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盈那个贱人居然还有脸说原谅自己?!到底是谁需要被原谅啊!晏知觉得自己真的低看这个姐姐了, 她根本不是那么天真那么单纯,她其实就是个恶魔。
偏偏这个恶魔如今还有人撑腰。
那个女官到底为什么要跑来他们家帮晏盈啊。
对了,你刚才不是说我们女孩子要知书达理么, 你看我阿姐这个样子像是知书达理么?她打我诶!你看我, 看我的脸!快看啊!你爹的,别用那种怜爱且骄傲的眼神看着晏盈那个王八蛋了好么!看我啊, 我很可怜啊。
为什么不骂她没教养?!九枝的确被自己小主子的行为给惊了一惊, 但很快收敛住,就是要这样才好,宁可欺负别人, 也不能被别人欺负。
要是小主子是个包子, 才是受委屈呢。
这下好, 懂得借势, 也是聪明。
她看着晏盈,感觉心都要化开了。
小主子真有魄力,打人的样子好飒爽,有他们靖远伯府的风范!九枝于是就用一种赞赏的语气望着晏盈道:晏大小姐真是行止有度,不愧出身名门!至于是哪个名门, 她心里有数,当然是他们靖远伯府啦!韩氏:???这个时候你怎么不说晏大小姐简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你怎么不说她打人不对?好家伙你今天来我们家就是拉偏架来的是吧!陆银兰刚刚下马车的时候急了点,崴到了脚,于是落后一些。
九枝上门的时候, 说是奉皇后娘娘旨意,带了太医来给晏大小姐看病。
当然,太医院使先给急吼吼的陆家小姐看脚伤去了。
于是晏盈都打完人了, 顾院使和陆银兰才堪堪赶到案发现场。
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 但是一看晏知那委屈样, 还捂着脸,加上九枝说的话,陆银兰立刻就小声笑出声来了。
惹得旁边的顾院使哀怨地看她一眼,他也很想笑好么,但是陆小姐你身份够可以笑,我呢,我怎么办?!憋得他痛苦死了。
晏盈见到她,也很高兴,隔空与她击了个掌。
有外人在,韩氏也不能再揪着晏盈打晏知的事再计较。
见来的是太医院使,她更担心自己撒谎晏盈生病的事露馅,正要说两句话打打圆场。
九枝就道:晏大小姐看起来精神饱满,不像病态,像是一会功夫就好了?晏盈一点面子都不给韩氏留,立刻转头去问韩氏:阿娘,我得了什么病?韩氏:……陆银兰又险些笑出声来了。
阿盈的这个转头就很灵性。
晏盈当然没有得什么病,一切都是韩氏为了不让晏盈出门编造出来的。
眼见着她如今生龙活虎的,韩氏就算心里想杀了晏盈,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真心话。
她笑道:你这孩子,昨儿个不还说头疼脑热么?想是睡醒一觉好些了。
晏盈低着头,不答话。
摆明了不配合。
韩氏气得手都颤抖。
这个孽女!她只觉得自己今日诸事不顺,先是靖远伯府一大早来请晏盈上门做客,韩氏都不用想就知道是陆家那个陆银兰和晏盈关系好,又要接她去陆家玩,她当然不能让晏盈出门,于是就编造了晏盈生病的理由替她推拒邀约。
好家伙,结果赶走个小的又来个老的。
应该是陆银兰多管闲事,居然跑进宫里求了陆皇后,还请了太医院院使过来。
她在家还没得意多久呢,这位陆女官就过来了,还一见面就说奉娘娘旨意,特意带了太医来给晏大小姐瞧病。
皇后娘娘的意思,谁敢违背?再说了,是给你家女儿看病诶,你家女儿得了娘娘的青眼,难道不该感恩戴德?韩氏是有苦无处诉,心里委屈一箩筐,只等着夫君回来了和他一诉衷肠。
顾院使当然是个聪明人,实际上他早在秦院使还在位置上的时候,就已经是副院使,多年来兢兢业业,虽说医术比不上秦院使,但也是佼佼者。
他深知太医院的处事法则,从来不多话。
因为他怀疑他的老上司就是因为窥知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才告老的,毕竟当时秦院使才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他给晏盈把了脉,沉吟片刻:晏大小姐并无大碍。
