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罢官

2025-03-22 07:58:08

选伴读一事, 王总管虽然没有直接管,但是很在意。

暗中关注初步通过赛选的名单,了解每个人的家世背景。

听说小皇帝找他,王总管放下这份人选名单, 立马返回万岁殿。

陛下。

王总管进殿后, 不见小皇帝在殿内,得知小皇帝与李太傅都在寝殿。

便猜到是有什么事情要密谈, 直接到寝殿找他们。

陛下。

敲了敲门, 得到里边的回应后, 王总管才推门进去,叮嘱侍卫在外面守着。

王公公,你可算是回来了。

太傅查到右相贪污的证据了。

你快看看。

顾旸将一份厚厚的罪证与弹劾书递给王总管。

他现在是个还没有学习识字的孩子, 必须要装看不懂。

王总管开始浏览内容, 脸色变得越发严肃。

顾旸出声说:王公公, 这写了什么,给朕念念?王总管还以为李太傅已经把内容念给顾旸听了。

他正打算念, 李太傅直接开口简单的讲述内容。

陛下,无论是收受贿赂还是贪污所得赃款, 都没有直接进入右相兜里, 而是由右相派官员贪污后, 直接送到江南的万傅钱庄。

这万傅钱庄,是右相的幼女与其丈夫开的。

右相表面上与幼女断绝了父女关系, 实则万傅钱庄就是右相开的!人证与物证都已经收集到了, 足够给右相定罪。

顾旸一脸惊讶的表情。

赵右相够可以的!钱生钱啊!而且钱庄若是出事,影响最大的肯定是百姓!查钱庄, 必定会让百姓恐慌!王总管也看完了弹劾书, 面色凝重的出声问李太傅:不知太傅有何打算?是直接弹劾右相吗?这万傅钱庄在江南一带影响很大, 若是朝廷查封,百姓必定恐慌。

得柳娘子传消息,将江南的情况告知,王总管才了解当地的事情。

江南各个地方,都有万傅钱庄。

几乎有点闲钱的人家都会把钱存进万傅钱庄里。

而且许多商铺各行各业都与万傅钱庄有生意往来。

这钱庄,若是动了,江南肯定要乱!李太傅平静地言道:钱庄在江南一带影响很大,不可能直接查封。

不如让钱庄归朝廷管理。

顾旸惊喜的看向李太傅。

如此一来,这钱庄就变成朝廷的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入了国库,百姓也能够正常存款取款借钱。

李太傅不愧是三朝元老,就是比赵右相他们棋高一着。

王总管惊讶地看向李太傅,这倒是个好办法,但是该由哪个部门来接管万傅钱庄呢?不知太傅觉得何人适合接管钱庄?王总管询问李太傅。

李太傅告诉他:让刘尚书到江南接管钱庄。

刘尚书?他可是左相派。

难道太傅不担心……王总管话还没有说完,李太傅认真地言道:只是暂时派刘尚书到江南接管钱庄,等管理好钱庄后,朝廷再另派人接手。

王总管低头看向顾旸,低声说道:陛下,太傅都顾虑周全了。

明白王总管的意思,顾旸便说:那就听太傅的吧!李太傅离开后,顾旸拉着王总管的衣袖感叹道:想不到右相这么贪。

王总管淡笑着言道:当年老奴还小,有幸见过文帝教导惠帝。

文帝说过一段话让老奴印象很深刻。

他说‘这朝中何人不贪,但是不能贪过头。

赈灾银两那是救命的钱,凡贪赈灾银两的官员,那是在要百姓的命!朝廷留不得这种人继续当官’。

顾旸用力地点头:说得对!赈灾银两是救命钱,谁贪污,就是在要百姓的命!赵右相,肯定是不能继续留在朝堂上了。

王总管跟顾旸商量了一下,打算配合李太傅,以懿旨给赵右相直接定罪。

春光明媚,天气暖和。

迎着朝阳入宫上朝,不知为何今日起来后赵右相的眼皮一直在跳。

而且是两只眼睛的眼皮都在跳!赵右相不禁疑神疑鬼起来,见到何左相,目光不善地盯着对方。

心里猜疑,是不是何左相在背后偷偷算计陷害他。

刘尚书发现赵右相一直在盯着何左相,凑到对方耳边,压低声音说:左相,右相看了您许久,莫不是在憋什么坏心思?何左相嗤笑一声,不屑地言道:丑人多作怪!说话的音量挺大声的,周围的官员都听到了。

