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安葬

2025-03-22 07:58:08

娘, 今日王公公跟您聊了什么?您如此高兴!出宫的时候,叶大郎忍不住好奇,询问他娘。

戚二娘瞥了眼儿子,淡定地言道:不该问的别问。

叶大郎:……他更好奇了, 追问道:难道王公公跟你说的事情, 与梁王有关?他让您干什么?军机。

戚二娘说完,大步离开, 将儿子甩下。

叶大郎若有所思。

本以为回家后, 他娘会把事情告诉他爹。

没想到回到家中, 没有见到他娘。

我娘呢?叶大郎询问管事。

管事回答道:夫人回府后要了一匹马,出城了。

今夜不回来。

她去军营了?叶大郎惊讶。

正是。

夫人说许久没有见到戚大将军了,故而过去看看他。

叶大郎直接去找他爹, 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叶统领。

说完, 叶大郎问:爹, 您说王公公到底交待了什么事情让娘去办?既然是军机,就不该是你们打探的事情。

有时候, 哪怕是自家人,也不能透露。

不知为何, 叶统领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叶二郎换好衣服, 过来吃饭的时候, 没见到他娘,好奇地问道:娘呢?去军营了。

说是有军机, 也不肯告诉我。

叶大郎摇了摇头。

爹, 三郎快回来了。

等他回来,您的伤也养得差不多了。

到时候我就将虎符还给您。

叶二郎发现他爹的神色不对劲。

似乎心里有事。

嗯。

用膳吧!叶统领拿起筷子, 安静地用餐。

城外, 戚二娘来到禁军大营。

戚大将军见到她这副模样, 怔然许久,突然噗嗤一笑。

我的闺女啊!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戚大将军一直以为这是女儿年少时的天真梦想,成亲嫁人后,就会跟其他妇人一样相夫教子,收敛性格。

没想到啊,多年以后,女儿会再次踏上追梦之路。

像个男儿一样做事,不惧怕他人的笑话。

爹!女儿穿这一身可好看?戚二娘笑盈盈的朝他走过来。

好看!多谢陛下愿意给你这样的机会!你可要好好做事,保护好陛下!戚大将军面色严肃的叮嘱女儿。

戚二娘颔首,回应道:女儿已经发过誓,哪怕牺牲我这条命,也会保护好陛下,保护大周,保护百姓!好!不愧是我戚家血脉!对陛下忠心耿耿!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戚大将军伸出手,动作温柔的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头。

大女儿早夭,得了二女儿后,戚大将军希望她身体强健,便从小教导她学武。

没想到将女儿培养得像个男儿一样,拥有如此抱负。

中年重拾少年梦,如此勇气,可敬!戚二娘先是关心了一下她爹的身体情况,然后将来意说出来。

爹,女儿这次是奉命前来了解一些事情。

戚大将军收敛起笑容,面色正经地问道:是陛下亲口下的命令?还是王掌印吩咐你过来的?陛下的命令。

陛下虽然年幼,可是却聪慧有主见。

尤其是近段时日,太傅开始教导陛下后。

陛下现在已经拥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提起小皇帝,戚二娘一脸敬佩,满是崇拜之意。

陛下让你过来问什么?戚大将军坐了下来。

戚二娘直接问:关于北疆军队的事情。

不知爹的旧部,还有多少人留在北疆?对陛下可还忠心?目光深邃地盯着女儿,戚大将军问道:难道陛下要派你去北疆清除军中的逆贼?是梁王。

陛下给了梁王调动北疆大军的虎符,让他到那边暗中收集赵王谋逆的罪证,将军中的逆贼清除干净。

但是陛下对梁王不是绝对的信任,故而让女儿跟随梁王前往北疆。

戚二娘解释道。

什么?陛下竟然将调动二十万大军的虎符,交给了梁王?梁王才多大?此前陛下与他并不认识,陛下怎放心将虎符交给他!戚大将军面色大变。

梁王之父是被赵王谋害的。

梁王请求陛下让他前往北疆调查赵王谋逆的事情。

陛下为何要用梁王,女儿不敢揣测圣意。

女儿领了命令,责任是保护梁王,助梁王收集赵王谋逆的罪证,与清除北疆军中的逆贼。

戚二娘一脸认真地回应她爹。

戚大将军打量着她,缓缓说:得知你入宫当侍卫的消息,为父原来还为你担忧,如今看来,你已经是一名合格的禁军侍卫。

只听从陛下的命令。

从叶二郎问小皇帝要兵权,到女儿入宫当侍卫,这一件件事,戚大将军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是都了解。