韩氏脸色一变,正要说些什么,正好迎上九枝怀疑嘲讽的目光。
却听顾院使又接着说:只是晏大小姐常年体弱,积重难返,很该好好调理调理。
韩氏心里撇撇嘴,晏盈嘛,给她吃好穿好的就不错了,她身体弱那是她的事,能怪她这个做阿娘的么。
换了别人,能生在首辅大人家中,简直是天大的荣幸。
又不是她的阿知,不值当她费心。
但是当着陆女官和顾院使的面,惯爱做戏的韩氏忍不住潸然泪下,搂着晏盈:我的儿,怎么这般严重。
九枝眸光一闪,并未多说什么。
顾院使道:韩夫人不必太过忧心,只需要下官多费心,吃点药就是了。
其实晏盈的身体根本没事,在顾院使给不少女子看病的经验来看,晏大小姐的身体算得上中上水平的。
当然也得益于晏盈最近都在跟着陆银兰学些基础的功夫,至少强身健体是有的。
只是顾院使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听陆女官说了娘娘的意思,娘娘要他说晏盈身体有所亏空。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顾院使也愿意照做。
在后宫多年,顾院使在有些事情上也承了娘娘的情。
这点举手之劳还是没问题的。
九枝一听便道:韩夫人。
既然如此,那我就留在晏府照料小姐身体,直到晏小姐好全为止。
至于什么时候好,什么时候不好,自然是娘娘说了算的。
她方才没想到,这个韩氏这么会做戏。
等她一走,留给小主子的还不知道是什么。
这会子不拿娘娘压人,什么时候再拿!九枝是和陆皇后一起长大的,对她感情很深,从前看顾太子殿下也是看在陆皇后面子上,但如今知道太子可能不是她的孩子,晏大小姐才是,起码有很大的可能是,她哪里还舍得小主子受委屈啊。
这也是陆皇后在她出来前给她的旨意。
韩氏迟疑道:这……要有个皇后心腹待在晏家,那很多事,都做不得了啊。
而且还会影响到她的行事。
九枝挺了挺身板:韩夫人有所不知,娘娘与令爱投缘,欣赏令爱的字,这次让我来,也是想请令爱为娘娘抄崇文书院藏书阁里的部分经书。
既然令爱身体需要调理,那我便不得不托个大,留在贵府,好好看着令爱康复。
晏盈心里不禁叫了声好!娘娘果然想的周全,让她抄书,她便有了借口上学,书院是不能不去的,结交人脉、学习知识都必不可少,而晏家有了陆女官,也就不再是龙门虎穴,好歹有她看顾着呢。
这一番话,说的又体面,又有依有据。
皇后娘娘看中了哪家的姑娘,有意为她做脸,让她为她抄经书,这对未婚姑娘来说可是大大的褒扬,对他们家的教养都是极大的肯定。
不管落到谁家了,那家都得得意个好几天的。
会不高兴的,也就是心里有鬼的晏家了。
韩氏恨得心里咬牙,这个陆女官!还有陆皇后!好端端的,做什么要晏盈来抄书!不能找别人么!其实理智上告诉她,是因为晏盈上次考了魁首,入宫的时候得了陆皇后的青眼,可能是字比较好看被欣赏了。
但她真的不想有丝毫的威胁。
韩氏顺风顺水的人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意外。
不过韩氏还是悄悄松了一口气,起码这样表明陆皇后不知道晏盈的真实身份。
韩氏还是推脱:娘娘过誉了,盈儿为她抄书,是小女之幸。
家中仆从多,我这个做阿娘的更会多费心,一定能保证盈儿的身体变好,能安心为娘娘抄书。
陆女官是娘娘身边的贴心人,怎好为了盈儿一个,耽误你的差事?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九枝淡淡笑了:韩夫人不必担心,娘娘身边自有照应的人。
大小姐年轻就有魁首之名,又有一手好字,得了娘娘欢心,娘娘有心让大小姐帮忙抄书,却也不是那等狠心人,不顾大小姐身体的。
韩夫人当娘娘是那等只知用人,不知体恤人的不成?这话太大,有指摘皇后娘娘之嫌,韩氏当然不敢认领。
虽然她心里的确很厌恶陆皇后。
这个陆女官不愧是陆皇后身边的人,和她一样讨厌,说的话竟然无懈可击。
晏盈于是接了九枝的话,笑吟吟道:陆女官客气了,娘娘的爱护臣女不敢不受,有劳您照看我这体弱之躯。