见到何左相与赵右相又要吵起来,一群官员开始看热闹。

赵右相正准备回骂何左相,就听到了鼓声响起。

然后王总管就出现了。

怪了,今日小皇帝怎么上朝那么早?不单赵右相心里疑惑,其他官员也在疑惑。

陛下驾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顾旸走到高处坐下来,开口言道:众卿家平身。

清脆的童稚声在殿内回响。

官员们纷纷起身。

不等王总管开始发言,让官员们汇报工作情况。

李太傅便站出来声音铿锵有力地言道:陛下,臣有事起奏!太傅何事启奏?平日里顾旸是不会说话的,但是今日为了配合李太傅,顾旸像个合格的皇帝一样回应对方。

官员们神色诧异地看向李太傅,又忍不住瞟了眼坐在高处的小皇帝。

小皇帝还没有亲政,怎么会过问政事?李太傅拿出弹劾书,大声言道:臣要弹劾右相等人贪污赈灾银两以及收受贿赂!闻言,赵右相倏地转头瞪着眼睛看李太傅。

他觉得哪怕是有人对他捅刀子,必定是左相派!万万没想到是李太傅冲他捅刀子!他可没有得罪过李太傅!李太傅是疯了吗!要把他从宰相位置拽下去!他若是倒了,这朝堂局势必定大变!到时候还不是便宜了何左相!难道李太傅不知道把他扳倒会让朝廷变成一言堂?何左相与刘尚书等人一脸惊喜,一副吃瓜的表情,精神亢奋地看着李太傅。

李太傅从来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必定是掌握够了罪证,才敢在朝堂上弹劾!何左相不是没有派人去调查过万傅钱庄的事情,但是手下的人实在是查不出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万傅钱庄的钱是从赵右相那里来的,钱庄所得最后流入赵右相兜里。

盯了好几年,奈何没证据,何左相只能让人撤回来。

现在李太傅一出手,就把赵右相打得无力辩驳!赵右相必定要完蛋!周尚书事先不知道此事,对于此事也是吃惊的反应。

王总管已经下来从李太傅手里拿走了弹劾书,回到上面,声音尖锐有力的念出弹劾书的内容。

他每念一句话,赵右相的额头就冒出一滴冷汗,脸色煞白。

赵右相自认为这些年行事谨慎,可是却没料到竟然会被李太傅查出来!那些贪污与受贿所得,全都没有直接入他的兜里。

而是入了万傅钱庄。

哪怕被查出来,只要他不承认,那只能是他的小女儿一家借着他的名义收钱。

他早就与这个女儿断绝了父女关系,朝廷哪怕要追查,也奈何不了他!也不知道李太傅是用什么方法,让当年那些贪污的官员指证他。

而且竟然不顾朝堂局势,不顾江南百姓,非要把他扳倒!李太傅必定是疯了!王总管念完这么长的弹劾书,停顿了一会儿后,才出声问赵右相:右相对此事,作何解释?李太傅不给赵右相发言的机会,高声言道:人证已经在殿外候着!臣请陛下当着诸位的面给右相定罪!王总管转头询问顾旸:陛下可要见见人证?顾旸颔首。

王总管声音尖锐地喊道:传人证!赵右相的手抖得厉害,都快拿不住芴板了。

当人证来到殿内的时候,赵右相认出这些人正是当年在他授意之下贪污的人,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赵右相缓缓闭上了眼睛。

此时的他,满头冷汗,就连官袍的背部都被汗水浸湿了。

在这几个贪官亲口指证完赵右相后,王总管淡淡地问他:右相可有话要说?赵右相张了张嘴,面无血色,眼前突然一片黑暗。

他两眼一翻,往前栽倒。

周尚书动作迅速,将赵右相搀扶着。

王总管挥了挥手,吩咐人将赵右相抬下去送到太医院那边诊治。

然后在宣读懿旨内容,直接对赵右相罢官,将这些涉案贪官依法处理,万傅钱庄自此归朝廷管理,派刘尚书前去江南暂时接手钱庄。

这懿旨明显是早有准备,官员们面色各异。

看来从上次宋尚书一案开始,李太傅就打算对赵右相下手了。

没人出声反对后,王总管再次颁布懿旨,让文王、梁王、余王入朝分右相的权力。

这件事李太傅事先不知晓,他眼睛冷冷地盯着王总管看了一会儿,移开目光,望向小皇帝。

顾旸没有出声说话的意思。

这让李太傅明白了,这事必定是顾旸点头允许的!让宗室入朝掌权,有利有弊。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眼下最好的一步棋。

刘尚书看向何左相,何左相在盯着周尚书跟李太傅。

周尚书虽然惊讶,但是看李太傅与何左相都没有反对,他自然不会先开这个口、朝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默怪异起来。

