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差不多了, 王总管吩咐众人出发。
周岁宴的活动现场安排在大和殿。
众人入宫后,来到大和殿外面,找到各自的位置后,就坐下来闲聊。
半个时辰过去了, 小皇帝总算要出席了!众人纷纷停止跟左右交谈。
长乐长公主借着上厕所的名义, 在宴会现场走了一圈,并没有见到文王的身影, 她心里有种不安的感觉。
周岁礼快开始了, 长乐长公主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她低声跟坐在一旁的月华长公主说:妹妹, 我特地找了一圈,都没有见到文王的身影。
姜国的使团也没有来。
月华长公主也觉得有些奇怪。
文王没出现,姜国的使团也没有出现, 这二者会不会有什么心思?文王身上, 可流有姜国人的血!若是姜国在背后撺掇文王搞事情。
那就危险了!月华长公主蹙起了眉头, 跟长乐长公主一样,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倏地, 宴会现场响起了乐声。
小皇帝来了!众人起身站到一旁,然后低头开始行大礼。
文王深吸一口气, 抱着顾旸迈出脚步, 走出去。
顾旸把半张脸埋到文王的肩窝里, 露出一双眉眼,悄咪咪地观察。
不愧是大场合!好多人!众人都在行大礼!王总管跟着文王走, 此时的他一脸正色, 表情肃然。
叶统领跟在文王身侧,脸色也很严肃。
叶大郎跟叶二郎跟在他们身后, 兄弟两心里紧张极了。
乐曲至少演奏了一刻钟, 文王抱着顾旸走了长长一段路, 这才走到高处。
站在大和殿门口,文王跟王总管停了下来。
等到乐曲结束,王总管才高声言道:平身!众人纷纷起身,回到位置上坐好。
有人抬头一看,发现王总管身旁站着一个青年!青年藩王礼服,这礼服颜色比其他藩王的颜色更艳丽!虽然许多人没有见过文王,但是不难猜出对方的身份。
那是文王!月华长公主一脸震惊。
长乐长公主沉着脸,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没想到文王竟然抱着小皇帝出席!难道文王已经控制住了皇宫?王总管也不管众人是什么反应,做了个手势,让文王先把顾旸抱进去。
然后开始发表开场白。
众人压根没有认真听王总管说话,看到小皇帝在文王手里,他们都在猜测文王是不是已经控制住了皇宫!下一步,是不是会在今日的周岁宴上篡位?若是文王篡位,会是什么局势?可惜他们被安排在殿外,根本不知道殿内的情况!那几位辅臣坐在殿内,不知道他们看到文王抱着小皇帝出现,会不会震怒。
这怎么办!陛下是不是被文王……月华长公主心里焦虑起来。
长乐长公主的心情跟她一样。
心里头慌乱极了。
不知道她们能为皇帝侄子做什么。
其他藩王脸色各异,相互看看身旁的人。
他们在等待有个人当出头鸟,站出来质问文王意欲何为。
吉时到!陛下开始抓周!随着王总管尖嗓子话音落下,乐声开始响起。
大和殿内,除了六位辅臣跟文王外,就只剩下一群禁卫军。
就连王总管跟叶统领,也没能进去看着小皇帝抓周。
叶大郎跟叶二郎进来后,拿出了传国玉玺,小心翼翼地放好。
顾旸被文王放下来,站稳后,笑嘻嘻的跟几位大臣打招呼。
几位大臣笑容慈祥地看着顾旸。
赵右相指着传国玉玺,跟顾旸说道:陛下,去抓那个!顾旸转头一看,以他为中心,周围一丈内,只放着传国玉玺。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东西。
寻常人家的孩子抓周,肯定要准备不少东西让孩子抓。
可今日办周岁宴的孩子是一国皇帝,他的人生与前途,从生下来的第一天,就已经注定好了。
自然不能再放其他东西,让小皇帝抓到。
皇位已经落在小皇帝的头上,小皇帝就必须要承担一国之君的责任!所以,只能抓传国玉玺。
挑起一国重担!顾旸摇了摇头,露出无奈的模样。
真是没意思。
他还以为会摆放不少东西,没想到就放了个传国玉玺。