又向着顾院使行礼:也多谢院使大人来为我治病。
顾院使虽然没心掺和这事,但见着晏大小姐这行事和气度,心下就叫了个好,怨不得娘娘这么看重她,他这个老头子也觉得这小姑娘值得。
韩氏阴阴地暗中瞪了晏盈一眼,正要说些什么,却见靖远伯府的陆银兰上前来拉着晏盈的手:有九枝姑姑照顾你,那我就放心多了。
阿盈,你可要好好养身体。
晏盈与她双手交叠,眼中交流着,她真的很庆幸自己遇上了神队友。
阿芙和银兰都为了她的事奔波。
有这样的友人,是她穿越到这里最高兴的事。
顾院使留了药方子后就离开了。
韩氏则捏着鼻子给陆女官安排住宿的地方,但九枝坚持要住在晏大小姐身边,才能更方便照顾她。
韩氏心里更气,这般不放心我,说的我好像会害了我自己女儿一样!要是陆皇后不看重晏盈就好了,哪有这么多事啊。
还有,晏盈那个小贱人打了她的阿知一巴掌,这个仇,她迟早要报的。
晏知抚摸着脸,嘤嘤喊疼。
也不知道晏盈是怎么打的,居然一点也不红,就和没挨打似的。
要不是韩氏和九枝都亲眼看着晏盈那一巴掌下去,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呢。
晏盈道:阿知,可别再哭了。
你再哭下去,可叫阿姐心疼,阿姐一心疼,这病就更难好了。
闻言,晏知和韩氏都变了脸色。
晏盈的病不好全,陆女官这个眼中钉就没办法离开晏府。
那晏盈就有枝可依,相当于狐假虎威,借上了皇后娘娘的威风。
而且当着外人的面,韩氏、晏首辅也没办法管教晏盈。
这可和他们一开始计划的不同。
韩氏心里越来越担心了。
只能庆幸好在晏盈与陆皇后长得并不相似,若真是母女长得像的,让陆女官朝夕相处后,迟早得看出来。
万幸,万幸。
晏知狠狠地收住了哭声,她想晏盈马上好,她想陆女官马上离开,然后她就可以整治晏盈了。
她今日是怎么打她的,她来日就怎么还回去!九枝也看着晏知道:晏二小姐,令姐哪怕是管教你,也有分寸。
你看看,是不是一点痕迹也没有?说着,她拿出了一面镜子。
晏知也想看看自己的脸有没有事,要是真有个什么,她一定要以此为由在这个女官面前狠狠揭穿晏盈狠毒的真面目。
诶?怎么一点痕迹也没有。
我真的很疼啊。
晏知委屈死了。
晏盈但笑不语。
当然疼了,打人的最高境界——打得你有话无声出,外人却一点也看不出来,还要骂你不懂事。
晏知看向韩氏,想让阿娘相信自己,偏偏这种情况,就连韩氏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小女儿看起来没什么事,而且当时是她挑衅在前,陆女官又说了长姐管教,她这个阿娘还能说什么。
韩氏只好道:阿知跟我来。
又对晏盈道:盈儿,你好好养身体,阿娘可见不得你受罪。
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有心管教阿知是好的,阿娘记得你的心。
晏盈心下一沉,韩氏没什么,真正有手段的是晏首辅。
事实上,她开始对一件事产生了怀疑:当年第一个提出要换孩子的人,到底是韩氏,还是晏首辅?谁得利,谁有嫌疑。
以晏首辅的心术来看,让他戴一顶不怎么绿的绿帽子,却能换得儿子做太子,日后万里江山,这样的好事,他会不想干?韩氏带着晏知离开。
看紧点。
韩氏对着向她行礼的下人们说。
没走多久就有人密不透风地监视起了晏盈所住的这个院子。
晏府长期由韩氏掌管,这一点她还是能做到的。
表面面子要给陆女官和她背后的陆皇后,那,如果是陆女官自己不小心,摔着碰着哪里了呢。
韩氏心里冷笑。
走着瞧。
且不说晏府这边晏盈的狐假虎威,长央宫中,陆皇后也开始着手排查。
九枝是她的心腹,但她并非只有一个心腹,另一个心腹叫春英的,走正儿八经路线被选为宫女,潜伏了十来年,前三年才调到长央宫的。
表面看是皇帝派过来监视陆皇后的,实则是靖远伯府准备了多年的暗桩,正是给女儿用的。
春英在其他人面前和旁人无异,只是个因为点心做得好而多受娘娘几分关注的二等宫女,但此时九枝去晏家了。
九枝姑姑不在,可不就把春英姑姑给显出来了?春英做了双面间谍多年,陆皇后对她自然不可能一点担心也没有。