连几位辅臣都没有插手小皇帝给出兵权的事情,戚大将军自然也不好进宫询问小皇帝。

戚二娘淡笑着言道:现在,爹能够告诉北疆的事情了吧?戚大将军颔首。

梁王这一夜,捂着虎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虎符在他身上,总是不安。

这可是调动北疆二十万大军的虎符!小皇帝就这么给他了,就跟做梦一样。

翌日,相关官员来到客舍寻找梁王、鹿王、余王,就连文王也被叫过来了。

教导他们安葬的规矩。

九月末,天气清凉,秋风吹落树叶。

是日,宜安葬。

天还未亮,顾旸就被王总管叫起来了。

从宫里出来的时候,天色刚亮。

街上没什么人。

昨日叶统领已经销假,今日上值,亲自护送小皇帝安葬惠帝。

当年若不是得惠帝提拔与重用,他也不会有今日的地位。

禁军护送着御驾,路过长街。

明明外面没什么百姓,可是顾旸还是看得很入迷。

陛下,可有趣?王总管不知道小皇帝在看什么。

顾旸轻声说:太平真好。

王总管笑了笑,点头言道:太平与盛世,乃百姓之所求。

看到一个小乞丐,踮着脚站在远处,正在努力看着这边。

顾旸探头出去,朝对方挥了挥小手。

小乞丐睁大眼睛,不敢置信。

那是小皇帝?小皇帝跟他招手了?小乞丐赶紧从木箱子上跳下来,朝御驾那边跪下。

王总管注意到了,低声告诉小皇帝:陛下,那是个小乞丐。

无家可归。

有国却没有家,不应如此。

顾旸摇头。

王总管怔然,轻声询问:陛下想让人人都过上好日子,百姓安居乐业?顾旸点头。

思量了一下,王总管低声跟小皇帝说道:陛下认为,如果老奴成立一个机构,让天下的乞丐,为老奴所用,成为陛下的眼睛,这样如何?这一年来,王总管派人到各地,想笼络当地文人,让文人为自己所用。

可惜那些文人性子清高傲慢,一听说是为太监做事,便不屑一顾。

比起笼络文人,笼络乞丐就容易多了,只要让他们吃上饭,自然愿意为他做事。

顾旸拍手夸赞:好主意!王公公最聪明了!水润润的眼眸,满是崇拜地看着王总管。

王总管心里得到极大的满足,明明小桌子也经常如此夸赞王总管,可王总管就更喜欢听小皇帝夸赞他!他笑着言道:既然得到陛下的同意,那回宫之后,老奴立即下令,安排下面的人办妥此事。

李太傅等人天不亮就来到行宫做准备了。

看到御驾出现,立马带着官员们前去迎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顾旸从车上下来。

宁太后跟其他妃嫔从别的马车上下来。

来到行宫正殿,到了时辰,开始举办送葬仪式。

宁太后狠狠掐着自己的大腿,逼自己流泪。

那些妃嫔们也在流泪痛哭。

只有顾旸安静地看着梓宫。

李太傅对他咳了咳。

说实话,顾旸哭不出来。

脑子里一直在想惠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陛下?王总管小声提醒他。

顾旸只好举起双手,用衣袖遮住脸,假装哭泣。

时候差不多了,礼部官员进行下一步。

作为亲儿子,顾旸要送惠帝的梓宫,步行前往皇陵。

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今日是惠帝安葬的日子。

惠帝在位时经常减赋,百姓们很感激。

许多百姓拿着准备好的食物,在行宫到皇陵的路上等候。

禁军就站在道路两旁守着,虽然还没见到送葬的人,但是百姓们听到铃声后,纷纷跪下来。

顾旸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文王与梁王、鹿王、余王。

戚二娘跟叶大郎、叶二郎、叶统领护在他们身旁。

王总管也跟在一旁。

看到百姓们跪在两边,手举着食物,顾旸心中感叹。

惠帝若是在天有灵,见到如此景象,应该会感到满足吧。

是明君还是昏君,好官还是贪官,百姓们心里更明镜一样。

在位者为他们谋福,他们必定拥戴爱护,敬重敬爱。

人若是死了之后,还能被人如此爱戴,也不枉来世间走这一遭,做这么多事。

走了很久很久,可算是走到了皇陵。

到了皇陵外面,官员们与妃嫔们最后哭喊与惠帝告别。

由顾旸与文王、鹿王、梁王、余王抬着惠帝的梓宫进入皇陵。

顾旸年纪小,根本没什么力气。

都是靠文王四人使劲抬着梓宫。

将梓宫送进去的时候,顾旸有些发怔。

此生,在他百年之后,也会像现在这样被人抬着梓宫送进冷冰冰的地宫里……等将惠帝的梓宫安放好后,文王他们才发现小皇帝站在不远处。

陛下?文王擦着汗,低声叫小皇帝。

虽然已经是秋日,但是抬着这么重的梓宫送到这里来,文王还是累出了一身汗。

顾旸眨了眨眼睛,出声问他们:朕驾崩以后,也是如此被人送进地宫里。

文王:……鹿王:……余王:……梁王:……几人被小皇帝的话吓到了,赶紧跪下来说道:陛下福寿安康!定能万岁万岁万万岁!顾旸跪下来,向惠帝的梓宫磕头。

然后跟着四位藩王走出地宫。

目睹地宫大门关上,顾旸抬头望着天空。

他会好好活着,做很多很多事!作者有话说:叶统领:来送送前任老板。