文王低声跟顾旸说:陛下,把那个抓过来!顾旸点了点头。
迈出脚步,缓缓走过去。
然后弯腰拿起传国玉玺。
李太傅等人带头鼓掌,大声叫好!陛下抓到传国玉玺!定会是盛世明君!说完这话,李太傅做了手势。
殿内的侍卫们开始喊起来:盛世明君!盛世明君!殿外的人听到了里边的动静,心里更是急切,迫不及待想知道殿内发生了什么事。
是不是文王篡位了!王总管知道结果只有一个,小皇帝一定会抓起传国玉玺,所以等侍卫们喊完,他才高声告诉众人:陛下拿起传国玉玺!天佑大周!得此明君!大周必将繁荣昌盛!众人愣住了。
是小皇帝拿起了传国玉玺?那文王呢?文王在里边干什么呢?比起顾旸,众人现在更在意文王的动静。
王总管说完后,见没有人回应他。
转头看了眼叶统领。
叶统领举起手,用武夫的方式,大声高呼:天佑大周!得此明君!大周必将繁荣昌盛!众人这才抬起手鼓掌,心不在焉地跟着叶统领说了一遍这句话。
顾旸完成抓周礼后,就被叶大郎跟叶二郎抱走了,悄悄带出了大和殿。
小桌子将马宝换进来。
然后带着小皇帝去了密道里。
王总管高声宣布开宴,宫人们开始上菜。
喜悦的音乐,优美的舞蹈,哪怕面前摆放着美味佳肴,众人也没心思欣赏用膳,只想知道此时殿内的情况。
与此同时,一批人出现在天牢外面,准备救人。
然而等他们闯进去才发现秦王根本不在天牢里!秦王殿下不在这里,现在怎么办?撤!可惜等他们出去的时候,外面围满了一群禁卫军。
这是瓮中捉鳖啊!就在双方打斗起来后,又出现了一批人,使用弩|箭射杀了禁卫军。
叶家同时,被一批人闯入!叶夫人让三个孩子进入密室躲藏起来,提刀出去杀贼。
秦王听到动静,立马激动起来。
马上大声叫唤。
殿下!做得好!快放本王出去!秦王还以为手下人会找不到这里,没想到手下这么给力!被救出去后,秦王以为自己的人会马上护送他撤走。
谁料,这些人还不停手。
秦王发现了不对劲,问这些人:你们还打什么!护送本王离开这里!殿下,抓住叶统领的亲眷,他才会听我们的话!这话提醒了秦王!对啊!抓住叶家人,也许能够逼叶统领听他的话!好!你们动作快些!抓住叶家人后,将李家人、赵家人、何家人、刘家人、宋家人都抓起来!把周家人直接给本王杀了!秦王一脸阴鸷,想起周尚书就恨得咬牙切齿。
叶夫人听到这话,心里更慌了。
秦王真要是控制住了这些大臣的亲眷,肯定会逼宫篡位成功!叶夫人大声喊管事:快!出去告诉禁卫军!让禁卫军去保护这几位大臣的亲眷!管事踹开身旁的杀手,给了对方一刀后,赶紧翻墙跳出去。
见状,秦王大声命令道:快!拦下他!几名杀手立马翻墙追出去。
叶三郎他们三人躲在密室里,惶恐不安。
娘会不会有事?叶五郎没有经历过这些事,一脸恐惧。
叶四郎搂着他安慰道:娘可比爹厉害多了!肯定能够打败那些贼人的!放心吧!叶三郎年纪比他们大,已经十二岁了。
明白的事情比他们多。
他知道秦王关在他们家里。
这些人如果救走秦王也就算了。
就怕这些人要抓他们叶家人,利用他们来威胁他爹!既然这些人敢来叶家,会不会也敢去别的大臣家里动手抓人?叶三郎越想脸色越苍白,双手已经哆嗦起来了。
三哥?三哥你别怕!娘肯定会没事的!叶四郎伸出手,握住叶三郎的手。
叶三郎咽了咽口水,说话都变结巴了。
爹说过,我们叶家人、要、要忠君爱国。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要先保护好陛下。
我、我担心宫里出事了……叶四郎跟叶五郎一脸惊愕。
如果皇宫出事,那他爹也出事了!叶三郎红着眼睛,低声说:你们在这里乖乖待着。
我出去。
叶四郎跟叶五郎立马拉住了他,外面那么危险,两人怎么放心让哥哥出去。
我武艺比你们好,我能够保护好自己。
一出去,我就到后院,翻墙到李家看看。
说着,叶三郎拥抱两个弟弟。
兄弟三人抱了一会儿后,叶三郎起身准备出去。
叶四郎跟叶五郎都哭了。
叶三郎对他们说:别怕。
我是去搬救兵。
你们两一定要好好待在这里,不要出去!说完,叶三郎咬咬牙,小脸面色坚定,拿起一把小刀,离开了密室。