但她在陆家的时候,本名叫八枝。
凡是以枝字命名的,都是陆家费心培养的暗卫,更有亲人被好好照看,可以说没有后顾之忧。
春英和九枝一样,是和陆皇后一起长大的,不能说像九枝一样情同姐妹,但也有些情谊。
如果说九枝对陆皇后是姐姐看着妹妹般,那她对着陆皇后就是极端的崇拜。
她喜欢小姐这样的人。
她要为小姐尽忠。
陆皇后将所有人打发走,只留下春英,问她:这些年,陛下把你放在本宫这,可有时不时问你些有关晏大小姐的事?春英有些诧异:前几年没有,最近倒是有过一两次。
娘娘上回寿宴,召见了国子监和崇文书院的四位魁首,还赠了书,这事陛下与我打听了一下细节。
陆皇后眸色一深,她不禁想起了当日情形。
她留下了晏盈,与她多说了两句,希望她不要寄希望于太子,太子不是良配,没多久,陛下就和尚同大师来了。
当时陛下的神态是——有些急躁,有些紧张?他当时还与晏盈打了个照面。
神情也有些亲厚。
只是她当时并未多思,毕竟晏盈是韩氏的女儿,这位恋爱脑陛下有些爱屋及乌也是难免。
可如今看来,他的每个微表情都像另有解释。
陆皇后深知,不管晏家是什么情况,到底是韩氏知情,还是晏首辅知情,还是两人都知情,宫中必有他们的同谋,就是她的枕边人陛下。
真是她的好丈夫!如果陛下心里真的没有鬼,做什么要和春英打听赠书的事。
陆皇后沉声将今日陆银兰进宫来与她的猜测说给了春英。
春英立刻就怒了:娘娘,陛下这是将您当什么了?又将咱们靖远伯府当什么!您的孩子,他随随便便就换走了,还有韩夫人,她可真会算计!作为双面间谍,春英其实是有些清楚那位陛下对首辅夫人的想法的,但是,甭管你有什么想法,孩子、血脉的事情,是这么儿戏的么!陆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愤怒,心里已经有些冷静了,如今最重要的是查探清楚明白。
若晏盈真是本宫的女儿,本宫要那些人都不得好死。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春英知道陆皇后是真的动气了。
春英,你联络一下宫里的暗桩,本宫要知道,太医院的秦院使为何在太子一岁的时候请辞,皇帝与晏大小姐相关的事,本宫在行宫生太子的时候,伺候的那些人如今都在何处。
切记,别让常希和陛下知晓。
小心些。
陆皇后当年怀有身孕,四五个月的时候就到了每年阖宫前往行宫避暑的时间段,不仅宫妃要去,皇帝也会带着一干朝臣及家眷前往,也算是给那些辛苦的臣子们发福利。
皇后有了身孕,自然是太医院院使秦院使亲自照料。
秦院使多次说过,她的脉象不错,应是会在八月中旬生产。
但八月初三,她便在行宫突然发动,那时她多难啊,父亲战死,兄长杳无音信,丈夫更靠不住,心腹也因为生病暂时离开她身边。
等她醒来的时候,孩子已经在她身边了。
皇帝抱着儿子说,辛苦她生下了嫡长子。
她又何曾想过,枕边人会疯成那样,将自己的孩子换成别人的!等过了几日,她才听说,晏首辅家的夫人也在初三那日发动了,生下了一个小姑娘。
她当时还感叹,有点巧合。
她生产的时候,秦院使并不在,但是早就准备好的稳婆都在,她们合力照看陆皇后。
如今看来,这些稳婆也有嫌疑。
靖远侯府要是没出事的话,自家女儿在宫中有孕,自然会找好信任的稳婆送入宫中,但家中出事,陆皇后只好自己在宫中挑稳婆,还特意挑的是与各宫没有牵扯的,没想到,竟然还是出了岔子。
是啊,别人有心算计,她怎么防得了?春英应下:是。
她在后宫潜伏多年,对各宫人脉都了解得很,对常希那个老狐狸也时常打交道,对陛下也有一些了解,让她来找证据,是最合适的。
之前是不知情,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干特意往晏大小姐是陛下的女儿这个方向想。
但有了这个方向,一切都好查多了。
春英去查的时候,顾院使正好来回话:娘娘,晏大小姐身体并无事,还有些强健。
不过娘娘令微臣说的话,微臣都说了。
陆皇后听说晏盈身体强健,心下就高兴。
见顾院使按照安排做了,九枝也顺利留在了晏府,便点点头:有劳院使了。
