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妃母子被明黛一句话吓得魂飞天外,但是已经走进了宫门,再过两个长廊就要到面圣的地方,再想送明黛出宫已经来不及了。
怀着一种破罐破摔的心情走完了全程,一路进入到光明殿面见承平帝。
没想到,光明殿中除了皇帝等一众内侍之外,还有内阁的三位阁老,以及如今神威道的掌教,继承了神威道长尊称的庄朝国师。
这也情有可原,毕竟安王妃与世子入宫的事情不算小事,结合起承平帝当前的身体状况,更是关系到下一任帝王归属。
如今在东南之地,因为前年的水患,当地发生了好几次灾民叛变,各种教派开始出现,整个魏家江山已经有了明显的大厦将倾的乱象。
说来也奇怪,庄朝历任皇帝总是会遭遇一两场水患之灾,朝廷纵然不断防微杜渐,却还是避免不了,因此才会庄朝让南面疆土积累出许多反抗势力,传言庄朝不得天心,才会一呼百应。
此时在见到安王妃与世子,尤其是在看到安王世子的精神状况的时候,王座上的承平帝与旁边的国师神威道长目光中同时一变,闪过惊讶与疑惑。
见礼之后,皇帝仔仔细细的看着安王世子,似是关心更是打探地问道:康儿如今身体如何了?世子灵机一动,想到了将他们母子摘出去的办法:回皇伯父,得遇一位神医,侄儿比起之前好多了。
神医?承平帝反问。
是的。
世子连忙道:这位神医在民间声名颇大,后来因为方便给我贴身看诊,被我聘为随侍,今日进宫,母亲不放心我的病,也将她带来了,就在外面候着呢。
正是如此。
一旁的安王妃连连点头,心中松了一口气,不知道那明神医是怎么回事,但是用这个理由,至少只用背个识人不明,不至于被怀疑是居心叵测。
结果听到这话,承平帝眉头一挑:哦?正好朕最近偶感不适,或可以叫这位神医给我诊治一番,东来,宣。
陛下,您万金之躯……安王妃见状一急,想要劝阻,她怎么也没想到皇帝居然会有这一出,不仅不避讳将自己生病的消息说出,还马上要让一个民间大夫诊治,怎么看怎么草率,不像一个帝王能做出的决定。
但是皇帝只是摆了摆手,并没有理会安王妃。
很快,明黛就被带了进来。
在见到她的时候,在场众人也与当初安王妃等人一样,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位明神医身上的气息让人莫名的心生好感。
就连之前态度不明的承平帝都微微舒展了眉头,而一旁的国师神威道长则是眯了眯眼睛,带着研判地仔细观察着明黛。
汪东来见到明黛进殿之后笔直的站在那里,目光不闪不避的看向皇帝,以为是这民间大夫不懂礼仪,正要呵斥。
明黛已经率先开口:皇上有大病啊!大胆!汪东来怒喝。
皇帝则饶有兴致的摆了摆手:我有什么大病?闭目惊梦,不分白天黑夜,日不得安宁,夜不得安寝,因此神血两亏,寿元折损,如何补益也是杯水车薪。
这大逆不道的话语让在场众人听得心惊肉跳,汪东来则更是脸色苍白,作为贴身太监总管,他自然是知道承平帝的病况的,与明黛描述的一点也不差。
明黛接着又道:而且这还是个会遗传家族子嗣的病症。
大殿之上安静极了,汪东来都不敢说话了,只有承平帝摩擦着龙椅的把手,他手上佩戴的玉扳指与把手摩擦,发出轻微规律的声响。
声响停顿之时,神威道长浮尘动了动,看向承平帝,正欲开口,对方却对他摆了摆手,随后看向明黛:你能治这病吗?明黛十分肯定:能治。
神威道长听到这话,脸上立刻浮现出不屑与嘲讽交杂的神情,仿佛看到一个人在说着可笑的谎言,自己懒得戳破。
你要怎么治?皇帝又问:吃什么药?明黛摇了摇头:不用吃药,我用针灸推拿手法就可以当场治好。
呵呵……神威道长直接轻笑出声。
承平帝看了看安王世子:康儿,你就是这么被治好的?世子神情紧张,但还是如实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他确实没有和其他病人那样吃什么药。