从屋里出来,叶三郎立马遇到了一个杀手。
杀手见到他十分兴奋,收起刀,要伸手抓叶三郎。
在对方把手伸过来后,叶三郎的心脏一瞬间停止了跳动,可是他的手却快速拔刀砍伤了对方的手。
砍伤人后,叶三郎不敢回头看,快速逃走。
直奔后院小厨房那边,翻墙到李家看看。
翻过去后,叶三郎摔了一跤,他忍着疼爬起来。
提心吊胆的往前走。
太傅的亲眷一大早就出城了!根本不在府里!撤!一个杀手问出李家亲眷的去向后,不再逗留,直接将李家的丫鬟小厮杀了,快速离开。
看着倒在地上的这些人,握着刀的手颤抖起来,叶三郎流下了两行泪。
他猜对了,反贼要抓几位顾命大臣的亲眷作要挟!他一个人根本阻止不了,只能去找禁卫军传消息,让禁卫军来救人!想明白后,叶三郎擦了擦眼泪,快速离开李家。
跑去找禁卫军。
没想到此时的闹市一片混乱!杀手路过街头,一路杀人。
无辜百姓受伤倒地。
城内的禁卫军不但要忙着救人还要忙着去抓杀手。
叶三郎找到禁卫军后,快速将叶家跟李家的情况告诉他们。
一名禁卫军的百夫长顾不得街头混乱,赶紧派人去叶家与其他几位大臣家里救人,他亲自进宫传消息。
姜国使团终于赶在周岁宴当天来到了京城。
连驿馆都没有去,他们直奔大周皇宫。
听说他们是来得最晚的,其他人早就入宫了。
姜国使团的人更是烦躁。
上回来北周的时候,进宫只需要检查一下就行了。
这回竟然如此麻烦!还要更衣检查!侍卫无视了姜国人的吐槽,指着十几辆马车,问他们:这些都是送给陛下的礼物?姜国使臣连忙摇头,回答道:这些是我们的行李。
因为赶着来给北周小皇帝贺寿,一进城我们连驿馆都没去,直接入宫。
这些东西,先放在这里。
等我们出宫后,再拉走。
侍卫颔首,跟他们说:那你们将马车拉到那边停放。
能否先让我们入宫,这些东西有劳你们拉到一旁!要不是怕赶不上这次周岁宴,姜国使团也不会如此狼狈。
他们也觉得带着这些东西进宫麻烦,只能留在皇宫外面。
禁卫军的百夫长犹豫了一下,点头允许他们进宫,答应帮他们将马车拉去停车场那边。
有位禁卫军好奇地问:听说姜国皇帝派了一位皇子过来代表他给我们陛下贺寿。
怎么没见到那位皇子?有人出声回答:方才我核对名单与身份的时候问过了。
姜国使臣说那位皇子突发疾病,所以他们在路上耽搁了好几日,眼看要耽误了,所以他们将那位皇子安排在客栈里,留下部分人照顾。
这才赶来京城赴宴。
盯着那十几辆马车,有人出声问上司:百夫长,这十几辆马车会不会有问题?要不我们检查一下?百夫长摇了摇头。
毕竟是姜国使团的马车,又不进宫,他们直接搜查不妥。
更可况,姜国使团是今日进京的,入城的时候肯定经过了检查。
所以百夫长认为没必要去检查姜国使团的那些马车。
正当他们准备将这十几辆马车拉走的时候,这十几辆马车先后炸了!轰——砰——午门外面的上千名禁卫军全都被炸伤。
宫外的动静,传到了宫内,地面都震动了一下。
皇宫里众人惊慌失措。
不知是谁大喊一声:地龙翻身!然后众人开始到处逃命。
叶统领脸色大变,大声呵斥:所有人不许动!禁卫军得到命令,马上控制住在场的人。
叶统领低声跟王总管说:王公公,快去保护陛下!王总管立马进入大和殿,走后门离开。
李太傅等人沉着脸,从大和殿走出来,维持现场秩序。
文王见王总管跑了,赶紧跟上王总管。
王总管跑了一段路,才发现文王跟过来了。
他恼怒地骂道:文王殿下跟着咱家做什么!快回去!文王却摇头,白着脸说:本王不回去!若是真的有人要造反,他们肯定要抓住本王跟陛下!所以,本王也不能落到他们手里!说着,文王又问:往哪走?王总管气得用杀气腾腾的眼神瞪他。
若是地龙翻身,现在肯定已经开始地裂了。
可是现在还没有地裂,那宫门那边的巨大响声,肯定是有人搞出来的!没时间跟文王废话,王总管只好带着他先跑。
文王跟着王总管跑了一段路发现不对劲,边跑边问他:王公公,这不是去长乐宫的方向吗?王总管心情不好,根本不搭理文王,一个劲地往前跑。
若是真有人逼宫谋反,他必须将宁太后带走。
如果这个女人不配合,那他就杀了对方!终于来到长乐宫,王总管用力拍门。
