有纪律的学习和割草,还有长见识的样子,汤氏知道,可以对这两个小子放心了。

这两个,很争气,没有长歪。

到了这个年纪,就已经知大了。

王连良和王连信的话就是踏实,肯干,已经完全能独挡一面。

王素心和汤氏商议道:奶,等大嫂二嫂进门,就让大哥二哥独立吧,一家人还是住在一道,但是钱得分开。

以后不在一处放了。

汤氏一愣,立时明白,便道:想好了?!王素心笑着点头,道:总有这么一天的,晚不如早。

等真闹出矛盾来,再分,可就不美了。

树大分枝,感情归感情,可是钱财是钱财。

汤氏想问她真舍得?!卤菜之类的生意,都是她手把手的教会的,也是她出工出力出钱,才有这样子,可是,她也不必问,若这孩子真计较,不可能会住一道,会有今天。

汤氏想了想,道:也好,只是也不可能让他们尽拿去了。

往后每个月交三成出来给家里支用就行。

住在一块,他们能挣也得分担家里的开支啊。

家里哪用得了那么多,顶多给一成就行了。

王素心笑道。

就三成。

汤氏笑道。

王素心便不多言了。

汤氏便与大房说了这事,王绍祖急了,道:咋能叫孩子们独立呢,这叫啥事,这不是叫孩子吞了素心的,叫素心吃大亏了嘛……是啊,娘,这哪成啊?!朱氏道:一家人过日子,这样分着岂不是分家了吗?!汤氏笑劝道:你们是你们的心,可是连良连信成了家,就有小家了,倘若只出力却不进帐,也不是事儿。

还是就这样好。

他们小两口就该自己管自个的了,也叫他们有个章程才好。

王绍祖和朱氏有点不高兴,他们觉得这样很见外,让他们心里很难受。

你们总要习惯的。

下一代是下一代的人的事了,无论当长辈的想的多么好,可是晚辈们却未必如我们所想。

马上家里就进新人了,未免起矛盾,还是这样好。

就这么定了。

汤氏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

你们啊,也该为他们想一想,长久的这样只出力不进帐,难道连良连信就真的会高兴吗?!与其以后有什么不满,不如现在,他们对素心心悦臣服,以后也会服气素心理事。

夫妻二人想了想,终究是符合孩子们的利益,可他们还是觉得很羞耻,觉得占了素心的便宜。

看这大儿夫妇动了动嘴,一脸有话说的纠结样子,便道:我和连良和连信谈一谈。

二人点头,叫连良连信进来了。

二人听了,十分惊讶,想了想,便道:我们上交六成就成,剩下的四成,我们兄弟各两成,对小家也有个交代了。

奶,原本小家也不需要这许多钱财用的,只需要一点点可以支配的小钱就成了。

我们媳妇也有个动力。

不至于以后不高兴出力。

汤氏听了很是欣慰,笑道:你们想法虽好,但是这钱交上来,将来不还是分给你们小一辈嘛,与其这样还不如就这么着罢了。

以后你们只做卤菜的生意。

交三成就成,剩下的你们兄弟各自分了便是。

将来无论是把铺面重新做房子,或是添了丁口要用钱也不至于手上没钱用。

可是……二兄弟有点迟疑,总觉得这钱分着不安心,道:我们是不是拿多了,二叔这一房有四个孩子呢,我们却拿了一大间铺面,又拿了卤菜生意,这……这是怕大房将来不够分。

将来等你们弟弟妹妹们都大了,屋不够住,难道你们就不搭手再帮着建新的了?!铺面生意若是有新的什么,你们就不帮忙搭把手了吗?!汤氏道:虽说分说的早,可是,我们还是一家人。