现在安王妃母子两的思绪又转到了明黛之前提过的咒,她说世子不是病,是咒,来京城是解决咒,皇帝也身体抱恙,难道都被人下了咒?可这是皇室啊!神威道是国教,神威道长是真正有法力能呼风唤雨的高人,如果历代皇室都有咒,怎么不被发现,除非……这本身就与神威道有关……在两母子正脑补着一出涉及王室与国教的阴谋时,承平帝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与旁边的神威道长对视一眼后,居然直接让明黛现场给自己治病。
明黛走到了皇帝面前,获得皇帝首肯后,周围侍从按照她的要求让开了一丈的距离。
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明黛身上。
随着明黛靠近,承平帝的面部就越发轻松,仿佛她光是靠近,就让他从疾病中获得了巨大的缓解,他眼睛眨动了两下,慢慢耷拉下来,竟然有些昏昏欲睡的意思。
一旁的汪东来看得目瞪口呆,作为贴身总管,他可是知道皇帝往日入睡是有多困难的,无论用什么安神汤药都没用,只有国师的符纸才会有效,但也是隔几天就要更换一次,最近更换的频率也越来越快。
国师见状,神情也微微一变,充满了疑惑。
随后,承平帝就在这明亮的大殿中,众目睽睽之下,往椅背上一靠,开始打起了盹。
明黛并不惊讶,也没有唤醒对方,只是伸手,在皇帝身上基础穴位上点了几下。
接着,对着他的胸膛开始拍打。
砰、砰、砰。
第三下拍出,一丝丝肉眼可见的带着血腥的黑气从皇帝的眼耳口鼻中冒了出来。
国师脸色剧变,倏然厉喝:住手!于此同时,一道电光随着他的浮尘,以常人难以反应的速度朝着明黛甩了过去。
噼里啪啦……令人头皮发麻的声音响起,电光却没有打击在明黛身上,而是被阻隔在了她三丈之外。
神威道长如同见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怎么可能?你没有灵力,那是什么力量?!为什么能阻挡我的术法。
在神威道长,或者说修士的普遍认知中,只要是使用了术法,怎么都会有灵力波动产生,就算是使用了法器、法宝也一样,并且越强大的波动越强。
他方才发出的那一道术法,乃是结丹威力,被挡住也就罢了,说明对方也是个结丹修士,但可怕的是术法被挡了,他却不能理解那是被什么力量挡住的。
快了……明黛并没有理会国师,而是继续伸手拍在了皇帝身上。
昏睡中的皇帝猛然睁开眼,眼中疯狂与血光闪过,他大喊道:护驾……宫殿内其他人见状立刻想上前,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靠近御座。
只有距离最近的神威道长一咬牙,手中法器拂尘宝光闪动:雷落九天!轰隆!光明殿头顶的天空聚集了一团阴云,雷光闪电正在酝酿。
逆贼,速速放开陛下!明黛不管不顾,伸手再拍。
嗬……一团更大的黑气从承平帝口中被呕了出来。
雷也在这时候落下。
直接穿透了光明殿上的房梁,落在了御座周围,强烈的电光冲击将四周打得一片焦黑。
就连旁边离得稍近的宫廷侍卫也被飞溅的火花与碎石砸中,发出闷哼惨叫,而在雷光攻击最中心的明黛却安然无恙,强力的雷电遇到她周围三尺,便消隐的消隐,绕开的绕开。
看着神情不变,不为所动的明黛,神威道长后背开始冒出冷汗,对方明明从气息与反应来看都是个凡人,为何会如此?就算他见过的金丹真人,也没有这样的!你……到底是谁?!也就在这时候,那一团黑雾彻底从承平帝口中被拍了出来。
这时候安王世子也闷哼一声,从口中呕出一小团黑气,飞速融合进了那团黑气之中。
黑气慢慢凝实成一个人影,人影看着明黛,也发出了惊怒交加的声音:你到底是谁?!殿内除了国师之外的其他人看向这人影,纷纷露出了不可思议神情。
因为这非人黑雾凝聚的人影,他们无比眼熟,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庄朝的开国太祖皇帝!明黛转头看向了下方的安王世子:你的咒解开了,只要你不当皇帝,就不会死。
