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你的腿怎么了?叶家几个孩子注意到叶统领走路姿势不对,心里好奇。
叶统领敷衍地说:没事!老赵,给我准备一盆热水。
管事连忙点头。
回到寝屋,叶统领换了衣服, 坐下来问自己的妻子:老大他们小时候学爬行的时候, 是不是也特能爬 ?叶夫人回答道:孩子嘛,刚学会爬行的时候都爱到处爬。
这也太能爬了!你是不知道, 今日我陪陛下爬了一下午, 这膝盖真疼!说话的时候叶统领弯腰挽起裤腿。
两只膝盖又红又肿。
叶夫人吃惊地说:这都肿了!叶统领点头:所以我得敷一敷。
你先去用膳吧!孩子们要是问起, 别跟他们说。
好。
叶夫人离开后,小厮端来热水,叶统领用热毛巾敷着膝盖。
管事进来跟他说:大人, 太傅来了。
闻言, 叶统领诧异。
太傅怎么会过来找他?也不敷膝盖了, 叶统领随便的擦了擦,穿上鞋出去见李太傅。
太傅登门有何贵干?叶统领好奇的询问。
李太傅笑着言道:想请叶统领去一个地方。
哪啊?叶统领问。
城东财巷子染布坊后面有一间破宅子, 很久没有人居住了。
听闻闹鬼,所以无人敢靠近那座宅子。
说这话的时候, 李太傅目光犀利地盯着叶统领。
听到这个地址跟位置, 叶统领的眼中刹那间露出惊讶的神色。
显然是知道这个地方!李太傅脸色瞬间沉了, 眼神悲痛地看着叶统领,失落的说道:叶统领, 你真是让老夫失望!叶统领:……看来李太傅一定是发现了王总管与兵部周尚书见面的事情。
叶某不明白太傅所言是何意, 请太傅明示。
叶统领目光疑惑地看着李太傅。
哪怕发现此事又如何?李太傅难道怀疑他们几人暗中搞事情?李太傅沉声言道:你愧对先皇的信赖!先皇在的时候,王总管跟叶统领从不跟朝中其他官员有私下接触。
先皇驾崩后, 他们就被兵部周尚书拉拢了, 这两人的忠心也不过如此!这话让叶统领不高兴, 面色肃然地询问李太傅:李太傅有何话不妨直说!叶某对先皇与当今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岂容你侮辱!李太傅哂笑一声,冷漠地言道:你若是忠心,就把兵部尚书做的事情告诉老夫!叶统领愕然,面色犹豫。
不敢说,莫不是见不得人?李太傅一脸鄙夷地看着叶统领。
看叶统领的眼神充满厌恶,就像是在看一个反贼。
叶统领顿时怒了,生气地言道:叶某也知道兵部尚书行事不妥,所以派人去阻拦了!绝不会让兵部尚书做成那件事!听了这话,李太傅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难道兵部周尚书真的暗中与藩王勾结?打算让藩王伪装成吕家人进宫?李太傅目光幽深地盯着叶统领问道:你如何知道他做的事情?实不相瞒,太傅,我觉得兵部尚书有些不对劲,所以就派人暗中盯着他。
叶统领如实回答。
这么说,叶统领并没有被兵部周尚书拉拢。
只是发现了对方不对劲,然后派人暗中监视,所以知道今日兵部周尚书去了城东。
李太傅稍微心安,只要叶统领不跟兵部周尚书搞在一起,皇宫就是安全的!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让叶统领盯紧皇宫,监视王总管!决不能让兵部周尚书等人得逞!还有必须要派人保护真正的吕家人!不能让吕家人出事!于是,李太傅问道:叶统领可有派人去保护吕家人?叶统领点头:叶某发现兵部尚书的意图之后,就派出武艺高强的亲信,让他们去保护吕家人!绝不会让吕家人出事!李太傅放心了。
看来叶统领还是挺靠谱的!难怪能得到先皇的重用!面色缓和后,李太傅对叶统领作揖道歉:方才是老夫误会了叶统领,对不住!叶统领将李太傅扶起来,笑着言道:都是忠臣,叶某明白太傅的心情,所以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
误会解除后,李太傅面色认真的对叶统领说:请叶统领加强皇宫守卫,决不能让其他人混进宫里!还有盯紧王掌印!叶统领:……为什么太傅跟兵部尚书一样,也让他盯紧王总管?叶统领疑惑地问道:太傅为何让我盯紧王公公?还有,太傅又是怎么发现兵部尚书做的事情?难道你也派人暗中监视了他?李太傅诚实的点头:王掌印突然颁布懿旨,如此大胆,定是有人在背后撺掇!所以老夫怀疑是兵部尚书在撺掇王掌印。