如今素心想着你们分了小家的难处,将来你们也切记着素心和你们二叔一家的弟弟妹妹的难处便是。

这才叫一家人。

连良连信郑重的点了点头,道:若有忘记,便是那没了心肝的猪狗。

两人听汤氏的,应了。

然后就去寻素心说话了。

两人嘴笨,也说服不了她,反而被王素心给说服了。

他们想掏点心窝子放出来,却偏偏词不达意的,但是心意是真的到了。

汤氏拍拍王绍祖和朱氏的手,笑道:这个家里素心作主。

这话一出,两人没话说了。

也罢了,反正听素心的便是。

占着便宜习惯了,他们也习惯了,但始终脑子里有一根弦,就是不能忘本,索求无度,把这些当成理所当然。

那做人做事都完了,家也得败。

夫妻二人寻了连良连信一通嘀咕和叮嘱,两个儿子也听话,连连点头。

又去寻素心说了半通话,车轱辘话来回的说,最后扭不过,便都听她的了。

王素心对汤氏道:奶,一大家子想要和睦,光靠感情是不够的。

要做利益分配,才能更紧密更长久。

更何况还要添新人的情况下。

汤氏眉眼软软的看着她,笑道:我们王家祖坟冒青烟,有你这样的女子,真好。

这个家,交给你作主,我是放心了。

以后就享福喽。

我看连你爹都得靠连站了……王素心一乐,笑道:那也是奶疼我。

不然我是谁?汤氏摸摸她的头和手,心中喟叹不已。

家虽小,却井井有条,有她作好利益分配,又有感情的纽带,才会更长久紧密啊。

天渐渐的冷起来。

朱氏现在都上手了摊位,做啥都有条不紊的了,虽说现在看到客人不至于口吃,不会太紧张了,但叫她要价收钱啥的,她还是嘴钝,不知道该怎么收,因此她把王素心推着只管收钱要价,她呢,一心一意的只做食物,她基本上都熟悉了一些食物的做法,素心指点过无数次,她也做的大差不离了,她甚至怕素心辛苦,隐隐的有她打下手,只叫素心收钱要价管帐的样子了。

有时候看到素心不用算盘在那算帐,她就笑眯眯的,有些帐她不会算,也算不过来,更记不住,但是她就是觉得这样才正常。

不管是名义上还是真正意义上,已经以素心为主心骨的意思了。

更就因为感激,心疼,长者的疼爱,隐隐的不叫她多干活,几乎是包揽了所有的活计,弄的王素心只需要看摊子见人收钱就行。

一开始有点不习惯,后来扭不过朱氏,只能随她了。

朱氏是真的能干,人逢喜事又精神爽,她在村里时本来就是麻利能干之人,此时更甚,出餐那叫一个快,没人的时候,她就抓起她的针线活计坐在炉子边上就缝,那麻利劲,就一刻也不愿意闲。

秋天里事也不多,王绍祖带着家里人把地里的秋粮给收了起来,晒干了后用屯子囤在了粮仓里,心里踏实极了,剩下的也没啥活了,就是种些冬天吃的蔬菜就行,地里就没啥活计了,要等开春再动土了。

他得了闲就去割草,主要是家里现在多了一头驴,他就想着多割点存着,到了冬里,也不至于牲口没得吃。

家里就开始准备婚礼的事情了。

等到了腊月,骤然就紧张起来,严肃准备之下,也渐渐的准备好了。

然后就是正日子,迎新人进门。

幸而有村里人帮忙,帮着抬了轿子迎了两个新娘子进门,然后就是酒席酒宴了。

是镇上人帮忙,素心主厨。

张家和刘家是真没得说的,来女婿家看到准备好的婚房,那崭新的家具和床,还有新砌的屋子,院子啥的,以及准备的酒席,他们满意至极。

有王家村的人陪着酒,这也喝的宾主尽欢。

午餐主要是招待接亲的人和新娘子娘家的人,然后他们不吃晚饭,午饭用完就得回去,这也是一种规矩了,就是娘家亲戚不在女婿家入夜的规矩。

而晚餐才是主要宴请夫家这边的亲戚和乡邻,才算大宴。

主要就是王家村的人,以及镇民们。

你家送一把面,他家送一兜子鸡蛋,或是扯一匹布,正儿八经的送钱的是少数。

只因这个世道得到钱的渠道太少了。

是真没钱。

王家不可能嫌少,晚上准备了拜堂礼,便送入洞房,等宴席结束,一一送走了客人,家里人才歇了下来。

农村里的规矩也没有贵族那么多,连良连信掀了盖头,就带着新娘子出来了。

一家人直到此时入夜,方才能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朱氏这才将两个银手镯给掏出来,一人一手戴了一个,沉甸甸的。

桃花和云云都有点惊讶,听到丈夫说了要说谢,两人这才慌不迭的道:谢谢娘!朱氏笑的见牙不见眼,道:好,好,好。

不用谢我。

要谢就谢你们素心堂妹吧。

这可是她作的主。

两人都有点惊讶,忙对素心点了点头。

素心笑着点头回礼。

等吃完饭,新人进了各自房间,才问丈夫是怎么回事。

连良连信自然一一的对新娘子说了,又说了分成和分家的事情。

桃花和云云就惊了,万万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顿时欣喜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