顾旸打了个哈欠,见状,王总管对众人言道:如若有异议,可到议事房上报。

退朝!顾旸跟王总管溜得快,不给被李太傅等人拦着的机会,从后门离开了。

上了龙辇,顾旸吩咐道:去太医院看看右相。

王总管提醒道:陛下,他已经不是右相了。

啊,那朕该叫他什么?顾旸刚问完,不等王总管回答,自己说:那就叫他老赵吧!王总管笑了笑:陛下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吧。

叶统领觉得得找个时机,让小皇帝改口,不要再喊他叶叶了。

听起来一点威严感都没有。

感觉小皇帝喊他的称呼,就像是在喊宠物。

去太医院看看老赵!顾旸重说了一遍。

移驾太医院!王总管扫视周围的宫人与侍卫。

周尚书、何左相、刘尚书、李太傅追出来,只看到队伍的尾巴。

让三位藩王入朝,这事……刘尚书担忧地看向何左相。

何左相面色淡定,一点都不慌。

就那几个年轻藩王,哪是他的对手!今日李太傅替他铲除了赵右相这个政敌,何左相心情大好。

打算嘚瑟一下,下班后到赵家走一圈,对这个手下败将冷嘲热讽一番。

何左相没有出声说话,看来是对此事不在意。

刘尚书只好言道:那下官就收拾行李,出发前往江南了……何左相对他点头:此去小心些!下官明白!刘尚书也知道这是个麻烦事。

何左相转头要跟李太傅说几句话,感谢感谢对方。

没想到李太傅直接转身离开了。

一副懒得搭理他们的模样。

摇了摇头,何左相对周尚书说道:太傅真是闷声干大事啊!周尚书颔首,可不是嘛!这么大的事情,李太傅悄悄调查,掌握罪证直接在朝堂上弹劾。

手段狠厉利落!不愧是入朝最久的老狐狸!周某去太医院看看。

周尚书想起赵右相在朝堂上晕倒的模样,打算去看看对方。

何左相却拦着他说:陛下方才离开的方向,便是前往太医院。

周尚书此时过去做什么?今日在李太傅弹劾赵右相后,王总管直接颁布懿旨给赵右相定罪,显然是早就通过气了。

小皇帝必定也知晓。

退朝后过去看赵右相,肯定是劝对方保重身子。

赵右相在朝堂上直接被定罪罢官,一定翻不了身。

何左相一点都不担心小皇帝会因为赵右相卖惨装可怜就发话收回懿旨。

这懿旨,可是以太后名义颁布的。

哪怕是小皇帝金口一开,也改变不了!周尚书被何左相拦住了,打消了去太医院的想法。

赵右相已经醒了,面如死灰,躺在榻上,眼睛无神地盯着房梁。

老赵醒了吗?太医们看到小皇帝出现,纷纷行礼。

顾旸敷衍地对他们摆手,追问道:都平身,老赵怎么样了?太医们愕然,思索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小皇帝问的人应该是赵右相。

吴太医出声回答道:回禀陛下,右相已经醒了。

受了刺激,现在心情不太好。

最好能够静养一段时日。

他在哪间屋子?朕去看看他。

顾旸踮着脚,左顾右盼盯着这些房间。

吴太医指了一间屋子,顾旸立马跑过去,叶三郎紧紧跟随。

王总管没有立马跟上,而是对太医院的太医们说了赵右相贪污受贿的事情。

太医们这才明白小皇帝为何叫赵右相为老赵。

原来赵右相被罢官了!老赵,你醒了?身子难受吗?顾旸跑进屋里,直接凑到榻边,抓起老赵的手握住。

见到小皇帝来此看他,原本面色灰白的老赵突然有了点精神,半坐起来,另一只手反抓着小皇帝的手,激动地言道:陛下,臣冤枉啊!定是左相蓄意栽赃陷害!顾旸一脸无奈地说:可是太傅都查到了证据。

定是太傅与左相勾结!陷害忠臣!他们不得好死啊!老赵面色扭曲,咬牙切齿地谩骂。

顾旸被老赵的唾沫星子喷到了脸上,皱了皱脸蛋,跟他说:那朕让人再查查?老赵感激地点头:多谢陛下!请陛下让刑部尚书彻查此事!恢复臣的清白!走进来的王总管被逗笑了。

出声问道:莫非这刑部尚书也是老赵的人?老赵眼神如刀,不善地瞪着王总管,指着对方,快速跟顾旸说:陛下,此乃奸人!就是他与左相跟太傅勾结,意图陷害臣!陛下快下令砍死这奸人!王总管好笑地看着老赵,刑部尚书一直都是纯臣派,若不是老赵强烈要求对方来查案,王总管都没想到刑部尚书竟然是右相派。