故而派人盯着兵部尚书!果然,这两人今天偷偷见面了!叶统领,对王掌印,一定要防备!叶统领:???怎么感觉怪怪的,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明明是他安排王总管跟兵部尚书私下见面。
李太傅为什么会怀疑这两人?叶统领不解的问道:那道懿旨不是王公公私自做主颁布的吗?跟兵部尚书有什么关系?太傅是不是误会了兵部尚书?李太傅呵呵一笑,笑声充满讥讽之意。
他告诉叶统领:王掌印一个太监,只管宫中的事情。
若是没有人撺掇,怎么会突然插手此事?再说了,安排吕家人入宫抚养陛下,对他有什么好处?王总管已经抚养了小皇帝几个月,若是选不出合适的抚养人,那将一直由他抚养小皇帝。
能够亲自抚养小皇帝,与小皇帝培养感情,得到小皇帝的信赖,这对王总管而言才是有利的。
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王总管应该会阻止其他人入宫抚养小皇帝。
若不是更大的利益驱使,王总管又怎么会让其他人入宫抚养小皇帝?所以,兵部周尚书一定是用了很大利益诱惑王总管,王总管才会配合对方行事。
颁布懿旨将吕家人接近宫里!叶统领试图跟李太傅解释这件事:那是因为叶某将发现秦州人进入户部尚书府的事情告诉了王公公,让王公公起疑,对户部尚书与左相不信任。
所以才会颁布懿旨,让吕家女进宫抚养陛下!此事我还特地问过王公公,让吕家女进宫抚养陛下,会不会让吕家外戚有机会入朝干政。
他告诉我,会利用吕家人来威胁吕家女,定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入朝干政!王公公是真心为陛下考虑的!他对陛下很忠心!太傅,您可千万不要误解了王公公!李太傅嘴角噙着一抹讥笑,根本不信任王总管所言。
他反问叶统领:那叶统领又如何解释他偷偷出宫与兵部尚书见面?叶统领:……他伸手指着自己,低声说:是叶某安排的……李太傅:???等等,这事怎么变得这么复杂了?不敢置信地看着叶统领,李太傅疑惑的问道:叶统领为何要这么做?难道早就发现这两人合作,所以故意约他们出来试探?叶统领:……他摇头说:并非如此。
太傅,事情没有您想的那么复杂。
跟王公公颁懿旨一事有关。
那日王公公颁布懿旨后,兵部尚书觉得他是在乱权,让我盯紧王公公。
我觉得他误会了王公公,故而安排他们两人见面。
让他们谈一谈。
李太傅更是不信,反而抓住关键的地方,追问:所以是兵部尚书故意引导你安排他们见面?好啊!这姓周的心思挺深!为了掩人耳目,故意跑到叶统领面前演戏,装作误会王总管,与王总管不和。
引导叶统领安排两人见面。
如此,其他人若是发现此事,定会怀疑叶统领也参与了他们!到时候,叶统领就解释不清了。
叶统领连忙摆手解释道:不是的!是我自己的意思!太傅,您真的想多了!王公公对陛下一片忠心,绝对没有问题!兵部尚书对陛下同样忠心!虽然他做的事情我不支持,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初心是为了大周,为了朝廷。
正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忠臣,所以我不忍心看兵部尚书误会王公公,才会安排他们两人见面。
事情就是这样!李太傅沉着脸问:既然是叶统领安排他们见面,为何你不在场调节他们的矛盾?又为何要安排在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鬼鬼祟祟,肯定有问题!叶统领无奈地说道:因为王公公离开皇宫,无人陪伴陛下。
所以我要留在宫里陪伴陛下。
本来见面地点我选的是多福楼,这不是因为人多眼杂吗?怕其他人遇到,会误会王公公与兵部尚书私下交往,所以才会改了个偏僻的地方。
没想到还是让人误会了。
李太傅沉默,低眉思索。
倏地,他抬头问叶统领:兵部尚书算计吕家人,难道叶统领就没有想过这件事有古怪吗?哪怕吕家人入京,也与他无关,为什么他要对吕家人出手?这……叶统领面色微顿,不知道要不要告诉李太傅。
