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谈心

2025-03-22 07:58:08

叶统领觉得一定要兵部周尚书明白王总管的对小皇帝的忠心。

所以特地约兵部周尚书过两日到多福楼吃饭。

兵部周尚书觉得叶统领一定是发现了王总管干了什么事, 才会约他到多福楼见面。

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对方。

叶统领特地跟王总管说此事,告诉他:叶某在宫外的多福楼订了一桌饭菜,约了兵部尚书见面。

不知后日王公公可有空出宫?王总管故作诧异的表情,犹豫了一下, 摇头说:咱家要伺候陛下哪能出宫。

再说了, 咱家的身份不适合私下跟朝中大臣见面。

让其他官员知道,定会多想……觉得王总管所言有道理, 叶统领改口说:要不去叶某家里?到时候王公公乔装打扮, 定不会被人发现。

王总管摇头, 认真地言道:还是不妥。

咱家若是出宫,谁来伺候陛下?叶统领拍着自己的胸脯说:宫里有叶某在!叶某定会保护陛下!王总管疑惑了,问他:您请咱家与周尚书到贵府做客, 您却不在……是有些奇怪……要不, 换个地方?我另外安排一个人少的地方, 让你们见面。

见了面,你们两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你与他都对陛下忠心, 叶某实在是不忍心兵部尚书误会你,我们必须要齐心协力的保护陛下长大!叶统领越说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另外安排一个地方让这两人见面, 只要不让别人发现就行了!跟王总管聊完, 下班回到家后, 叶统领吩咐管事安排见面的地方。

重新定好地方后,又派人到周家通知兵部尚书改了见面地点, 还叮嘱兵部周尚书见面那天出门低调些。

兵部周尚书收到消息, 越发肯定叶统领定是发现了什么大事,所以才如此谨慎。

不敢让其他人发现。

到了见面当日, 兵部周尚书请假, 没有到皇城上班。

王总管喂小皇帝用过午膳后才乔装打扮出宫。

叶统领进万岁殿里陪着小皇帝。

顾旸见到他, 就开心的叫道:叶——叶——臣在!今日臣陪着陛下。

陛下想玩什么?每次进入万岁殿,叶统领都是跪着跟小皇帝说话。

顾旸看了眼叶统领的背,想到自己现在小手小脚都没有力气,若是抓不稳掉下来,万一摔坏了脑子成了傻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然后他出声对叶统领说:爬——叶统领疑惑,轻声问道:陛下想让臣陪着您爬?顾旸点头,清澈如水的眼眸带着笑意看叶统领。

叶统领顿时心里一片柔软,小皇帝长得真好看。

尤其是这双眼睛,充满灵气,一看就是个聪明孩子!好!臣陪着陛下玩这个!叶统领笑着点头,开始爬起来。

奈何他腰上带刀,爬的时候刀鞘磨着白玉地砖总是会发出刺耳的声音。

叶统领自己都嫌弃这个声音,担心这种刺耳的杂声会影响到小皇帝的听力,干脆把刀解下来放在一旁。

王总管带着一个小宦官出宫后,故意在宫外转了几条街。

然后来到了兵部尚书府的后门,敲门询问,跟周家的仆人聊了几句后,王总管笑着道谢,转身离开,直奔见面地点。

兵部周尚书一大早就出门赴约,没想到过了正午叶统领还没来。

他皱着眉头,忍着饥饿继续等待。

来到见面地点附近,王总管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身后。

然后在附近徘徊了一阵子,确定附近没有人,这才进入那间闹鬼的宅子。

让小宦官守在门外盯着,防止有人靠近。

周尚书听到动静,立马抬头。

看到打开门进来的人是王总管,他一脸吃惊。

怎么是你!王总管将大门关上,微笑着朝周尚书走过去。

周尚书面色肃然,指着王总管质问道:你想要做什么?王总管缓缓言道:听说周尚书派人出京欲要毒杀吕家人?这话让周尚书脸色大变,这件事他只告诉了手下一人,王总管怎么知道?难道他一直让人在暗中盯着自己?所以他的人出城后,王总管立马猜到了他的意图?不对!王总管不可能只盯着他一人!肯定也盯着其他几位大臣!周尚书故作镇定地回应道:王掌印真会说笑!周某为何要派人毒杀吕家人?王总管告诉他:是叶统领告诉咱家的。