宫女走出来开门,见到来人是王总管,赶紧行礼:王公公!王总管顾不得跟她们说话,直接进去找宁太后。
文王大概猜到了王总管要把宁太后带走。
跟着王总管来到后殿,见到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女人,文王愣住了。
宁太后见到王总管,暗淡的眼眸突然迸出光彩,激动的跟王总管说:王公公!我已经知错了!求求您!放我出去好吗!王总管喘着气,声音尖锐的跟她说:跟咱家走!宁太后一脸欣喜,兴高采烈,快速跟着王总管跑出去。
出了长乐宫大门,王总管就让两个宫女把门关起来。
方才那声巨响,她们也听到了,还以为是周岁宴搞出来的动静,并没有在意。
只是王总管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而且一副急急忙忙的模样。
两个宫女虽然觉得奇怪,但是却不敢多问。
宁太后跟着王总管跑了一段路,这才出声问:王公公,您是不是要带我去参加陛下的周岁宴?我这个样子,不合适吧?宁太后已经半个月没洗澡了。
头发也乱糟糟的,油腻极了。
王总管边跑,边回头用冷冷地眼神看她。
跟着咱家走就行了,你若是敢不听话,咱家就杀了你!文王从见到宁太后起,一直是震惊的状态。
堂堂皇太后,竟然被幽禁在长乐宫里!宁太后如此害怕王总管,说明这是王总管干的!现在听到王总管如此以性命来威胁宁太后,文王心里惶恐极了。
枉他之前还认为王总管是个好人!真是天真!想想也是,但凡有点权力的人,有几个是善良之辈!善良的人,能牢牢抓住权力吗?现在文王一句话都不敢说,这种时候,王总管能带上他走,已经不错了!文王不敢说话,宁太后受了王总管的威胁后,更加不敢开口说话。
两个人乖乖的跟着王总管跑去上林苑。
上林苑实在是太远了,宁太后好几次摔倒了,赶紧爬起来。
虽然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王总管在周岁宴这一天没有陪在小皇帝身边,肯定是出什么事了!宁太后心里紧张不安。
不知跑了多久,王总管停了下来。
喘着气,冲他们说道:给咱家转过身!宁太后跟文王立马转身。
王总管打开了密道入口。
哪怕听到声音,宁太后跟文王都没有转过头看王总管。
小桌子抱着顾旸,还有叶家兄弟待在密道里。
听到声音,小桌子一脸警惕。
立马命令叶大郎跟叶二郎:你们其中一人过去看看!叶大郎便说:我过去。
二弟,保护好陛下!现在周岁宴还没结束,会是谁跑来密道这里?叶大郎拔|出了刀,轻声朝外面走。
见到王总管满头大汗出现在密道外面,叶大郎惊讶地问:王公公怎么过来了?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王总管没有回答叶大郎,转头冲文王跟宁太后说:过来!文王跟宁太后赶紧转身跑过去。
两人进来后不敢打量这个地方,也不敢出声询问。
陛下可好?王总管边往里走边喘着气询问小皇帝的情况。
陛下很好。
王公公,是不是出事了?叶大郎再次问。
王总管加快脚步走过去,见到小皇帝好好的,这才松了口气。
他快速将小皇帝抱起来,这一刻心里踏实了不少。
顾旸皱了皱小鼻子,睁开眼睛。
这一抬头,王总管的汗水正好滴落到他的脸上。
见王总管满头大汗,脸色泛白,顾旸担忧地叫道:王公公!王总管低头看向小皇帝,笑了笑,轻声说:陛下,老奴没事。
抬头看向其他人,王总管冷着脸命令道:你们换衣服,随咱家出宫!在场的人面色凝重,都知道出大事了。
听从王总管的安排,开始换衣服。
给小皇帝换了一身低调的衣服后,王总管将小龙袍收起来。
问小桌子要了传国玉玺后,又取了事先放在密道里的太后金玺与皇后金玺,王总管将这些东西放到一个包袱里,背在自己的身上。
然后让小桌子带好银子,这才带着他们出宫。
作者有话说:文王:幸好我跟着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