毕竟兵部尚书谋杀吕家人,触犯了刑法。
还有毒杀宁家人的事情,一旦让其他人发现,兵部尚书就完了。
叶统领为何不说话了?李太傅淡淡一笑,眼中去没有笑意。
叶统领面色不自然地说道:此事我没有跟兵部尚书深聊过。
都是我的猜测。
我觉得兵部尚书对吕家人下手,是因为担心吕家将来会以外戚身份进入朝堂干政。
为了大局考虑,所以他才会对吕家人下手。
李太傅嗤笑道:叶统领想得太简单了。
你从头到尾都被兵部尚书利用了!叶统领:???见他呆愣不解,李太傅告诉他:兵部尚书可能早已与某位藩王勾结。
先是安排秦州人进入户部尚书府,引人发现后,我们自然会猜忌户部尚书与左相。
为了陛下的安危,我们定会取消轮流进宫抚养陛下一事。
他早就安排王掌印准备了懿旨,在老夫提出作罢此事后,立马名正言顺的安排吕家人入宫。
叶统领试想,若是真正的吕家人被兵部尚书除掉了。
藩王取而代之,以吕家人的身份入宫。
谋害陛下,控制皇宫,在周岁宴上篡位……叶统领:……他震惊地看着李太傅,无语地说:太傅,您真的多虑了!兵部尚书虽然有心弄死吕家人,但绝对没有跟藩王勾结!李太傅摇了摇头,眼神无奈地看着叶统领,问他:叶统领难道要以陛下的安危来赌吗?叶某当然不会以陛下的安危来赌!太傅说兵部尚书与藩王勾结,这都是您的推测,可有证据?叶统领反问李太傅。
李太傅忽然叹息一下,对叶统领言道:叶统领宁愿相信兵部尚书也不愿意相信老夫,老夫无论费多少口舌你都不相信,何必再多言。
是老夫莽撞了,也许不该来此。
叶统领:……不要用这种怨妇口吻讲话好吗!叶统领不喜欢跟文臣打交道,就是因为他们矫作。
心思又深沉,天天尔虞我诈搞事情。
兵部周尚书只是暗杀外戚,却被李太傅猜疑与藩王勾结,真是倒霉!李太傅说完,见叶统领不说话,他忽然站起来说:打扰了,老夫这就离开。
听出李太傅的哀怨与恼怒,叶统领站起来挽留他:太傅留步!请您听听叶某的想法!李太傅坐下来看着他。
叶统领缓缓说道:多谢太傅提醒叶某,叶某明日起定会好好观察兵部尚书与盯着王公公。
至于太傅猜疑兵部尚书,担忧他与藩王勾结。
此事还需要拿出证据。
毕竟兵部尚书如今也是辅臣。
李太傅心里舒服了。
只要叶统领听进去他的话,从现在开始提防王总管跟兵部周尚书,不被他们利用,那李太傅就放心了。
至于兵部周尚书到底有没有暗中勾结藩王,此事有待查证。
如叶统领所言,兵部周尚书的官职比李太傅低,但好歹拥有实权,又同是先皇封的顾命大臣。
想要动对方的确不容易,必须得拿出证据才能治罪!叶统领既然能明白老夫的苦心,防备着他们,老夫也就放心了。
天快黑了,老夫就不打扰了。
今日你我的谈话,切莫让第三个人知晓!李太傅淡笑着回应叶统领。
见对方终于不再用怨妇口吻说话,叶统领松了口气,起身送李太傅出去。
跟李太傅这种老文臣聊天,真是太难了!疑心重,又固执己见。
可怜王总管跟兵部周尚书,被李太傅怀疑上了,真是倒霉。
户部刘尚书刚刚收到一个消息,匆忙出门找何左相。
左相府跟叶府都在一条巷子里,刘家的马车路过叶府的时候,正好看到李太傅上了李家的马车。
刘家的小厮是认识李太傅的,立马伸头进车内告诉户部刘尚书:大人,小奴见到了太傅,刚刚从叶府出来。
闻言,户部刘尚书立马探头出去,回头看向身后的马车。
果然是李家的马车,刚刚离开叶家。
这李太傅来找叶统领有什么事?没等他猜出来,很快就到了左相府。
下了马车,户部刘尚书看了眼四周,进入何家。
何左相正在泡脚,看到户部刘尚书来了,也没见外,还邀请对方一起泡脚。
户部刘尚书有脚臭,怎么敢在何左相面前脱鞋。
万一被何左相厌恶了怎么办呢?所以他摇头拒绝了。
这个时候来找本相,有何事?何左相喝着饭后茶,泡着脚,慢悠悠地问他。
户部刘尚书一脸兴奋地告诉何左相:下官发现了一件事!今日吏部尚书下值回府的路上,与一个文州人有接触。
那个文州人故意撞上吏部尚书乘坐的马车,当时很多人围观,吏部尚书让小厮将那个文州人扶上了马车,绕道去医馆。
左相,据调查这个文州人是前几天入京的,来了京城后直接住在客栈里。
今日就逮着吏部尚书的马车撞,吏部尚书并非是给他银子打发走,而是让对方上车,亲自送对方去医馆。