什么意思?安王世子喘着气追问。
明黛:皇帝这个位置就是容器,装载咒的容器,你们历任皇帝,都是被换了芯子的。
利用血脉为引,庄朝气运与当年坑杀百姓的孽气为力,将自身炼化为咒,占据子嗣肉身,为了成为名副其实的千秋皇帝,每时每刻都被怨气折磨的副作用你居然也能忍受,也是一种本事了……魏荣成。
明黛直呼出了庄朝太祖的名字。
而这边的魏荣成也反应过来,他惊恐的看着明黛:是你!是你!武安侯……你回来了!是,我回来了。
明黛慢慢的展开了一个微笑,朝着黑影踏前一步,她身上那种圣洁良善气质也在此时发生了变化。
那种从尸山血海之中铸就的实质般的杀气回归,奇异的与那种悲悯神圣的气息融合在了一起。
形成了一种矛盾又融洽的气质,让所有人都本能地挪不开眼。
明黛道:我答应过你,要治病。
你就是病。
她伸手,简简单单的朝着黑雾一划,对方像是遇到了烙铁般的冰雪消融,连惨叫都来不及喊出一声。
安王妃母子见到这一幕,同样大气也不敢出,但也冒出了一个诡异的念头:从未杀生,救人无算的明神医,一动手就杀了皇帝……明黛又看了一眼国师,吓得对方噤若寒蝉。
现在的国师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国师了,是他的弟子之一,他们神威道的雷落九天,就是炼化了武安侯尸骨上的杀意异变而成,当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如果最初,要能吃了你我才会杀你,如果是以前,要接到命令我才会杀你,但是现在……想杀就杀了。
明黛从神威道长身边走过,没有任何动作,但是对方的身影却缓缓的倒在了地上。
明黛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沿途的人纷纷避退得远远的,她一直走出了光明殿。
杀戮是为了生存时,明黛懵懵懂懂,处于悟道的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杀戮夹杂了更多目的时,明黛陷入了迷茫,进入悟道的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辗转到这一世,救人无算,恪守杀戒,就连灭掉魏荣成的残魂,都是在‘治病’救人的一环,因为魏荣成本质上不是人,而安王世子是。
直到最后一刻轻易的破解,杀掉了神威道长,那个时候她才算真正的悟了。
人会对自己的行为附加上各种意义,但是杀戮大道本身,无论是否被赋予意义,对于能触及到它的人来说,它都是存在着的。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即杀戮。
一粒灿灿的金丹自明黛丹田亮起,恍如第二个太阳,照耀着这个世界。
准确的说,它的存在感比起此时天上的太阳更强烈。
光明殿,真的在这一刻充满了光明。
所有有幸观看到这一幕的人,都进入了一种玄而又玄的意境之中,这辈子直接或者间接杀戮过的生灵,无论记得还是遗忘的,都在他们脑海中一一浮现。
分明是直视金丹,却没有一人堕化,相反擅文者对于自身领域又有了更深的感悟,擅武者则更直接,曾经一直突破不了的武学瓶颈全部都消失无踪,原地突破。
大殿之外的天空中,一道介于虚幻与真实的阶梯出现。
在京城所有人的目光中,明黛踏上了阶梯,一步一步,消失于世间。
……南方的奉天教乘势而起,开始了席卷全国的起义。
最终,魏皇室尽灭,只有一支早早就出家入神威道修行的遗脉留存,但也随着神威道的没落而音讯全无。
后世,几乎所有史书都不约而同的将庄朝的破灭开端,定在这场圣人投凡斩堕君,最后飞升而去的故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