若不然,咱家一个宫里的人,怎么知晓此事?周尚书脸色微沉。

看来叶统领早就跟王总管勾结了!亏他还如此信任叶统领!快速将最近发生的事情捋了一遍,周尚书质问王总管:是你们诬陷户部尚书!王总管笑着回他:周尚书真会说笑!什么威胁户部尚书?咱家不知道,咱家也不敢啊!周尚书脸色发黑,双手攥成拳头,咬牙冲王总管骂道:你们一步步算计,就是为了让吕家人入宫抚养陛下!企图扶持外戚入朝堂干政!你们如此做,对得起先皇对你们的重用吗!摇着头,王总管慢悠悠地言道:咱家与叶统领对先皇忠心耿耿,对当今陛下更是忠心耿耿!周尚书也知道左相派跟右相派常年相斗。

现在陛下年幼,虽然有六位辅臣共同治理国家,但是六人心思各异。

周尚书在怀疑咱家乱权的时候,右相派正在想着如何对付左相派,左相派亦是在盯着右相派。

先皇在的时候,还能平衡两派权力与矛盾。

先皇驾崩,陛下年幼,日后这两派必定会斗得更厉害,最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周尚书怼道:凭什么是我死你活!该死的人是你!王总管:……周尚书明知道咱家说的是左相派跟右相派,最后终会有一方胜出,有一方惨败。

无论是哪一方胜出,将来都会对皇权造成极大威胁。

光靠太傅与周尚书等人,到时候根本难以制衡对方。

权臣当道,皇权必将衰落。

咱家的确是想扶持外戚入朝,为的就是制衡局面。

只有外戚入朝议政,左相派跟右相派才会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外戚派。

只要能够拖几年,皇权就稳住了。

周尚书沉默,低头沉思起来。

不得不承认,王总管所言都是对的。

小皇帝如此年幼,等他亲政,至少是十五年后的事情了。

十几年的时间,足够改变朝堂形势。

左相派与右相派,无论是那一派崛起,对于皇权都会造成极大威胁。

虽然王总管说的有道理,但是周尚书却不信任对方,哂笑着质问道:话虽如此,扶持外戚入朝干政,你必定另有私心。

小眼睛深邃地直视周尚书,王总管朝他走去,边走边道:咱家一个已过不惑的阉人,既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这把年纪了谋大权是为了什么?为了死之后遭万人唾骂吗?我是周人,这里是我的国家,难道周尚书担心我将来会祸国殃民?折腾国家,对我又有什么好处?难道也是为了被天下人唾骂吗?周尚书反驳道:你虽然没有亲生子女,可你有不少干儿子干孙子!王总管嗤笑说:人心隔肚皮,他们表面上孝顺我,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我又如何知道?难道周尚书觉得咱家如此重情?会为了那群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图谋大权?与其担心一个阉人谋权,周尚书不如担心那两位丞相。

无论他们当中任何一方胜出,必当权倾朝野!威胁皇权!咱家虽然读书不多,可也知道史上虽有阉人把持朝政,却不敢篡位登基。

反倒是那些身体健全的权臣,不单把持朝政,还要加九锡,逼宫篡位!周尚书:……这番话说得周尚书哑口无言,反驳不了。

宦官把持朝政跟文臣把持朝政,那还是后者影响更大。

如王总管所言,阉人哪怕爬得再高,也是在皇帝之下。

而文臣与武将就不一样了,他们若是胆大,可是会把皇帝踩下去,爬到皇帝之上取而代之!目光复杂地看着王总管,周尚书问他:难道你所做这些,都是为了陛下?这个太监当真有这么忠心?王总管颔首:咱家为了陛下,可以豁出这条性命!周尚书再次沉默。

突然发现自己对小皇帝的忠心,竟然比不上一个太监!无论是李太傅亦或是何左相与赵右相以及其他官员。

人人都说自己对小皇帝忠心耿耿,其实他们口中所说的忠心,忠心的是大周!是他们的国家!小皇帝才多大,不过是一个婴儿,他们对小皇帝根本没什么感情。

只因为这个婴儿是皇帝,他们才会重视对方。

只有王总管一人是发自内心的效忠小皇帝。

过了片刻,周尚书开口,低声问道:为什么你会找我谈这些事情?王总管告诉他:自然是因为您掌管兵部。

不管左相与右相如何斗,只要他们得不到兵权,就不敢生出更大野心,必当有所顾忌。

叶统领虽然掌管京师三十万禁军,可管的是人。

而兵部掌管兵械、兵籍以及军令颁布。

这两派必须团结起来,才能维持太平。

所以,王总管必须要拉叶统领跟兵部周尚书一起上他的船,跟他一条心保护小皇帝。

决不能让兵部周尚书日后被左相派亦或是右相派利用。

哪怕他说了这么多真心话,周尚书都不相信,王总管也有办法逼对方上他的船。

就比如今日他们两人私下见面的事情,让李太傅等人知晓,他们必定认为是兵部周尚书在背后撺掇王总管搞事情。

兵部周尚书自然会被其他五位顾命大臣排挤与提防,那些人搞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带上兵部周尚书了。