这一路上他们到底聊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闻言,何左相诧异。
他将茶杯放下,若有所思地言道:如果本相没有记错,文王刚及冠吧?文王跟小皇帝是同一辈。
文王的父亲跟先皇是亲兄弟,因为是外族公主所生,当年虽然占了皇长子的身份,却与储君之位无缘,刚满周岁就被封为了文王。
老文王一辈子静悄悄的,很低调,一直到驾薨都没有搞事情。
现在的文王,不过是个年轻小子,敢搞事情吗?户部刘尚书面色认真地说道:虽然这位文王年轻,但不得不防。
他若是暗中与外族联系,得到姜国的支持谋权篡位,危害可就大了!何左相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问道:那个文州人离开京城了吗?户部刘尚书更激动了,告诉何左相:吏部尚书把他送到医馆后,付了医药费就离开了。
在吏部尚书离开后,那个文州人也离开了医馆,回客栈收拾东西,直奔城门,已经出城了!何左相:……他无语地说道:为什么不拦着他!户部刘尚书解释道:为了不打草惊蛇,下官只让人跟踪对方。
您放心,绝对不会跟丢!一旦发现什么事,必定会上报!何左相点了点头,随意地夸了一句:不错。
另一边,吏部宋尚书也收到了一个消息。
派去盯着左相派的人回来告诉他,户部刘尚书派人跟踪了今日向吏部宋尚书碰瓷的那个文州人。
得知此事,吏部宋尚书脸色忽变,低声骂道:可恶!我被算计了!如此敏感时期,他就不该让那个文州无赖上车!若是那个文州无赖是近期入城的,身份可疑,那他就解释不清楚这件事了!文王虽然年轻,谁知道这小子会不会被姜国细作暗中怂恿,趁着大周皇帝年幼,这个朝堂不稳定的时候搞事情!吏部宋尚书都能想到这些事情,其他人肯定也会这样猜疑!越想吏部宋尚书越发烦躁,究竟是谁在搞他!为今之计,只能先发制人!把今日那个文州无赖先抓住!然后主动告诉其他人这件事!当众审问对方!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想清楚后,吏部宋尚书马上吩咐随从:立即去把那个碰瓷的无赖抓起来!还有,查清楚此人的入城时间!每位从外地入城的人,都要登记信息。
只要对方不是近期入城的,那嫌疑就小了很多。
小厮却告诉吏部宋尚书:大人,小奴跟踪户部尚书府的人,发现对方跟踪那个碰瓷的人出城了……什么!那个无赖跑了?吏部宋尚书脸色发青。
跟他接触之后,对方就离开了京城,嫌疑更大了!对方跑了,那自己该如何解释?深吸一口气,吏部宋尚书保持冷静地问:我不是派三个人盯着户部尚书吗?另外两个人是否在跟踪他们?小厮回答道:小奴回来禀告,一人留在户部尚书府附近监视,另外一人跟着他们出城了。
吏部宋尚书觉得还有证明清白的希望!对小厮命令道:你带上十个人出城,一定要把那个敢跟我碰瓷的无赖抓回来!还有,将户部尚书府的人一并抓起来!是!小厮颔首。
快去!吏部宋尚书烦躁的挥手。
小厮低声说:现在城门已关,只能明日出城办事……一晚的时间,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吏部宋尚书眉头皱得紧紧的,今晚他无法睡个安心觉了!真是该死!让他查出来是谁算计他,一定让对方不得好死!虽然户部刘尚书的人发现了此事,但是吏部宋尚书不认为这是对方搞的。
若文州无赖是左相派安排的,事发之后,左相派一定会惊动其他人,让禁卫军知道此事。
叶统领知道此事,一定会告诉李太傅等人。
事情才会闹大,才会对吏部宋尚书造成影响。
现在户部刘尚书的人只是暗中跟踪文州无赖,说明他们对此事没有把握,需要进一步证实。
拿到证据,才会揭发此事!所以这件事绝对不是左相派算计他。
吏部宋尚书联想到叶统领发现秦州人进入户部尚书府的事情。
这才相信户部刘尚书是受人算计了。
他能肯铱誮定这两件事都是同一人在背后安排!没想到这京城当中,竟然还有另一只手,在背后推波助澜!脸色变得凝重,吏部宋尚书沉思起来。
作者有话说:吏部宋尚书:究竟是哪个王八蛋在背后算计本官!8号上夹子,下章更新时间是8号晚上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