顾院使道不敢。
他走之后,陆皇后一直在发呆。
直到春英回来时,见陆皇后还站在远处,一动不动的,表情平静得吓人。
娘娘。
陆皇后缓缓转过头:你说。
春英:秦院使忽然告老辞官,没有什么奇怪的原因。
奴婢悄悄在太医院打听了,秦院使医术高明,德高望重,当时辞官还正当年,按理至少还能再当院使十余年。
秦院使家中和睦,那年也没有家事发生,属下敬佩,同僚和睦,更不会怀才不遇。
更有一桩事,是顾院使方才与奴婢说的。
他说在秦院使辞官前半年,就发现他时常神思不属,但因为秦院使没有耽误事,顾院使也就没有细问他。
其余更多的,只怕娘娘要找伯爷去查秦家。
陆皇后心里一沉,秦院使这个样子,显然是有点什么知情的。
还有呢?娘娘生殿下之时,伺候娘娘的人,有些放出宫了,有些则调到了行宫。
因为娘娘生产后不久,靖远伯立下大功回朝,娘娘换了原来宫里的一些人。
这件事便也不显得奇怪。
春英说的是当时陆皇后的兄长回朝,陆皇后有人撑腰了,听说妹妹都生完了,也怕妹妹和刚出生的小外甥受委屈,于是安排了一些陆家的暗桩入陆皇后宫里,还有一些明面上的,这些皇帝也都知道,在皇帝面前过了明路的,也没什么好说。
当时的确是匆匆忙忙的。
以至于很多细节都被陆皇后忽略了。
她哪里想得到皇帝真的是个大傻子。
不,或许她才是那个大傻子,亲生女儿叫人换了,她还全然不知。
她咬了咬唇:还有么?春英看了看娘娘的脸色:陛下前段时间找娘娘要玉颜膏给晏大小姐一事,奴婢也去查了查。
当时唐将军为了给儿子平祸,求到了陛下跟前,可陛下神色并不好,大发雷霆不说,后面又召见了首辅大人,御前的暗桩说,当时陛下和首辅大人的话有些奇怪。
陆皇后闭上了眼睛:说吧。
春英没当过母亲,但她这个局外人此时也知道换孩子的事十有八、九了,她尚且觉得心痛,更别提娘娘了:陛下一见到首辅大人便说,首辅大人好大威风,令爱缺医少药的,竟只命令唐家求药。
真为难了你一片慈心。
晏首辅马上就跪地认罪,承认自己私心,还说若是唐家求不到,他也要求到陛下跟前了。
最奇怪的是,陛下当时脸色不好看,还是叫了晏首辅起来,对他说,自己的女儿,须多疼着些。
乍一听像是皇帝提点自己的臣子,在家事上也上心些。
但结合了那么多不对劲,这一段话里两个男人的心术可就一清二楚了。
陛下在暗示、警示晏首辅,对朕的女儿上心些!亏得陆皇后当时还给皇帝出主意,既能给晏大小姐送了玉颜膏,又没给晏首辅体面。
可笑的是,那是她的女儿!是她怀胎十月生下的女儿,要用一个玉颜膏,还得她的生父和养父这样百般算计地打机锋!陆皇后从未觉得自己这么恨过人。
春英有些担心地看着陆皇后:娘娘,您别伤心,当务之急是照顾好小主子,才有拨乱反正的那一日啊。
那些子恶人迟早有报应。
陆皇后抬起脸,满脸都是泪水。
春英,你以为本宫是伤心么?不,我是愧疚。
我不是一个好阿娘。
她太对不起晏盈那个孩子了。
此前这么多年,难道她从未听说过晏家晏大小姐似乎被父母漠视么,难道她没听说过晏二小姐出众的名声么?她早该想到的,晏二小姐那么出众,她阿姐却没什么好名声。
做阿娘的显然偏心偏到了骨子里。
是什么让韩氏这么偏心?韩氏生的大女儿,和她生的太子同日出生。
她为什么从未联想过?是她不在意。
她这个皇后娘娘,可以在听说晏大小姐被唐家公子磕破额头之后,产生一丝怜悯之心,为她赐玉颜膏。
却不愿意再多想几分。
她女儿身上受的诸般苦,她这个阿娘,也有一份。
作者有话说:之前有个小天使评论说,换孩子陆皇后也有一份错。
如果不是她身边没人,女主也不会这样。
要是相认之后又母女和睦,她觉得不可。
但我觉得一般情况外总有例外,善良的人受到伤害,并不一定是因为她蠢,因为她做错了。
娘娘会感到内疚,但我不认为换孩子她也要被指摘。
这里说一下哈,早上九点更新,平时日六,周末日万,这两天周末是因为写得快才零点更新,一般还是九点更新。
不写在文案是怕盗文网知道,实时来盗。
还是想赚点零花钱哒,再次感谢支持正版的你们这些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