只要兵部尚书不跟他们混在一起搞事情,那群文臣也掀不起搅动江山的大风浪。

周尚书觉得王总管的心思真深!这样的人若是有了议政权力,必定是下一个赵高,到时候哪怕在朝堂上指鹿为马,都没有人敢反驳。

周尚书试探地问王总管:若是扶持吕家外戚入朝干政,他们撑不过两年,就被朝中众多官员联合起来斗倒了,你又有何打算?王总管却淡淡一笑,温和地言道:那到时候,只能靠咱家自己了。

周尚书:!!!你……周尚书神色吃惊的看着王总管,没想到王总管会直接承认!咱家已经跪在陛下面前发过誓,余生愿意以性命保护陛下。

若是吕家外戚撑不过五年就倒下,那咱家就利用太后懿旨跟他们斗。

朝中无论哪一派想崛起,都得先把咱家斗倒!说这话的时候,王总管眼睛微微眯起,眼中充满杀意。

周尚书皱着眉头提醒他:你一个太监哪怕利用太后懿旨又能跟他们斗多久?你若真的这么做,必当会被众人唾骂,记入史册,遗臭万年!遗臭万年又如何?咱家不怕!王总管声音尖锐。

周尚书被他这丧心病狂的忠心震惊到了,呐呐地问:纵然最后落个五马分尸,你也不怕吗?王总管癫笑起来,指着自己激动地言道:咱家连宫刑都受过了,非男非女遭人嫌恶多年,还怕五马分尸吗?纵然最后要遭受各种酷刑,哪怕千刀万剐,死后无处安葬,无人拜祭,被世世代代的人唾骂,咱家也不会后悔现在所做的一切!为了保护陛下,为了保护陛下的皇权,咱家什么事都能做!周尚书的喉结蠕动了一下,心里一下子就对王总管产生了敬意。

愿意为了大局牺牲,背负骂名,遗臭万年的人,是伟大的。

这种伟大,却得不到世人的认可。

周尚书代入自己,若是他为小皇帝做了这么多事,最后却落个五马分尸亦或是千刀万剐的下场。

死之后没人愿意安葬自己,哪怕有人愿意安葬自己,也绝对不敢立块墓碑写上他的大名。

其他人若是路过,见到他的墓碑,必定拆他的坟。

还要承受千秋万代唾骂,无人理解,太委屈了!不知不觉,周尚书眼眶泛红,哽咽地说道:王公公乃大忠大义之人!周某佩服!王总管笑了笑,轻声说:咱家做这些事,并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敬佩。

而是为了陛下。

只要陛下好好的,咱家就心满意足了。

哪怕是死,也死而无憾。

周尚书朝王总管抱拳,深吸一口气,回应道:周某已经明白王掌印的良苦用意。

日后愿意帮助王掌印!王总管却摇头说:不是帮助咱家,而是效忠陛下。

对!日后我们一起效忠陛下!周尚书觉得小皇帝真是好福气,一生下来就得到了皇位,还得到了这种狠人的效忠,帝王之路必定会是坦坦的。

回到家中,兵部周尚书开始反省自己。

他必须要像王总管学习!一个太监,尚能做到如此地步,他一个大臣,若是连对方的一半都做不到,岂不是说明他一个正常男人连个太监都不如!兵部尚书脸色严肃,打算从明日起好好利用自己的议政权力配合王总管搞事情!今日,李太傅又搞定了一个月的教案。