现在老赵将刑部尚书都拖出来了,说这些胡话,足以见得对方受刺激不小。

顾旸无奈地看着老赵,轻声说:老赵,被抄家后若是没地方去,那就到皇庄住吧。

朕有空会去皇庄看你的。

原本咬牙切齿一脸恨意的老赵,突然流下了泪水,呜咽地哭泣起来。

陛下……呜呜……他跟何左相斗了那么多年,从年轻斗到现在,凭什么是他先被斗倒。

他实在是不甘心!不甘心啊!顾旸上榻,伸手摸着老赵的头,跟他说:你不应该贪污赈灾银两的,百姓们经历灾难已经很痛苦了,那是朝廷给他们的救命钱。

你到皇庄好好改过自新吧。

这话,直接撕下了老赵的面子,让他羞愧不已。

老赵哭得更大声,眼泪流得更多。

小皇帝刚进来的时候,还愿意给他面子安慰他。

是他自己不知悔改……老赵还想为自己挽回一点面子,哽咽地告诉顾旸:陛下,老夫贪污受贿所得的钱,根本没有随意花。

全都是用于发展江南的经济……王总管讥笑着言道:拿救济梁州百姓与剥削百姓的钱,去发展富庶之地。

老赵啊,事到如今,你还想欺骗陛下。

真是枉费陛下真心待你!老赵低下头继续大哭,没有反驳王总管的话。

顾旸叹了口气,跟他说:老赵,照顾好自己,别做傻事。

朕得了出宫的机会,会去皇庄看你的。

说完,顾旸跳下榻。

老赵猛地抬头,要伸手抓住小皇帝,挽留他。

却被叶三郎用身子挡住了。

陛下!老赵呜咽呐喊,脸上都是眼泪跟鼻涕。

顾旸离开了太医院。

叶三郎跟随他出去。

王总管走到老赵面前,缓缓开口言道:老赵啊,你可要保重身子。

保不齐什么时候,陛下就会重新用你。

你可不能先左相一步,离开这人间。

原本老赵心里特别恨王总管,可听了这话后,心中的恨意忽然减少了一半。

见对方眼神变回了清明的样子,王总管转身离开。

抬起手狠狠地擦掉脸上的眼泪跟鼻涕,老赵冷静下来。

对!他得照顾好自己!保存实力!等待机会翻身!重新回到庙堂上!文王这段时日也开始玩起了角色扮演,学着余王的样子,扮演各种身份的人。

还真是挺有意思的!这一日,他正在扮演乞丐。

刚到街头,就被其他乞丐盯上了。

其他乞丐跟他说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话,文王听不明白,那些乞丐便不理他了。

正当文王闲着没事做,打算主动上街乞讨的时候。

有个乞丐来到他的面前,问道:想不想吃肉?文王觉得奇怪,故意顺着对方的话点头:想!跟我来。

乞丐将文王带到了城南的一处旧宅子里。

这是哪啊?里边有肉吃吗?文王心中警惕。

跟我进去就知道了!乞丐领着文王进去。

来到宅子里,文王见到了不少乞丐,他们正在跟人汇报事情。

文王今日装扮成了乞丐上街乞讨……听到这话,文王吓得变了脸色,后退几步。

他的异样,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

文王!刚才汇报事情的乞丐,激动地指着文王大叫一声。

文王:!!!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你怎么把文王带来了,文王殿下,这不是您该来的地方,快点走吧!管事的人训斥了领路的乞丐一句,直接把文王轰出去。

文王觉得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诡异了,打算回府换身衣服进宫汇报此事。

殿下!您可算是回来了!宫里派人颁旨!随从刚才找不到文王,宫里的使者只能留下懿旨,到余王跟梁王那里继续颁旨。

您快看看!随从拉着文王进屋。

哪怕没有外人,文王还是跪下来行了大礼,才打开懿旨。

看完内容,文王脸色发白。

右相被罢官了!他们三个藩王即日便入朝接手右相的事务……虽然王总管之前就跟他们说过这件事,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但是事情真的发生了,文王还是难以接受。

殿下得到了权力,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之前殿下一直喃喃着说,若是有了权力,就不会被太傅他们欺负了。

现在应该高兴才是!随从看清楚懿旨内容,连忙道喜。

文王却哭丧着脸,一副崩溃的模样。

作者有话说:文王:若是本王早些离开京城,也许就不会承受这种痛苦了随从:认命吧!文王: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