回到府中,刚换下衣服,他正准备用膳,小厮却过来,告诉他:大人让小奴暗中盯着兵部尚书,小奴发现兵部尚书今日没有进皇城,而是去了城东的一处破宅子里。

小奴在那里守了一上午,都没有见到其他人出现,也没看到兵部尚书出来。

小奴当时猜测兵部尚书可能从另一出口离开了,正准备离开,却看到有两个人来了。

李太傅挑眉,问道:那两个人你可认识?长什么模样?其中一人,是之前到府里颁旨的使者。

另外一人小奴没见过。

作为太傅府的小厮,见过不少达官贵客。

王总管曾经来过李家颁旨,小厮是见过的。

是不是眼睛特别小?李太傅已经猜到了是谁。

是有点小。

小厮点头。

然后呢?李太傅问。

小厮回答道:然后小眼睛的那人就进入了破宅子里,另外一人在外面守着,小奴不敢靠近。

他们进宅子之前特别谨慎,先查了一圈周围有没有别人。

幸好小奴藏得够隐蔽,没有让他们发现!嗯。

继续盯着兵部尚书。

李太傅没想到兵部周尚书闷不做声的就拉拢了王总管。

王总管这人可不好拉拢,先皇在的时候,多少人想拉拢对方,无一成功。

兵部周尚书是怎么说动王总管的?撇开兵部周尚书是如何拉拢王总管的问题,现在李太傅能够确定,王总管颁布懿旨,肯定是兵部周尚书撺掇的!只是不知道秦州人进入户部尚书府的事情,是不是兵部周尚书安排的。

先陷害,让他们对何左相起疑,因为防备何左相,他们必定要取消轮流入宫抚养小皇帝的事情。

在他提出作罢此事后,兵部周尚书早就算计好了,让王总管颁布懿旨,安排吕家人入宫。

一步步,精心算计。

只是不知道兵部周尚书目的是什么?难道嫌朝堂上左相派跟右相派撕逼还不够热闹,准备扶持吕家外戚入朝,加入撕逼大家庭争斗吗?若是兵部尚书仅仅是为了个人争权才做这些事,李太傅倒是不担心。

他担心的是兵部周尚书暗中跟藩王勾结!所谓的吕家人,根本不是真正的吕家人!而是乔装打扮的藩王!很快就是小皇帝的周岁宴了。

若是藩王假冒吕家人提前入宫,挟持了小皇帝,把控皇宫,在周岁宴上搞篡位,到时候必定是一场乱!越想,李太傅的面色越发凝重。

王总管已经不可信,必须让叶统领盯紧皇宫!想到叶统领,李太傅皱起了眉头。

也不知道叶统领跟兵部周尚书是不是一伙的,还是偶然发现秦州人入户部尚书府的事情。

不如先试探一下,确定叶统领对小皇帝的忠心后,李太傅才能放心托对方办事。

叶统领陪小皇帝玩了一下午,累得不行。

刚开始只是陪着小皇帝爬,后来两人比起了爬行速度。

叶统领虽然长手长脚,可是却比不过小皇帝这个短手短脚的婴儿爬得快。

输给小皇帝后,小皇帝抓起毛笔,还懂得蘸墨水,然后在他的脸上乱涂乱画。

王总管回到宫中,进入万岁殿,看到一个脸上涂满黑墨水的人,怀疑对方是刺客,脸色大变。

快速跑过去弯腰将小皇帝抱起来,声音尖锐地叫道:来人!护驾!瞬间从外面冲进来几十个禁卫军,他们纷纷拔|出刀,将王总管与小皇帝围起来,把刀尖对着叶统领。

大胆刺客!竟敢行刺陛下!快把他抓起来!叶统领:……他立马站起来,大声说道:是我!王总管:……禁卫军们:……都退下吧。

王总管让禁卫军们退出去。

等他们走后,王总管抱着小皇帝朝叶统领走过去,出声问道:叶统领,这是怎么回事?您的脸怎么变成了这样?是谁胆子那么大敢在您的脸上涂墨水!还有,您怎么把铠甲脱了?刀也不配戴在身上。

叶统领讪讪地解释道:是陛下弄的。

今日下午,叶某一直在陪陛下玩。

我们两人比爬行,次次都是陛下赢。

我输了之后,陛下就抓起笔在我脸上涂画。

为了更好的跟小皇帝比爬行,叶统领后面干脆把铠甲脱了。

爬了一下午,叶统领的两个膝盖疼滋滋的。

担心小皇帝的膝盖也疼,叶统领还特地把太医叫过来,让太医给小皇帝检查膝盖。

太医说小皇帝的膝盖没什么事,叶统领才放心。

王总管的关注点却偏了,惊喜的低头看小皇帝,高兴地说道:陛下会用笔了!将来肯定是个才华横溢的明君!叶统领愣了一下,点头说:对!陛下将来肯定很有才华!寻常孩子,哪有没到周岁就会抓笔玩的。

都是周岁宴的时候,才会让孩子选东西抓,若是抓到笔,将来肯定是个读书人!是个才子!而小皇帝还没到周岁,也没人教过他抓笔,今日就会抓笔玩了。

真是天佑大周!降下如此有聪明的皇帝!作者有话说:兵部周尚书:论对陛下的忠心,王总管绝对是第一人!叶统领:我觉得我才是第一!兵部周尚书→_→:你排我后边吧!叶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